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杨富学 张海娟 安玉军 | 从蒙古豳王到裕固族大头目

杨富学 等 敦煌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
2024-09-16

内容摘要:关于裕固族的形成历史,学术界一直争论不休,关键问题之一就在于裕固族大头目的来源及其世系说法不一。综合各种文献记载及社会调查资料,可以看出,元代蒙古豳王家族及其后裔在河西的活动,尤其是对回鹘文化的接受与吸纳,使二者间形成了水乳交融的关系,对裕固族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今天的裕固族大头目,与元代的蒙古豳王和明代的安定王是一脉相承的,今天裕固族的“安”姓即来自“安定王”之首字,传说中的安帐实际上指的就是首任安定王卜烟贴木儿。
关键词:蒙古豳王;安定王;七族黄番总管;裕固族


近期,承蒙裕固族著名文学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铁穆尔先生美意,赐示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文化研究室所编《裕固族大头目的族谱和历代传承》[1],罗列自始祖成吉思汗至元代豳王,再至明代安定王,再至清代七族黄番总管等大头目共计二十九世,颇有创意。其编排理念与笔者近期的研究结论不谋而合,令人欣慰与振奋。美中不足的是:内容过于简略,仅罗列首领名号而不具在位年代与辈分关系,而这些是世系表所不可或缺的要素;内容存在疏漏与讹误;对世次的编排,有的不符合常规,却没有给出理由,如卜烟帖木儿之子板咱失里,不曾任首领,却被列入世系表,未给出解释,会使人不明就里。有鉴于此,笔者拟综合各种文献及社会调查资料,对裕固族大头目演变的历程进行论述,重新对裕固族大头目的世次进行编排,以求完善,并就其中存在的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略作考证。

一、《重修文殊寺碑》所见蒙古豳王世系

裕固族的先祖最早可追溯至漠北回鹘汗国时代,斯时回鹘可汗一般皆出自“内九姓”的药罗葛氏,史不乏载,如《旧唐书》卷一九五《回纥传》即言“药罗葛,即可汗之姓”。然而至8、9世纪之交,药罗葛氏衰落,出身于 跌氏(又作阿跌氏,回鹘语作Ädiz)的大相骨咄禄被回鹘贵族和民众拥立为可汗,称爱滕里逻羽录没蜜施合胡禄毗伽可汗,唐朝册封之为“怀信可汗”。嗣后,回鹘汗国的汗位实际上已由药罗葛氏转入到跌氏手中,但仍然冒称药罗葛氏。[2] 甘州回鹘和沙州回鹘时期,回鹘一度统治河西走廊地区,其王室来源,虽史无明载,但通过一些蛛丝马迹[3],仍可推定为药罗葛氏。[4] 及至13世纪下半叶,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的曾孙出伯、合班兄弟因不满察合台汗国后王在西域发动的叛乱,率万骑东归,投于忽必烈麾下,得到重用,受命镇守河西走廊西端和西域东部一带,[5] 后因功被封为豳王,子孙世袭罔替,包括黄头回纥/撒里维吾尔在内的河西回鹘人遂成为其子民。屠寄《蒙兀儿史记》卷42《出伯传》载:

出伯……置本营于甘州,兼领瓜沙以西北至合剌火者畏兀儿地征戍事。陇右诸王驸马及兀丹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吐蕃乌斯藏宣慰司、巩昌等处便宜总帅府并听节制。

由是可知,当时出伯军队的镇戍区域是相当广袤的,东起陇右,西到吐鲁番,南抵青藏高原,包括撒里畏兀儿在内的回鹘人皆置于其统辖之下。出伯之后,其家族成员除袭封豳王(驻肃州,今甘肃酒泉市)之外,又获封肃王(驻瓜州,今甘肃瓜州县)、西宁王(驻沙州,今甘肃敦煌市)和威武西宁王(驻哈梅里,今新疆哈密市),继续镇戍西域、河西至吐蕃一线。“当是时,朝廷宿重兵和林,以西陲军事委之出伯。出伯治军严重,常坚壁垒,远斥堠,以待敌,来则峻拒,去勿深追……以是出伯在边十余年,河西编氓耕牧不惊,诸王将拱听约束,朝廷无西顾之忧。”[6] 出伯家族对河西及西域东部等地的统治一直持续到元末明初。这一时期,其辖区内社会井然、边防稳固、经济发展,文化昌盛。
关于出伯之先世,酒泉发现的汉、回鹘文合璧《重修文殊寺碑》有着比较明确的记载。该碑原立于文殊山石窟寺群正中的一处石窟(即文殊寺)中,现存酒泉市博物馆,正面书汉文26行,背面书回鹘文,亦26行。据汉文尾跋知,碑立于1326年,立碑人为蒙古察合台系喃答失太子。该碑不仅记载了豳王家族修建佛教寺院的过程,而且也详列了蒙古豳王家族的世系。碑阳汉文部分写道:
金转轮王皇帝南瞻部洲为世之主,传位于真吉思皇帝,即位之年降生下叉合歹:义勇绝世,相貌端严,聪明乃义贯人间,福德而智慧具足,真金上子,万民可爱,真寔有倚。于中花佛国降生[拜塔]里大王:洪福高厚,宿世作因,万国之上,真龙太子。阿[禄]嵬大王降生世间:福气超伦,万事皆至,无业真心,法宝同体,根本真性。降生下主[伯]大王:上根无比,于佛法性,如真甘露,法门道中,行理相同。降生下喃忽里大王:智慧聪明,福禄最高,礼义非常,博通经律,妙解真空,于诸戒中,最为第一,天下万民,无不钦仰。于大地中降生喃答失太子。以上诸王皆坐叉合歹金轮宝座位,钦信佛法,深种福田

碑文内容之汉文与回鹘文是对应的,二者皆有残毁,相对而言回鹘文残毁更为严重一些。有幸的是,汉碑文中残毁的某些文字,可通过回鹘文得到补正。如汉文部分之拜答里大王,“拜答”二字残毁,回鹘文部分却清楚地写作Baydar;再如阿禄嵬大王,汉碑残“禄”字,回鹘文写作Aluγa。二者互校,可复原残毁内容。

藉由碑文,可大致厘定豳王出伯家族之七世系谱,即:真吉思皇帝(成吉思汗)→叉合歹(察合台)→拜答里大王(拜答儿)→阿禄嵬大王(阿鲁忽)→主伯大王(出伯)→喃忽里大王(南木忽里)→喃答失太子。[7]
这一系谱的准确性,可通过波斯文文献《史集(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8]和《贵显世系(Muizz al-Ansab fi Shajarat al-Ansab)》[9] 而得到印证,庶几乎可为定论矣。

三祖拜答里大王,又作拜答儿,系察合台第六子。关于拜答里其人,史书少有记载,以波斯文文献《史集》所载为详:“察合台的第六个儿子拜答儿。他是个矮子,是一个非常好的射手。”[10]

张宝玺先生曾对《重修文殊寺碑》所见诸王进行了考证,但不无疏失。他认为这里的拜答里即《元史》所见拜答儿、拜答力。[11] 恐不确。拜答儿一名《元史》凡四见,分别见于《世祖纪六》(至元十四年,1277)[12]、《信苴日传》(至元十九年,1282)[13]、《爱鲁传》(至元二十二年,1284)[14] 和《世祖纪十一》(至元二十三年,1286);[15] 拜答力之名仅见于《也速答儿传》(至元十九年冬,1282)。[16] 其中,《信苴日传》与《也速答儿传》所记为同一事。拜答儿作为察合台汗国第四任可汗阿鲁忽之父,应居住于西域,不可能受忽必烈节制而统军。况且,拜答里作为成吉思汗之孙,按照常理,至元二十三年(1286)时,差不多应该年逾八十,不太可能受命出征。
四世阿禄嵬大王,史书又作阿鲁忽,回鹘文作Aluγa,波斯文作Ālγū,系拜答里之子。曾受阿里不哥之命,于1260~1264年出任察合台汗国第四任可汗,卒于1264年(或曰1265年)。张宝玺搜检史册,得阿鲁忽史事4则。然4则记载皆为至元三年(1266)以后之事,有的甚至晚至延祐六年(1319),距离阿鲁忽已逾半个多世纪。显然,张氏误将西域阿鲁忽与元朝将领阿鲁忽混为一谈了。[17]
五世主伯大王,《元史》等文献多写作出伯,为阿鲁忽次子。波斯文文献《史集》记载:“阿鲁忽有三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合班。第二个儿子出伯。他一生为合汗效劳,并死于为合汗效劳。”[18] 大德十一年(1307)被封为豳王,是为豳王封号之始。至大元年(1308)卒。关于出伯卒年,史无所载。然《元史》最后一次记载出伯活动是在武宗至大元年(1308)春正月:“豳王出伯进玉六百一十五斤,赐金千五百两、银二万两、钞万锭,从人四万锭。”[19] 然而,及至是年十一月“乙丑,赐诸王南木忽里金印。”[20]《元史》卷108《诸王表》亦有“南木忽里王,至大元年”之载。据《重修文殊寺碑》、《史集》、《完者都史》等文献记载,南木忽里,即喃忽里之王位袭自出伯,而当时豳王家族仅有这一个王号,可证,出伯应亡于至大元年(1308)。
关于出伯的先世,屠寄在《蒙兀儿史记·豳王出伯》条下“考证”说:“出伯、术白、术伯皆声转之字。按其生世,必是旭烈兀之孙,蒙哥帖木儿之子。”如是,则出伯之祖谱为:成吉思汗→拖雷→旭烈兀→猛哥帖木儿→出伯。此说影响甚大,如李永宁[21]、李正宇[22]、高自厚、何红梅[23]等皆持此说。明显有误,当予纠正。[24]
六世喃忽里大王,黑水城文献F116:W561又作“暖忽里”,[25] 为出伯第五子,[26] 系第二代豳王。关于其继位之年,史无明载。《元史·诸王表》豳王位下所记“喃忽里,延祐七年袭封”,[27] 即1320年,然而此记载却与其它史料之记相悖。因为早在皇庆二年(1313)五月、七月,喃忽里即以豳王身份见载于《元史·本纪》,[28] 且至治元年(1321)四月,英宗“给喃答失王府银印,秩正三品;宽彻、忽塔迷失王府铜印,秩从三品。”[29] 是证出伯家族已分为三支,设有三王府,而喃答失王府之印与秩均高于本系其他诸王宽彻、忽塔迷失,这种反差正反映了他本人乌鲁斯宗主的地位。[30] 另外,再结合前文提及的《重修文殊寺碑》之记载:“今喃答失太子坐察合台位。”[31] 说明泰定三年(1326)喃答失是以豳王身份,前往文殊寺发愿祈祷的,可以推定《元史·诸王表》所述应为误记。延祐七年(1320)继任豳王之位的似乎是喃答失,而非喃忽里。但可以确定喃忽里为第二代豳王。[32] 喃忽里去世年代,史无明载。若上述推论无错,则喃忽里应亡于至治元年(1321)四月以前,延祐七年(1320)之后。这里姑且采1320年之说。需要提到的是,《元史》曾记,后至元二年(1334),“以甘肃行省白城子屯田之地赐宗王喃忽里”。[33] 而此时喃忽里已去世10余年了,是否为后继者卜烟帖木儿之误,存疑。

七世喃答失太子为喃忽里长子,出伯孙,1320年继喃忽里之位而为第三代豳王。《重修文殊寺碑》就是喃答失于1326年勒立的。《元史》卷33《文宗纪二》载,天历二年(1329)十二月忽答里迷失进封豳王。说明喃答失应于此前亡故。

二、从豳王到安定王

《重修文殊寺碑》对豳王世系的记述止于喃答失。喃答失死后,继其位的并非喃答失之晚辈,而是父辈的忽答里迷失(Quyātmïš)。忽答里迷失,又作忽塔迷失、忽答的迷失、忽塔忒迷失,为出伯之子。天历二年(1329)忽答里迷失被封为西宁王,佩金印螭纽,位列二等诸王,驻于沙州。是年十二月,忽答里迷失进封豳王。[34] 但他在任时间甚短,不到一年。《元史》卷34《文宗纪三》载:至顺元年(1330)闰七月丙午,“诸王卜烟帖木儿请给鞍马,愿从诸王军击云南,帝嘉其意,从之”。

至迟至顺元年(1330)七月以前,卜烟帖木儿嗣豳王之位,是为第五任。卜烟帖木儿,又作不颜帖木儿,为豳王出伯之孙,喃答失之弟。藉由《元史》之记载,我们可大致窥见其历史活动轨迹。至顺二年八月丁巳,“命邠王不颜帖木儿围猎于抚州”;[35] 三年又命甘肃行省为豳王不颜帖木儿建居第”。[36]《元史•诸王表》邠王位下又记“卜烟帖木花(儿),至顺二年袭封”。[37] 关于此邠王卜烟帖木儿,屠寄考证道:

旧表别出邠王于后,列卜烟帖木儿于其下。邠、豳异文同地,卜、不异字同音,实一人也。宜并魏氏源云“旧表别之为二,岂印文一作豳,一作邠欤?”寄按,直是简牍异文,明初修史者疑误析之耳。[38]

由是可见魏源与屠寄皆认为邠王即豳王,邠王卜烟帖木儿即豳王不颜帖木儿。而此前,即泰定元年(1324),“诸王伯颜帖木儿出镇阔连(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东部”,[39] 想亦是此人,他因自告奋勇出镇云南而得宠于文宗,于至顺二年袭位。[40] 另外,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邠王嵬厘“以杀获西番首贼功”而获赐金系腰一条。[41] 此邠王即为俄藏黑水城出土TK-248《甘肃行省宁夏路支面酒肉米钞文书》所见之“嵬力豳王”,[42] 亦即榆林窟第12窟回鹘文题记中的威武西宁王Buyan Qulï(不颜嵬厘)。他以受赐金系腰为莫大殊荣,故特赴榆林窟朝拜,以答佛恩。[43] 题记有言“皇帝和皇后赐予恩典”,以理度之,即指豳王不颜嵬厘获授金系腰一事。以上史料与出土文献资料相互印证,进而为魏源、屠寄所提出的“邠王即豳王”的观点提供了佐证。

豳王不颜帖木儿为元末政治舞台的风云人物,曾多次参与元末的政治角逐。顺帝耽于声色,疏于朝政,致使政局十分混乱。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各拥强兵于外,以权势相轧。因受宦官朴不花等人怂恿,顺帝欲治孛罗帖木儿之罪,不颜帖木儿上表言孛罗帖木儿无罪,致使形势逆转。顺帝下诏:“今宗王不颜帖木儿等,仰畏明威,远来控诉,以表其情,朕为恻然兴念,而搠思监、朴不花犹饰虚词,簧惑朕听。其以搠思监屏诸岭北,朴不花窜之甘肃,以快众愤。孛罗帖木儿等,悉与改正,复其官职。”[44] 此兴兵逆旨之不颜帖木即豳王不颜帖木儿。后来,孛罗帖木儿又因与皇太子交恶,至正二十五年,皇太子行兵讨伐,其中即有豳王所辖西北边兵与役其事,最终击灭孛罗帖木儿。由是可以看出,元末豳王不颜帖木儿不失为统治者所倚重的重要政治、军事力量。

元亡明兴,太祖既定中原,采取“定陕西、甘肃诸镇,嘉峪关以西置不问”[45] 的剿抚兼施、备边防御政策,对于嘉峪关以西的诸部,通过招抚部落臣民,设置羁縻卫所,构建起了一套以藩篱为核心的西北防御体系。故元豳王家族镇戍地——撒里畏兀儿地区诸卫所即是在如此背景下设置而成。诸卫中,最早设置的是安定卫和阿端卫,皆与豳王家族密切相关。《明史》记载:

安定卫,距甘州西南一千五百里。汉为若羌,唐为吐蕃地,元封宗室卜烟帖木儿为宁王镇之……洪武三年,遣使持诏招谕。七年六月,卜烟帖木儿使其府尉麻答儿等来朝,贡铠甲、刀剑诸物。太祖喜,宴赉其使者,遣官厚赉其王,而分其地为阿端、阿真、苦先、帖里四部,各锡以印。明年正月,其王遣傅卜颜不花来贡,上元所授金、银字牌,请置安定、阿端二卫,从之。乃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以其部人沙刺等为指挥。[46]

大致相同的记载又见于《明太祖实录》。[47] 说明故元宗王卜烟帖木儿率众归附明朝后,获封安定王号,受命统辖安定、阿端二卫。[48]

朱元璋“封卜烟帖木儿为安定王”时当洪武八年(1375),兹后,故元豳王封号寿终正寝。但从历史记载看,洪武八年之后,西北仍有称豳王者存在,其一为亦怜真(Irinǰin),史载:洪武十三年(1380),“都督濮英兵至白城,获故元年(平)章忽都帖木儿,进至赤斤站(今玉门市赤斤堡)之地,获故元豳王亦怜真及其部属一千四百人、金印一。”[49]
其二为别儿怯帖木儿(Berka-temür)。洪武二十四年八月,明军由都督佥事刘真偕宋晟督兵自凉州出发,西出哈密,乘夜直抵哈密城下,破城后,“斩豳王列儿怯帖木儿、国公省阿朵尔只等一千四百人,获王子别列怯部属千七百三十人,金银印各一,马六百三十匹。”[50] 文中的“列儿怯帖木儿”,《明史》卷330《西域传二·哈梅里》作“别儿怯帖木儿”。对照波斯文文献《贵显世系(Muizz al-Ansab fi Shajarat al-Ansab)》,其中有Berka-temür,乃豳王喃忽里之孙、卜颜帖木儿之子。[51] 显然,“列儿怯帖木儿”应是“别儿怯帖木儿”之误。[52]

这里的亦怜真、别儿怯帖木儿之豳王称号应为自封,并未获得明政府的认可,故而当明军西征时,二人或被俘获,或被斩杀。《裕固族大头目的族谱和历代传承》未将亦怜真、别儿怯帖木儿列入世系,安贯布什嘉所谓裕固族大头目二十一传也不包括二人,可能即缘于二王未获明政府封号之故。

洪武十年,卜烟帖木儿为部将沙剌所弑,王子板咱失里为父报仇,杀沙剌。不久,板咱失里复为沙剌部将所杀。此后,安定卫即处于不断的动荡之中。同年,番将朵尔只巴叛走沙漠,经安定,大肆杀掠,夺其王之印而去,安定卫势力大衰。洪武二十九年,明朝使者陈诚至其地,重新设立安定卫。永乐四年(1406),卫所东迁至苦儿丁。及至永乐十一年,卜烟帖木儿孙亦攀丹至明京朝觐,“自陈家难,乞授职”,明成祖遂以“其祖率先归附”之功,令亦攀丹嗣安定王。[53] 这是明朝册封的第二任安定王。洪熙元年(1425),安定卫指挥哈三孙散哥劫杀明朝使节,明朝遣军征伐,安定卫挫败,“掳安定王,俘其部落男女千余人,驼马牛羊十三万,巢穴悉平,更立其长”。[54] 正统十一年(1446),亦攀丹卒,子领占干些儿袭封。弘治三年(1490),领占干些儿亡,子千奔继位。明正德四年(1509),东蒙古酋长亦不刺、阿尔秃斯起兵反抗蒙古达延汗,兵败后,率残部万余人流入青海湖及海西一带驻牧,纵掠邻境,安定卫遂残破,部众散亡。[55] 其西侧的吐鲁番,也不时发动对安定王的侵扰,致使该卫难以自存而“余种散徙”。[56] 安定王之封授遂不再见诸史册。

三、裕固族大头目“安”姓应来自“安定王”

关西诸卫残破后,境内包括撒里畏兀儿在内的回鹘部众被迫东迁至今酒泉等地。在裕固族的记忆中,千佛洞(敦煌莫高窟)、万佛峡(瓜州榆林窟)就是其誓师出发之地。[57] 关于安定卫部众之流散、内徙情况,诸史料仅有零星记载,而且相当混乱。

安定卫内徙前,豳王家族对撒里畏兀儿有着绝对的管辖、控制权。因此,撒里畏兀儿东迁过程中,与其有着深刻历史渊源的出伯—安定王家族必然扮演着重要的历史角色,定不会猝然退出历史舞台。尽管传统史料对此并无直接而确切的记载,但是藉由裕固族传说、汉文史书、地方志及其他文献资料之记载,我们却可窥见安定王家族与裕固族形成之密切关系。

裕固族传说等口碑资料亦为探讨安定王家族与裕固族族源关系提供了佐证。据裕固族东迁传说,率领其东迁的是一位名为安千赞吉的年轻首领。[58] 高自厚先生解释说:“‘赞吉’的语源与语意,出自汉语的‘太子’,蒙古语接受后读为‘台吉’,尔后,藏语又从蒙古语中吸收了这个词汇。” [59] 后来,先生进一步指出,“安”即“安定王”的省音节,已转化为单音节姓氏;“千”为《明史》所记安定王“千奔”。[60] 这一见解充满睿智,笔者大体信从,惟对“安千”二字的解释不敢完全苟同。在笔者看来,西部裕固语东迁传说资料中的“安千赞吉”,应即东部裕固语“安江赞吉”之音转。“赞吉”,西部裕固语写作taiji~təiji,古回鹘语文献写作taisə,为汉语“太子”之转借,殆无疑义,意为“太子”、“王子”“头目”。[61] “安江”应即“安定”之音转。东部裕固族中的“安江家族”,其实就是“安定王”家族,亦即元代的蒙古豳王家族。明代统治者对于边疆少数民族采取的是羁縻政策,只要求四夷臣服即可,一般情况下会承认故元诸王旧有的社会地位与既得利益,例如明初对安定王、忠顺王、忠义王的封授与赏赐即是如此。是故,即使安定卫残破、内徙,明朝统治者应不会轻易剥夺安定王家族对原有属部的统治权,只是限于时局动乱,联系不畅,未复封安定王而已。目前可以肯定安千赞吉(安江赞吉)应为安定王之后,绝不能把其中的“安千”二字分开来解释。

另外,在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皇城区北滩乡裕固族中,至今仍流传着其部落原名为“阿尔金”的传说。此“阿尔金”者,应为地名,因汉译时用字不同,可写为“安定”,抑或“阿真”。[62] 若此推测无误,则这条信息恰与《明史》、《明实录》记载安定王所统辖四部之阿真部相印证。如是,安定王与裕固族之关系即可显见。

由是可见,曲先、安定、阿端三卫残破后,统帅三卫的安定王家族孑遗率领部分部众辗转迁徙,最终迁至肃州附近。但因受当时历史条件与环境所限,其并未受明廷正式封号,只得以“大头目”身份较完整地保持着其对所属部落的统治权。且在内迁过程中,安定王后裔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安定王部到大头目部落,恰好显示了这个部落的发展演变过程。[63]

裕固族民众中流行一种说法,即“天下头目都姓安”。1949年以前,裕固族不仅大头目姓安,而且部落的正副头目也都姓安,并为世袭制。[64] 关于裕固族头目缘何以“安”为姓,学界比较流行的说法将其归于“安帐(奄章)”之名。裕固族最后一任大头目安官布什嘉曾言:“头目姓安,系由于始祖名安账,由安账传至今日止己世袭二十一代矣。”[65] 这里的“安账”,通常一般写作“安帐”。以此为凭,加上《明史•西域二·罕东左卫》有“罕东左卫都指挥使只克的始祖奄章”之载,吴永明先生认定此“奄章”即“安帐”。[66] 此后,这一观点几乎成为学界定论。

其实,这一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关于奄章之来历,《肃镇华夷志》有较为详尽的记载:
若罕东、蒙古等卫,昔皆敦煌故地也。汉唐置县,宋元属夷。洪武初,宋国公冯胜兵下河西,时元守臣委的掠人民,遁入沙漠。时有青牛和尚,曰哥哥把失者游至沙州地界,投元之达卧耳交王部下,娶达女为妻,生子一曰阿卜尔加,阿卜尔加生子二,长曰俺章,次曰苦术。后奄章子者也枝派绵延,财力渐盛。章、术商议,遂谋杀耳交王,自立为头目。耳交王之子孙欲报父仇,而力不副,阴连接诸达以报父仇。俺章、苦术觉,恐灭其族,于是以所属部落遂率领以逃于沙州地方。[67]

这里的耳交王,应即明代文献所见“阿骄”,亦即“阿真”、“安定”,同音异写。如是,“耳交王”者即安定王也。上述记载言,奄章之族为青牛和尚,明曰哥哥把失,云游至沙州地界后投于安定王,娶安定王之女为妻,二传至奄章。奄章以下及其子孙世系为:奄章→班麻思结→?→只克→乞台→日羔剌→?→羽章卜,共传八代。[68] 说明奄章与安定王并非出自同族。

另有记载说,由于罕东卫内部互相斗争,仇杀频仍,奄章乃率其众于正德年间(1506~1521)由罕东卫逃居沙州境。《明会要》卷79《外番三》载:“罕东……正德中罕东部人安札(旧作奄章)与种族不相能,率其众逃居沙州境部落月番。”而原来的沙州卫已于正统十一年(1446)内迁,明朝遂于其故地设置罕东左卫安置奄章部众。

奄章本非罕东左卫人,而是由罕东部逃至罕东左卫。罕东部地处青海东北,罕东左卫在沙州,二者相距遥远,不可混为一谈。罕东卫与安定卫为世仇,某安定王即死于奄章刀下,很显然,奄章非蒙古豳王出伯家族的成员。
一种意见认为,罕东左卫势力远大于安定卫及其他诸卫,遂将罕东左卫推定为形成裕固族的核心力量。[69] 奄章也就成为裕固族“安”的由来。[70] 此说其实难以成立。因为沙州卫内迁后的沙州故地是否还有回鹘人存在?不得而知。没有回鹘存在的裕固族是不可想象的。裕固族大头目直接来源自安定王所在的安定卫,是由元代豳王家族直接传承下来的,第一任安定王卜烟帖木儿本身就是第五任豳王,直到洪武八年(1375)才被明朝改封为安定王。安定卫尽管受到吐鲁番及别部的袭扰而“余种散徙”,但安定王家族还存在,仍然是蒙古豳王系统的核心所在。裕固族的“安”姓正由“安定王”名号而来。“安定”,今日裕固人读之为“安帐”,安定王之首音节正是裕固族“安”姓的由来。[71] 安贯布什嘉言,由安帐至他本人,大头目递传二十一代,由他上推二十一代,恰好为首任安定王卜烟帖木儿。是知,“安帐”实际上即为“安定”之音译,指代的是首任安定王卜烟帖木儿。这些证据链环环相扣,足以证明今日裕固族之“安”姓,其来源只能追溯至安定王,舍此无他。

四、裕固族大头目世系表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看出,豳王家族自初祖成吉思汗直到第九世卜烟帖木儿,世系是比较清楚的。及至近世,由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清朝理藩院全宗案卷》的存在,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至1954年,裕固族大头目的世系也比较清楚。据载,康熙三十七年,厄勒者尔顺被封为七族黄番总管,习称“大头目”。[72] 自厄勒者尔顺至最后一任大头目安贯布什嘉,裕固族大头目共有十二位。

那么,自卜烟帖木儿至厄勒者尔顺共经历多少代呢?史无所载。安贯布什嘉言,裕固族大头目由安帐(实指首任安定王卜烟帖木儿)传至他这一任,共二十一传。明代前期可考的安定王共有4任,清初厄勒者尔顺以后12任,计16任,是知,自千奔而至厄勒者尔顺之间应间隔五代,惜史书未予明确记载而不明其名号。[73]

这里以历史文献的记载为依据,参考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与大头目世系》及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裕固族文化研究室所编《裕固族大头目的族谱和历代传承》,将裕固族大头目之世系表列如下。

始祖:成吉思汗(1162~1227),《重修文殊寺碑》作“真吉思皇帝”。
二世:察合台(Čaγatai),《重修文殊寺碑》作“叉合歹”,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汗国的建立者,1227~1241年在位。
三世:拜答里(Baidar),《重修文殊寺碑》作“拜答里大王”,《史籍》译作“拜答儿”,察合台第六子。
四世:阿鲁忽(Ālγū),《重修文殊寺碑》作“阿禄嵬大王”,拜答里之子。
五世:出伯(Chūbaī),《重修文殊寺碑》作“主伯大王”,为阿鲁忽次子。[74] 大德十一年(1307)被封为豳王,是为豳王封号之始。至大元年(1308)卒。
六世:喃忽里大王(Nūm-qūlī),出伯第五子,《元史》又作“南木忽里”,第二代豳王,1308~1320年在位。
七世:喃答失太子(Nūm-Tāš),喃忽里长子,出伯孙,第三代豳王,1320~1329年在位。

八世:忽答里迷失(Quyātmïš),又作忽塔迷失、忽答的迷失、忽塔忒迷失,出伯之子。第四代豳王,1329~1330年(?)在位。
九世:卜烟帖木儿(Buyān-Tïmūr),喃忽里次子,喃答失之弟。1330?~1377年在位。
十世:亦攀丹,第二任安定王,1413~1446年在位,卜烟帖木儿孙,撒儿只失加子。《裕固族大头目的族谱和历代传承》在卜烟帖木儿和亦攀丹之间列板咱失里。不妥。《明史》载:“安定王之被杀也,其子撒儿只失加为其兄所杀,部众溃散,子亦攀丹流寓灵藏。”[75] 可见洪武十年(1377),与卜烟帖木儿差不多同时亡故的除了板咱失里外,还有撒儿只失加,而亦攀丹乃撒儿只失加之子,非板咱失里子。[76] 板咱失里与撒儿只失加都不曾任安定王,与其将板咱失里列入世系表,毋宁将撒儿只失加列入显得更合理一些。永乐十一年(1413),亦攀丹被封为安定王,是为第二任安定王,距离卜烟帖木儿被杀,时隔36年。

十一世:领占干些儿,第三任安定王,1446~1490年在位。亦攀丹之子。

十二世:千奔,第四任安定王,1490年继位。领占干些儿之子。千奔之去世及其后继者,史书均无记载。

十三~十七世:失名,第五~九代安定王。此依《裕固族大头目的族谱和历代传承》的记载。按,明朝所封安定王只有卜烟贴木儿、亦攀丹、领占干些儿和千奔四人。千奔之后,明朝对安定王的册封中断。但安定王是世袭职衔,尽管没有明朝的册封,千奔之子孙仍然会继承这一封号。自1490年千奔继位至1698年厄勒者尔顺获封,大致历时2世纪,其间有7人袭职,就历史年代来说可谓正好吻合。

十八世:厄勒者尔顺,前揭《清朝理藩院全宗案卷》写作“色儿”,但模糊不清,《平定朔漠方略》明确记作“厄勒者尔顺”,故以此为准。康熙三十七年(1698)被封为七族黄番总管,为第一任大头目,至康熙四十二年(1703)病故,在任5年。自第十八世厄勒者尔顺以下至二十八世大头目索旦诺六共21任之传承情况,皆以《清朝理藩院全宗案卷》为准。

厄勒者尔顺虽与前代的继承关系不甚明了,但自此人以下皆出自同一家族,均为安姓,来自安定王(详前),应为卜烟帖木儿的直系后裔。

十九世:绰革样,1703~1725年在任。厄勒者尔顺之子。

二十世:大申布,1725~1750年在任。绰革样之子。
二十一世:端都扎什,1750~1768年在任。大申布之子。
二十二世:达尔吉,1768~1789年在任。端都扎什之子。

二十三世:扎布加(档案只有人名,其他均缺)。

二十四世:木错,?~1826年在任。扎布加之弟。

二十五世:诺尔段吉,1826~1874年在任。木错之子。

二十六世:贡保什吉,1874~1903年在任。诺尔段吉之子。

二十七世:洛藏段吉,1903~1904年在任。贡保什加之侄。

二十八世:索旦诺六,又作仁青诺尔布,1905~1910年在任。洛藏段吉之族兄。

二十九世:宫布什加,又作“安贯布什嘉”,为索旦诺六族子,1910年继任。1954年2月,肃南裕固族自治县成立,安贯布什嘉荣任人民政府主席,标志着“七族黄番总管”体制的结束。1958年,安贯布什嘉去世,时年60岁。
从上表可以看出,今天的裕固族大头目,与元代的蒙古豳王和明代的安定王是一脉相承的。元明时代,豳王及其后裔在河西走廊西端及西域东部地区的活动,对裕固族的最终形成在政治上起到了核心作用,[77] 而包括黄头回纥(撒里维吾尔)在内的河西回鹘人在文化上却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豳王家族的文化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蒙古贵族逐步回鹘化,而回鹘也逐步接受了蒙古统治者信奉的藏传佛教,实现了文化上的趋同。蒙古豳王家族与回鹘人长期共处同一地域,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联系都非常密切,经过千百年的水乳交融和发展演进,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离的关系,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一个民族共同体——裕固族。

注释:
  • 上下滑动查阅

[1]  有关文字现镌刻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博物馆裕固族大头目纪念塔背面,后作为附录收入钟进文、巴战龙主编《中国裕固族研究》第二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540~541页。
[2]  薛宗正:《回纥史初探》,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12年,第259~260页。

[3]  如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76大中祥符四年(1011)八月癸亥条载:“甘州回鹘可汗夜落纥遣使奉表诣阙。初,夜落纥屡与夏州(即西夏)接战,每遣使入贡,即为赵德明所掠。”[4]  佐口透:《新疆民族史研究》,东京:吉川弘文馆,1986年,第35页([日]佐口透著,章莹译:《新疆民族史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8~39页);高自厚:《试释〈明史·西域传〉中的“牙兰”》,《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9年第3期,第47~53页。[5] 杨富学、张海娟:《蒙古豳王家族与元代西北边防》,《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年第2期,第22~25页。[6]  [民国]屠寄:《蒙兀儿史记》卷42《出伯传》,北京:中国书店,1984年,第337页。

[7]  耿世民、张宝玺:《元回鹘文〈重修文殊寺碑〉初释》,《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254页。[8]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70页;W. M. Thackston,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Compendium of chronicles. A History of the Mongols, part Two,HarvardUniversity, 1999, p. 372.[9] 杉山正明:《豳王チュベィとその系谱——元明史料と『ムィッズル-ァンサーブ』の比较を通じて——》,《史林》第65卷第l号,1982年,第9页;杉山正明:《モンゴル帝国と大元ウルヌ》,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4年,第247页。

[10]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2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70页;W. M. Thackston,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Compendium of chronicles. A History of the Mongols, part Two,HarvardUniversity, 1999, p. 372.。[11]  张宝玺:《喃答失太子〈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再考》,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3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3页。

[12] 《元史》卷9《世祖纪六》,北京:中华书局,1976年,第193页。[13] 《元史》卷166《信苴日传》,第3911页。[14] 《元史》卷122《爱鲁传》,第3013页。[15] 《元史》卷14《世祖纪十一》,第291页。[16] 《元史》卷129《也速答儿传》,第3146页。[17]  张宝玺:《喃答失太子〈有元重修文殊寺碑铭〉再考》,新疆龟兹学会编:《龟兹学研究》第3辑,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203页。

[18]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2卷,第170页;W. M. Thackston,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Compendium of chronicles.A History of the Mongols, part Two,HarvardUniversity, 1999, p. 372.[19] 《元史》卷22《武宗纪一》,第494页。[20] 《元史》卷22《武宗纪一》,第504页。[21]  李永宁:《敦煌莫高窟碑文录及有关问题》(二),《敦煌研究》试刊第2期,1982年,第109页。[22]  李正宇:《速来蛮》,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367页。[23]  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与大头目世系》,《甘肃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48页;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75页;高自厚、贺红梅:《谱系——裕固族二十一代世袭大头目》,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3年,第48页。[24]  参见敖特根《蒙元时代的敦煌西宁王速来蛮》,《兰州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第40~46页。[25]  李逸友编著:《黑城出土文书(汉文文书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27页。[26]  [波斯]拉施特著,余大钧、周建奇译:《史集》第2卷,第171页;W. M. Thackston, Rashiduddin Fazlullah's Jami u t-tawarikh Compendium of chronicles. A History of the Mongols, part Two,HarvardUniversity, 1999, p. 372.[27] 《元史》卷108《诸王表》,第2738页。

[28] 《元史》卷22《武宗纪一》,第557页。

[29] 《元史》卷27《英宗纪一》,第611页。

[30]  胡小鹏:《元代西北历史与民族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40页。

[31]  耿世民、张宝玺:《元回鹘文〈重修文殊寺碑〉初释》,《考古学报》1980年第2期,第253~263页。

[32]  杉山正明:《豳王チュベィとその系谱——元明史料と『ムィッズル-ァンサーブ』の比较を通じて——》,《史林》第65卷第l号,1982年,第11页;杉山正明:《モンゴル帝国と大元ウルヌ》,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4年,252页。

[33] 《元史》卷三十九《顺帝本纪》二,第837 页。[34] 《元史》卷33《文宗纪二》,第745页。[35] 《元史》卷35《文宗纪四》,第789页[36] 《元史》卷36《文宗纪五》,第799页。[37] 《元史》卷108《诸王表》,第2743页。[38]  [民国]屠寄:《蒙兀儿史记》卷150《诸王表二》,第968页。

[39] 《元史》卷29《泰定帝纪一》,第649页。

[40]  胡小鹏:《元代西北历史与民族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41页。

[41] 《元史》卷42《顺帝纪五》,第901页。

[42]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研究所圣彼得堡分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上海古籍出版社合编:《俄藏黑水城文献》第4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14页。

[43]  Dai Matsui, Revising the Uigur Inscriptions of the Yulin Caves, Studies on the Inner Asian LanguagesXXIII, The Society of Central Eurasian Studies, 2008, pp. 18-21([日]松井太著,张铁山、李刚译:《楡林石窟回鹘文题记重考》,《民族古籍研究》第1辑, 2012年,第35~37页);杨富学:《榆林窟回鹘文威武西宁王题记研究》,《庆贺饶宗颐先生95华诞敦煌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214~218页。

[44] 《元史》卷42《顺帝纪五》,第901页。[45]  [清]查继佐:《罪惟录》卷3,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767页。[46] 《明史》卷330《西域二·安定卫》,第8550页。

[47] 《明太祖实录》卷90,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第1586~1587页;卷96,第1654页。[48]  高自厚、贺红梅认为,明朝所封安定王是名副其实的“撒里畏兀儿首领”,不同于威武西宁王等“只能列入蒙古王系之中”(《裕固族通史》,第45页)。言外之意就是明代安定王不能“列入蒙古王系之中”。此说恐有不妥,因为安定王本为出伯后裔,首任安定王卜烟帖木儿本身就是由豳王改封而来的,何以不可归入“蒙古王系”呢?[49] 《明太祖实录》卷131,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第2087~2088页。又见《明史》卷330《西域传二·赤斤蒙古卫》,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8556页。[50] 《明太祖实录》卷211,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1962年,第3138 页。

[51] 杉山正明:《豳王チュベィとその系谱——元明史料と『ムィッズル-ァンサーブ』の比较を通じて——》,《史林》第65卷第l号,1982年,第9页;杉山正明:《モンゴル帝国と大元ウルヌ》,京都: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2004年,第247页。

[52]  胡小鹏:《元代西北历史与民族研究》,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第43 页。[53] 《明史》卷330《西域二·安定卫》,第8550页。[54]  [明]严从简著,佘思黎点校:《殊域周咨录》卷14《西戎·安定阿端》,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69页。[55] 《明史》卷330《西域二·安定卫》,第8553页;[明]严从简著,佘思黎点校:《殊域周咨录》卷14《西戎·安定阿端》,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469~470页;[清]梁份著,赵盛世、王子贞、陈希夷校注:《秦边纪略》卷1《西宁卫》,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5页。

[56] 《嘉庆重修一统志》卷279。[57]  杨富学:《裕固族东迁地西至哈至为沙瓜二州考》,提交“西域—中亚语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11月23-25日,北京:中央民族大学)论文。[58] 《裕固族东迁的故事》,安建均等选编:《裕固族民间文学作品选》,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53~55页。[59]  高自厚:《裕固族“安姓”来源考查——浅谈裕固族中的“安”姓与明代安定王的关系》,《甘肃民族研究》1990年第3~4期,第5页。[60]  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与大头目世系》,第46页;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第52页。[61]  陈宗振:《西部裕固语研究》,北京: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第119页。[62]  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与大头目世系》,第45页;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第53页;高自厚、贺红梅:《谱系——裕固族二十一代世袭大头目》,,第75页。[63]  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与大头目世系》,《甘肃民族研究》2000年第2期,第46页。[64]  高启安:《裕固族“天下头目都姓安”试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第49页。[65]  薛文波:《裕固族历史初探(下)》,《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81年第3期,第16页。[66]  吴永明:《裕固族族源初探》,《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年第1期,第34~41页。[67]  [明]李应魁著,高启安、邰惠莉点校《肃镇华夷志校注》,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75~276页。

[68]  高启安:《裕固族“天下头目都姓安”试释》,《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3期,第50页。[69]  李天雪:《裕固族民族过程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107~110页。[70]  高启安:《安定卫的残破与部众迁徙觅踪——兼论安定卫与裕固族形成的关系》,《西北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4期,第6页。[71]  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与大头目世系》,第48页;高自厚、贺红梅:《裕固族通史》,第53页;高自厚、贺红梅:《谱系——裕固族二十一代世袭大头目》,第75页。[72]  七族黄番总管,当地汉人一般称作“大头目”,而本族人一般称作“诺颜”或“伯克”。清康熙年间,裕固族被划分为七族,即:大头目家、杨哥家、五格家、八格家、罗儿家、亚拉格家、贺郎格家。七族黄番总管获赐黄马褂和红顶蓝翎子帽。

[73]  千奔之后又传五世,惜逢战乱与迁徙,史无所载,故名号、事迹皆不得其详。[74]  高自厚、贺红梅指出伯祖谱为:“成吉思汗、拖雷、旭烈兀、猛哥帖木儿、出伯”(《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与大头目世系》,第48页;《裕固族通史》,第275页;《谱系——裕固族二十一代世袭大头目》,第48页),大误。[75] 《明史》卷330《西域传二·安定卫》,第8551页。[76]  高自厚、贺红梅称亦攀丹为“板咱失里之子”(《裕固族大头目部落与大头目世系》,第48页;《裕固族通史》,第274页;《谱系——裕固族二十一代世袭大头目》,第73页),明显有误。[77]  有关论述,详见杨富学、张海娟:《蒙古豳王家族与裕固族的形成》,提交“裕固族文化发展学术研讨会”(张掖,2012年7月22-25日)论文。修改稿将刊于《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年第4期。

编按:本文原刊《河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1—21页,如若引用请参考原文。



往期阅读:


杨富学 张海娟 |蒙古豳王家族与元代西北边防

杨富学 安玉军 | 藏族、蒙古族、土族因素与裕固族的形成

杨富学 张艳| 裕固族先民的文殊信仰及其心目中的文殊道场——以莫高窟、榆林窟回鹘文题记为中心

杨富学 | 裕固族与晚期敦煌石窟



长按二维码识别,期待您的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敦煌民族宗教与文化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