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纪录片|2022对话2012:背篼干部把贫困背出大山

贵州日报 2022-06-30



长顺县敦操乡,正处于麻山腹地。2012年,30多名背篼干部用“背篼”换民心,2022年,十年光景,敦操巨变,开启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重忆十年脱胎换骨,再唱孤勇一腔。


【微纪录片】2022对话2012:背篼干部把贫困背出大山



“贫困”,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石山连片,土薄根浅,无水逢春,这里是麻山地区,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喀斯特贫困区。


长顺县敦操乡,正处于麻山腹地。2012年,30多名背篼干部用“背篼”换民心,2022年,十年过往,昔人今何在。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重忆十年脱胎换骨,再唱孤勇一腔。



麻山腹地,奇石嶙峋,眼见是连片的只此青绿,脚下是破碎的碎石犀利。


2012年,清明时节,断了魂的敦操人,不是因为细雨纷纷,是因为冰雹一阵。


本就破漏的房子,在冰雹的侵袭下,屋顶打地瓦碎土飞,政府送来的扶贫羊被砸伤无数,即将成熟的油菜花也被打弯了腰。


麻山,一直是贵州甚至中国最为著名的喀斯特贫困区,长顺县敦操乡,正处于麻山腹地。


土中刨食,望天吃饭,能耕种土地不过是石头缝里的山地,年复一年的种植让土地愈发薄稀。加之居于深山中,出行也是一件难事,当地人近1/3靠着低保与救济金虚度。


2022年,十年光景,敦操巨变,开启一段跨越时空的对话。


2022对话2012,昔日山洼里的小乡镇,如今已具规模,全面开启新型小城镇建设。



2022对话2012,昔日老乡居住破旧的茅草房,如今已经搬出大山,住进了移民搬迁社区。



2022对话2012,昔日崎岖的上学路寸步难行,如今学校就在家门口,读书学习全不愁。



2022对话2012,昔日破碎的土地里种粮种菜,如今下楼就是工厂,就业就在门口。



2022对话2012,干部下乡背着背篼走在碎石山路,如今通组硬化路直抵村中。



2022对话2012,敦操乡土地贫瘠、石漠化极其严重,如今已是青山葱郁,只此青绿。



2022对话2012,十年过往,昔人今何在。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岁月无语,惟石能言,不管时间如何更替,“背篼”这个符号所承载的精神价值,依旧熠熠发光。


即日起,天眼新闻推出《背出大山》系列报道,重忆十年脱胎换骨。


丛山峻岭,过往风霜成刀;暗夜星辰,灰色孤勇成军。不畏寂寞成行,苦尽甘来方且无憾成双,蹚出泥沼漩涡,改天换地可见日月变迁,终究是勿忘初心,对弈平凡甘于无名!


【背出大山①】孤勇成军


向上滑动阅览


“贫困”,是既熟悉又陌生的字眼。石山连片,土薄根浅,无水逢春,这里是麻山地区,是中国最为著名的喀斯特贫困区。


长顺县敦操乡,正处于麻山腹地。2012年,30多名背篼干部用“背篼”换民心,2022年,十年过往,昔人今何在。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重忆十年脱胎换骨,再唱孤勇一腔。


“喂,朝良,我们这里来了个说普通话的小伙子要收新农合的钱,是不是个骗子啊?”


2011年的一个清晨,一个电话打到了王朝良的手机上。作为贵州省黔南州长顺县敦操乡纪委书记兼政法委书记的他,身上挂着敦操乡斗麻村的包组任务。


2012年敦操乡旧貌。(长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你放心吧,这是我们乡里的干部小王,来给你们收今年的新农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


王朝良口中的小王,是敦操乡基层计生服务站的王茹刚。


2012年,“背篼干部”梁勇为村民梁猫妹生火。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从内蒙古到湖北求学,从湖北到贵州工作,2000多公里的辗转,王茹刚没想到这一来,就在长顺扎了根。


2006年,学医的王茹刚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那些年,无数的青年带着理想与信念,奔赴祖国的西部,献出赤诚之心。


王茹刚成为了其中一员,打上背包,来到贵州。


2022年敦操乡新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与草原的辽阔、长江的蜿蜒不同,这里是望不尽的山、爬不完的山、走不出的山。但是,心中有景,花香满径。


2008年,志愿服务期满后,他却犹豫了,他舍不得这里了。医者仁心,这个西部不知名的小县,需要他这样的青年去建设。而女友的支持更令他坚定信念,二人选择一同留在了长顺,组成了美满的小家庭。


因为敦操乡计生服务工作缺人,王茹刚被调到了敦操乡工作。在这里,王茹刚收到了一个特殊的工作用品——背篼。


“背篼用来干啥?”一口普通话的王茹刚好奇道。来了贵州5年,看到别人背过买菜,但没想到自己搞个计生工作还得背“背篼”。


2012年,“背篼干部”梁勇向大山远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等一进山,王茹刚就懂了。老乡们出一趟门不容易,经常给负责包租到户的乡镇干部们打个电话,托他们带点米买点盐,加上自己常常要下乡收取新农合的费用,一个背篼可比背包好用多了。


背着背篼进村,一走就是一天。此时,孩子还小,妻子也忙,王茹刚就把孩子带到了敦操。白天进村入户只能托人帮忙照看一下,晚上回到乡政府就在破旧的宿舍里哄儿子入睡。


“爸爸你不走好吗?”天蒙蒙亮,儿子突然在被窝里哭起来,伸出小小的手,想去抱住父亲。王茹刚有些哽咽,只能对着儿子说:“宝贝,爸爸在忙几天周末就不用加班了,咱们回县城找妈妈好吗?”


2012年,敦操乡斗麻村村民居住的草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从敦操到长顺县大约有60公里的路程,来往的班车不算多。周一到敦操,往往周五才能回去。要是事儿不多,待到周五能回到县城休息两天,要是忙起来周末加班,两三周回来一次也是家常便饭。


路途遥远,而路况也极差。一路颠簸不停、拐道崎岖,坐一趟车得用2、3个小时。而到了敦操乡政府,门口除了只有一条步行6、7分钟的长街算是镇上最繁华的街道了,其他地方只有灰扑扑——灰尘与阴天齐飞。


敦操乡,90%为苗族同胞,苗语为主要的语言。对于外来的乡镇干部来说,交流都成了一个难题,于是当地人梁东元、梁勇成了大伙的“翻译”。


2012年,“背篼干部”行走在田间地头。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1999年,梁勇成为了敦操乡政府的一名临聘人员,几年后,他又多了一个战友梁东元。根据工作安排,他们负责打召村穿洞组和麻地组的包组工作。在穿洞组和麻地组,不少人家门前都记着他俩的名字和电话。大家知道,有什么事,给他们打个电话就能帮忙。


乡镇的工作比想象中更忙碌,而乡政府资金吃紧,作为临聘人员,梁勇和梁东元的收入也低得可怜。梁勇记得,2012年他能拿到手的工资也就是四五百元,而对于梁东元来说,这样的收入已经入不敷出了。


2022年,老乡们搬出大山。图为敦操乡移民搬迁社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当时儿子已经5岁了,马上是读书用钱的时候,媳妇也没做活路,一家人靠着这几百块钱快撑不下去了。”梁东元回忆道。


当时妻子没少埋怨他,而看着身边的朋友出去打工能赚不少钱,为了这个家梁东元强忍着不舍提了辞职,带着妻儿去外面的世界闯闯。


2012年,敦操乡破碎的山体。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那一年,他30岁,而立之年却过成了一地鸡毛。


坐上从敦操去县城的班车,路上的颠簸却不如他内心的颠簸,总觉得走了就难回来了。妻儿睡了过去,望着窗外熟悉的一切,他发呆,他无望。


此时,一个电话突然打来,惊扰了他的思绪。


2012年,“背篼干部”的本子上记得满满当当。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喂,东元,上次你答应给我带的东西什么时候给我啊。”电话那头,是他的负责的贫困户梁幺妹。


他一愣,对啊,他答应过的,他怎么可以忘了。虽然难以开口,可是他最终还是跟妻子说了,“我们回去好不好?”


2012年,麻山腹地,山体破碎。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才刚刚踏出第一步就要返回,妻子不理解他在坚持什么。梁东元有些语塞,但还是希望回到敦操,把他允诺的事情办完,把他的“背篼”拾起来。


无数个日夜自我否定,又在窒息沉浮中爬起来重寻自我。


同样面临困境的还有梁勇。不少亲朋好友劝他出去打工,守在这里什么时候是个头。


2012年,“背篼干部”梁东元(右)和梁勇(左)看望村民梁猫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可是我一想到我走了,以后大家下乡连个帮忙翻译苗语的人都没了,我就狠不下这个心。”虽然工作中有辛苦、有委屈,但是跟着这群干部在一起,苦中也在作乐。


当背篼干部被大家所认可,同时得到了各级部门的高度重视,梁勇和梁东元拿到涨了的第一笔工资,高兴地像个孩子。“那天我们发了1760元,我到现在都忘不了,这笔钱让我更有动力了。”


昔日,“背篼干部”们下乡入户开展工作时,都要背上背篼,一天步行8小时山路,翻山越岭20多公里,免费为出行困难的群众捎带生活物品,送去国家惠民政策和致富信息,鼓励他们搬出大山。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老乡的认可,组织的鼓励,那时,他们知道,背篼干部,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身上的背篼肩扛着责任,脚下的胶鞋蹚出了新路。


或许是上天,借他们初心不忘,借他们孤勇一腔。



【背出大山②】苦尽甘来


向上滑动阅览


路不通,山阻隔,干部下乡背背篼。干部走进去,是要群众走出来。背篼干部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完了长顺县敦操乡每一个村寨、每一户人家,走完这一趟,又去下一趟。


2012年,他们行走在敦操,那些故事那些人,再想起仍是美好的旧时光。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看苦沉淀成甜,佐着岁月的酒,饮下这一口。


2012年,下乡路上的“背篼干部”陈邦德不惧辛苦,微笑面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每当想起那些年走村串寨,陈邦德都历历在目。因为山的阻隔,组与组之间相隔甚远,去一次最少便是一天。


12月份的敦操,气候早已经阴冷不堪。6点了,天还没亮,陈邦德揣着个电筒就出了门。本来就黑,路上还滑,可是这条路早已经走得熟悉到不能更熟悉了,他和其他的干部们正大步流星地穿梭在这树林当中。


走了几个钟头,终于到了目的地,宣教、调解、送物,忙完了吃上几口干粮又往回赶路。


“若是走慢了回去也就太晚了。”这样的路,少则一周走上一次,多则一周走上个3、4回。


“当时走在路上真的感觉到无助,甚至会想自己这样究竟为了什么啊?可是一想到老乡对我说‘邦德,你来了帮得,你不来帮不得’,又觉得好像一切都值得了。”


2012年,“背篼干部”为群众捎带生产物资。长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陈邦德也是当年背篼干部里的一员。早年间,他们手提、背包,没少给村民带东西。而后来为了更加便利,当时的敦操乡党委书记胡荣忠决定,给大家配一批草编的背篼,这样进山背着更方便点。


老乡们看着一个个精神的干部们跟他们一样,背着背篼走村串寨,就笑着喊他们是“背篼干部”。


对啊,他们就是“背篼干部”啊,背着职责,背着希望,背着民心。


“许多自然组不通公路,村民年年领救济粮。”2011年8月,曾德凯来到敦操乡任副乡长、武装部长。


2012年,“背篼干部”为群众采购生活物资。长顺县委宣传部供图


他犹记碎石的路,巨石的山,石缝里野草肆意地生长,而破碎的一亩三分地里长出几颗歪扭苞谷,吃不饱,富不起,低保成了主要收入来源,甚至养起了懒汉。


“曾经有位农户到乡里来责怪,为什么要有闰月,多的那个月又不发低保和救济粮,那个月的生活怎么办?”这个故事常常挂在书记胡荣忠的嘴边,曾德凯深知,如果光靠“背篼干部”们捎带点盐巴大米来脱贫,显然是不现实的。


每个人身上无形的背篼更重,他们要照顾留守老人和儿童,他们要想方设法帮助农民致富,这些农民就像他们的老人孩子、姑叔伯婶。


2012年,敦操乡村民住户情况。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只有让他们搬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找到更合适、更科学的致富路径,才能让这里改天换地。”曾德凯思索道。


搬家,不是件容易的事。背篼干部们借着送物的机会,不断地宣传和动员,让封闭在山里的老乡们了解搬出来的好处。


“故土难离,老百姓不愿意也是人之常理,只有用时间和感情来感化,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们最终会明白的。”王朝良还依稀记得,自己劝说搬出的第一家就是杨小塘。


上有老人,下有妻儿,四世同堂的杨小塘一家9口人住在山凹凹里。茂林修竹,却是破屋一间,冬难避寒,雨难掩身。不过,杨小塘家在村里尚且算条件不错,还能拥有一辆摩托车。


在王朝良的数次劝说下,杨小塘率先搬了出来,为的是两个孩子能够上好学。


2012年,“背篼干部”王朝良在路途中遇见斗麻小学11岁杨小班同学,他说从家到学校,每天来回要走近4个小时的山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那时,我家光华才6岁,瘦瘦小小的。早上6点不到,他就起床去镇里上学,晚上再赶着山路回来,到家都是7、8点了。”一说到孩子,原本不爱说话的杨小塘也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他一回家倒头就睡着了,累得饭都不想吃,怎么不心疼。”


有时,从村里回乡镇的路上,王朝良会遇到杨小塘的大儿子杨小班。


“小班,长大想做什么?”


“想当老师。”


“为什么要当老师呢?”


“能赚很多钱。”


“赚钱干什么?”


“修漂亮的房子,过好日子。”


“过好日子。”这个10岁的孩子,说出了山里人最质朴的理想。


2012年,根据长顺县敦操乡统一安排,规划建设了敦操乡富民小区。至今,已搬迁入住了118户650人,杨小塘一家也在其中。


2012年,敦操乡村民在田间耕地。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受自然条件所限,敦操乡不适合发展规模以上产业,当地因地制宜推进麻山产业发展,做好林下套种其他产业文章,推进“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全力推进产业选择落实,向有限的土地要最大的效益。


2020年1月8日,敦操迎接“大考”,摘到了贫困的帽子。但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目前,敦操乡紧扣农业产业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做好以山地特色为主的经济作物产业管护工作,全乡共种植花椒1360亩。与此同时,采取“养殖场+散户”的模式,发展生猪产业,现存栏生猪1620头。


如今,搬迁出来的杨小塘又在准备筹建自己的新房,大儿子杨小班备战高考,二儿子杨光华则准备中考。


敦操的天空,逐渐放蓝。未来是什么?是属于敦操的他们,属于风犬少年的浩瀚天空。


【背出大山③】改天换地


向上滑动阅览



搬出来,搬出新生活。192万人,10290个自然村寨,这是贵州“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的成绩单。在背篼干部的劝解、帮助和宣传之下,无数的敦操老乡逐步搬出了“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


走出来,走向新未来。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且看今日风云,阅尽云淡风轻。


近年来,敦操乡不少群众搬迁出来,过上了幸福的新日子。图为长顺县顺兴社区搬迁安置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一如往日,下午4点半,柏王保和妻子会去小区隔壁的学校接孙子放学。


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学校的门口便聚集了不少家长。校园内848名学生,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一墙之隔的长顺县移民搬迁安置点顺兴社区。


崭新的楼房依次排开,楼层不高,采光极好。小区内还配备了专用的停车位和摩托车位,这与一个崭新的城市小区别无二样。


长顺县顺新社区搬迁安置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2019年3月4日,原先住在敦操乡打召村的柏王保高高兴兴地收拾好全部家当,搬入了顺兴社区的新房里。


一进新家,柏王保又有了意外之喜,家里有了两件新的家具——社区为全部的搬迁户配备了桌式电烤炉和衣柜。


“以前在老家我们都习惯烧火盆,之前还担心搬家了没办法烧,没想到社区送了我们一个电烤炉。”


妻子一边擦着墙上挂的那幅新旧房屋的对比图,一边哼起了苗歌。


2012年,破旧的石路就是最好的交通要道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旻佳 摄


2022年,敦操乡各村实现通组硬化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柏王保一家人不善言辞,但是感激之情被唱进了山歌里。柏王保此时当起了翻译:“‘我们在老家不大好,我们搬过来过得好’,我们普通话说得不好,但是歌里就是我们的心意。”


2022年,顺兴社区为所有的住户办好了房产证。拿到房产证的一刻,柏王保还觉得不可思议。“没想到啊,老了老了过上好日子了。”


搬出来后,柏王保还觉得闲不住,便下楼帮着社区一起栽花种树,每天能有80元的收入。


在顺兴社区,还设有小康工厂用以解决搬迁人群的就业问题。长顺县程晶家纺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搬迁群众在长顺县易地搬迁社区顺兴社区工厂务工。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老板娘刘星星是个能干的女人,虽然是湖北妹子,但是跟着丈夫回来成了贵州媳妇。丈夫主营缝纫机组装与销售,自己则在顺兴社区办起了手套厂。


“社区给我们减免了房租,楼上的住户愿意来上班的,计件支付工资,干得少的一个月一两千,肯干的一个月能赚个六七千。”几十台缝纫机运转个不停,一副副运动手套裁剪缝制好后,装箱随着列车销售到各地。


顺兴社区是长顺县城内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点,建有安置房34栋900套住房,来自各镇乡(街道)的3356名群众在这里安家,其中来自敦操乡的共计有88户386人。


顺兴社区内配备着超市、篮球场、快递站等,社区一墙之隔处更是有长顺县第四小学和第四幼儿园,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社区内还配备着超市、篮球场、快递站等,社区一墙之隔处更是有长顺县第四小学和第四幼儿园,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


“十三五”期间,敦操乡易地扶贫搬迁322户1542人,其中敦操乡富民小区安置点118户650人;长顺县城安置点116户476人,其中锦顺社区28户90人、顺兴社区88户386人;广顺镇安置点88户416人,其中夜郎古屯1户5人、南福新苑53户263人、金竹花园34户148人。


随着下课铃响,顺兴社区里充盈着孩子的玩闹声,热闹不已。主妇们也纷纷下班,回家起火做饭,饭香四溢,即将迎来一家老小的围炉共品。


敦操乡搬迁社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不再是漆黑的厨房与柴火,而是亮堂的房间与煤气灶。不再是一走就是几小时的山路,而是步行几分钟就在眼前的家园。


山河远阔,落脚,也不过人间烟火。


日月交替,新生,换得来改天换地。


【背出大山④】无名之背


向上滑动阅览



“十年了,都十年了。”几乎每一个受访的背篼干部,都不禁感慨。十年,凝聚为一种精神,在长顺一如既往地传承。


在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之际,重新走访当年“背篼干部”精神发源地——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们虽然已经不再背着背篼工作了,但是背上“为人民服务”几个大字印刻在了心里,将背上的背篼化作了不变的初心,纵使无名,也甘愿对弈平凡。


2022年敦操乡小城镇全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


当年的“背篼干部”们虽然奔赴的不同的岗位,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背篼干部”们正在以不同的身份继续践行着相同的为人民服务的承诺。


长顺县顺兴社区支部书记李阳辉是敦操人,也曾是背篼干部中的一员。基于当地移民多说苗语、生活不便,顺兴社区以一月一次的频率开设“苗语”和“普通话”的双语培训,主要用以解决“说话”这件小事。


而在敦操乡工作了11年的“背篼干部”陈虎,也有了新的任务——在广顺镇南福新苑负责做好移民搬迁的后续保障。


“一开始,不少搬迁出来的群众不习惯城镇化的生活,想着偷偷摸摸搬回去。”陈虎直言,他们就是要解决搬迁群众的现实困难和生活诉求,让他们“安下心、扎下根、感党恩”。


“是背篼干部,我就一辈子都是背篼干部了。”虽然现在陈虎已经不用背上当年的背篼了,但是这背篼从背上背到了心里,那份责任与使命感,已经凝结在他的心中。


2016年,“背篼干部”梁东元考上了事业编制,发挥自己学习畜牧饲养的专长,成为了鼓扬镇的“官方兽医”。如今的他,既是鼓扬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副主任,负责标准化种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是成为了鼓扬社区乡村振兴队队员。


曾经的“背篼干部”梁东元。如今既是鼓扬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副主任,负责标准化种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是成为了鼓扬社区乡村振兴队队员。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春耕正当时,鼓扬镇打响了2022年农业产业革命“第一枪”,忙碌的梁东元奔走于培育辣椒苗的坝区里,奔走于种植示范基地里,做好农业技术指导、国家政策宣传等工作。


2019年,“背篼干部”王茹刚成为了长顺县代化镇斗省村脱贫攻坚队副队长。


“以前走在敦操的路上,我常常会想:群众最缺的是什么?最想要的是什么?背篼干部为什么能被大家认可?答案就是为老百姓办了实事。”正是基于那两年“背篼”的历练,一到村里,王茹刚开展群众工作便得心应手。


短短1年时间,斗省村的产业发展壮大了、非整组搬迁组的串户路通了、路灯亮起来了、危房改造的老旧房再也看不到,换来的是崭新的村庄、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


分红那天,村民笑了,因为靠努力赚来真金白银摆在了他们面前;王茹刚也笑了,因为他心里的“背篼”篼出了斗省村的新生活。


2019年,“背篼干部”梁勇代表长顺县政府办,成为鼓扬镇交麻村脱贫攻坚驻村队的队员。在驻村出发前的誓师大会上,梁勇向全体干部表态,一定把敦操“背篼干部”的精神带到交麻发扬光大。


2019年,“背篼干部”梁勇代表长顺县政府办,成为鼓扬镇交麻村脱贫攻坚驻村队的队员。受访者供图


2019年,“背篼干部”梁勇代表长顺县政府办,成为鼓扬镇交麻村脱贫攻坚驻村队的队员。受访者供图


虽然现在已放下有形的背篼,但无形的背篼永远在他心里,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永远熠熠发光。“不管到哪里做什么,我就把‘背篼精神’带到哪儿。”梁勇坚定地说。


2019年,“背篼干部”王朝良当选广顺镇人大主席,乡镇的工作对他而言并不陌生。在敦操的那些磨炼与经历对他难能可贵。“苦都苦过来了,再困难的工作算个啥?当时再多的不如意,现在回头看看也就一笑而过。”

逆境就是经历,经历就是财富,这段“里程碑式的经历”已经牢牢注入到王朝良的身体中,融成热血,化为行动。


如今,干部们到村寨开展工作,不用背着“背篼”步行了,驾驶汽车就能直抵村中。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2021年,“背篼干部”曾德凯任鼓扬镇党委书记。他带领镇党委班子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充分发挥地方品种优势。2000亩的红岩坝区蔬菜基地生机盎然,营养丰富的绿壳蛋鸡成“致富密码”。


按照“政府引导、龙头引领、群众参与”的组织模式,着力围绕产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建设,鼓扬镇逐步形成了全产业链体系发展,产业发展总体形势向好。


2021年,“背篼干部”、曾经的敦操乡党委书记胡荣忠,身份已经是黔南州信访局副局长。回到熟悉的敦操乡街头,不时有几个老乡还在同他打招呼。


“回到敦操的老乡看到我还会拿烟给我,我觉得就是一种成就感。”特别是看到昔日敦操乡小城镇建设的项目一如既往在实施和使用,给老百姓们的许诺一个个实现,“我害怕他们失望,但高兴的是我在他们眼里看到了希望。”


路通了,生活更美好。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2022年,“背篼干部”陈邦德依旧在守在敦操,从过去的口耳相传政策宣讲,到现在依靠互联网送政策、送科技、送服务到家。老乡们只要手机上一点,就可以办理相关业务,更加便捷高效。


“虽然从2016年起,我们没有再背着背篼走村串户了,但是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我们仍旧践行。”陈邦德欣喜地看到,如今的敦操更加重视教育,仅2021年,敦操乡考上本科的孩子就有30多个,敦操正通过教育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让这片土地冒出了新的生机。


“背篼干部”,就是在恶劣的地理环境过程中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特殊手段,是践行宗旨、务实苦干、克难奋进、永不懈怠的特殊符号。


如今,在敦操乡民族小学上学的学生,放学后十几分钟就能回到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无论是有形的背篼,还是无形的背篼,真正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坚持下去的勇气。那些看上去“吃饱穿暖”的梦想,是他们耗费毕生精力去努力和实现的。


谁说对弈平凡的不算英雄?是千万万万对弈平凡的基层干部,打碎山的阻隔通了路,平了山的堆积建了房,将所有的坎坷挫败化为尘埃,披着星光全力赶考,无名之辈续写初心与热爱。


背篼干部广场让人们时刻牢记“践行宗旨、务实苦干、克难奋进、永不懈怠”的“背篼干部精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摄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试问,他们有没有遗憾?有过。


试问,他们会不会后悔?不会。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十年磨一剑,风雨归来便是星辰大海。他们,满身污泥却难掩光芒,他们,对弈平凡只为圆梦小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策划:王璐瑶 田旻佳

文字:田旻佳 彭瑾

通讯员:李良科

图片、视频:李森

剪辑:田旻佳

设计:聂婧文

编辑:喻辉

统筹:王迟

编审:闵捷

更多新闻

· 《人民日报》头版聚焦贵州高质量发展谋新局

· 星辰大海,中国从未止步!

· 代表报到!贵州进入“党代会时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