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祝贺!国赛特等奖!

西农团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4-02-03

我校在第十八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

实现历史突破



青春盛会 群雄逐鹿

第十八届“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于10月30日晚在贵州大学落下帷幕

我校推报参加国赛的5项作品中

获特等奖1

一等奖1

二等奖1

三等奖2

实现了特等奖零的突破


科创筑梦,挑战未来


去年12月起,校团委精心谋划,积极动员广大师生参与竞赛,有组织地为参赛队伍从项目选题、培育、提升、展示等多个方面进行反复打磨。指导教师和参赛学生认真备赛,不断梳理思路,提升作品竞争力,在比赛中培养能力、收获成长,以赛促学。




特等奖团队

农学院:《盐碱地改良的新希望:野生二粒小麦优异耐盐基因挖掘及其育种利用》



团队成员:芮泽升、林汇源、何楚扬、张启赢、焦响、杨晓钰

指导教师:聂小军、沙影、夏可阳

作品简介:土壤盐碱化是危害农业、降低土壤生产力最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端稳中国粮,盐碱地大有可为。”本项目聚焦盐碱地改造治理与有效利用的重大战略需求,从小麦这一重要口粮作物出发,针对小麦优异耐盐种质匮乏、关键基因挖掘不足和耐盐性与产量难以协同等卡点,以小麦遗传改良最重要的二级基因库-野生二粒小麦为对象,对其耐盐性进行系统鉴定并挖掘到优异耐盐新种质资源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维组学技术对其耐盐关键基因进行全面挖掘和鉴定,进一步通过突变体和转基因等方法验证了耐盐基因的生物学功能,结合室内耐盐性鉴定和大田条件下农艺性状调查发现转基因材料的耐盐性和产量等性状均显著提升,实现了耐盐性与产量的协同改良。本项目丰富了小麦耐盐基因资源,为小麦耐盐遗传改良和生物育种奠定了重要材料基础,为盐碱地改造利用提供了源头支撑。



一等奖团队

农学院:《守好“大国粮仓”:粮食安全背景下耕地“非粮化”问题调查与治理对策--以陕西省为例》

 


团队成员:段嘉嘉、郭芷彤、李世林、李欣诺、胡正尧、宋泓澄、宋金洋、柴朝卿

指导教师:冯永忠、吴清华、张钰琪

作品介绍:耕地是实现“藏粮于地”的基础,是开展“藏粮于技”的载体,是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当前耕地“非粮化”现象是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本项目是对耕地“非粮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项目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历时三年先后开展两轮调研,系统研究了耕地“非粮化”的演变及类型,并深入探究非粮化的形成原因,形成了“六位一体”的非粮化整体解决方案,并在基层试点推广取得显著成效。研究形成的决策咨询建议获上级部门采纳和现任陕西省领导同志的肯定性批示,同时发表10篇SSCI/SCI论文。该项目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及1名全国政协委员推荐,为推动解决耕地“非粮化”问题提供了极具战略价值的科学依据及治理建议。



二等奖团队

化药学院:《用于植物补光和痕迹显现的稀土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调控研究》



团队成员:周莉、都钰峰、江可舟、趙艺蔙、李雨欣、杨悦、郭江、王源

指导教师:余瑞金、王琼

作品介绍:团队积极探索实践“以科创项目为载体,本研贯通式学习”人才培养新模式,依托化学与药学院开展技术攻关,瞄准设施农业中植物LED照明领域,立足打破长期国外企业垄断,采用基于紫外技术封装的全新架构,自主研发十余种多色高热稳定性的荧光粉,实现了LED多色光质的精细调节,解决红光技术受专利封锁价格昂贵、光质与光敏色素不匹配等突出问题,研究成果可直接应用在植物工厂。团队深入研究,通过能带工程增强了电荷迁移带,拓宽激发光谱,同时将黄色光质引入荧光粉,采用了杂质掺杂和固溶体策略,成功实现了黄、红和深红光的精细调节,以及反常热猝灭。团队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10余篇,申请专利2项。



三等奖团队

化药学院:《食药调控体内代谢功能的精准挖掘与应用研究》



团队成员:张思萌、王迪昇、李雪、缪宜呈、许嘉洋

指导教师:张强、欧渊博

作品介绍:“药食同源”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健康保健知识和治疗疾病的天然产物。这类天然产物具有多靶点调控的特性,并可以调控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和转录组的系统变化,从组学的视角可无偏见地观测药物功效。本项目通过该方法研究了多种食源性因子的代谢调控功能,其中包括柠檬苦素的抗癫痫作用、维生素C缓解阿尔茨海默症、莲心季铵碱修复酒精诱导代谢紊乱及新资源植物元宝枫叶中的降糖物质杨梅苷的代谢调节作用,为拓展天然药物的新用途提供了理论依据。团队共发表了4篇SCI收录论文,投稿2篇论文,总影响因子38.892,其中单篇影响因子最高9.231,中科院一区TOP论文研究论文。



动医学院:《基于分子标记进行中国优良牛羊品种选育》



团队成员:蓝康澍、张珂菁、王志颖、朱琦慧、田欣、李雅芳、冯炜杰、王新雨

指导教师:王勇胜、王力

作品介绍: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为我国优良牛羊品种选育提供可行方法,并推广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此方面的应用。通过文献计量学分析、显微注射实验验证以及相关基因表达谱的分析,筛选出了可用于牛羊选育的基因分子标记。在牛上,HOXA11基因、CRY1基因和CRY2基因分子标记可用于山东黑牛的胴体性状选育;SEPT7基因分子标记可用于中国荷斯坦奶牛繁殖性能选育;在羊上,GATA4、SNX29和FecB基因分子标记可用于陕北绒山羊的胴体性状选育。团队成员作为第一作者发表JCR1区论文1篇;作为第二作者发表JCR1区论文2篇;作为第一作者发表JCR2区论文3篇;团队成员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2项;作为第二发明人授权发明专利1项。作品获中国大学生5分钟科研英语演讲全国特等奖,并受著名技术繁育公司“赛科星”推荐。





走出学校  观察社会

深入实践  服务发展

让我们一起给获奖团队点赞!

一起期待更多西农惊喜!

图文来源:校团委

相关阅读

西农最前沿!十月速递!

西农与大北农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权威发布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4年专职辅导员(校外)招聘公告


党委宣传部 凤岗融媒体

网络编辑:尹 珺

        瞿高蕊   

责任编审:王 婷

终  审:徐 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祝贺!国赛特等奖!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