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野夫 :红月亮

野夫 苍山夜语 2024年09月17日 07:52
【时代】作者:江小迪 100*63cm
欢迎点击图片进店鉴赏更多作品
女人对他的画一点也不欣赏,而且从未看见他卖过一幅。他指着成吨的画对妻子说——这都是钱。女人说什么时候?他说得等他死了以后。她说你死了谁知道?他说我死了就有人知道,你会看到的。
——野夫
节选自《画怪江小迪》




红  月  亮
野夫


抬眼之间  被森林托举而出
仿佛初娩的婴儿  樱红的皮肤
纯洁而真实  笛声一般明亮
如此晕眩的血色啊
功勋的烙印  不依靠幻觉
就能把握的幸福  来自天上


多么炫耀啊  此夜
隔着云层的遥望  使我获得
抚慰和思念的面庞
船一般越过风暴  亦如
被泪水擦亮的眼睛
忘记创痛  宁静而安详

被季节焙熟的植物
完美的隐喻  不借助夸张
直接沟通的关怀  永恒不灭


随意的联想都充满回味
最深沉的颜色  让我仰望

怎么对你说呀  才最接近
这种眷恋的本质呢  红月亮
被播种在天空  我们被
植根于地上  灵海之潮
由遥远的吸引所掀响


那么  就让我们永远地注目
让心中充满辉煌

(写于1991年中秋月夜)



母亲的老皮箱

野夫

这口皮箱,是民国式样。真正的黄牛皮所做,至今仍旧泛着红铜般的油光。八角都有金属镶扣包角,已然被岁月锈蚀了。但整个箱子依旧端正挺立,不像其他的老皮箱那样萎靡蔫软。仿佛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还很硬朗地活着。我寻找这口皮箱已经几年,为此啧烦了很多亲友。当我几年前开始重新写作,就开始打听这个箱子的下落。其中除开装满了我所有的私密文件和照片之外,还因为它是我父母的遗物,且伴随了我的大半生。

我在1996年开始北漂之后,这口箱子就满载着我的隐私,一直寄放在大姐家。可当我前几年开始讨要时,大姐却言之凿凿地告诉我,我于某年从她家拿走了。而那之后,我经历了毁家之变,还经历了很多的漂流,究竟是我自己把它弄丢了,还是发生了什么意外而被盗,惯于酒醉的我,实在是记忆不详了。几年来,我一直为此沉痛着,好似一个迷失了来路的人,丢掉了所有关于自己的档案。直到去年我在德国时,忽然得到二姐的电话,她说她要装修自己的老房子,忽然在她久已废弃的床下,赫然看见了那个皮箱。在那厚重的时间灰尘之下,它兀自像木乃伊一般安睡在它的回忆中,像一个被拐卖的孩子,一直等待着我去把他找回。

我的父母是在偏远的土家山寨文斗区开始相识和相恋的,大约在1953年他们决定结婚。那时的他们清贫如洗,母亲的嫁妆,大约就是这口她从省城带来山里剿匪的皮箱。我的童年,家中也有各种木箱纸箱,但唯有这口箱子,母亲是把它藏在高处,不让我们姐弟轻易触碰。“文革”中,上小学的我曾经好奇地偷看了其中的秘密,原来也就是父母曾经的持枪证、结婚照和各种信件之类。

1978年我终于要上大学了,母亲特地将这口皮箱腾空,拿去街上的皮匠铺重新维护上油并抛光,然后正式地转交给了我。她怕我粗手粗脚磨坏它,还专门缝制了一个粗布袋子,整体地罩在了箱子上。从此,这口皮箱就跟定了我的一生,像母亲远瞩的目光一般,随时监护着我的生活。

我大学带着它,工作带着它。去省城武汉工作和再次上学,它依旧是我不离不弃的爱物,囊括了我的全部行李。1988年远走海南,我拎着这唯一的行囊赶火车,坐海船,枕着它在南方的码头露宿。1989年从海口仓皇北归之日,抛舍了各种随身物品,依旧将所有的珍爱塞满了这口皮箱,扛着它千里流亡。突然消失在大街上之后一年多,母亲扶着老父前来探监时,仍旧给我带来了这口皮箱。出狱之际,我把所有的衣物都赠送给了那些穷困的犯人,只有这口箱子,我还是固执地把它带向了自由。

而今箱子还在,父母却没有了。他们相依为命的信物,成了我只身飘零的伴侣。我像年轻时代的父母一样,在箱子里装满了我的各种证物——毕业证、工作证、判决书、释放证、结婚证、离婚证、日记、发黄的情书、曾经的警徽和犯人的胸牌……仿佛没有这一切,我便不曾打这个世界经过。

寒夜检点父母當年寄到我劳改队的信,不禁老淚縱橫,而今父母不在多年,再进去,再也收不到父母的家书了。而世道依舊,作*者未稍減,我幸運的是尚有如此萬金家书。



野哥漂泊半生,走遍了江河湖海,看遍了世间沧桑,结交了天下豪杰朋友。但无论走到哪,他都带着自己的藏书。朋友和书被他视为人生中的两大宝藏,朋友让他心情宽慰,读书让他心灵自由。

除了读书,他也写书。广博的阅读量和侠义的精神,使得他的作品不仅隽永优美,还带有这个时代中罕见的正气。他仿佛从古代穿越而来,用一支孤笔,写尽大历史背景下一代普通人的历史变迁,向这个善于遗忘的社会作出决绝的反抗。

他为人真诚坦荡,在他看来只有社会中大多数人都真实的活着时,社会才可能变好。他这种真诚,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缺乏、最需要的。

为此,我们诚挚推荐“野夫作品集”,以及野夫老师为之做序的燃灯者系列:杨渡《暗夜传灯人》和尉天骢《回首我们的时代》,这两本书描写的是49年后赴台一代学人,走出威权的历史缩影,堪称台湾版的“南渡北归”。

由于作者、题材等原因,这几本书不但出版艰难,甚至有的出版后很快就绝版,我们多方争取复活少量“燃灯者系列”,还争取到杨渡先生的亲笔签名,读他们的历史,发现历史真实的细节。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苍山夜语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