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合肥人,中国共产党合肥历史(20)


 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建立革命武装的紧迫性。1927年9月初,中共安徽省临委在《关于当前三个月工作计划纲要》中指示各地党组织和农协应该采用各种方法夺取枪械,秘密组织农民,武装自己,“发展农村中之阶级斗争而引起农民走上斗争的道路,直至暴动夺取政权”。合肥地区党组织恢复后,在推动农民运动的同时,组织地方武装力量,举行农民武装暴动,建立游击区,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斗争。


中共合肥中心县委成立及其领导的斗争

 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中央加强了对地方党委和根据地工作的指导。1931年1月,中央决定撤销管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江南省委,改为江苏省委,另行成立安徽省委。2月15日,中共安徽省委正式成立后,对各地党组织管辖区域进行了调整,将全省划分为4个中心区域,红色区域以六安、霍山为中心(后划归鄂豫皖边区),白区以合肥、安庆、屯溪为中心。

 同年3月23日,为统筹鄂豫皖苏区外围游击区域党的工作,中共中央委托途径合肥去鄂豫皖苏区的沈泽民和皖西临时分特委委员舒传贤,在合肥西乡主持召开合肥县委、区委联席会议,传达中央将合肥县委扩建为合肥中心县委的决定。中央指示由沈泽民、舒传贤全权负责合肥中心县委组建事宜。沈泽民传达了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出合肥中心县委的政治任务。合肥县委书记薛成作了合肥经济、政治和工作情况的报告,并检查过去工作中的错误;青年团合肥县委书记王平报告了近一年来团的工作情况。

 会议经过认真讨论,通过了《成立合肥中心县委及接受四中全会决议案》等文件。根据中央指示:决定以合肥为中心,成立中共合肥中心县委(又称“皖西中心县委”),除中央指定的吴伯孚、吴岱新(负责宣传)、薛成(负责组织)、余光4名委员外,增选李德斋为委员,书记吴伯孚。另任命李星三(张志一)为县委军委书记,史浪云为县委秘书,王平为团中心县委书记,杜静明为合肥西乡赤卫队大队长。合肥中心县委在苏区中央分局和皖西临时分特委的领导下,负责指导合肥、舒城(非苏区)、旧桐、太湖、定远、庐江、巢县、潜山(非苏区)等县工作,共有党员840多名,县委机关设在合肥。中心任务是指导所属各县的群众革命斗争,组织农民武装暴动,发动游击战争,帮助扩大鄂豫皖苏维埃苏区及外围游击区域。

 为了实现这一中心任务,联席会议要求中心县委必须立即执行以下各项工作:制定近期工作计划,提出开展群众斗争的中心口号;出版《合肥红旗》,作为公开领导群众斗争的政治刊物;对合肥四乡农民协会加以整领,以此为基础组织雇农工会、贫农团、农民委员会等群众组织,开展抗租、抗税、抗债斗争;立即在政治上组织上准备动员革命群众、农民和党团员打入国民党的军队、地主团丁中,秘密发展革命士兵;立即发动反对国民党就地筹饷、反对高利贷、反对地主富农的经济政治斗争;组织工会、贫民协会和革命学生会等群众团体,开展工人的经济斗争和反对党化教育等斗争;扩大拥护红军和苏区的宣传工作;立即发动反对国民会议的斗争;立即筹备五一纪念节的工作;立即发动春荒斗争等。

 会后,中心县委立即派负责同志到合肥县各区巡视工作,传达会议精神,并发动群众,进行持续的艰苦的经济、政治和武装斗争,在险恶的环境中开展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使党的战斗力在大革命失败后得到逐渐加强,基层党组织得以扩大和巩固。到这年8月,合肥县的党员发展到205名,建立4个区委、5个特支和23个支部;农协会员增加到5500多人,赤卫队扩大到1000多人、六七百支枪。

 为了配合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在中心县委的领导下,合肥地区各级党组织在敌后发动群众,开展各种活动。一是从实际出发,把公开工作与秘密工作、合法斗争与非法斗争结合起来,扩大工农群众组织。建立了青年团合肥中心县委、少年先锋队、童子团以及团的基层组织,组建了合肥农民协会、互济工作委员会等。二是进行政治宣传。在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中发展“读书会”,传播马克思主义;创办进步报刊,宣传革命、启迪群众,抨击黑暗,揭露敌人。利用重大纪念日和重大事件的发生,发表宣言和告民众书,把党的主张和斗争纲领融入其中。1931年四五月间,中心县委领导指示合肥一区委(城区),组织大书院、正谊中学的学生,为反对国民党“围剿”苏区举行罢课斗争,张贴、散发宣传品达一百多挑。三是开展兵运工作,分化瓦解敌军。合肥中心县委遵照中央指示,始终把做国民党军的士兵工作作为“工农群众工作的一部分”,“使武装的士兵投身到工农群众”,“将发动兵变与领导农民游击战争结合起来”,中心县委先后派出20多名党员到国民党军队内部进行宣传教育工作。1931年4月,国民党陈调元部驻合肥与六安交界金桥镇的部队,经共产党员、游击队小队长杨继明做工作,三营三连一排排长率领7名士兵带枪起义,到大潜山参加红军游击队。其他敌军在被调往大别山“围剿”红军时,不少官兵表现消极,临阵哗变,时有发生。

 1931年5月9日,在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取得胜利、皖西北苏维埃政府成立之际,合肥中心县委一方面发表宣言,广为散发,一方面通知所辖各县派代表赴金家寨参加皖西北工农兵代表大会,并在合肥西乡的第二、第三区分别召开千人大会,热烈庆贺。会上,许多青年纷纷要求参加红军,中心县委遂扩大游击队,抽调500余名游击队员,携带300多支枪,前往大大别山根据地编入主力红军


组建皖西北中心县委
 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成立后,为了加强皖西北游击区的领导,于3月下旬成立了合肥(皖西)、寿县(皖北)两个中心县委,分别指导周围几个县的工作。鄂豫皖苏区取得了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后,军民士气高涨,苏区力量进一步壮大。随着革命斗争形势的发展,为了统一白区党的领导,配合苏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新进攻,1931年8月,中共中央决定将合肥、寿县两个中心县委合并,成立中共皖西北中心县委,书记吴伯孚,组织部长李德广,宣传部长吴岱新,职工部长秦全(程明远),军委书记李星三,县委秘书史浪云,委员王平、余光、曹广化;县委机关设在合肥。此前,由于安徽省委已于4月遭到破坏停止活动,全省工作失去领导中心,新成立的皖西北中心县委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负责指导合肥、寿县、凤台、颍上、舒城、阜阳、庐江七个县党的工作,并配合鄂豫皖苏区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 同年秋,吴伯孚因受苏区肃反牵连,骗取经费后潜逃,后叛变投敌。为了统一所辖各县党组织的工作步调,中心县委在中央巡视员陈文的指导下,于11月上旬召开了扩大会议,回顾了过去的工作,确定了今后的工作方针、任务。会议将中心县委改组为皖西北临时中心县委,撤销吴伯孚书记职务,选举秦全为临时中心县委书记。同年12月,中央决定恢复皖西北中心县委名称。 到1932年春,皖西北中心县委下辖颍上、凤台、寿县、阜阳、太和、桐城6个县委,舒城、庐江特支,以及合肥地区(不含巢县、庐江)4个区委、4个特支、1个直属支部,共有党员1400多人,其中合肥地区共有党员200余人。合肥一区区委和直属支部主要在城区活动,二区、四区区委负责合肥西南乡,主要在以雷麻店、众兴集为中心的官亭镇、烧脉岗、农兴集、山南、聚星、小庙、焦婆等一带活动,三区区委负责合肥西北乡,主要活动在高刘集为中心的将军岭、长岗店、王拐岗等地区,中派特支、东乡特支、北乡特支、吴山庙特支主要在合肥南乡、东北乡地区一带活动。 皖西北中心县委恢复后,以隐蔽的方式活动于所辖合肥、寿县、颖上、凤台、阜阳、太和、桐城、舒城和庐江等地。在农村广泛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参加赤卫队,开展游击战争;在城市发动工人群众开展反帝斗争;加强对兵运工作的领导,反对国民党进攻苏区,领导革命武装和人民群众进行一系列英勇顽强的斗争,作出了很大牺牲,有效牵制和削弱了敌人进攻革命根据地的兵力,为鄂豫皖苏区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

来源:合肥宣传一一大湖之声

往期精彩(点击查看)

法考 | 司法部公告来了!

党史学习教育 | 庐江:“三步走”助推党史学习教育“踏石留印”~

党规党纪小课堂(20)|对发展对象要做哪些工作?

教育整顿 | 关于落实“三个规定”的倡议书


点点关注不迷路↓↓


看完记得点个“赞”“在看”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