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央定调!深圳等不及了!一口气宣布5个大动作!深圳全城正在报复性恢复中

深圳梦 2023-09-06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值得一提的是,12月7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大会的基本情况和亮点,并就深圳营商环境、产业招商、科创引领等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悉,本次招商大会全域联动、全球覆盖,涵盖深圳12个区域以及五大洲的16个城市,领域上聚焦“20+8”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深圳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领域。

大会主要面向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国企、龙头骨干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以及外国使领馆、重点商协会等国际化机构相关负责人发出邀请;将集中签约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大项目,用实实在在的投资项目展示深圳强大的制造能力、创造能力、要素整合能力和完善的生态系统;将为优秀落户企业、跨国公司总部企业、招商顾问颁牌,全景展示深圳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提振全球投资者对深圳未来发展的信心。


今年1月至10月,深圳实际使用外资9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3%。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7.77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41.1%,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4.50亿美元,增长4.7%。截至目前,总计有超17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到深圳投资布局,包括欧美、日韩、新加坡以及港澳台地区等。


值得关注的是,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深圳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为连续三年荣获此项殊荣。


2019-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累计洽谈签约项目超600个,涉及意向投资总额超2万亿元。2022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有望突破1万亿!>>分秒必争!深圳专门开了一个会!10+1区拼了,又有1万亿投资来了!


除了全球招商大会外,12月8日,深圳连续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将于12月12日-14日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以“湾区聚发展 生物创未来”为主题第八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暨202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周,将于12月12日在深圳坪山区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

12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据介绍,目前我市各相关部门正陆续推出一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尽快恢复生产经营。实施购车补贴抓好一“旧”一“新”;实施消费电子、家电家居等补贴促销活动;举办“深圳人游深圳”主题活动;联动重点购物中心开业举办主题购物活动;鼓励户外露营旅游休闲消费繁荣夜间经济有序举办大型文化体育艺术活动。接下来,深圳还将持续帮助中小商户恢复经营,丰富居民消费选择,加快社区餐饮服务网点建设,大力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做好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专项救助等。


同一天,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也发布了《关于促进文体旅游消费支持行业恢复发展的五条措施》
不仅如此,近日还有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2022年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等活动,每月8日的“深圳创投日”正在举行,还有首届深圳国际金融科技节即将启动,“时间的朋友”2023年跨年演讲落户龙华!
深圳梦发现,深圳全城正在报复性恢复中,城市将以“深圳速度”恢复“烟火气”!


中央定调!2023年经济工作会议释放重要信号!

据新华社报道,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一般而言,每年4、7、10、12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10月不一定召开),都会研究经济工作。在12月政治局会议结束几天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会召开,政治局会议的一些定调也会延续到经济工作会议中,12月政治局会议被视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前奏”。

据梳理,本次会议主要有以下重大信号:

1.会议召开时间较早


从过往看,12月政治局会议在12月6日-13日之间召开,今年12月6日召开,和去年一样相对较早。如果政治局会议召开得早,那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的时间也相对靠前,有利于更好地部署2023年的经济工作。


2.稳增长为重,明年经济增速目标预计在5%或以上


会议提出,明年要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表述看,对稳增长的诉求有所增加。近期,多位官方智囊也表达了对经济增速目标的预期,2023年的增速目标预计在5%或以上,这既和当前的潜在增速相符,也符合中长期的发展目标。

据梳理,“量的合理增长”提出于2019年,和“质的稳步提高”对应出现的——2019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提出,要积极进取,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持续用力,确保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而到了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质的稳步提升”排在前面(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这次“质的稳步提升”变成了“质的有效提升”,继续排在前面,对经济增长质的要求更迫切。

3.明年着重扩大内需,消费有望恢复


今年下半年以来,受到疫情冲击、外部环境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需求不足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外需高位回落甚至一度转负,消费疲弱、近期增速也转负(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71亿元,同比下降0.5%),投资靠基建投资勉力支撑。

此外会议指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考虑到明年海外经济衰退等因素,外需继续放缓是大势所趋。内需在疫情防控优化背景下,消费增速预计会有好转,但基建投资继续保持高增长的难度加大。

4.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明年赤字率预计为3%或以上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其中,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

2018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财政政策的定调也是“加力提效”,2019年赤字率由上年的2.6%上涨到当年的2.8%,专项债由上年的1.35万亿增加至2.15万亿。考虑到今年1.6万亿一次性上缴因素不再、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的消耗等,明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更多需要赤字去平衡,赤字率达到3%甚至更高水平的概率较大(今年赤字率为2.8%)。

因为地方政府债务率达到警戒线,专项债额度大幅扩张的可能性不大,预计保持在3.65万亿左右。11月份,监管部门已向地方下达了2023年提前批专项债额度,随同下达的还有提前批一般债额度。发行使用方面,监管部门要求,提前批额度明年1月份启动发行,争取明年上半年将债券资金使用完毕。

5.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总量宽松也有可能


会议指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精准意味着结构性货币政策继续发挥作用、支持特定领域,有力意味着货币政策要真正作用于实体经济并见到实效。

央行行长易纲12月2日在泰国中央银行与国际清算银行联合主办的“全球变局下的中央银行”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当前通胀率约2%,这尤其得益于粮食的丰收和能源价格的稳定。中国天然气和石油价格与国际水平基本一致,煤炭价格保持平稳,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这对中国电价保持基本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预计明年中国的通胀仍将保持在温和区间。

通胀在温和区间意味着明年国内物价不会对货币政策构成掣肘,再叠加美联储加息节奏放缓,明年货币政策总量宽松操作仍有一定空间。

会议表示,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会议再次强调了“两个毫不动摇”,提出“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需要注意的是,“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是新提法。

6.没提房地产


对比今年4月和7月的政治局会议,都会用大段阐述房地产,如今已经不再提“房住不炒”了


2022年三次与经济相关的政治局会议中关于房地产的表述


过去十多年,我们不停对房地产政策进行调整,松松紧紧。但这一次,全文未提房地产。



大胆预测一下,从明年开始,像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市场松松紧紧不停的政策变化将会大大减少。


除了保民生的范畴之外,商品房市场将回归到正常的市场,主要由市场来调节,现有的限购、限价政策也可能应松尽松。


所以说,本次作为定调明年经济工作的会议,不提房地产,可能是一个重大转折点。


稳增长:房地产是关键点


对此,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王静文表示,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逐步优化,各方对层层加码和过度防控的担忧会逐步缓解,市场预期有望大为改善。从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等经验看,在重新开放初始阶段,经济增长可能会有一个季度左右短暂放缓,但度过这一阶段后,经济运行将回归正常轨道。

在部署明年经济工作时,会议还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包括明年在内的未来5年,非常重要、非常艰巨的任务就是促进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因此政策措施要聚焦到影响增长的关键点上,当前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点分别是居民消费、房地产和平台经济。

他表示,目前房地产行业出现整体性下滑,房地产增加值已连续5个季度负增长。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其他行业很难填补房地产负增长带来的增长缺口。考虑到我国有3亿左右人口处于在城镇就业居住、但未落户的流动状态,居民住宅还是有需求的。

“房地产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既包括购房需求(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也包括3亿新市民的住房租赁需求,还包括存量住房居家和社区服务等需求,以及房屋装饰装修、设施更新替代、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水电管气路更新补缺等。”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在过去各类会议上房地产合理住房消费需求的提及频率较高,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更强调总基调,预计接下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住房消费需求会有各类新的提法,且一些细分的刺激住房消费的重磅政策也会密集出台。


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
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3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今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会议强调,明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会议指出,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增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动力和活力。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完善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机制。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要统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和煤电油气运保障供应,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抓紧抓实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会议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十年磨一剑,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但还远未到大功告成的时候要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时刻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进一步增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定力,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把新时代党的伟大自我革命进行到底。纪检监察机关要始终坚守党的初心使命,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决贯彻党的自我革命战略部署和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锻造纪检监察铁军,深入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保障。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以强有力政治监督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问题要持之以恒加固中央八项规定堤坝,对享乐奢靡之风露头就打,对顶风违纪行为从严查处,坚决防反弹回潮、防隐形变异、防疲劳厌战,重点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紧盯工作中层层加码、麻痹松懈、任性用权、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科学精准靶向整治。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严的要求贯彻到党规制定、党纪教育、执纪监督全过程,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醒悟、知止。要以彻底自我革命精神打好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把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胆大妄为者作为重中之重,深挖细查、严惩不贷,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惩治群众身边的“蝇贪”,进一步铲除腐败滋生土壤。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更好发挥政治巡视利剑作用,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实效。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情况和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准备情况汇报。

会议同意明年1月9日至11日召开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本文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客户端、21财闻汇、中国房地产报、微信公众号说财猫)


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筹备情况
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时间:2022年12月7日15:00
地点:深圳市政府新闻发布厅


实录内容:


主持人吴筠(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将于近日举办,全球招商大会是集中向外界展示深圳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平台。我们今天新闻发布会主题就是介绍全球招商大会的筹备情况,并且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回答记者的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有:
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女士;
市政府外办副主任、二级巡视员孙怀忠先生,
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浚先生;
市科技创新委副主任方琳女士;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陈华平先生。
下面,首先请市商务局张非梦女士介绍深圳2022全球招商大会基本情况及大会亮点。


张非梦:各位媒体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接下来由我向各位记者介绍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筹备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作为汇聚全球资源的重要举措,深圳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将招商引资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一招,围绕抢抓机遇招大商、招优商、招好商,持续面向全球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持续推动更多产业、企业、资本、人才汇聚深圳,持续擦亮“投资深圳、共赢未来”的“金字招牌”。
一直以来,深圳市委市政府都高度重视招商工作,持续构建“大招商”格局,落实“管产业(行业)管招商”机制,紧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明确招商重点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一是聚焦“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发挥精准扶持政策、丰富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财政金融统筹联动等优势,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二是聚焦传统优势产业。深入开展产业链集聚定向招商专项行动,着力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韧性。三是聚焦全球资源。实施面向重点国家和地区企业投资合作行动,精准招商引资,导入优质产能,提升“引进来”吸引力。
2019-2021年深圳全球招商大会累计洽谈签约项目超过600个,涉及意向投资总额超2万亿元。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已经成为:集中呈现深圳“双区”建设成果、高水平对外开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展示平台;汇聚全球投资者,打造招商引资全球“鹏友圈”的重要交流平台;展示全球企业加快人才、技术、资金、资源汇聚,坚定投资信心的重要投资平台。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将于12月9日在深圳五洲宾馆举办,主题为“汇开放活力,聚创新动能——投资深圳 共赢未来”。大会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深圳市商务局、深圳市政府新闻办、深圳市政府外事办共同承办。
目前大会各项筹备工作进展顺利。与往届相比,本次大会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全域联动、全球覆盖。本次招商大会由1场主活动、12场区域招商大会、N场分会场活动组成。地域上覆盖深圳12个区域以及五大洲的16个城市,领域上聚焦“20+8”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突出深圳重点发展的主要产业领域。同时,我们启动云展厅通道,打造全年宣传、全域展示、全球观看的常态化招商窗口。
二是聚焦产业、整合资源。本次招商大会聚焦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部署,将集中签约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大项目,用实实在在的投资项目展示深圳强大的制造能力、创造能力、要素整合能力和完善的生态系统。
三是面向全球、扩大开放。本次招商大会主要面向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龙头骨干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以及外国使领馆、重点商协会等国际机构发出邀请,大会现场将为优秀落户企业、跨国公司总部企业、招商顾问颁牌,全景展示深圳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提振全球投资者对深圳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
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举办,将在权威媒体平台进行现场直播,欢迎海内外各界客商在线观看参与。具体的招商项目以及投资金额将在大会当天公布,欢迎各位记者朋友关注。
在此,我们再次向全球客商发出邀约:投资深圳、共赢未来。我们将携手全球合作伙伴共谋发展、共享机遇!
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吴筠:感谢市商务局张非梦局长对今届全球招商大会的情况介绍。下面进入媒体提问环节。提问前请通报所在新闻机构的名称。现在开始提问。

记者:我是新华社记者,我想向张局长提出一个问题,现在大家非常关注今年外资形势,请您介绍今年深圳稳外资的情况如何?谢谢!
张非梦:非常感谢新华社以及在座媒体朋友对深圳外资工作的关注。2022年1—10月,全市实际使用外资91.79亿美元,同比增长4.3%。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37.77亿美元,占全市比重为41.1%,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34.50亿美元,增长4.7%。截至目前,有超过17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深圳投资布局,包括欧美、日韩、新加坡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当前我市吸引外资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外商投资信心进一步增强。
今年以来,我市稳步推进各项吸引外资工作:一是持续加大外商投资保护力度。现已初步形成以《深圳经济特区外商投资条例》为顶层设计,以《深圳市推动高质量利用外资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为十四五期间行动纲领的利用外资法规政策体系。二是不断加强外商投资服务。我们通过“线下+线上”模式持续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力度,建立了重点外商投资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三是积极提升投资合作水平。商务部门持续保持与在华外国商协会、外商投资企业的常态化交流,通过举办系列政策宣讲、投资促进活动,推动更多优质项目落户深圳,进一步推动投资合作走深走实。谢谢!
记者:香港商报提问。方琳主任你好,深圳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请问下一步在创新链支撑产业链,科技创新带动未来产业发展方面有什么举措?谢谢!

方琳:非常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深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1600亿元,总量稳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R&D经费占GDP比重5.49%,实现连续七年攀升,稳居全国第二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18年居全国城市首位;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1万家;深圳国家高新区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二。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聚焦世界产业发展前沿,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周期,全力推进深圳市八大未来产业发展。其中,合成生物、区块链、细胞与基因、空天技术等四个产业处于扩张期,短期内有望实现规模增长;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深海深地、可见光通信与光计算、量子信息等四个未来产业处于孕育期,未来有望成为新兴产业中坚力量。
深圳科创委也联合几个部门(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局)共同制定《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2-2025年)》,实施“强基”“突破”“加速”“融合”“汇聚”五大工程,通过强主体、促融合、分阶梯、聚空间等举措,推动落实市政府“六个一”体系,营造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生态。
其中,一是构建“一套科技创新体系”,发挥战略科技力量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布局未来产业领域的创新载体平台143家,其中包括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等。二是梳理“一张重点企业表”,紧抓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将创新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技术特点突出的超过100家企业纳入“未来产业重点企业清单”予以重点关注、服务和支持。三是形成“一张重点项目清单”,加快建设深圳超算二期、鹏城云脑Ⅲ、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为未来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和研发保障等。四是厘清“一张创新资源表”,针对未来产业细分赛道产业链关键环节,开展招商,完善产业上下游生态,构建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相应的体系。五是推出“一套政策金融工具包”,构建“财政专项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相支撑的体系,加大科技研发资金面向未来产业领域投入,在合成生物等领域推动设立未来产业基金。六是汇聚“一份战略咨询机构清单”,培育5家以上战略咨询机构,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研发、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一体化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入实施《未来产业行动计划》,强化前沿技术研究,拓展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育骨干企业,提升创新发展能级,积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为加快建设全球重要的经济中心城市提供科技支撑。
我的回答就到这里,谢谢你的提问!

记者:大家好!我是证券时报的记者。近三年来深圳连续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有关报告中获评“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想请问一下深圳发改委王浚副主任,深圳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吸引国内外企业前来共同发展?谢谢!

王浚: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营商环境是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体现。营商环境好,企业信心强,城市发展动力就足。一直以来,深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主动对标最好最优最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迭代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奋力打造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城市,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登记的商事主体累计达到391.1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10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00家,各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3800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有442家,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名列前茅。
深圳作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今年出台了《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开启营商环境5.0改革,提出200项改革措施,致力于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一是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打通阻碍投资兴业的痛点、堵点。实施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率先放宽科技、金融、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等领域准入门槛,努力消除制度性障碍与隐性壁垒。开放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支持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先行先试,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同时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诉求和期盼,连续出台助企纾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联动生产促消费、工业稳增长提质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5个“30条”措施,全力帮助市场主体降低经营成本,已落地减负资金超15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53万家次。
二是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为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提供法治保障。率先推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面向社会信用、反不正当竞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安全生产等重点和前沿领域加强立法。创新“人工智能+互联网+信用+双随机”监管模式,减少行政执法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干扰。给予新兴产业企业1至2年的成长“包容期”,助力新产业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开展新产业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三是构建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创设“大湾区组合港”通关模式,深圳港已累计开通26个组合港点位、覆盖大湾区近90%城市,今年以来通过“组合港”模式实现的进出口吞吐量超过19万标箱,“组合港”水水中转集装箱进出口物流整体时长由5-7天压缩至2天,节省货主报关成本约30%。发布国内首个《基于跨境活动的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为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信用报告提供转化支撑和互认依据。揭牌成立深圳数据交易所,实现国内首单场内跨境数据交易。发布全国首个经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便利高水平医疗机构使用“国产标准”融入国际,推进大湾区及跨境医疗服务规则衔接。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持有相关职业资格的国际专业人员在深圳备案登记后即可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已有超过500名境外专业人员享受到这份便利。
四是打造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不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启用“智慧警务舱”,市民可“一窗办理”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16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有效解决“多地多窗”“分头办理”的难题。搭建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一窗通办”平台,全程零跑动办理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业务,累计为企业节约创业资金超2亿元。上线远程办税服务平台,推出“要素化”纳税申报和数字人民币缴税费服务,让办税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实施不动产登记“税费一次缴清”服务,实现税费、登记费“前台一次缴纳、后台自动清分”,办理人可“实时申报、实时缴款、实时开票”。打造全市统一市场主体培育服务平台“深i企”,市场主体可一站式便利获取政策信息、享受惠企服务、提出诉求建议,实现“政策一站通、诉求一键提、业务一窗办、服务一网汇”。
接下来,市发展改革委将会同全市各有关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先行示范标准,不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我们诚挚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和企业家相聚深圳、携手发展,共创更美好的未来。谢谢。 
记者: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请问市工信局陈华平副局长,深圳提出制造业立市的战略部署,请问深圳在提升制造业发展能级,助力招商引资方面如何进一步谋篇布局?谢谢!

陈华平:谢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深圳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实体经济、重视工业、重视制造业。今年5月,深圳发布促进工业经济稳增长提质量的30条举措,明确“开创工业立市新格局、争创制造强市新优势”。6月,深圳又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打造“20+8”产业集群。
接下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强做优传统产业,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保持工业良好发展态势,夯实“20+8”产业集群的根基。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2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合计实现增加值9370.5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软件与信息服务、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海洋等产业集群实现10%以上的增速,总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一集群、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的工作机制,更好聚集和链接优质“产、教、研、融”资源,形成一批引领型新兴产业集群。

二、进一步加大优质企业和项目的招引力度,为“20+8”产业集群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聚焦“20+8”产业集群,积极招引优质企业和重大工业项目尤其是高端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做强存量、做优增量。每个集群明确一张招商目标清单,将各类要素资源聚焦到优质企业、关键项目上,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坚持招商引资工作全市“一盘棋”,搭建信息化平台,加强“20+8”产业集群招商引资工作统筹力度,加强信息共享,做到有序招商和精准招商。

三、进一步加强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为“20+8”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一是推进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大力实施“工业上楼”优质厂房空间建设计划,未来五年里,深圳将每年建设不少于2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厂房空间,确保好企业、好项目在深圳一定有地可落。
二是推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支持高性能医疗器械、5G中高频器件和超高清视频等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智能传感器MEMS中试产线等中试线的审批建设。
三是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深圳市推进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2022-2025》和《深圳市支持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若干措施》,加快建成“5G+千兆光网+智慧专网+卫星网+物联网”的通信网络体系和“边缘计算+智算+超算”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为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发展和数字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我就回答到这里,谢谢!

记者:中国日报记者提问。有一个问题问一下外办的孙主任,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孙主任,深圳如何利用外事资源服务招商引资工作?

孙怀忠:感谢这位媒体朋友的提问。市外办这些年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对外工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结合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在以下几个方面持续助力做好我市招商引资工作:
一是广聚人气,积极争取在深举办重要涉外活动。我们将积极引入和承办重大涉外活动、国际会议、知名会展和体育赛事,借力国际平台展现深圳改革开放成效和“双区”建设的成果,让更多朋友了解深圳、投资深圳。
二是搭建平台,加快引进、筹建国际组织。一方面,我们将重点引进与深圳城市定位、发展方向契合度高的国际组织,引导各行业加强与国际规则衔接。另一方面,我们正在发起创建世界创新城市合作组织,搭建全球创新城市凝聚共识、交流互鉴的新桥梁。
三是拓展网络,深化城市间友好合作。到目前为止,深圳在全球国际友城数量达90个,遍及全球57个国家。我们创新交往方式,保持与重点城市的交往热度,与哈尔滨、莫斯科、圣彼得堡、叶卡捷琳堡联合举办中俄两国五城市长“云会晤”,推进城市间经济和文化交流;我们今年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深圳遇见多伦多系列庆祝活动。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深圳国际友城布局,开展友城结好“逢五逢十”庆祝活动,推进与更多城市结好,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城市外交名片,促进全方位合作。
四是建立对外交流的更多渠道,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对外交往积极推动民间力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持续推进“深系澜湄”合作,推动更多深圳企业与澜湄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务实合作。
五是践行外事为民,推动外事服务提质增效。我们建立了外籍人士来华邀请函申报办理绿色通道,多渠道推介APEC商务旅行卡,自疫情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一共为2071家企业来自114个国家的12009人次外籍人士办理了来华邀请函,助力复工复产;疫情以来我们还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455批、595人次。我们对商务、工信、贸促等部门重点推进的“绿色直通车”“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予以简化申办程序,积极支持企业境外招商引资。我们创建了“外交为民守初心”“外事开讲——国际化在身边”等系列活动,助力提升国际化能力。我们举办海外领事保护宣传周,维护好发展与安全,用贴心的服务帮助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我们将聚焦服务我市“20+8”产业集群等重点领域,统筹对外工作资源,点面结合,发挥外事资源优势做好我市稳外资、稳外贸和招商引资工作。
谢谢!


吴筠:谢谢市外办孙怀忠副主任,关于外事工作服务招商引资的介绍,也感谢中国日报记者提问。今天时间关系,提问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共促高质量发展,带来了产业布局和投资领域新的机遇和广阔空间,深圳作为国家重大战略的先行示范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不断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以开放务实举措,广开商路、广纳商源,过去是、现在是、未来也必是城市发展的重心和题中应有之义。
招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在产业布局、平台搭建、资源要素配置,企业和投资者服务等等方面都需要有所作为,今天的发布上来看,各部门都在协同联动、不遗余力,最大诚意和努力让营商环境更好,让投资者对城市前景、潜质有更高认知度和更好的预期,对营商环境有更好的感知度、便利度,用脚投票,投身到深圳这块投资热土当中来。2022深圳全球招商大会即将举办,我们希望广大投资者热切关注这次大会,关注、投入深圳创业兴业的重大机遇,也希望广大媒体朋友多报道、多传播大会的盛况和深圳营商环境的所为、所在。我们大家一起把握现在、赢得机遇、共创未来。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发布人!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

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即将举行



“深圳蓝”“深圳绿”已经成为深圳低碳节能、绿色发展的城市名片。以“聚焦‘双碳’目标 促进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为主题的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将于12月12日-14日在深圳国际低碳城举行,传递深圳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深圳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


12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新闻发布会。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介绍了论坛有关筹备进展情况。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郑铁军,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文忠,龙岗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谷更军介绍了论坛筹办的最新情况、特色亮点,并回答了记者提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绿色产业领跑全国 擦亮“深圳绿”城市名片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举办,正是深圳积极推进国家“双碳”战略的有力实践。
记者了解到,作为国家首批低碳试点、碳交易试点城市以及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深圳坚持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到城市发展各领域、全过程。2021年全市单位GDP能耗和GDP碳排放仅为全国水平的1/3和1/5,以更少的能源消耗和更低的污染排放,走出了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绿色发展新路径。
发布会上,黄强介绍,作为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唯一一个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且已连续举办九届的论坛,共吸引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万名嘉宾参与,成为了绿色低碳发展领域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国际性论坛,成为积极传播绿色发展理念、以深圳为窗口充分展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决心和成效、推动各方开展务实合作的国际化平台,也是深圳绿色低碳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有效提升了国家和深圳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低碳领域的影响力。
此次论坛将按照“1+9+N”总体思路设置一个主论坛、九个平行论坛以及若干配套活动,积极推动国际组织、政府部门、企业、学界、媒体等多方力量参与,共商绿色发展对策,共享绿色转型实践,推动先进低碳技术开发及转化落地,搭建资方与技术方有效对接桥梁,加强国际和地区之间的交流协作,充分发挥展会经济作用,为实现经济绿色发展提供坚强动力。

搭建数字化云平台 实现论坛“永不落幕”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数字经济助力。记者了解到,此次论坛通过组织方式和数字化手段创新,搭建数字化云平台,实现论坛全过程活动在线直播和录播,全面构建面向公众全方位开放的云论坛,以此形成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永久性数字资产。此外,还将以“论坛+示范基地”组织方式开展全年系列专题活动,实现论坛“永不落幕”。
郑铁军介绍,本届论坛将举办节能低碳产业博览会,聚集华为、腾讯、比亚迪、南方电网等绿色低碳领域头部企业,集中展示超级快充、V2G、动力电池、氢能利用、等先进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或应用场景,提升深圳国际低碳城绿色低碳技术“一站式”体验感;同时,将组织一批来自企业、科研机构的绿色低碳技术项目参加路演,包括绿氢制取、合同节水、碳捕集等领域,在低碳技术与投融资、市场应用端之间,搭建合作的桥梁,助力新兴技术加快市场化进程。
此次论坛还将发布关于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围绕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低碳服务等重点支持领域,加大对产业创新的扶持力度,支持建设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等高水平创新载体,推进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
黄强介绍,此次论坛将营造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增强社会公众参与论坛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推动绿色低碳理念传播,届时将举办深圳市高校青年“双碳”知识竞赛,展示深圳高校青年风采,传播“双碳”知识。此外,论坛还将举办绿色低碳成果发布活动,包括重大项目签约、政策发布、研究报告及技术标准发布、城市绿色低碳场景示范基地授牌等。

配套活动精彩纷呈 积极探索碳中和“深圳模式”


当前,实现“双碳”目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为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深圳先行先试抢抓机遇,积极探索碳中和的“深圳模式”。
文忠在发布会上介绍,本届论坛市生态环境局围绕“创新完善市场机制、建设“双碳”先锋城市”主题,开展“1+1+1”系列活动,包括1场主题论坛、1场研讨会和一系列特色活动,推动深圳进一步发挥碳达峰碳中和市场化运行机制,在碳交易、气候投融资等方面先行示范,同时鼓励全民积极践行绿色低碳行动,加快绿色生活方式的形成。同时,活动现场还将发布“深圳市第二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名单”“深圳碳普惠品牌名称、形象、宣传语以及系列普惠场景”;开展深圳首笔“国际自愿减排量跨境交易”和首批“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签约,在国际碳定价机制形成过程中发出“深圳声音”,实现碳普惠与碳市场双联通设想,以市场化手段探索碳中和“深圳模式”。
谷更军表示,龙岗正着力探索工业大区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路径,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全区城区建设、产业发展、生活休闲等各个方面,使龙岗环境更美、生态更优。目前已完成会展中心软、硬件设施的智慧化升级,完善各类配套服务;开通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至国际低碳城公交线路,在场馆周边设置4个停车场,确保论坛期间的交通顺畅。此外,还将举办“践行绿色发展 龙岗智造启航”的龙岗主题活动,邀请院士专家、企业代表共话低碳绿色发展。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深圳特区报 记者:邹媛)


大咖云集!

第八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

暨202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周12日启幕

以“湾区聚发展 生物创未来”为主题的第八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暨202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周(以下简称高峰论坛),将于12月12日在深圳坪山区燕子湖国际会展中心正式开幕,届时还将在福田、南山、罗湖、龙岗、坪山、光明、大鹏等区同步开展8场系列活动,展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综合实力,搭建科学与产业创新发展的交流平台。





12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八届深圳国际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暨202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周新闻发布会上,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黄强介绍了高峰论坛筹办的最新情况、特色亮点,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浚、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市食品药品安全总监王利峰答记者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生态体系完善 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


生物医药产业是创新最为活跃、革新最为明显、影响最为深远的新兴产业。深圳作为首批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立足全球视野,服务国家战略,不断努力打造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和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聚。


发布会上,黄强介绍,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生态体系完善,生物医药企业在抗疫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也显现出强大发展韧性和发展潜力。深圳已成功举办七届生物医药产业高峰论坛,形成了独特的品牌辐射力,成为中国乃至亚洲极具影响力的生物科技产业交流平台。此次论坛将以“1+1+8+8”模式,举办1场闭门会、1场主论坛、8个专业论坛、8个系列活动,抢占新一轮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及先行示范区,展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综合实力和前景优势。


本届高峰论坛云集了生物医药产、学、研、医、资的众多业界领袖和行业精英,其中,特邀钟南山院士为本次高峰论坛开幕式致辞;邀请了孙勇奎、陈有海、张丹、唐本忠、朱健康、姜保国、顾东风、张绪穆等多名院士参会,邀请了亚布力论坛主席、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田源,奥萨药业董事长徐希平和华润三九董事长邱华伟等多位重量级嘉宾围绕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先行先试开展圆桌对话。


首次探索市区联动  展示打造产业“硬核”生态


新机遇、新形势下,深圳提出重点发展“20+8”产业集群,努力将深圳打造成为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与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地。


黄强透露,本届高峰论坛策划了“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成立”“生物医药产业联盟、高端医疗器械产业联盟授牌成立”“重磅产业资金扶持”“生物医药产业特色园区项目建设启动”等极具特色的活动环节,集中展示打造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生态全景。此外,论坛还将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推动政府部门、龙头企业和行业组织等多主体合作,助力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和集聚发展,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力量。


深圳将首次探索市区联动,共同举办2022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周系列活动。将在福田、南山、罗湖、龙岗、坪山、光明、大鹏等区同步开展8场系列活动,各系列活动围绕生物医药的新机制、新技术、新趋势、新未来,分别通过主旨报告、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搭建“政、产、学、研、用、资”融通桥梁,加速创新药物自主研发与成果转化,推动深圳生物医药及其相关产业发展,力争打造成为服务深港、链接全球的品牌会议。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持续提升配套服务保障


2022年,深圳实施了一系列真招实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持续完善的产业政策体系,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增添动力。


王浚介绍,2022年6月-7月,深圳在“20+8”各产业集群中,率先印发了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和大健康产业相关实施方案及配套措施,从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构建梯次企业集群等方面出发,基本覆盖产业发展全链条,并围绕政策措施要点实施了一批专项,有力推进了产业换挡提速。2022年前三季度,深圳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增加值487.8亿元,其中高端医疗器械不仅规模大、而且增速高,实现了两位数高速增长。同时我市创新产品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2022年已有新增63个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临床试验许可,申报仿制药已获受理24个。


王浚表示,深圳积极通过建设专业服务平台来补齐产业薄弱环节,近年已建设深圳市生物医药安全评价中心等一批专业化平台,正推动筹建两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未来仍将持续建设一批动物实验平台等专业平台载体,形成链条齐全、能力完备的服务平台体系;同时,还将大力支持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提升,完善特色园区认定标准等扶持细则,进一步提升深圳生物医药产业空间服务保障能力。


王利峰介绍,针对生物医药领域产业配套不足的现状,将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为基础,引进国内知名安评中心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GLP)实验室,填补深圳GLP实验室的空白;同时,推动“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大湾区分中心”在深圳落地并开展业务,充分发挥好“国家队”行业指导作用;为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研发企业提供产业化落地、GMP实施技术辅导和专业化培训,为深圳生物医药产业提升“领跑速度”,全面为产业注入活力和动力。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深圳特区报 记者:邹媛)
深圳:密集推出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 全力助企扶企
12月8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王浚介绍我市近期 “稳增长促消费”有关情况,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祖平,市商务局副局长周明武,福田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李志东,龙华区委常委、区委区政府办公室主任蓝涛,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赵文三答记者问。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吴筠主持发布会。

各部门推出一批促消费政策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中央、省一揽子助企纾困、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并结合深圳实际情况,有重点、有节奏地出台实施助企纾困、工业增速提质、联动生产端促消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等5方面“30条”政策,已为企业减负超15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750万家次。


王浚介绍,目前我市各相关部门正陆续推出一批政策,帮助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尽快恢复生产经营。
实施购车补贴抓好一“旧”一“新”。今年我市出台了新购置补贴、放宽混动小汽车指标申请条件等促销政策, 11月又出台淘汰“国IV”及以下普通小汽车并购置新能源汽车最高补贴1万元的政策。接下来,深圳将适时实施新能源汽车新购置补贴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加大汽车信贷投放,鼓励市民购置新能源汽车。
实施消费电子、家电家居等补贴促销活动。今年我市开展了多轮线上、线下商户联动的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12月,深圳将再开展一轮补贴促销活动,会有更多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的新品、优品纳入活动范围。
举办“深圳人游深圳”主题活动。延续实施市属国有A级旅游景区免首道门票政策到明年3月31日,同时鼓励酒店、景区推出“联游套票”,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联动重点购物中心开业举办主题购物活动。近期,深圳多个重点商业项目将建成开业,我市将策划与重点商圈、商业街等举办主题购物活动,以政府补一点、商家让一点的方式进行节日限时促销。
鼓励户外露营旅游休闲消费。在适合的旅游风景道、城市公园、郊野公园等区域规划建设一批重要景观节点、露营地,开发一批露营旅游休闲精品线路,为市民更好领略深圳“一脊一带二十廊”“山海连城”的魅力生态脉络创造条件。
繁荣夜间经济。在不扰民、不影响交通的前提下,深圳将结合特色产业和居民需求布局划定夜间商业步行街,允许大型商场、临街店铺等适度出店经营,并适当延长营业时间。
有序举办大型文化体育艺术活动。通过大型活动集聚人气、促进消费,近期我市将举办南山马拉松、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光影艺术季、金蚝美食民俗文化节等活动,联动开展文化旅游、住宿餐饮等促销活动。
接下来,深圳还将持续帮助中小商户恢复经营,丰富居民消费选择,加快社区餐饮服务网点建设,大力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做好低保边缘家庭和支出型困难家庭专项救助等。
针对我市刚刚发布的《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王浚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为进一步支持分布式光伏规模应用,市发展改革委发布了涵盖资金、技术、管理服务等8方面的全链条支持政策。市级专项资金对于符合条件的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最高1500万元资助,助力深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纾、降、补、保、促、帮”为中小微企业纾困 


肖祖平介绍,今年我市从纾、降、补、保、促、帮六个方面全方位加大中小微企业纾困力度,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是纾:加大纾困力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推动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和贷款金额大幅增加,截至10月底,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引导中小微基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11支市级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中小微企业金额达42亿元;加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撬动新增贷款约1000亿元。
二是降:持续实施降成本、降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积极推进全市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工作,累计惠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1万多家,降低年用电成本约20亿元;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合计为我市企业减负近20亿元;延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截至11月底,发放了稳岗返还资金约22.64亿元。
三是补:加快发放补助资金,“免申即享”直达助企。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等部门采用“免申即享”方式累计直达企业资助金额共计55亿元。
四是保:加大出口信保统保支持,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走出去”。统一为上年度出口额在8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购买出口信用保险,预计将覆盖超过2.9万家外贸中小微企业。
五是促:积极推进“小升规”,对首次升规纳统且次年实现正增长的工业企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加快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今年共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28家;积极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预计年底前将认定深圳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超1.2万家。
六是帮: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截至11月,“深i企”累计解决企业诉求22.5万件;截至10月底,全市共成立中小微企业志愿服务支队和公益服务站72个,共服务中小微企业逾2.1万家次。


发展夜间经济 支持消费企业“外摆经营”  


周明武表示,深圳将组织开展“新一轮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购置补贴”活动,通过“即买即享”方式,对消费者购买符合条件的产品,按照销售价格的15%最高给予2000元补贴。同步组织企业策划“家电消费节”等补贴活动,鼓励市民购买更加优质的家电数码产品,提高生活品质。
我市将继续实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对个人以旧换新购买小汽车,给予3000元或5000元奖励。同步将组织开展车展和“汽车消费节”等活动,支持汽车厂家、销售企业、金融机构等各方推出换新补贴、刷卡返现、现金优惠、延保服务等多重补贴。
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全市主要购物中心、商业街区、品牌企业策划“新年欢乐购”“年货节”等线上线下主题活动,支持新开业的大型商场举办促消费活动,营造全城联动的促消费氛围。通过“深圳时尚全球行”,推介宣传时装、眼镜、钟表、黄金珠宝等时尚品牌。对各大品牌企业举办“首发”“首秀”活动、开设“首店”、旗舰店给予补贴。
在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各区和各管理部门支持消费企业开展“外摆经营”,举办特色集市活动,延长营业时间,丰富早市生活,发展夜间经济,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各区打出惠企纾困“组合拳”


李志东介绍,今年以来,福田区连续出台同心抗疫“十条”、稳企惠民纾困“十条”、惠民纾困“十条”专项惠企政策,推出“1+9+N”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推出多项促消费政策,比如“首店”引进最高支持500万元、特色商圈建设最高支持1000万元等,打造“深圳节日大道”主题消费街区,推动消费环境增活力、添魅力。接下来进一步推出2000万消费券、汽车消费抽大奖活动,消费政策将覆盖零售、餐饮和生活服务等多个行业。
蓝涛介绍,龙华区将全面打造消费互联网先行试验区,培育发展新零售、智慧消费、时尚消费等新模式,计划于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开展岁末年初促消费活动,围绕各大商圈(龙华区消费帮扶特色街区)、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时尚服装、日用消费品等领域,通过云闪付APP分六轮发放累计3000万元消费券,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同时计划于2023年1月1日至2月28日以数字人民币形式发放5000万元汽车购车补贴,期间购车最高可补贴2万元。
赵文三表示,深汕特别合作区聚焦“奋力打造世界一流汽车城”,以大项目、大空间、大配套、优服务“三大一优”,推动深汕比亚迪汽车工业园2023年第一台整车下线;力争实现移交2平方公里以上产业用地目标;加快推进深汕高铁、广汕高铁、深汕第二高速、小漠国际物流港等外联内畅陆海交通建设等。同时,该区还将开展购物促消费活动、鼓励乡村休闲旅游、提振文体消费,进一步拉动消费内需。


(内容来源:深圳发布 深圳特区报 记者:沈勇 张程)

关于促进文体旅游消费支持行业恢复发展的五条措施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和市委市政府稳增长、促消费的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释放文体旅游消费潜力,加快促进文体旅游消费复苏,更好支持行业恢复发展,制定本措施:
一、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快出台《深圳市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深圳市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行动计划》《深圳市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目标和工作举措。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数字创意产业集群的若干措施》《关于建设国际电竞之都的若干措施》,为培育文体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提供有力支持。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恢复大型营业性演出,繁荣演艺市场。策划举办系列元旦春节文化活动,营造喜迎新春节日氛围。组织文化惠民项目进社区、进园区、进街区、进商圈等活动,实施全民艺术普及推广工程。支持在公园、景区、特色文化街区等举办音乐节、灯会、文化展演展示等活动。三、举办“深圳人游深圳”主题活动。利用周末和元旦、春节等节假日黄金时间,鼓励星级酒店、旅游景区联合推出“联游套票”,赠送旅游景区门票、“海上看澳门”观光航线体验票,政府给予一定补贴。整合优质文旅资源,推进深圳工会会员专享文旅一票通项目。四、促进户外旅游休闲消费。发挥深圳“山海连城”优势,策划推出5条露营旅游休闲精品线路;加强露营旅游宣传推广,开展年度优秀露营营地评选活动。丰富“海上看湾区”线路,开通“海上看澳门”观光航线,推出“海洋文旅+”主题航次。

五、大力发展户外体育运动。按照“一赛一审”要求,有序恢复线下体育赛事,加大赛艇、帆船、马拉松、自行车等户外运动赛事供给,办好南山马拉松、宝安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做到体育赛事应办尽办。完善户外运动设施配套,鼓励市民走向户外、参与徒步、登山、越野跑等户外运动,支持办好“深圳十峰”打卡、全民健身健步走等主题健身活动,面向体育企业采购一批贴近市民的全民健身服务。

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2年12月8日


(内容来源: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深圳连续三年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

近日,全国工商联发布《2022年“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报告》,深圳获评“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为连续三年荣获此项殊荣。

12月7日,记者从深圳市发改委获悉,深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主动对标最好最优最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迭代出台一系列务实举措,推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奋力打造全球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城市,吸引了一大批优质企业落户发展。截至目前,全市登记的商事主体累计达到391.1万户,总量和创业密度继续保持全国第一,10家企业入围《财富》世界500强。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00家,各级专精特新企业超过3800家,其中国家级“小巨人”有442家,数量在全国大中城市名列前茅。


据介绍,深圳作为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今年出台了《深圳市建设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实施方案》,开启营商环境5.0改革,提出200项改革措施,致力于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创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帮助市场主体减负增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深圳将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打通阻碍投资兴业的痛点、堵点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实施放宽市场准入24条特别措施,率先放宽科技、金融、医疗、教育文化、交通等领域准入门槛,努力消除制度性障碍与隐性壁垒。开放绿色低碳、高端装备、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应用场景,支持企业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先行先试,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同时针对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诉求和期盼,连续出台助企纾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联动生产促消费、工业稳增长提质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5个“30条”措施,全力帮助市场主体降低经营成本,已落地减负资金超1500亿元、惠及市场主体753万家次。


以法治保障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法治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营商环境好坏的关键指标,通过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深圳为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提供法治保障。


目前,深圳已率先推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面向社会信用、反不正当竞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安全生产等重点和前沿领域加强立法。创新“人工智能+互联网+信用+双随机”监管模式,减少行政执法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干扰。给予新兴产业企业1至2年的成长“包容期”,助力新产业新业态规范健康发展。在知识产权领域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开展新产业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依法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提升营商环境国际化水平


通过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环境,深圳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据介绍,创设“大湾区组合港”通关模式,深圳港已累计开通26个组合港点位、覆盖大湾区近90%城市。今年以来通过“组合港”模式实现的进出口吞吐量超过19万标箱,“组合港”水水中转集装箱进出口物流整体时长由5-7天压缩至2天,节省货主报关成本约30%。发布国内首个《基于跨境活动的企业信用报告格式规范》,为不同国家、地区企业信用报告提供转化支撑和互认依据。揭牌成立深圳数据交易所,实现国内首单场内跨境数据交易。发布全国首个经国际认证的医院评审标准,便利高水平医疗机构使用“国产标准”融入国际,推进大湾区及跨境医疗服务规则衔接。建立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可清单制度,持有相关职业资格的国际专业人员在深圳备案登记后即可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已有超过500名境外专业人员享受到这份便利。


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


高效便利的政务环境,正不断优化企业全生命周期优质服务。据了解,在“智慧警务舱”,深圳市民可“一窗办理”户政、出入境、车驾管等16项公安政务服务事项,有效解决“多地多窗”“分头办理”的难题。通过搭建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一窗通办”平台,全程零跑动办理企业开办、变更、注销业务,累计为企业节约创业资金超2亿元。上线远程办税服务平台,推出“要素化”纳税申报和数字人民币缴税费服务,让办税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用跑”。实施不动产登记“税费一次缴清”服务,实现税费、登记费“前台一次缴纳、后台自动清分”,办理人可“实时申报、实时缴款、实时开票”。深圳还打造了全市统一市场主体培育服务平台“深i企”,市场主体可一站式便利获取政策信息、享受惠企服务、提出诉求建议,实现“政策一站通、诉求一键提、业务一窗办、服务一网汇”。


(内容来源:深圳商报 记者:王海荣)


来源:深圳梦(微信号ID:SZeverything)综合

相关文章

关于深圳的一切,关注深圳城市、精神生长!

我们的使命是:星辰大海,只与梦想者同行!

拥有深圳梦,请关注(微信号ID:SZeverything)

欢迎来稿,合作,畅谈深圳梦,邮箱至:SZeverything@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