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关于法学生转换金融赛道的几点思考

打工人小李 是LUCKYLEE 2024-07-01


我身边有不少法学生在试图卷进金融赛道。

有卷成功的,也有卷到一半惨淡离场的。

突发奇想,写下此文,为各位想要从法学转到金融赛道的朋友们提供一些思路或是想法。

也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理性讨论。


01|为什么法学生要转金融赛道?



(1)金融行业整体的高薪资令无数法学生趋之若鹜。


大量数据表明(我就不专门找数据了,懒),金融行业整体的薪资待遇是相对高于其他行业的。例如在一个IPO项目里面,若成功发行,券商和律所的酬金不在一个量级,可谓是保荐人吃肉,律所喝汤。

Ps.此处用的是“整体水平”,切勿用个别情况进行差别比较。毕竟每个行业都有佼佼者。


(2)强监管下的金融行业对法学生有巨大的人才需求。


基于金融行业的特征(风险性高、传导性强、连带作用明显),政府采取强监管的态度,并频繁出台各种风险预防或化解规则。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该行业对于以规则解读为专长的法律人有了更大的人才需求,需要风险意识高的法学生层层把关。(此处最好补上每年相关岗位的人数招收情况,但是我懒)


(3)富集的商业信息助推法学生更容易挖掘到财富密码。


金融的一大特征是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分配,因此金融领域里的人每天都在关注各种信息。而基于工作需要获取到的大量商业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同样也有利于相关从业人员作出自己的投资判断。


(4)部分国资背景的大型金融机构工作稳定性更强。


基于我国的特殊国情,大型金融机构多为国资背景。国企在常人看来天然带有铁饭碗、工作稳定的特征,而基于这一特性也让人颇为心动。


02|金融领域有哪些法学生职业转换选择?

金融是个大类,主要包括券商、银行、信托、保险、基金。本文按照这些机构内部通常会设置的部门,分为中后台岗位和前台业务岗位。


1. 中后台岗

(1)法务部门

或许是因为这个岗位上带有一个“法”字,因此该岗位应该是法学生最为熟悉的,也是法学学生在金融领域中最为集中的,日常工作主要是公司日常的一些合同、诉讼管理等事项。


(2)合规部门

此处将法务和合规部门进行区别,主要是因为金融行业按照监管要求,大部分对此都有较为严格的划分,日常工作主要是公司及员工合规管理为主。


(3)质控内核部门

对于这一机构,有些企业可能会把这一部门设置在前台,但为了方便划分,本文还是放在中后台这个大类里面。券商的质控内核通常是负责券商每一个IPO、再融资、并购重组的审计工作,质控内核既要评估项目的实质风险也要核验投行项目组的工作程序和底稿,相当于券商内部设置的发审委。


(4)董事会办公室中的公司治理团队

大部分的金融机构都是上市公司,而上市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的要求,需要完成一系列的信息披露工作以及内部的公司治理流程。基于此,熟悉相关规则的法学生也更为适配。


2. 前台业务岗

包括但不限于券商投行承做部门、券商资管部门、银行的投行部门以及信托经理等。


在这个类别下,我没有类似于上述中后台岗位一样进行划分,一方面是因为我懒;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我的知识储备上,对法律更为熟悉一些,虽然都是运用法律规则,但也知道不同的岗位里规则运用下的些许不同。但这也从侧面说明,这些不同的前台岗位,虽然会运用到一些法学知识,但主体还是金融、财务和行业知识。


在前台业务岗位里,对于一些知识壁垒相对较低的,如制作excel表格、盖章、核对底稿等工作接受过高等教育、具备吃苦耐劳的人几乎都能做;但是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比如估值建模、财务分析等就是法学生的既有知识储备里较难完成的。


基于法学专业的特点——防范化解风险,因此在公司里更多适配于上述的中后台岗位。而前台岗位是负责公司业务发展的,法学知识在日常的工作当中会涉及,但是占比不大,需要法律+财务+行业的复合型人才。而基于这种岗位作用上的区别,二者的薪资待遇差距不小,并且这一差距会随着企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拉大。

03|如何实现赛道成功转换的目标?

“树立目标,尽早规划,多刷实习,积攒经验。”

(此处指的是校招生,社招暂不讨论)

这里的赛道转换主要是指法学生转到金融前台业务岗位。因为在我的理解下,只有真正去了金融的业务前台岗,才是真正的跨赛道。不然以法学背景为优势去到金融机构的法务、合规之类的中后台岗位,本质上还是主要从事法学相关的工作内容。


(1)树立目标。目标岗位的不同,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是不尽一致的。大类之下,金融机构前台和中后台的能力值要求不同;细分之后,即便是中后台,不同岗位对应聘者的要求也不同。所以,需要以终为始,先定目标再去积攒相关履历。


(2)尽早规划。强调时间一定要早!多去看看相关岗位的要求(微信输入关键字,啥都有),比如需要具备建模知识/财务知识/CPA全科通过或是过了哪几门等等。因为只有提前规划了,才能有充足的时间去加入这个内卷的赛道当中。同时,也为自己未来想要转换赛道留下缓冲的时间。


(3)多刷实习。坦白说,金融专业的学生相比法学专业的学生,内卷程度总体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金融专业学生可能本科大二开始就在疯狂刷各种实习,形成自己行业认知和关系网络,PTA、小黑工,然后再一步步成为全职实习生、暑期实习生、留用实习生。据我以往的观察,正常背景的人(其实能卷到头部都非同寻常了,大部分都是国内外顶级学校的履历,这里主要是非关系户)能够最后顺利拿到心仪的offer,都至少有四到六段的实习经历(保守估计)

注:也不是说关系户不需要实习哈,我见过好多有关系、又厉害、又努力,关键是长得还好看的VIP。毒鸡汤之“没有伞的孩子更要用力奔跑”


(4)积攒经验。实习一方面是为了让简历变得好看,另一方面是为了积攒相关的项目经验和实务知识。金融、法律都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去逐步建立、补充、完善相应领域的知识。同时,由于金融行业人才供过于求,属于雇主买方市场,在大家学历背景都不错的情况下,都希望实习生能够招来即用,而不是自己花大量的心力去培养。(没有吐槽的意思,陈述客观事实罢了)

因此,通过过往一段又一段的实习去积攒相关经验,最后争取自己最心仪的单位/岗位中去。


以下是宇宙尽头男孩wh成功从法学生转到金融前台赛道的经验分享:

首先实习实习实习,永远最重要的是实习;

其次是信息——招聘信息、申请时间、考核流程、考核方式、公司氛围、待遇等等,特别是,有些公司不介意专业,有些公司不喜欢财务知识较弱的,多多加入各种金融相关社群搜集信息;

其三是考证,(法考必备,自不待言)CPA还是要尝试,虽然绝大部分法学同学都考不出来,但是至少尝试下知道会计财管等是些什么知识内容;

其四是心态与思考: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知道自己(能力与性格两方面)能够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将自己的“供给”对准目标的“需求”,尽量匹配。

以上各方面,相辅相成,在实践中螺旋上升。


04|谈谈个人目前想到的赛道转换风险

转换赛道的缘由在于好处已经在第一部分的动机中均已提及,此处仅围绕一些风险点进行思考,并作出友善提示。

要强调的是以下部分是个人目前想到的(注意这个时间状态)一方面,认知能力会随着时间提高;二是风险是动态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


(1)法学专业基础不牢的情况下盲目跨领域存有两边知识都不扎实的风险。


法学和金融都不是很好进入并打扎实的学科。在普通人智力水平、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两个都想要但两边都没做好的人是大多数。很多岗位会给同时具备这两方面知识的人开出很高的薪资待遇,是因为能够兼具这两部分知识、并且能够灵活运用的人数量本来就不多。而数理基础本来就稍显弱势的法学生,若是硬卷到金融前台业务的赛道里,一方面难度大;另外一方面因为日常工作中对法学基础的锻炼相对较少,因此很可能陷入金融财务部分做着吃力,法学基础也不扎实的困境当中。


(2)金融行业本身人才已经是供过于求的情况下法学生内在竞争力不足的风险。


因为这个行业常年供过于求,极度内卷,越往头部越是卷得可怕(懂得都懂)。因此,对于很多半路出家,但又心怀投行高薪梦想的法学生就要思考自身是否有和其他商科背景出身的人一样有专业、院校、知识储备上的强竞争力。以本人为例,我在法大读研,政法背景出身的我在法学赛道上可以去到这个领域里面的头部,和一些强势985的同等专业学生一个梯队进行竞争;但如果我去金融赛道,竞争金融前台业务岗时,在面试官眼里,这就只是一个普通的211。(再次没有吐槽的意思,单纯陈述客观事实)


(3)金融赛道与法学赛道风格迥异,法学生处于信息弱势方的风险。


如果没有家庭背景的帮助,如果没有积极主动靠个人去外拓,我们的关系网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周围的同学构造起来的。如果身边积极内卷的商科同学多一些,那对于他们这个领域的游戏规则就会更了解一些。相反的,如果朋友圈主要是法学生,那日常接触到的信息大多就是这个领域的了。而此种情形就天然的构造起信息壁垒,并不知道不同赛道的游戏规则,对于很多只有一腔热血想要硬跨赛道的法学生而言,努力到最后都是徒劳(此处我怎么显得有点悲观,没办法,太卷了呗)。


最后,祝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

-   E N D   -

宇宙尽头男孩wh对本文写作亦有贡献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