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源生态的中国属性

2017-01-18 知乎专栏作家 IT战略家

几天前,另一家叫EasyStack(易捷思达)的公司拿到了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被称为“中国开源领域迄今公布的最大单笔融资”。我没考证这个说法是不是属实,但是印象中确实不记得开源领域里哪一家国内哪家公司拿过这么大的融资。


EasyStack是国内众多叫某某Stack中的一家,这些公司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是基于开源的云管理平台OpenStack开发的分发版本(Redistribution)。OpenStack是这几年非常火爆的开源系统(但过去两年开始急速冷却),参与者包括几乎所有的IT巨头。下面是OpenStack基金会的主要参与者。



OpenStack的作用是能够把成百上千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管理起来,当作一个统一的资源来使用,这对于各种大中型企业的IT系统来说也许是最重要也最困难的任务之一。当然,有些成熟的商业软件比如VMware公司的vCloud也可以提供不错的方案,但这意味着为VMware支付高昂的软件授权费和维护费用。另外,至少理论上,OpenStack的设计理念更针对云计算优化,而VMware的云架构则是“针对二十年前”的系统。当然,这是理论上。


OpenStack最火爆的时候,被亚马逊公有云落下的众多IT巨头们纷纷赌上其云业务的未来,要么推出各种基于OpenStack的云服务和产品,要么把自己的IT体系搬上OpenStack。


OpenStack拥有许多针对云计算的优秀特性,但是它对于一般企业来说,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它太难用了。一个环境简单的OpenStack的安装部署,需要富有经验的IT专家动辄几天到几星期;而复杂一些的安装部署,则需要大量的debug和代码、脚本编写过程,这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完全不能接受。


能够自己部署OpenStack的企业,要么是以IT为核心竞争力的各类云运营商,要么是沃尔玛这类超大型企业。那么一般企业想享受OpenStack带来的好处,又没办法自己安装部署,怎么办呢?这样就诞生了一系列基于OpenStack的分发版本。上面的EasyStack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各种初创型企业,包括华为、惠普在内的巨头们也发行了自己的云平台产品,比如华为的FusionSphere,惠普的Helion,很大程度就是基于OpenStack。


硅谷一家叫做Mirantis转做OpenStack的初创公司,在2014年融到1亿美元,是当时开源软件最大的融资。


但是,2015年到2016年,OpenStack开始冷却。作为开源软件,OpenStack最大的问题是其代码质量不稳定,这样导致每一个OpenStack的部署都可能出现一系列独特的问题。另一方面,在IT巨头们纷纷拥抱OpenStack的时候,他们也把自己的许多“想法”带进了OpenStack社区。这些想法当然代表了厂商的利益。没用多久,OpenStack就发展成为一个过分庞大的系统,一个折中和妥协的结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外的厂商、投资人和用户开始重新思考OpenStack的未来。惠普在2016年11月彻底放弃OpenStack,将相关资产卖掉。而包括Mirantis在内的众多初创公司,虽然一度获得资本的青睐,但并没有在市场上取得足够的成功,摆脱烧钱度日的境地。承诺的上市更是遥遥无期。


使用OpenStack构建公有云的RackSpace在亚马逊的攻势下节节败退,自身在2016年8月被低价私有化退市。投资人尤其是海外的投资人,很快把兴趣转向容器这一新宠,OpenStack初创公司融资的消息越来越少。


但是国内的OpenStack生态大有不同。ZStack和EasyStack只是最近的例子。华为自不必说,2016年Anni Lai当选OpenStack基金会的董事就是华为推动的。还有UnitedStack,UMCloud、烽火、新华三、云英、中联润通、ZStack等等,不管是业务还是融资,都做得风生水起。


为什么同样是开源的OpenStack,在国外遇到这么多问题,而在国内受到持续投入呢?难道中国的投资人和用户不懂技术和趋势吗?


显然不是。实际上,开源软件极有可能在中国走出与海外市场完全不同的道路。相对于海外IT市场,中国的IT市场是个非常奇葩的存在。


首先,从销售额来看,软件和服务相对于硬件的销售额一直低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当然最近几年开始有所改观)。部分因为国内对盗版软件的容忍,部分因为长期以来IT人员的薪酬水平较低,企业可以养得起较多的IT支持人员。这样,企业并没有养成为软件和服务支付费用的习惯。


这样,国内虽然诞生了华为、联想这样的IT硬件巨头,可以与爱立信、惠普、戴尔分庭抗礼,但并没有出现类似于VMware,微软,甲骨文,IBM这类以软件和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IT企业。即使是华为,软件也是最大的短板。可以说,国内的IT商业软件不管是市场还是供应商从来都没获得与我国整体经济体量相对应的地位。


在很长时间里,国内的IT商业软件环境是极其恶劣的,一方面是用户的支付愿望不强烈,没有养成重金购买商业软件的喜欢,一方面是普遍的盗版,国内的商业软件厂商从来没有建立、积累能力和足够的体量与海外商业软件厂商平等竞争。


但是,自从开源运动的兴起,本土厂商的机会出现了:他们一下子接触到大量核心系统级代码,加上对本土用户独特需求的了解,让他们有能力迅速而经济地定制出符合国内客户诉求的软件产品。同时,互联网厂商的崛起把整个IT行业的薪酬水平快速拔高,传统企业发现IT维护人员突然用不起了,也开始把更多的IT任务交给软件自动化、外包服务商解决。利用开源的各种厂商、初创公司、集成商,突然发现卖开源软件分发和部署服务可以赚钱了。而中国以外的大部分市场,由成熟而稳定的商业软件主导,开源几乎从来没成为一种有利可图的商业模式。开源届最成功公司红帽,市值不过130亿美元,而微软近5000亿。


另一个独特的中国属性是地缘政治或者意识形态属性。这两年在中国的外企普遍日子不太好过。过去24个月里,几乎所有的国际IT巨头的中国业务都进行不同程度的重组、收缩,最近一周就有希捷关厂、甲骨文裁人。过去也有外企在中国步履维艰的,但往往是个体的问题,而从来没出现这今天这样跨行业、泛行业的衰退。


政治中立的解释是,中国作为美国/北约体系以外的另一极,与美国之间的不信任越来越深,一方面是国内每天都在加强中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氛围,另一方面美国自己的NSA/斯诺登事件也让人对这个国家难以信任。而对安全最敏感的信息产业受到的影响最为明显。在可能的情况下,优先选择国内的厂商,似乎成为信息产业里采购的规则。


这样,在金融、运营商这些IT消费能力最强但对信息安全尤其敏感的行业,外资的商业软件的功能、性能、可靠性的优势,被信息安全隐患的考虑冲淡了。开源软件的天然属性,令它较闭源的商业软件更安全,至少理论上更安全。


中国的软件产业,也许永远不会诞生微软,甲骨文,VMware这样体量的全球化商业软件巨头。但是考虑到本土的特点,除了应用层也许会出现接近Salesforce这样的SaaS机会,在系统和基础架构层也许会有一大群基于开源的企业成功。



©本文独家授权转载,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



更多精彩阅读请点击:



IT 战略家


这里不打算迎合任何人的三观

但可以保证提供有深度的思考



把握趋势,洞见未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