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它

日常生活中如何实践道家的修心养性

白龙王 2024-07-10
修行」一词解释为:1、修养德行;2、美好的品行;3、操行;4、遵行;5、行善积德等。

修行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活动,包括:思维活动、心理活动、行为活动、社会活动;旨在达到与现阶段相比境界更高、胸怀更广、视野更宽的个人修养水平。

1、什么是修行?


即是改变,有修正、修理和修除等意义。行是言行。
那么修行,就是修正、改变我们的言行。

也就是说,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的不要做,不该想的不要想,就叫做修行。

修行的先决条件是:信奉大道、不犯禁戒、依法而修、勤苦不懈。只有具备4点,才能够算得上是修行人。

但修行并不是指整天诵经打坐,那些只是修行的形式罢了。

所谓修行,即是学道,悟道,行道,证道的一个过程。修正自己的行为,使身心趋于正道,最终达到「与道合真」的境界。

2、修行一般的方法是什么?


万灵易玄文化对于一般善友提倡的修行方式是:行善积德、济物利人,存善念、举善行,学习教仪、咏诵经典、礼拜忏悔等(比如奉行修德十益:一与人为善、二爱敬存心、三成人之美、四劝人为善、五救人危急、六兴建大利、七舍财作福、八护持正法、九敬重师长、十爱惜物命)。

炼气、法术之类的修行方式都需要有正统师承,一般人自己练容易出偏,因此不提倡。

修行讲究实修实炼,即是从经典中明智。许老师教导在我国经典中有很多是先贤已经走过的经验总结,可以为我们这些后世的实践者提供指导性。

从行为上实践,当将经典中提及到的理论付诸实行检验,这种「实践」囊括的面是很广的。包括持诵经文(授箓者)、克服己心、修养自身、以善心待人、举善行、言善语等等。从理论中实践后,再反过来理解理论的方式。

3、什么是功德?



为善行,为善心。心行合一,名为功德。努力行善,通过行善累积自己的德行,功德不等同于利益。

比如:很多善信误以为功德等同于金钱,诵多少卷经文,做多少件好事,积累到来世可以换取相应的福报,这种善功名为福德,不是功德。

功德是通过修行而获取的经验,福德等于金钱,金钱能用完,而经验不会消失。

有大功德的修道人,是更容易得道成真,所以道家提倡积功累德,《道德经》上讲:「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越是不计回报的付出,得到的回报就越是大,而不执着于回报,始终持守内心中的那份清静,就是功德。

4、只要心地善良就不需要修行了吗?


《太上老君内观经》云「教人修道,即是修心」。是的,修道就是修心。

祖师所说的修心,实际上就是要人扫除内心的妄念、杂念,扫除妄念杂念,则内心自然清静,修道有成。

但是说「心地善良」,到底善良到什么程度呢?什么是善,什么是不善。这两种定义其实很模糊。比如:抢劫比杀人的要善良,至少没出人命。偷盗比抢劫的要善良,至少情节不那么恶劣。骑马看骑驴,后边还有推车的。将心比心,恐怕没有人敢说自己心地善良。


祖师有言:「单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心地善良,若不勤奋修炼,则将来寿命终结,一样继续沉沦苦海,不能解决生死上的根本问题。所以心地善良,还要悟道修行,将来才能了生脱死,与道合真。

5、随缘是随波逐流的表现吗?


《道德经》中说「道法自然」。随缘,也是自然的一种表现。顺应自然,而不是随波逐流。因为弱者随缘是由于无法改变外境,以致受到外缘牵缠,不得自在;强者随缘,是肆意妄为,受自身内缘欲望所控制,一旦遭受打击,将一败涂地。只有智者能够制己之内缘,同时灵活应对外缘。因为在自然变易中含有恒常不变的东西,不变的就是自身的根本立场和原则。

只有站定立场,抱定原则,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措施,就不会被环境所迷惑、污染,反而会处处逢源,将任何环境都转化为对自己最有利的处境。

所谓「随缘不变,不变随缘」。善于随缘的人,总会在人生处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6、知足是不思进取的表现吗?


《道德经》中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是要人们有适可而止的精神,而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表现。

正因为知足,才懂得得到有多么的不容易;正因为知止,才知道适可而止
为了以后的发展铺下道路。


理性的进取应当以知足的心态去制约内心的贪欲,《道德经》中说「咎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往往导致人们违背自然法则,去得到贪欲的短暂满足,而更大的灾害隐藏在背后,如同当今社会迫切等待解决的环保问题,大肆破坏森林植被、过度开采矿藏势,必会令资源极度匮乏,从而引发各种灾难,这也正是没有适可而止的观念和知足常乐的心态而造成的。所以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 

7、无为就是什么也不做吗?


《学道七戒》第一戒,就是切忌拘泥于无为,盲目地认为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管,这是大错特错的。无为是一种目的,一种境界,很多人将其曲解为过程。

《道德经》中说「常无为而无不为」。但只有通过有为的过程,才能达到无为的妙境。

白龙王许老师提醒还有老子说「无为」,但是还说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道教的「无为」,并非消极避世,而是要人们凡事须「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应该努力学习,积极进取,通晓自然和社会的法则,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不妄作,不肆意妄为。而是应该以「道」行事,处世立命,谨身慎行,朴素节俭,从而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8、不争就是指逃避现实吗?


道教的不争,是反对不讲道义、不讲策略的争斗,是要人舍弃一些多余的欲望,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正当的工作、生活和追求上。

不争的真意,是要人们淡化像浮云一样的功名利禄、人我是非,从争名夺利的罗网中解脱出来,转向正当的物质、精神上的追求,是一种「不争之争」。

不争这些无益于身心的事情,自然能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常清常静,怡然自乐。


《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不争,要像水一样,流到那里,随方就圆,谦和卑下,利益万物。

一个为善的道家弟子,即使不争,也不会失败;即使不言,也不会没有回应。

这是因为,不争的高尚行为,自然会感动周围的人。不争是不言之教,标志着一个修道者的修为境界。




传播正信道教信仰,功德不可思议!



推荐阅读:

6个改运方法,把握好就发达

道家尘世修行十层境界,你在哪一层?

只要堕|胎,这些事不分时间都会跟着你

生基+修行,是如何改变你当下与未来大运

修复磁场|持久有效改善自己的面容和命运

好运是种生活方式 ,养好身上三处“上等风水”!

点击更多视频分享

2024十天干运势 

您的每一次转发就是一次蝴蝶效应,会有更多的人因您而种下一颗善的种子,您也因此结下一段善缘。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转发者及阅读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