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经济的13本书

2015-12-20 商务印书馆

轻视文化,一个民族就没了灵魂,忽略学术,我们就断了精神的根,也就不会有尊严和长久的发展。

——江蓝生

面对西方文化冲击,面对社会转型、文化启蒙的挑战,面对民族危机、时代困境,第一流的中国知识人的时代回应和精神建构。

——陈来

这些学术著作足以体现出20世纪以来我们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

——郭英德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曰:“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


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编纂,其意正在于此,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梳理中华现代学术演进脉络,以展现传统文化之新变,追寻现代文化之根基。

以下是其中关于经济的13本书。


1.《中国经济思想史》


民国时期中国经济思想史最为全面系统的著作

当时经济思想史的最高成就




本书将中国经济思想史划分为三个时期:一、胚胎时期(自原始至秦末)——上古经济思想史;二、实施时期(自汉初至明末)——中世经济思想史;三、发展时期(自清初至当时)——近代经济思想史。在整体结构上规范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体系。全书以著者对经济思想史的潮流理解为主线,虽以儒、法两家为主流,其中又有轩轾,尤重法家。通过作者分析,启发我们思考中国经济思想的局限,并从诸子百家经济思想的比较中,发现各家各派思想观点的相似或歧见,启迪我们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努力。


作者唐庆增是民国时期从事中国经济思想史教学和研究为时最长、最为系统深入、成果最多的学者。


2.《中国厘金史》


中国近代财政经济史研究的里程碑著作




本书征引文献资料相当丰富,除了二千多件清代厘金档案外,还搜集了清代厘务机构编制的各种文件、表册和章程等,按类分章,叙沿革、规章,论利弊,颇有中国传统志书体例,兼史书据实纪事风格,将中国优良的史学传统融汇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近代学术规范之中,成为后来研究中国古代厘金问题的典范之作和基础之作。


3.《通货新论》


反映抗战胜利前夕国内外经济状况和

金融市场实际情形




本书是作者在抗战胜利前夕构思和完整撰写的。作为忧国忧民的学者,作者从学术的角度思索抗战胜利后,如何医治战争创伤,中国经济会出现怎样的状况,货币问题又如何解决,诸如此类问题有否可借鉴的国际经验,等等。


作者马寅初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经济学家、教育家和人口学家。


4.《财政学》


八十年前的财政学教材




《财政学》一书是何廉、李锐在南开大学开设财政学课程时所编写的教材,它既是两位作者多年教授财政学课程经验的总结,也是何廉和他主持下南开经济研究所所秉承的经济学中国化思想的一个体现。该书于1935年2月由国立编译馆出版、商务印书馆发行。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财政学所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六大部分:绪论、第一编公共支出、第二编公共收入、第三编租税、第四编公债和第五编财务行政与立法。


5.《中国之棉纺织业》


第一部对中国棉纺织业进行全面调查与研究的重要著作




本书是作者方显廷的代表作,是一部对中国棉纺织业进行全面调查与研究的重要著作。全书包括八章:中国棉纺织业之历史及其区域之分布、中国棉花之生产及贸易、中国棉纺织品之制造与销售、中国棉纺织业之劳工、中国棉纺织业之组织、中国之手工棉织业、中国棉纺织品之进出口贸易、中国棉纺织业之回顾与前瞻。全面论述了中国棉纺业历史与现状。书后附有大量统计表格,对了解中国棉纺织业历史及其发展有着重要参考价值。


6.《中国田制史》


“土地问题影响于国计民生至巨”

“然其关系复杂,不容轻易试验,

失之毫厘,则差以千里”

“中国土地问题,先民经验,尤不可忽”




《中国田制史》是一本系统阐述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及其土地资源利用与管理的专著。本书为作者在大学授课的教材,整理后出版。全书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上古田制之推测及土地私有制之成立”; 第二章“两汉之均产运动”; 第三章“北朝隋唐之均田制度”;第四章“均田制度破坏后之唐宋元”。


作者万国鼎,农史学家,中国农史学科主要创始人之一。


7.《中国棉纺织史稿》




《中国棉纺织史稿》的作者为严中平,中国经济史学家,本书是其研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的第一部著作。本书叙述1289—1937年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史,特别着重分析1840—1937年间的发展史。本书目的在于通过棉纺织发展史的研究来阐述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发展过程的特殊性,作者收集了相当丰富的史料,分析了中国工业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发展的条件和状况,得出中国资本主义不可能顺利发展的结论。


8.《中国国民所得(一九三三年)》


中国第一部研究国民所得的著作




本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分为总论、各业所得估计及消费投资估计三部分,下册则是各业估计的附录。在结构上,第一部分为估计结论,包括估计方法和对结果的分析,第二部和第三部是对农业等十业以及国际收支、消费、投资的具体估计结果。第四部分分为七个部分,是前三部分估计结果的数据基础。


9.《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


中国经济史研究的经典之作




本书为吴承明先生数十年的来的理论结晶,研究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经济运行,及运行的机制和绩效的经济史。由于作者认为经济史首先是在史学的范畴中,故以历史篇为全书上篇,分四章展开中西历史观的比较。本书下篇为方法论,分章阐述经济学上重要的理论,总结出“历史-经济-制度-社会-文化思想”的中国经济史学研究思路。


10.《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


研究西方经济学和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必读书籍




本书是在1975年-1977年间陈岱孙先生为北京大学经济系同学做的经济学说史专题讲座的基础上编写的。共分为五篇,前两篇主要阐述了增进国富的生产中劳动和资本的地位及相互关系的问题;第三篇讨论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作者深刻的阐述魁奈天才般的尝试以及马克思的功绩;最后一篇为流通学术以及经济危机学说,对1825年开始的危机论做了重点研究。


11.《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




本书是作者193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论文,用英语写的。阐述水利系统对中国历史的经济区影响,乃至对政治区域发展变化的关系。


12.《中国经济原论》


“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




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的代表作。1940年至1945年,王亚南在中山大学经济系担任《高等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本书是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产物。初版为1946年,1998年广东经济出版社出版的“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丛书中收录了此书。


13.《THE POSTWAR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 INDUSTRIAL CAPITAL IN CHINA》




全书收录了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方显廷用英文写作的两本经济学著作。


第一本书为THE POSTWAR INDUSTRIALIZATION OF CHINA (《战后中国之工业化》) ,原书于1942年4月由南开大学出版。全书共七章,分别为:“导论”,“中国的资源”,“战后中国工业化的领域”,“中国在战时的工业化成就”,“日本在中国”,“战后中国的资本与管理”,“对于组织战后工业的建议”。


第二本书为 INDUSTRIAL CAPITAL IN CHINA (《中国之工业资本》),原书于1936年刊载于《南开社会经济季刊》(英文)1936年4月号。全书分为三章,第一章“外资”,第二章“中资”,第三章“中资与外资的相对重要性”。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逛一逛官方微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