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市中心种地、在家门口造园……深圳人的田园血脉觉醒了!

幸福福田 幸福福田 2024-07-07


2024年进度条已过1/4

■■■□□□□□□□□□

深圳也在近期宣布入夏


在城市里生活

如何感知时节流转

是渐渐炎热的体感温度

还是那一声初雷轰响?


对于一群市民志愿者来说

通过在城市中轴线上

一片3200㎡的土地里劳作

也能感受到四时变化



松土、播种、施肥……

春种一棵苗,秋收一园光

这不是发生在乡村郊野

而是市民中心南广场的

真实写照


01

深圳的CBD里

竟然藏着一块田?


摩天大楼与郊野田地并存


头顶遮阳帽,戴上防护手套,先细心剪下花盘,再以“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之姿把枝干从土壤中拔出……“嘿!”


上个月刷屏深圳人朋友圈的近10000株向日葵,最近喜迎收获时刻。超过400位市民,用时不到20分钟完成了此次采收。



在这片神奇土地上,除了向日葵、波斯菊、马鞭草,还种过油菜花、玉米、番薯、小麦等农作物。接下来登场的是醉蝶花,将被设计排列成一条“长福龙”亮相!


(图源:深圳派)


而这些风景线,是由市民亲手描绘。在快节奏、高楼林立、寸土寸金的城市里,他们在这里谱写CBD的田园诗篇。


2019年,福田创新公园管理模式,将市民中心南广场公共绿地转变为市民花田,由全国首个公园管理类的社会公益组织——“公园之友”,发动市民共同参与改造与养护。


目前已有近3000位市民加入志愿者队伍,参与种植、巡护、除杂草、间苗、采收、节日活动秩序维护等各类公益服务。



上文提到的向日葵,采收下来的花杆会被运输至环保部门进行处理,花盘则由市民自由带走,或用来插花,或品尝葵花籽,还可以留着做种子。


由市民亲手种植的花,一切又归于他们。


大家的身体里,向往着亲近自然


为什么会吸引这么多人?在现代化都市生活中,感受泥土的气息与温度,实属不易。来到田间,大伙儿共同的精神内核被唤醒了,爆发的农魂得以安放。


不少市民分享,在亲手种植、共同养护的过程中,看到幼苗发展壮大、结出果实,会让自己与这块土地有了一些确定的实在感,与深圳又产生了一种连接。



在“公园之友”看来,这些实践体验让市民由公园城市的享用者,解锁为参与者、建设者、维护者。


不止是园艺耕作,在植物生长期间,“公园之友”还会开展公益科普及自然艺术体验活动,带领市民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



用自己的双手参与创造一处公共景观,还有近年来持续增量的家门口“共建花园”。


02

“爆改”社区公共绿地


深圳是一座千园之城,但在更小的空间尺度里,我们工作、生活居住区域附近的300米、100米,分布着不少无人问津的闲置用地。


2019年,深圳针对这些公共绿色空间推出了“共建花园”计划,让许多城市边角料成为转角处的小惊喜、家门口的小确幸。


截至目前,福田已建成75个。按照不同空间类型,共建花园可以分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类型:



何为共建?一颗种子、几丛植物,能带来什么变化?小福走访了去年新建的3个花园,试图寻找答案。


走得进、坐得下的小微休闲空间


推开新洲社区星河雅居的小区大门,注意力瞬间被左手边的满目芳菲吸引。顺着几只蝴蝶翩跹起舞的方向往里走,就是小区的共建花园。



不曾料到,改造之前,这片区域与大部分小区里的公共绿地别无二致,除了几棵乔木,只有一种叫翠芦莉的植物品种,谈不上美观。



在得知有“共建花园”项目后,物业把居民乐于改造的想法反馈到新洲社区工作站,积极向街道申报。


实际上,也正是因为这股热情,最终促成了“花”落此处。“居民的意愿很重要,决定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程度,以及后续如何管护。”


在福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的统筹规划下,沙头街道联合社区党委、“公园之友”开展前期调研,收集设计意见,并邀请居民参与认种、施肥等环节,共同将小区这处绿地,改造成可以漫步休憩、亲近自然、邻里交流的院子。



一位从入伙起就住在这里的吴姐向小福分享,当时花园刚建好就发了朋友圈,“应该说是深圳最小的花园了吧。老年也好,小孩也好,各个年龄段都喜欢美的感受。”



还有居民笑谈,自己施肥过的月季,每次路过都忍不住留意几分。不仅如此,邻居之间也会彼此照看花朵的长势,不知不觉间话题都变多了。


花园的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在另外两处,小福也看到了不一样的可能性。


老小区的儿童乐园


提起华新村,不少人的第一印象是老小区。相应的,旧貌新生的需求也比较大。“小区的物业费用相对紧缺,之前这片绿地基本是草坪,容易滋生蚊虫。”华强北街道华红社区工作人员介绍。



在保留绿地旁侧用于晾晒、停车区域的基础上,共建花园的修建,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居住环境。经过对闲置绿地的微改造,可观赏性与实用性都有所改善。



华新村的共建花园目前共有3处,其中儿童友好公园主要考虑到邻近幼儿园,以儿童视角打造了自然活动空间。


下午4点半以后,这里就成了小朋友的乐园。花园植物品种丰富,也是学校开展自然科普课程的好去处。



“我住在华新村快20年了,就在花园斜对面那栋。咱们小区老年人小朋友比较多,花是大伙儿一块种的,现在长得很漂亮。”


志愿者李姨一身旗袍,温和尔雅,向小福娓娓道来对花园的喜爱,“每天路过,尤其是下午买菜回来,看到放学的小孩子在这里玩闹,还有休息的老人,其乐融融感觉真不错。”


公园里的屋顶农场


除了景观性的花丛,这些闲置地块还可以种植农作物。在景蜜社区公园,一栋克莱因蓝房子的屋顶就藏着这样一块地方——“天工开物园”。



楼下是开阔的休憩场地与公园活动中心,楼顶则改造为周边居民的“都市农场”。


利用屋顶充分的光照条件,一块块用水泥修建的格子和木质花箱,成为了植物与农作物的安身之处。



初期主要由周边居民和福田区市民园艺学院学员,完成了植物育苗和播种,尝鲜收获了小番茄、玉米、小辣椒等农作物。接下来“天工开物园”还会招募一群“都市农夫”,在屋顶农场实现田园梦想。


(采访者供图)


都市种植的乐趣,或许是站在屋顶农场那一刻摘下一串串劳动成果,才有了真实深刻的感受吧。



03

城市需要这些共建花园吗?


“边角料”虽小,但一点也不含糊


从全市、各城区、社区再到家门口,共建花园是深圳从“千园之城”迈向“公园里的深圳”的重要一环,旨在不断编织宜居的生态网络。


在“公园之友”工作人员看来,荒废的闲置地块,裸露土地或单一植被,对于小范围的生物多样性来说,并不太友好。


通过共建花园项目,结合场地本身资源,搭配不同植物,比如选取一些蜜源、食源植物(能提供花蜜、果实、种子食物给昆虫、鸟类等),会形成一个更加良好的生态循环。


(宝塔赪桐)

(鸟尾花)

(音符花)

*据去年在福田共建花园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显示,共发现180个物种,数量较之以前有所增长。


“这些迷你花园正在对破碎化的生态环境做补丁式修复,虽然这个修复可能很缓慢,很微小,但的确能带来一定作用”。


重新建立“附近”,还有更多可能性


除了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一些花园项目也在试图成为邻里关系重构的桥梁,重新连接人与人、人与空间的情感。


对此,“公园之友”的工作人员表示,市民志愿者会经常分享因花园结缘的故事,“收到这些反馈很惊喜,这也鼓励我们要推动更多可能性发生。”


在三个花园里漫步了一个下午,小福多次听到“三分靠种,七分靠养”的感叹。原来,共建花园建成只是起点,后续还需要考虑如何可持续地让居民或志愿者运营花园,创造一种归属感。


围绕这个关键问题,一些共建花园也成了社区营造、社区治理新理念的实践场。在国内其他城市也有类似项目,如上海的社区花园系列微更新行动等。


“深i公园”小程序共建花园导览


无论是市民花田还是共建花园,花开的背后都需要政府、社会、市民等多方协作,随着公众力量的持续注入,城市肌体也将更具活力。


据悉,深圳目前已建成480个共建花园,通过“深i公园”小程序可以导览。这些被激活的空间会开出怎样的“共治之花”,滋养社区,值得期待。



-END-


编辑 | 文案:蒋蒙、劳子殷;制图:黄睿曈

校对 | 郑芳、魏鼎、王建交

审校 | 杨莎

监制 | 周常

信息来源 | 福田融媒、公园之友


推荐阅读











往期内容

❶ 抵押房产给员工发工资!他的店你可能也去过→

❷ 好消息:深圳明起放晴!坏消息:烦人的它又来了

❸ 事关购房!多地公积金政策有变!深圳呢?

❹ 速查!广东2024年省考笔试成绩公布

 交通大爆发!深圳迎来这些好消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