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奥特曼”经历全网下架,该怎么给孩子解释?

天眼新闻 2022-03-31



此前遭全网下架的《迪迦奥特曼》

(此前报道:冲上热搜!全网下架?

9月27日又在多个平台重新上架了



不少网友认为,此次下架可能与之前有家长举报《迪迦奥特曼》中含有暴力犯罪的镜头有关。也有一些网友认为,《迪迦奥特曼》的下架与此前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有关。



该报告指出,在《迪迦奥特曼》中,除了奥特曼日常打怪兽的情节外,还涉及持械殴打等暴力情节。此外,该剧中存在众多阴暗黑化元素


此事一出,网友们旗帜鲜明的分成了两派:

 

早就该下架了,暴力会教坏孩子

第一派观点


请滑动阅览


“早就该下了,孩子看了总是出拳,以为自己是奥特曼。”

 

“小孩都喜欢模仿,是应该整顿了!”

 

“小儿5岁自从迷上奥特曼之后天天学着架式打我,跟他说奥特曼是假的就是不信,没办法我只能把电视机断电了……”

 

“奥特曼下架,很多人不舍,我真是不能理解(下架的好,极好!),中毒挺深。难怪那些奥特曼卡片能炒到万把块钱一张,甚至更高,这难道不是毒害孩子的另一方面嘛。”

 

“终于不用吵着要看奥特曼了,一天到晚奥特曼打怪兽,家里奥特曼玩具不知道买了多少。”

 

“请多为孩子们提供有教育意义、正能量的动漫,而不是那些打打杀杀的‘游戏’!”

 

“涉及暴力,阴暗黑化要素的节目,对处于生長发育期的儿童成长不利。《迪迦奥特曼》,全网下架,自然,正常。”

 

“应该下架,暴力篇孩子不能看!”


……

 

奥特曼太无辜,别什么都怪动画引导

第二派观点


请滑动阅览


“有说什么暴力倾向的,以前一帮人从小看到大都没事,怎么现在就有事了?”

 

“无语,迪迦让孩子们相信光。我们小时候还看过邋遢大王镜花奇缘这种童年阴影动画呢,也没看我们长歪啊。”

 

“家长自己长点心吧,别什么都怪动画引导,没准是自己的问题呢?万事赖环境,啥都靠举报呗。”

 

“动画也赶紧分级吧。家长不作为,每次都把问题抛给别人。”

 

“挺无语的 我们这代谁没看过奥特曼?我咋就没有暴力倾向?小孩怎么样还不是看家庭教育?”

 

“莫名其妙,自己教育引导不好,怪人家奥特曼。”

 

“为自己失败的教育找借口罢了。”

 

“80后当年的动画片里,老婆把老公吃了,似乎没影响我们长大有暴力倾向。”

 

“这不关奥特曼的事吧,我们从小看到大,也没见有啥大的心理问题,主要还是家长引导好,往积极正面的方向给小孩子解释奥特曼,世界不总是光明的啊,也有阴暗面,小孩也要接触阴暗面,了解阴暗面。”

 

“还是要看孩子们的正常认识、正确把握。”


……



对于下架这事儿,无论是拍手称快还是义愤填膺,我们都不应该忽略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孩子们的感受。


孩子们的世界和成人不一样。我们觉得看不看一个动画片一个电视剧都是小事,但是在孩子眼里,自己喜欢的“奥特曼”看不了了,这就是大事!

 


失去了自己喜欢的事物,相信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心平气和的接受。

 

闹情绪是一定会有的,也许会哭个昏天黑地,也许会撒泼打滚、倒地不起。


面对这种情况,帮助他们调整情绪,让孩子试着接受现实,将关注点平稳过渡到其他事物上,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比如这位妈妈就成功安抚到了孩子▼


 

但如果安抚错了,不仅没什么效果,孩子还会越闹越厉害,严重的可能还会受到伤害。

 

错误1:否定孩子的感受

 

来看看下面这个场景↓↓


餐厅里,一个孩子一边吃饭一边摆弄饮料上的吸管,结果一不小心把那杯饮料推到地上去了,见饮料撒了一地,孩子大哭起来,妈妈在旁边安慰他说:“别哭了,不就是一杯饮料吗,不至于哭!”

 

结果孩子哭得更加厉害了,还尖叫了起来,妈妈继续说:“别哭啦,这么多人看着你,丢不丢人!”

 

妈妈的话看似有道理,但其实是否认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饮料撒了,他就是会很难过,大人却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那么此时,他所有想表达的情绪和感受就被家长的理智活生生地堵回去了。

 

对处于痛苦中的孩子说一切其实没那么糟,相当于是在贬低和轻视他的真实感受。

 

所以如果我们否定了孩子的真实感受,那么看似在安慰,但是孩子根本不会买你的账。

 


错误2:给孩子讲道理

 

同样是上面的场景,有的父母不会否定孩子的感受,他们肯定孩子,但他们是这样说的:

 

“这下喝不到了吧,刚才告诉你别玩杯子你不听,就知道你这杯子一会儿就会掉。我早就跟你说过,吃东西就安心吃,别不老实,你就偏不听,行了吧,这回老实了吧?”

 

相信此时孩子的情绪不但得不到缓解,肯定是更严重了。

 

其实,这些道理我们不讲,孩子自己也是能体会到的,道理人人都懂!

 

此刻孩子最需要的,并非有人帮他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他们需要的是情感上的支撑。

 

 

错误3:过早地“共情”

 

很多家长都知道要善于与孩子共情,所以为了表示自己“理解孩子”“懂孩子”,就会在孩子闹情绪的第一时间说:“你现在很生气对不对?”“你很难过对不对?”

 

说实话,这样的套路一点也不好用

 

因为我们就算再了解孩子,也不是孩子本人,我们无法替孩子精准的表达他的感受,就算是一个“难过”也会有无数种根源和理由,我们又怎能说:“我完全理解你呢?”

 

在你没有理解孩子的时候,就轻易说出这句话,孩子也未必能得到太多的安慰,反而会觉得无力,因为他明明白白的知道,你并不理解他。



那么该怎样有效的安抚一个孩子,帮他缓解负面情绪呢?


认真倾听

 

前面说不能过早的“共情”,怎样算“过早”呢?

 

就是还没等孩子表达,我们就替他发声,这个顺序是错的。如果要达到共情,我们必须先倾听孩子,让他把委屈、气愤的事自己说出来。

 

无论我们觉得孩子说的事情多么幼稚、多么荒诞,多么可笑,都不要打断他,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评价他。

 

听他说,让他把话说完。我们只需要看着他,适当地回应他,肯定他的情绪发生是正常的,就可以了。

 

这种不加批判的回应,会让孩子感觉到他情绪输出的管道是畅通的,他处在一个安全、自由、充满爱的倾诉环境中,他的痛苦在自然的倾诉后就会得到缓解。

 

 

接纳和共情

 

有家长说了:我也能倾听也能跟孩子共情,我都说了理解她了,怎么还是不管用?

 

假如一个孩子失去了心爱的东西,孩子大哭,妈妈的反应:

 

A. “我知道你难过了,你的东西没有了心里很不舒服吧,妈妈知道了,没事的,不要哭了。”(然后会做一些事情想让孩子快点开心起来)

 

B. “你的东西没有了你很不开心对吧,如果是我喜欢的东西不见了,我也是会很难过的,妈妈知道这种感受很不好,想哭就哭吧。”(不做什么,只是拥抱,或者无声陪伴)

 

1种反应是同情,是劝导;


2种反应是共情,是接纳。

 

两种反应的区别在于:我是否能够理解你的经历,我是否能够允许你有情绪。

 

我们对孩子的经历感同身受时,通常能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于是就能够接纳他有这样那样的情绪。


孩子在失去心爱事物后,进入哀伤状态是正常的。如果能够体验哀伤,那么过一段时间后,他会自己走出来。

 

但如果我们强制他不能进入哀伤,就会很容易导致抑郁,甚至转为自我否定和攻击。

 

确的做法是:我理解你当下的状态,我接纳你现在的无力感和哀伤,接纳你现在的痛。你可以跟你的情绪在一起,如果我找不到办法去陪伴你,我不打扰你,静静在一旁就可以了。

 

这样做会让孩子体验到父母的爱,会理解自己的情绪,会有能力走出哀伤。

 


所以,当孩子因为各种原因闹情绪的时候,不需要被教育,只需要被看见,只要父母们重视了他的感受,负面情绪就好了一大半了。


如果我们能恰到好处的面对孩子的情绪,慢慢的,孩子也终将学会认识自己,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来源:首都教育、贵州教育)


编辑:胡蓉 喻辉
统筹:王迟
编审:王璐瑶

更多新闻

· 一男子侵入铁路线路被撞身亡!官方通报!

· 贵州三孩生育费用纳入医疗保障

· 刚刚你那里下雨了没?注意,贵州这两天多地将出现雷雨、暴雨、短时强降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