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江西小炒”缘何“出圈”

章志鹏 当代江西 2024-05-12

“江西小炒”不仅量大实惠、口味独特,更承载着一个群体的体面。对于来这里放松身心和胃口的普通打工人来说,热菜配酒,越吃越有。


这些日子,“江西小炒”突然爆火网络。在某短视频平台,一则关于“江西小炒”的短视频,点赞、转发和留言超过10万。
视频内容讲的是,在义乌一场音乐节上,歌手周梓倩在互动环节问现场观众义乌特产是啥,大家异口同声地喊:“江西小炒!”这个答案让初来乍到的周梓倩蒙圈了好一阵子。
“江西小炒”凭什么征服义乌人民?这个特殊的“特产”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遍布街头巷尾的“江西小炒”餐馆。
自古民以食为天,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吃在中国,神州大地的菜品千姿百态,按照不同的口味,形成各自的体系,还有很多主菜系衍生出来的支派,遍布全国各地。
作为美食大省,江西风味的经典菜肴不胜枚举,藜蒿炒腊肉、宁都三杯鸡、莲花血鸭、余干辣椒炒肉、井冈烟笋等都是其中的代表。
中国是饮食文化大国,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地理环境、气候物产、文化传统以及民族习俗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菜肴派别,知名度较高的有鲁菜、川菜、粤菜、闽菜、苏菜、浙菜、湘菜、徽菜,俗称“八大菜系”。
八大菜系中有七个都在南方,浙菜名列八大菜系之一,而赣菜并未上榜。那么,“江西小炒”作为赣品菜肴,凭什么“喧宾夺主”打败鼎鼎有名的浙菜,在“小商品之都”义乌开疆拓土,俘获一众食客?
其实早在去年2月,在乐平市鸬鹚乡召开的“江西小炒”产业促进座谈会就披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乐平市在省外开办的“江西小炒”餐饮店近5000家,主要分布在江浙一带,这个数字目前仍在增长。
因为地理位置毗邻,两地交通便捷,很多江西人到浙江务工赚钱,据说最高峰的时候,有近300万江西人在浙江务工。大规模的人员往来催生了文化交流,也培育了独特的群体消费。
他们既是“江西小炒”的“掌勺人”,也是“江西小炒”的消费者。

“江西小炒”常见菜品——辣椒炒肉。
义乌人异口同声喊出家乡的特产是“江西小炒”,这足以说明“江西小炒”在义乌乃至在浙江的影响力,低调的 “江西小炒”这一回被动高调了起来。
浙菜大多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其中代表名菜有西湖醋鱼、东坡肉、龙井虾仁、荷叶粉蒸肉等。这些菜肴往往出现在大酒楼和高档饭店中,请客吃饭很有面子。
但普通大众更青睐的是接地气的家常小炒,在烟火气十足的集市、农贸市场和工地小区门口,“江西小炒”无疑成为大多数人的第一选择。
菜随人走,遍地开花。江西本地菜肴口味偏重,江西人尤其喜辣,很多去到浙江务工的江西人难以适应浙江菜喜甜的口味。他们思念家乡菜口味,爱吃风味独特的江西小炒,于是,最初服务于江西务工人员、以“江西小炒”冠名的街头菜馆开始雨后春笋般出现。
当年,很多新店都是不需要广告,不用宣传营销,自然而然就会有可观的客人登门。江西老表在当地盘下个小店,做餐饮赚钱的消息传回了老家,成群结队的江西人就干起餐饮这一行。随着两地日渐活跃的经济文化交流,“江西小炒”就此扎根在这种土壤里。
量大实惠,口味纯正。走出江西的“江西小炒”,并不算当地的“硬菜”,而是最普通的家常菜。没有石耳炖鸡,也没有砂锅甲鱼,他们做的都是下饭菜,相比较其他快餐,“江西小炒”量多实惠、口味纯正,深受当地人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喜爱。
据非官方统计,在外经营“江西小炒”店的老板有将近10万人,其中大部分都是夫妻店或者父子店,这些店多分布在社区、集市,相互辐射,彼此合作。吃苦耐劳的他们起早贪黑、兢兢业业,用实惠和诚意打动了食客。
打工人难得的一份体面。出入“江西小炒”店,你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借酒消愁,也看不到悲伤难过。这里的菜普通,人也普通,但小锅大盘,就是能给普通人以一种生活的体面,这里就像一个短暂的休息港湾,能让明天干活更加卖力。
亲民的菜价,说鸡就是整鸡、说鱼就是大鱼的菜量,还有永远离不开的鲜辣椒、豆瓣酱等。便宜量大又下饭,“江西小炒”成为了很多普通人改善伙食、老乡聚餐的首选。
打工人特别是农民工群体,他们能一边看菜,一边掏出半瓶白酒,喝着一口老家带来的酒,喝的是乡愁,喝的是生活,喝的是为家庭干活赚钱的劲头。
如果说黄焖鸡米饭是一个人孤独地享用食物,那“江西小炒”更像是一场宴席,但这是属于那些普通打工人的宴席。
在“江西小炒”店出菜最多的就是干锅菜,干锅鲫鱼、干锅肥肠、干锅花菜、干锅土豆,一切都可干锅。热气腾腾的干锅,既入味、也暖胃。对于来这里放松身心和胃口的普通打工人来说,热菜配酒,越吃越有。
他们并不在意档次,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可以放松的地方,一个让自己努力生活、拼命干活的加油站。“江西小炒”恰巧能给他们这样的体面。

“江西小炒”获食客肯定。
近日,赣菜(杭州)中心在杭州市举行揭牌仪式,正式投入运营。“赣菜中心”抢滩杭州,彰显出江西打造赣菜品牌、做大做强赣菜产业的决心和信心。
目前,江西省外的赣菜正餐厅已接近3500家,江西启动实施赣菜“扬名”行动,将进一步提升赣菜知名度和美誉度。在这种背景下,推动“江西小炒”做大做强,江西能做的还有很多。
热情好客就是“江西小炒”的代名词。人才资源是发展的第一资源,眼下,江西各地开启了新一轮的引人、留人大战。
值此契机,通过大力发展赣菜精品文旅产业项目,发挥城市资源优势,用特色亮点来镌刻城市活力印象是突出重围的有力举措。要想留住一个人的心,就要先留住他的胃。
作为赣菜“课代表”的“江西小炒”,想必也能为江西吸引人才尤其是吸引江西籍在外人才回流加分不少。
沙县小吃、兰州拉面,在国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南昌可以靠走出去的“江西小炒”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利用“文旅+美食”的黄金组合吸引人气。餐饮消费是旅游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拉动经济发展的地位中举足轻重。
近年来,南昌通过烟花秀、龙舟赛等一系列主场活动成功聚集“网红”效应,来昌旅游游客人数显著增长,可以通过发放赣菜消费券针对性刺激本土菜系良性发展,用美食招待八方来客。
事实上,品牌建设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有关部门应加强良性引导,整体打造提升,为“江西小炒”提供公益宣传,鼓励各大直播平台给予流量支持,组织网络“大V”推广宣介,对于外地的江西人给予更多的关怀与支持。
如今,“江西小炒”迎来了产业发展的风口。恰逢各地抢抓预制菜产业,产业融合发展正当其时。可着力在食品包装、产品研发、品质提升、品牌创建上下功夫,打造更多具有“江西小炒”特色味道的预制食品,充分挖掘品牌发展潜力,把产业热点变成发展亮点。
只有接地气的、符合大众的产业才能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道道“绝杀”的“江西小炒”妥妥又是江西一张闪亮的名片。当更多“江西小炒”的“流量”转化为江西发展的“增量”和百姓福祉的“分量”,“江西小炒”的故事就会越来越精彩。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交流:千年瓷都器走天下

传承:千年窑火永燃不熄

创新:千年古镇再发新枝

何以景德镇

“帝师元老”朱轼

“以竹代塑”的江西机遇

关紧AI的“潘多拉魔盒”

阅读御窑的前世今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