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计成本,阿里巴巴年技术投入超1200亿!

电商君 电商报Pro 2022-08-03

作者:电商君

来源:电商报Pro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不确定的时代,只有将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才能带领企业不断穿越周期,为行业和产业发展拓展更大的想象力。


明确方向,

加强科技投入是大势所趋


学会花钱,并且把钱花在技术研发上,正在成为国内互联网巨头们的新功课。
从外部环境来看,过去的一年,国际风云变幻不定,国外对我们“卡脖子”的事时有发生。越来越严峻的外部环境,也让国内互联网公司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只有掌握自研技术,才能把未来抓在自己手中。
从内部环境来看,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线上红利不断逼近天花板,越来越多企业进入流量存量时期。这个时候,就像张麻子当年到鹅城时最关心的只有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新消费时代,很多企业关注的也有三件事:增长、增长、还是增长!
如何突破不确定的内外环境,成功穿越周期?国家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科技创新,才是国运所系!
2019年,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新型举国体制”概念,强调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2020年,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基础科研、组建“创新联合体”的相关内容写进了各地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全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达到24426亿元,较上年增长10.3%;
2021年初的两会上,国资委明确提到,“十四五”期间,央企将组建科技联合体,攻克芯片、发动机等卡脖子技术。
2022年5月,《人民日报》撰文指出:回首中国软件业10年的发展历程,行业业务收入从2012年的约2.5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约9.5万亿元,增长了近3倍,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增长背后的秘诀就是自主创新能力。
……
方向对了,剩下的只是坚持。正是在大方向的指引下,国内互联网公司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也持续增长。
所以我们看到,一方面,最近一些互联网公司都“不约而同”地捧出了一份份并不太好看的财报;另一方面,这些公司在研发的投入上却越来越 “刚”了!
从目前已发布的财报上看,腾讯Q1的营收、净利增长创下近十年的新低,但花在研发上投入却增长至153.83亿元;此外,2021年全年营收1245亿的百度,光是研发就花了221亿;2022年第一季度净收入236亿元的网易,研发上投入了34亿,约占公司收入的14%。
最疯狂的还是阿里巴巴!
5月26日晚间,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2022财年年度报告,在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集团首席财务官徐宏披露,过去一年,阿里巴巴技术投入超过1200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3年来一直在稳步增长。也就是说,阿里一年的研发投入几乎是腾讯3年的总投入,位居中国互联网企业第一,刷新了纪录。
长期坚持技术投资也得到了回报,2022财年显示,作为阿里的技术担当,阿里云全年总收入在抵销跨分部交易前和抵销后分别为1001.8亿元和745.68亿元,并实现了13年来首次年度盈利;阿里云EBITA利润从去年的亏损22.51亿元大幅改善为今年的盈利11.46亿元,是中国唯一实现盈亏平衡的云服务商。值得关注的是,阿里云的营收规模也从2015财年的12.71亿,增长到2022财年的745.68亿,8年增长57倍。
尽管外部环境面临不确定性,阿里依然对外表示,在科技密集、创新密集领域仍将继续坚定投入。
事实上,阿里巴巴2022财年净利润1363.88亿元,在研发上就花了超过1200亿,这还是我们印象中的那个“做电商的”阿里巴巴吗?如此不计成本的投入,又会给阿里巴巴带来哪些改变?


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下,

核心技术全面突破


说到阿里巴巴的技术研发成果,很多人最熟悉的可能还是飞天。飞天有多“知名”?不仅我们注意到了,《人民日报》也关注到了!
5月25日的《人民日报》在回顾国内软件行业十年成就时,就指出阿里云如今累计服务9亿中国人,全球服务超400万企业客户,取得亮眼成绩的背后,自研的飞天操作系统成为最大底气——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也是该文提及的BAT三家里唯一的一家。
在电商报看来,作为阿里云最底层的核心技术,也是国内唯一自研的云计算操作系统,飞天最具颠覆性的地方,是通过弹性计算、云存储、云网络等核心服务,将分布在全球的几百万台服务器变成一台超级计算机,这种事,非常的有想象力,也具备很大的未来指向意义。
想象有多远,人类就能走多远。正是凭借着解决人类计算的规模、效率和安全上的超强性能,飞天操作系统不仅成功扛住了双11期间全球最大规模的流量洪峰,成为整个双11的“幕后功臣”;飞天还曾应用于 12306春运购票的极限场景,让流量洪峰期出现大面积崩溃也成为往事。
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阿里巴巴科技创新的这盘棋也越下越大: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在全球设立了七个研究中心,布局了超过16个底层技术领域,向全社会开源技术项目超3000个,累计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获全球发明专利授权超1万件。近三年,阿里巴巴专利投入中超60%集中在云计算、人工智能、芯片等硬核科技领域。
过去一年来,通过大手笔的研发投入,阿里巴巴在多个领域都实现了核心技术的全面突破。
2021年10月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出手不凡,密集发布了诸多重量级产品:将云计算首次带进 5 微秒时延时代的第四代神龙架构;面向云原生时代的“磐久”自研服务器系列;提供全栈服务能力的服务器操作系统“龙蜥”;自研云原生关系型数据库PolarDB重磅升级;提供高性能训练和推理引擎、毫秒级延迟的实时数据分析能力的阿里巴巴大数据+AI一体化平台“灵杰”等,堪称中国先进技术成果的一次阅兵。
2021年12月15日,国际权威机构Gartner发布最新报告,全面评估全球顶级云厂商整体能力。阿里云IaaS基础设施能力在计算、存储、网络、安全四项核心评比中均拿下全球第一,这也是中国云首次超越亚马逊、微软、谷歌等国际云巨头,对于国人的信心也是一次极大的提振。
云计算成为全球科技竞争中中国难得的技术高地。
所有这些成果都说明,作为中国技术的一张名片,阿里云以飞天云操作系统为核心,开始向下生长到芯片层面,建立了自研芯片、服务器、计算、存储、网络等软硬一体的新型计算体系架构,“云计算+芯片”的软硬件技术体系已经成为阿里最坚实的科技底座,这也是阿里最突出的技术优势。
在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领域,以阿里达摩院为代表的中国机构也正迎来成果大爆发。
M6大模型传来捷报:2021年11月,阿里巴巴达摩院宣布多模态大模型M6最新参数已从万亿跃迁至10万亿,规模超过了谷歌、微软此前发布的万亿级模型,成为全球最大的AI预训练模型。从这一刻开始,中国也有领先世界的多模态大模型了!
惊喜也来自前沿芯片技术:2021年12月,达摩院成功研发出全球首款基于DRAM的3D键合堆叠存算一体芯片。在特定AI场景中,这款芯片将性能提升了10倍以上,效能比提升高达300倍,一直深耕芯片领域领域的达摩院可谓厚积而薄发。
在核心技术领域,平头哥造芯路上也不断突破。
倚天一出,谁与争锋?说到芯片,一出世就引发行业关注的倚天710是永远绕不开的话题。2021年10月,平头哥发布了通用服务器芯片倚天710,采用5nm工艺,单芯片容纳高达600亿晶体管,代表了芯片性能的巅峰。在SpecInt2017基础测试平台上,倚天710跑分达到440分,超出业界标杆20%,能效比优于业界标杆50%。
除了芯片,在前沿科技领域,阿里巴巴同时向AI、自动驾驶、量子计算等领域发起全面攻坚,不断挖掘先进技术的应用潜能。
总之,以阿里云为科技底座,阿里巴巴在基础科技和前沿科技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也将给阿里巴巴的未来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


投资技术,与社会共享:

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未来


《一代宗师》中说,所谓大时代,不过是自己的一个选择。这是今天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命题。每个人、每个组织都需要考虑,当下如何选择自己和时代共处的姿态。
对中国互联网企业而言,以国家和社会的需求为着力点,铆足劲了砸研发,砸技术,投资未来,才是穿越周期、适应时代的最好身姿。
在国家最需要的基础技术领域,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已经跟上。比如量子计算作为一种远超传统计算机的能力优势,被很多人认为前途无量,很有可能是未来的科技制高点。
我们发现,这些年以来,阿里巴巴对量子计算的投入也一直没有停止过,并且凭借着对量子计算的持续研发,产出了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太章2.0。
2018年,达摩院量子实验室研制成功量子电路模拟器太章,成为挑战量子霸权的最先行者。进化的太章2.0,大幅降低了资源消耗,可以将谷歌超导比特量子计算机原型机“悬铃木”需要超过一万年的任务极限压缩到2天以内——2019年,谷歌率先宣布实现“量子霸权”,成为这个领域的领先者。太章2.0的出现也宣告西方互网巨头试图垄断量子计算市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达摩院并没有满足于此。有消息称,阿里斥巨资建好了两座量子计算硬件研发和制造实验室,从设计到制备到测量,创造了国际领先、国内顶级的量子计算全栈式科研环境。在今年3月的全球物理学盛会2022APS年会上,阿里还公布了最新的量子比特芯片,两比特门操控精度为99.72%,达到此类比特的全球最佳水平。
除了搞研发,互联网企业所有的技术成果最后都还得落地,对社会产生正面推动。
事实上,除了上文提到了飞天系统应用于双11和铁路购票场景,如今阿里巴巴的很多技术成果都已经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比如说,在自动驾驶领域越走越稳、越走越远的小蛮驴。
作为专为打通“最后三公里”的自动驾驶产品,小蛮驴集合了阿里最前沿的人工智能和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渗透”至快递、外卖、生鲜等领域。在全国的一些高校、社区、园区,列队而行的小蛮驴更是成为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阿里巴巴2022财年第四财季业绩报告数据首次披露,截至2022年3月31日,小蛮驴配送订单超过1000万,刷新国内末端无人配送纪录。
很多人不知道,上海抗疫接近两个月,“小蛮驴”无人车队已经默默为社区免费配送物资超过60万件!

不止于自身技术的研发,在推动科技创新上,阿里巴巴还低调做了更多实事。
比如说,为推动青年人才在基础科研领域的发展,阿里针对35岁及以下中国青年科学家设立了公益性奖项“青橙奖”,每年投入千万支持青年科研;还在如火如荼举办中的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也在全社会引导了更多人关注国内基础学科发展。
历史反复证明,基础研究与民生需求双向奔赴,才能开辟出符合时代的互联网企业的未来。从这个角度而言,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未来,只有持续加大投入,将技术成果与社会共享,中国互联网公司才能从低谷爬起,成功穿越周期!



点击关注,跟主编交个朋友 ↓↓↓

商务合作请联系微信\QQ:2881339636



点击在看,下次可以优先收到我的文章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