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收复台湾那些英雄们的恩恩怨怨

闲蛋黄 伊森艾玛 2023-06-22

公元1662年,一个八岁的孩子登基称帝,他就是爱新觉罗•玄烨,这一年史称康熙元年。在这一年的中国史上还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吴三桂擒获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将其带回昆明用弓弦勒死。二是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里收回了宝岛台湾,使其成为留名青史的民族英雄!

“嫉恶如仇”的郑成功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福建泉州南安石井镇人,曾为荷兰当过通事(翻译),后投靠大海商李旦。李旦也是泉州人,后侨居日本,为郑芝龙娶了个日本媳妇(长崎王族田川氏女儿)。

郑芝龙少年得志,不仅继承了颜思齐在台湾开创的拓垦大业,又继承了华商领袖李旦的部分海商事业,成为海上最大的武装集团的头领,领导数万人开始了亦商亦盗的海上生涯。海上出现了大海盗,明朝廷当然不能容忍,多次围剿甚至联合荷兰人一起要做掉郑芝龙集团。1628年(崇祯元年)郑芝龙接受了明朝招安,借助官方的力量吞并其他海商集团。在福建官府的支持下,郑芝龙甚至可以重组军队,提拔一些没有任何背景的人(施琅的堂叔施福也在其中)。

1633年(崇祯六年)郑芝龙在金门海战击败了荷兰东印度公司,肃清了海上贸易的障碍,到达巅峰时期。1628年(崇祯元年)郑芝龙招纳福建漳州、泉州灾民数万人,“人给银三两,三人给牛一头”,用海船运到台湾垦荒定居。1635年(崇祯八年),郑芝龙完全控制了东南沿海的制海权。1640年(崇祯十三年),明朝廷报升郑芝龙为福建总兵,转都督同知。此时郑芝龙的买卖也越做越大,通商范围广及东洋、南洋各地。

施福是郑芝龙的智囊,仅三年就升任中军都司。施琅1643年(崇祯十六年)从军,施福推荐他做了个小官。后因战功,施琅得授游击将军。南明弘光(朱由崧)政权建立后,施福得授都督之衔,施琅得授副总兵,两人成为郑芝龙的骨干,掌管主力部队“中军”。

1645年,原明朝唐王朱聿键被黄道周、郑芝龙等拥立为帝,年号隆武。郑芝龙受封平虏侯,掌握军政大权,旋晋平国公。施福被封为武毅伯,施琅为佥都督、左冲锋。此时郑成功崭露头角,被封为御营指挥,成为施福和施琅的顶头上司。但在具体的战争指挥中,施琅叔侄二人还是暗中听命于郑芝龙。

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攻下浙东浙南、挥师南下。郑芝龙扶立隆武帝时,完全是投机心态。清军一路南下,郑芝龙又开始暗中与清军洽商投降事宜。让郑芝龙没想到的是,儿子郑成功坚决反对投降清朝,陈述利害。但郑芝龙一意孤行,还秘密地向清军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递上了降表。博洛以闽粤总督为诱饵,让郑芝龙放弃各个关口,给清军让路。郑芝龙立即撤除了入闽关口仙霞岭(今属浙江)与分水关的防守。南明隆武帝仓皇逃奔到汀州,被清军追上擒杀。

1652年(顺治九年),郑芝龙以三族性命为担保,再次出面招抚郑成功。郑成功在回信中说:“从来父亲都是教儿子忠于明朝故国,没有听说教儿子做投降的贰臣的。……万一父亲你遭遇不幸,这也是天意、命运,儿子我只有穿上孝衣为你们复仇,以达到忠孝两全的结局。”郑成功与父决裂,并于十二月初一大会文武群臣于烈屿,定盟复明,起兵抗清。

郑成功以金门厦门二岛为根据地,采取“通商裕国,以商养兵”方针,维持数千艘战舰、18万军队的开销并不断壮大自身力量。郑芝龙被骗到北京后遭软禁,施福、施琅所部5000多人均被改编为清军,随李成栋所部清军南下攻打广东。三人均又反清复明,施氏家族及其部队再次成为郑成功的部下。

由于南明内部派系复杂,郑成功很快卷入与南明体系的内斗。施琅献计求郑成功带几只小船到鼓浪屿,假装向郑联献上千石米,然后杀掉郑联。郑成功觉得计策甚妙,但会背上杀兄的恶名。施琅拿出李世民杀害李建成、李元吉的例子,然后郑成功就下狠手,拿下了厦门,拥有了稳定抵抗清军的基地。

郑成功手中有军队,准备南下勤王。施琅叔侄都在清军呆过,对南明王朝早已失去信心。施福不愿参加郑军作战,施琅不愿勤王借故推脱,郑成功起了疑心,将他们免职,令回厦门防守。在厦门得罪过施琅的南明战将曾德躲入郑成功家中。施琅不顾一切带兵冲入将曾德捉杀。郑成功大怒,下令拘捕施琅、施显(施琅的弟弟)及施大宣(施琅的父亲)。结果施显与施大宣被处斩,施琅一气之下剃光了头发,再次投奔清朝。

1654年(顺治十一年)郑成功遣张名振率水师战舰数百艘入长江直逼南京,顺江而下,分战舰60艘,北攻山东登莱各州,直抵高丽而还。1659年(南明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再率十万大军攻打南京,但因轻敌失利。郑成功发现清朝统治已逐渐稳固,而郑军困守厦门孤岛粮草匮乏,且与大陆过近,不宜作为长久根据地,开始放眼台湾。

1661年三月二十三,郑成功让妻儿(妻子董夫人、世子郑经)留守厦门,亲率2.5万大军,从厦门、金门出发,横渡海峡。四月初一,在台湾赤嵌城附近的鹿耳门外登陆。荷兰人很快被压缩在少数要塞里负隅顽抗。

1661年顺治帝驾崩,清朝廷以郑芝龙为人质、引诱郑成功投降的计划完全落空。十月,辅政大臣苏克萨哈矫诏以“通敌”之罪,将郑芝龙连同他的儿子郑世恩等十余人,斩首于北京柴市。郑芝龙的祖坟也被清军挖开,先祖遗骨基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郑成功听闻至亲惨死,感情上受到很大冲击。不过也有好消息,世子郑经向父亲报告,自己和侍妾生了个儿子。郑成功很高兴,给厦门的妻子董夫人、儿子郑经、新生的孙儿及其生母陈氏,在台的将士,还有金门、厦门守将都获得了郑成功的赏赐。

粮断援绝,突围无望,荷兰侵略者于1662年2月1日(顺治十八年十二月十三日)向郑成功投降,沦陷38年的台湾顺利回归。郑成功是台湾建立政权,废除荷兰侵略者的一切殖民体制和机构,他以赤嵌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府为承天府,县为天兴县、万年县。郑成功进入台湾后,严以治军,下令不许骚扰高山民族,不许侵占高山民族的耕地,高山族居住区设乡塾,送子女入学者可减免赋税和徭役 。郑成功还积极推行屯垦制度,寓兵于农,以解决缺粮问题。

形势一片大好,郑成功却收到一封检举信。写信的是原兵部尚书唐显悦,信中揭露了一则惊天的丑闻。原来新孙儿郑克臧不是小妾所生,生母真实的身份是四弟郑睿的乳母陈氏(昭娘)。唐显悦之所以要揭露这风流韵事,是因为他的孙女唐氏乃郑经的正妻,他要为自己的孙女出气。在信里唐显悦还火上浇油,郑经和“乳母”生子,有悖人伦,而郑成功居然还大加赏赐,“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乎”?

郑成功看到这里勃然大怒,长期积压的怒火终于被点燃。他立刻命部下拿令箭去厦门,要将治家不严的董夫人,还有儿子郑经、乳母陈氏和新生的孙儿全部斩杀。金门、厦门留守官员接令,得知要他们诛杀主母、小主大为震惊。郑成功族兄、金门守将郑泰则提议,将陈氏和新生儿杀死,众官联名为董夫人与郑经求情。不过这个折衷方案再次激怒了郑成功。家丑已经外扬,众部下还敢抗令?众将惊骇之余,又把郑成功的使者拘禁,推举郑泰以族兄的名义另树旗帜。他们致信郑成功,今后仍愿提供粮饷,但不再接受调遣。

郑成功愤懑至极,带病登上将台,眺望澎湖方向看是否有来船,结果没等来什么好消息。部属劝郑成功宽恕郑经,气得他抓狂烦躁。1662年6月23日,郑成功在极度忿恚中离开人世,终年三十八岁。

郑经接到凶讯,在厦门发丧继位。在台将领指责郑经“不孝”,拥戴郑成功的弟弟郑世袭。经过一番内战,郑经才保住了自己的地位。清朝乘机派使者,企图说服郑成功之子郑经归降清朝。郑经为了减轻压力,与清朝谈判,交出南明皇帝赐给的敕书、印玺。清朝要求台湾人众迁回内地,剃发易服,郑经不允,提出“请如琉球、朝鲜例,不登岸,不剔发易衣冠”。清廷当然不会答应,双方谈判成对峙局面。

对于保自己一命的郑泰,郑经也产生过怀疑。他诡称自己前往台湾,请郑泰到厦门留守。结果郑泰一来就被伏甲兵杀之。郑泰死后,其部下数百文武、八千精兵气愤,都跑到泉州降清。郑氏集团经此内乱,人心一度涣散,实力削弱。1663年(康熙二年),清朝出兵攻打郑氏据守在大陆上的最后一个据点厦门,郑经战败,退守铜山(今东山县),后退守台湾。1664(康熙三年)清廷授福建提督水师总兵官施琅为靖海将军,令其统帅水师,前往征剿郑经。施琅率水师先后三次渡海,均因台风袭击而未成功。

其身不修,无以齐家

1667年(康熙六年),清廷派总兵孔元章,赴台湾议抚,答应郑经如归顺,可封“八闽王”,郑经犹豫不决,仍顽固地坚持所谓“朝鲜例”,招抚未成。

康熙亲政后,刑部尚书明珠奉旨入福建,主持和议,派知府慕天颜入台,宣示招抚之意。清廷做了重大让步,允许郑氏封藩,世守台湾。郑经则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意,则可矣”康熙答复:“若郑经留恋台湾,不思抛弃,亦可任从其便。至于比朝鲜不剃发,愿进贡投诚之说,不便允从。朝鲜系从未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

看到清朝派遣总兵孔元章赴台招抚无功而返,施琅于1668年1月7日(康熙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上《边患宜靖疏》,5月又上《尽陈所见疏》。在这两道奏疏中,施琅详细地论述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分析统一台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向朝廷提出一系列主张,建议武力攻取台湾,实现统一。建言虽未被采纳,但康熙帝意识到武统只是时间问题,于是免去施琅福建水师提督职务,留京改授内大臣,以备应急之用。1669年(康熙八年),此时康熙已亲政,他委派重臣,赍诏书前往招抚,无奈郑经一意孤行,招抚未果。

1673年(康熙十二年)发生“三藩之乱”,中原战火弥漫。郑经利用清廷忙于平服吴三桂、耿精忠叛乱之机,率军攻占了闽、粤沿海的泉州、漳州、兴化、潮州、惠州五府和闽西北的汀州、邵武两府。这些地方除潮州,惠州原属广东的尚之信藩地外,其余均属靖南王耿精忠的藩地。因此,郑、耿为争夺地盘发生冲突。转战数年,吴三桂失败,郑经孤军难支,又退回台湾。清朝再一次争取谈判,郑经再次要求“请照琉球、高丽外国之例”,而康熙继续不同意。

1676年(康熙十五年),清廷派军队入闽,由于耿精忠又反水降清,与清廷联合攻郑经,郑经孤军不支,只好退守金、厦。清军因吴三桂叛乱尚未平息,无力渡海,仍采取招降政策。亲王杰书、福建总督姚启圣极力招抚郑经。

姚启圣是浙江会稽人,隶镶红旗汉军,1663年授广东香山知县,1676年被提拔为福建布政使。1678年(康熙十七年),台湾郑氏军队在刘国轩率领下,大败清军,此后清军屡屡战败。在这种情况下,姚启圣被擢升为福建总督,专门负责平台事宜。姚启圣刚刚接手福建总督,对于郑经军队的攻势也是一筹莫展,冷静分析形势后上过疏平海逆机宜十四疏。

姚启圣的平台策略被概括为“三必剿、三必抚”。“一必剿”是剿其心;“二必剿”是剿其兵;“三必剿”是剿其海路。“一必抚”是抚慰郑氏祖上之功;“二必抚”是抚其民;“三必抚”是抚慰延平王郑经。康熙评价此策为“恩威相济,剿抚并用”。

在招抚的同时,姚启圣也在加强收复台湾的准备。当时清朝水勇腐败严重,训练毫无章法。姚启圣在得到康熙允许后,淘汰绿营杂员,自行招募士兵。在遴选福建水师提督一职时,姚启圣想到了推荐海霹雳施琅。康熙也知道施琅是个将才,但以往收台不利,不知其是否能衷心大清。

1679年(康熙十八年)年初,郑经的五镇大将廖琠、黄靖、赖祖、金福、廖兴及副总兵何逊等各带所部官兵来归,其中文武官员374 员,士兵12124 名。在这种情况下,郑经被迫收缩防务,主要兵力撤回台湾,而留守金、厦的官兵眼看大势已去,纷纷降清。六月,姚启圣上疏,请求起用施琅,他指出:“施琅即有一子在海,尚有六子在京。其京中家口数百,岂肯为一子而舍六个儿子与数百口家眷乎?”

1680年(康熙十九年)二月,“郑经部总兵施亥(施世泽)与其族侄施齐等密谋于厦门擒郑经献姚启圣,归顺朝廷,事泄,两家七十三口均被杀。”康熙皇终于不再怀疑施琅了。三月,金、厦为清军所占。年底,清朝平定了三藩之乱,郑氏集团的好日子终于要到头了。

内忧外患,时机成熟

1681年(康熙二十年)郑经暴死,诸公子缢杀他生前指定监国的郑克臧。在冯锡范的拥护下,另立郑经12岁的小儿子郑克塽。废长立幼,郑氏集团内部出现分崩离析迹象,“反清复明”的口号已失去号召力,大陆士兵纷纷思归。

清廷内部在是否武统台湾问题上展开讨论:一部分大臣认为,天下初定,“凡事不宜开端,当以清静为主”主张缓征台湾。福建地方的水师提督万正色也上奏认为“台湾断不可取”。福建海防长官宁海将军喇哈达等也持反对态度。还有一部分大臣还对郑氏集团降将施琅表达不满,认为如果派他出征,“去必叛”。

内阁大学士李光地、福建总督姚启圣、福建巡抚吴兴祚等力主乘机攻取台湾。康熙排除了众多反对意见,决定采取“剿抚并用”的方针,“底定海疆”。于七月二十八日下旨,“今诸路逆贼、俱已歼除。应以见在舟师、破灭海贼。原任右都督施琅,系海上投诚,且曾任福建水师提督,熟悉彼处地利、海寇情形。可仍以右都督充福建水师提督总兵官。加太子少保,前往福建。到日即与将军、总督、巡抚、提督商酌。克期统领舟师,进取澎湖、台湾。”

康熙一开始只想让郑氏臣服,甚至还可以封“八闽王”,但郑经没诚意,一方面他在台湾凝聚人心需要反清复明,并且岛上还有明朝的王爷。而康熙经过三藩之乱,郑经和三藩一度联手,搞得康熙都想迁都了,这意识到原来这里是汉人的地盘,我大清始终是个外来户,只要有一个地方还在反清复明,那么我大清朝就永无宁日。消灭反清复明有生力量的郑氏集团,是康熙收复台湾的最大动力。

“靖海将军”施琅到福建后,迅速组织起一支由原郑氏降兵及福建新练水师为主的水军,这支军队既熟悉海情,又有多年海上作战经验,同时又配备有精良大炮的高大坚固、行驶迅捷的战船,只待选择战机,准备渡海作战。

在进兵风向和时间上,施琅与姚启圣发生了激烈冲突。姚启圣认为应在冬春利用北风进兵。施琅则采纳大海商陈昂的意见,认为乘夏至南风之信可进兵。1681年12月6日,朝廷下令明确要求施琅与姚启圣同征,吴兴祚负责后方政务、后勤。施琅上书坚决反对,康熙命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施琅一人可进兵,姚启圣不必同往。姚启圣很生气,写诗用大妇辛勤打理家务,却被小妾夺宠来比喻,暗示数年辛苦操持,成熟果实被施琅夺取。

内阁学士李光地与姚启圣促膝谈心,化解两人的矛盾协调彼此关系,他说:“当日施尊侯本老公祖所荐,他之功即老公祖之功也。”姚启圣终于放下了个人恩怨,大力支持施琅征台,送去招抚郑氏官兵所需银两。施琅大军出发前,需预付粮饷17万两、犒赏银25000两。为不延误出师日期,姚启圣从其他款项中暂行挪用,还凑了1万两银给施琅犒赏士兵,又凑银10万两,米1万石,交给施琅作为预支秋季的粮饷以及招抚郑氏官兵的费用。

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7月8日,施琅率2万余将士,乘战船出征。澎湖一战在施琅军队的凌厉攻势面前,明郑军队死伤1.2万余人,曾经答应帮助郑克塽的日本人,一看清军动真格的,不敢介入。郑军大败,仅剩下千余人狼狈逃回台湾本岛。

澎湖为台湾门户,一旦失守,就即失去了屏障。岛内震动,权臣刘国轩力主投降。台海大捷的消息八百里加急送到北京紫禁城,康熙大悦降旨招降。台湾地方当局派人献上地图名册和投降书。施琅派员到台湾劝降,刘国轩见大势已去,派兵监视郑氏统治集团,郑克塽、冯锡范只得上表求降。康熙帝封郑克塽为公爵,“隶汉军正红旗”。别看郑克塽拥有公爵的头衔,但实际上是被清朝软禁在北京,此后二十多年只出京过两次。

台湾故事的幕后花絮

康熙帝用2万军队,花了20天时间,解决了台湾问题。但台湾收复后,群臣对台湾的弃留问题又产生了分歧:

李光地出于担心海疆设置官员,可能会拥兵自立,再来一个“三藩之乱”,于是主张弃台。他和一些官员的论点是,“空其地任夷人居之,而纳款通贡”,认为荷兰本无“大志”,即使台湾又被荷兰占有,也任其所为,说这才是久安长逸之道。

姚启圣于1683年9月(康熙二十二年八月)提出对台湾不仅要守,而且不能拖延,这是相因而至之势,是很自然的道理。在辩论期间,姚启圣病逝。施琅则深深感到这场“弃留之争”的严重性,于1684年1月(康熙二十二年十二月),写出著名的《恭陈台湾弃留疏》。他坚决主张统辖台湾,巩固边防,维护统一,防止外来侵略,“弃之必酿成大祸,留之诚永固边圉!”

施琅恳切陈辞,阐述利害,得到大学士李蔚、工部侍郎苏拜、都察院左御史赵麟等人的赞同和支持,于是康熙帝决定坚守台湾,设台湾府,下辖台湾、诸罗、凤山三县,隶属福建省。台湾、厦门合派一道官管辖,派兵8000 人驻防,设总兵一员,副将二员,澎湖亦派副将一员统兵2000 人驻防。清末为加强海防,朝廷规定,福建巡抚每年驻台湾半年,驻福州半年。

清政府后来查出姚启圣在修造船舶、军械虚报帑金四万七千两。按清朝规定,虽然姚启圣已死,但这钱需要他的后人偿还。这时与姚启圣意见相左的李光地伸出援手,在康熙面前力辩姚启圣挪用款项全是用于施琅攻台的,康熙念姚启圣生前劳苦,于是放弃了对这些款项的追缴。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郑克塽上书康熙帝,请求讲郑成功归葬泉州故里。康熙帝:准。并亲笔提写挽联祭奠民族英雄郑成功,挽联为:“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方知海外有孤忠。”

明辨是非,从善如流,康熙帝被后世学者尊为“千古一帝”不是没有原因的。8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少年时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平定三藩、收复郑氏台湾、亲征噶尔丹、保卫雅克萨(驱逐沙俄侵略军),他是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你把康熙和郑经放在一起比一比就知道了,为什么叫“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

以往文章:

有火不救看热闹,一把火烧出资本主义世界残酷的真相!

中国在南海的魔鬼布局,美军在南海已无立锥之地!

阳光下的罪恶,美国童工的黑历史

嬉皮士运动,为何会风靡一时,又为何会戛然而止?

大熊猫“乐乐”死因刚公布,美国动物园还想再续两只新的?

香港法官、律师,为什么现在还在穿长袍、戴假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