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

其他

仁心仁术,如何炼成?

开栏的话:新时代有新气象,更有新作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全面呈现使命引领的大学战略型发展新成效,展示院系面向未来的建设实绩,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推出“对话院系掌门人”系列访谈,以多视角、全媒体的方式,解读优秀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路径,透过学院之窗看到浙大之为,经由院长之思解读浙大之治,以浙大作为服务强国战略。新时代有新气象,更有新作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落实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全面呈现使命引领的大学战略型发展新成效,展示院系面向未来的一流学科建设实绩,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推出“对话院系掌门人”系列访谈,以多视角、全媒体的方式,透过学院之窗看到浙大之为,经由院长之思解读浙大之治。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对生命的敬重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对话浙江大学医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荷凤感悟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浙大医学人的使命与担当学医热培养一个医生要多久?从课桌走向手术台,一名医学生成长为合格的医生需要经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培养模式,但从本科到博士也需要十年左右。如此漫长的培养周期,给了医学生别样的“修炼”。即便学医如此艰深,学着比一个人还要高的教材,却依旧挡不住大家对医学的热情。面对社会大众的期待,面向国家战略的需求,浙江大学医学院始终致力于培养卓越医学人才,引领未来医学发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医学院。“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妙手回春,成语词典中,人们对医生的赞美从不吝啬,”从医超40年的黄荷凤感触很深,“因为医生总是在帮助别人,是实现一个人人生价值最有意义的职业之一。”如何激发医学生心中的使命感?浙大医学院不断探索提质增效的育人路径,哪怕是一个短课时、一小节教案,医学院的老师们都不断针对教学中出现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创新教学模式,为人才培养付诸心血。“我们一方面将基础研究的老师双聘到附属医院,另一方面也邀请临床的名医来为学生上课。”采用“模块化课程”和“见-实习医生制”为核心的临床医学课程的授课新模式,黄荷凤说:“我们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让学生毕业后就能成为一个非常合格的住院医生。”在浙大,医学生的培养并非只在医学院。有一批学生在完成化工、生物、材料等专业的本科学习后,进入医学院开展全周期的研究生培养,即“八年一贯、两段完整”。同时,充分依托学校的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试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本博贯通培养,探索构建“交叉课程+交叉项目+交叉团队”的育人体系。“仁心仁术,求是求新,致力于培育引领医学发展的时代新人,为促进人类健康作出卓越贡献。”黄荷凤说,“这就是我们的办学使命。”医学+教书育人,治病救人,链接的是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最终的落脚点也是人。高水平附属医院是高水平医学院建设的基地与“练兵场”。浙大医学院的8家直属附属医院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既要看好病,更瞄准“看别人不能看的病,开别人不能开的刀”。在高远使命引领下,浙大医学院不断擦亮附属医院“国家队”的金名片,连续五年有5家附属医院在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获评最高等级,稳居全国高校第一。“我们拥有3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都为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黄荷凤说,瞄准从临床实践诞生的“新问题”,需要基础科研的“新研究”,进而搭建起基础与临床“新桥梁”。依托学校多学科综合优势,医学院建立起全国首个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立推动科研成果临床转化的转化医学研究院,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浙大方案”。高能级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仅在2024年前四个月,医学院就已经迎来了4篇国际顶刊文章,展现出良好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的创新协同。而在不久前,浙大交叉团队联合发布了一项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侵入式脑机接口控制机械臂书写汉字。根植于浙江大学深厚的多学科土壤,医学的交叉发展欣欣向荣,正探索建立起一套“厚植医文、医理为基、医工驱动、医农协同、智能医信”的多学科融合体系。黄荷凤说:“传染病、器官移植、心血管、微创医学、生殖医学……这一系列优势学科依托浙大的优质人才和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推动临床重大关键核心问题协同攻关。”在浙江大学这片交叉融通的热土上,医学院大有可为,也大有作为。未来,医学院将进一步做好优势学科建设,打造服务自立自强的医学战略科技力量,系统谋划建设国家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产出大成果,作出大贡献。医与师112年前,韩清泉等浙大医学创始人在西子湖畔发出呼唤——“教授应用科学,养成医药技术人才”。而在今天,由此发端的“仁心仁术、求是求新”影响着一代代浙大医学人的成长,成为了浙大医学精神,并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浙大医学人在这条道路上,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需求,砥砺前行。打造引领医学发展的人才群峰,浙江大学医学院成为构筑医学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先行军。浙大医学院以更大力度引育顶尖人才团队和临床科学家,给青年人才提供高质量平台和资源,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有发展”。走心、暖心的引育工作,是浇灌人才成长的“活水”。近一年来,医学院就新增了两位院士和一批顶尖学者,涌现出南丁格尔奖获得者等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卓越人才。一大批浙大医学院的毕业生,在国际顶尖高校、实验室进修后,放弃海外高薪职业后选择“回家看看”,加盟母校,担负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神圣职责。如何全方位地衡量一个人才?医学院探索构建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努力推动从注重论文数量和分数的简单评价向注重成果创新性与关键技术前沿性的综合评价转变,从单一学科或学科类评价向跨学科、多视阈评价转变,从结果性评价向过程与结果、个人与项目、目标与发展结合的评价转变,着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生态,进一步激发人才团队的内生动力。在医学的星辰大海中,浙江大学医学院将继续探索、创新、实践,为人类健康事业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黄荷凤说:“我坚信在全体浙大医学人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开创世界一流大学医学院和优秀医学学科建设的新局面,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大先生和仁心仁术的苍生大医。”通往医学奥秘的阶梯等待着浙大医学人迈着昂扬奋进步伐去不断攀登浙江大学医学院未来可期评论区福利欢迎写下你对报考浙大医学院的提问或是在医学院学习的回忆、未来的期待医学院答疑小助理将来到评论区与师生校友和家长们互动截至6月28日中午12:00点赞量排名1-3楼可获浙大二院浙大院区体检套餐各1次4-10楼可获防晒口罩各1份11-20楼可获医学院笔记本套盒各1份体检套餐需线下兑换2024年9月1日前使用有效(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策划监制:党委宣传部
6月26日 上午 10:49
其他

上新了!浙大本科录取通知书里藏了盏“灯”

2024年高考落下帷幕合上笔盖告别的是过往奋力拼搏的高中生涯打开录取通知书看见的是未来的蓝图与前程求是创新,薪火相传群英荟萃,灿若星辰录取通知书镌刻的是对新一批求是学子的邀请与祝贺是对浙大人的肯定与期待更是一份求是育人、启真问学的“承诺书”为了迎接新一批浙大人2024年本科录取通知书上新啦!快和小浙一起来看看吧亮点1一盏灯照亮“灿若星辰”的你未来已至你将和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共享“浙大人”这个光荣的称号共同承担起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今年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以长画卷的形式铺开录取通知书仿佛展开一幅未来的求学蓝图向右滑动展开录取通知书内页选用特殊透光材质透过阳光可映现出求是大讲堂上空的璀璨星辰灯这是独属于新生们的惊喜一盏灯,引领学子步入求是之路一盏灯,照亮面前灿若星辰的你内页下方的图画巧妙融合了浙江大学“港泉溪池江舟海”七大校区地标建筑为设计元素从求是蓝、创新红到青渐绿、月白黄象征着一代代浙大人的春秋冬夏寓意着浙大人不变的传承与坚守亮点2从《四库全书》中来古典又新潮!百廿年来,一代代浙大人为保护和传承文脉鞠躬尽瘁1937年11月,为保护文澜阁本《四库全书》浙大师生在校长竺可桢的率领下一路西迁,安全地将库书存放在贵阳地母洞并在极其有限的条件下对库书进行科学、细致、持久的除湿防护摄于1937年贵阳地母洞,文澜阁本《四库全书》藏地此次全新改版的本科录取通知书借鉴《四库全书》古籍的装帧方式体现出浙大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每一次轻轻翻页是对文脉的追溯、尊重与传承更是求是精神薪火相传的见证愿浙大学子们接力赓续中华文脉昂首坚定文化自信亮点3自立式设计书立人也立今年的浙江大学录取通知书采用了创新的自立式设计立住的不只是一份被录取的荣誉更是一份对浙大学子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期待你将看到通知书最左侧竺可桢校长的“两问”字字铿锵右侧由马一浮先生作词应尚能先生谱曲的浙江大学校歌声声入耳,扣人心弦浙大,是日记本中摹写千百次的目标是书桌上偷偷刻下的印痕是年少时的梦想当你们的脚步踏入求是园“求是园欢迎你!”将会是第一声亲切的问候此后,身为年轻一代的浙大人你们将与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名字一起分享“浙大人”这个光荣的称号共同承担起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的责任!萌新们,我们在浙大等你!福利时刻拿到录取通知书意味着翻开人生的新篇章你有什么想要对浙大说的话吗对大学生活有什么样的期待呢快来评论区留言截至6月29日上午10点我们将为留言点赞前20名的读者送录取通知书——的周边!浙大定制尺子、卡套、手机支架等你来拿!统筹:周亦颖文案: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6月25日 上午 10:03
其他

在浙大,无限可能!——致即将进入大学的你们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见字如面。2024年的高考已经落幕,经历过这场人生大考,你们将从紧张而漫长的备考时光中迈向更为绚烂多彩的人生舞台。在满怀期待等待成绩的这段时光里,我想以这样的方式和大家聊聊。人生就像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看平原辽阔,看高山巍峨,看长河蜿蜒。对大家而言,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新征程的开始,而非某个瞬间的终点。对大学而言,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每一位教育者的心之所向。我时刻提醒自己,每一位踏入大学校门的学子背后,都承载着一个家庭的殷切希望和几代人的梦想。因此,将同学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才,不仅是大学教育的崇高使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引领时代,定不负时代立德树人始终是一所大学的根本,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始终是高校的职责所在。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变革,高等教育必须具备敏锐的洞察力,精准识别变化,科学应对挑战,并主动寻求创新与突破。然而,在推动大学从“象牙塔”向“社会引擎”转变的过程中,我们更应坚守教育的初心与使命。着眼人的全面发展,浙江大学始终以一流的教育理念引领一流的人才培养。我们致力于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精准化的教育服务,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荣誉教育体系,强化“通专跨”融合培养,持续创新学科交叉、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教授学术小组”等育人平台以及众多的国家级科研平台有力支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适应智能化时代知识生产与传播方式的变革,学校率先发布《大学生人工智能素养红皮书》,启动AI
6月21日 上午 10:13
其他

权威!浙江大学2024年各地本科招生咨询联系方式公布

本科招生咨询联系方式浙江大学已陆续公布2024年各地本科招生咨询联系方式作为学校招生咨询服务团队他们将以饱满的热情解答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疑问、回应关切欢迎大家前来咨询其它报考相关事宜请持续关注浙江大学本科生招生网(点击即可跳转)扫描下方二维码
6月20日 上午 11:37
其他

重回母校,他带来一张好课金名片

一位永葆好奇心的师长一位有使命的药学人毕业于求是园又执教于此药学院曹戟教授他的课堂有趣又有料学生爱听爱学赢得超高的抬头率和好评率《药理学》《药理学实验》连续4学年获得教学评价前20%他不囿于舒适圈与自己较劲、与教学较真不断打磨好课金名片学习up主讲好课同频共振、深度交互是曹戟开启高质量课堂的第一枚钥匙。“什么是药?片剂、冲剂、还是苦涩的中药?”曹戟在课堂上每15-20分钟就会抛出一个开放性的趣味问题引入知识点,点燃学生投入课堂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了生动说明药物的形态多样性,在《药理学》开篇时曹戟给同学们介绍了一款特殊的药——游戏药物。在“游戏”软件中,医生开具电子处方,让病人通过重复“玩”的动作治疗注意力不集中的疾病。游戏药物作为药的一种,打破低年级学生对于药物的刻板印象,调动起积极的课堂讨论。“我很享受讲课的过程,与大家交流对我来说是一件趣事,我也经常能从同学们天马行空的想法中汲取灵感。”面对与自己初入学时一样热忱的求是学子,曹戟总是萌生着一股天然的亲近感。他注重日常的观察积累,在工作的间隙关注了不少b站等平台做科普分享的up主,用贴近年轻人的语言讲授知识。课堂上的“金句”互动总能引起大家的共鸣。讲到创立转座子学说的女科学家Barbara
6月19日 下午 7:20
其他

区区一个期末考,浙大学长互助笔记来支招

期末冲刺,线性代数仍不明其意?物理、化学、微积分云里雾里?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毫无头绪?不用担心,有这样一批学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为你助攻一本本学长们的学习心得、共享笔记也是他们花费心血铸就的通关宝典在多年的使用与迭代中见证了一届届同学从疑惑到豁然开朗从办朋辈辅学到笔记互助在共享中让你掌握知识的精髓(文末有链接可获取学长们的教材/笔记)让教材“美”起来传统线性代数教材的教学路径,大多以行列式为起点,注重行列式与矩阵的计算,但有的同学发出疑问,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更好地展示出线性代数美学的核心?能不能通过线性空间与映射的方式来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具象思维,进而让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数学的抽象概念呢?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2020级图灵班的吴一航决定用简单易学的方式重塑线性代数学习路径。自2021年起,他积极参与学院学研部(现更名为竺可桢学院学业指导中心)发起的“朋辈辅学”活动,担任线性代数荣誉课程的辅学讲师。作为主讲人,他用自己习得的经验认真撰写了一份讲义,讲义不仅包括了同学们急需的应试内容,还包含进了对线性代数基础概念和逻辑的层层引入,让同学们能够对线性代数树立起一个更加系统的认知。辅学结束的合照讲义中,吴一航及其团队特别强调了对线性空间、线性映射等核心概念的逐步引入,穿插诸多细节性的讨论,这些都是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曾遇到的难点和困惑,如今转化为对初学者的贴心指引。此外,他们还特意设计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从基础到进阶,循序渐进,每一道题都经过精心挑选,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理论,避免陷入题海战术的误区,真正感受数学的内在美。书中精心编撰的例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线性代数:未竟之美》的孕育过程中,吴一航的征途绝非孤独。自2021年秋季至今,他始终站在朋辈辅学活动的讲台上,这趟旅程不仅见证了他连续三年对学弟学妹的热心指导和无私付出,更记录了一段从简陋讲义到610页知识宝库的华丽蜕变。这背后,是一支才华横溢的团队共同奋斗的成果。“学长,你的讲义很不错,但我觉得还能丰富一下,我可以跟你一起编吗?”在某一次朋辈辅学活动之后,学弟梅敏炫如此向吴一航说。吴一航欣然应允,邀请他加入,于是这份讲义开始了它的“增重”之旅。而在有了第一个人加入之后,后面源源不断地有受吴一航影响的同学们加入编者团队,队伍不断地壮大。每个人负责编写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梅敏炫主编了讲义内积部分,郑俊达主编了解析几何部分,周健均编写了行列式计算进阶部分,朱熙哲和谢集负责了讲义习题答案部分。另外吴一航又找来了同级的刘泓健共同把关主要的内容。在团队成员不断编写,不断修改中,这份讲义迭代了7版,最新的一版已经是610页的“巨著”了。历代版本这样的规模,已经远非一部“讲义”了,所有人都在考虑如何给这本书取一个好听的名字。讨论之时,吴一航半开玩笑地说:“不如就把我们现在在用的教材《线性代数应该这样学》(Linear
6月16日 上午 10:41
其他

每当浙大灿若星辰灯亮起……

当灿若星辰灯亮起一批又一批求是学子从求是园出发奔赴新程以无悔的选择成就绚丽人生流光璀璨间又有一批新浙大人即将走上这片梦想的沃土以踔厉奋发的青春姿态立志创造出无数惊喜、奇迹与感动浙大,成为他们梦之所在!他们,又为何选择浙大?一在浙大,关于大学的一切想象都能被实现。这里有底蕴深厚的学术基础。《浙江新潮》《共产党宣言》……浙大人在救亡图存中播撒独立自强的进步火种;“陈苏学派”、宁丢行李不丢标本的农学教授蔡邦华……浙大人在抗战烽火中保存追求真理的文脉希望;记录核爆炸全过程的高速摄影机、国学扛鼎之作《楚辞通故》……浙大人在百废待兴中书写爱国奉献的赞歌;第一颗皮卫星、第一套《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第一流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浙大人在新时代不断构建学科高峰,打造科研高地,在勇攀高峰中诠释学术理想。这里有丰富完备的学科门类。浙大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3个门类,其中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9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给予青年学生丰富多样的选择。同时,学校着力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强化“通专跨”融合培养、个性化培养、多元出口培养和本研衔接贯通培养,让广大学子“选我所爱,爱我所选”。这里有历久弥新的求是学风。最美作息表、最美笔记、最美书签……朋辈引领彰显榜样力量;专业节、学生节、生涯规划节……,内外求索闪烁青春光芒;图书馆主馆启用、学生文化长廊建成……书香墨韵传承质朴初心……在浙大,追逐梦想的身影千姿百态,为国争光的时刻不计其数,学子们于不朽的“两问”中,传承求是学风,勇践知行之道,让浙大文化的生命力无限延伸,生生不息。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身影,宛若一颗颗灿烂的星辰,汇成了浩瀚璀璨的壮美银河。当灿若星辰灯亮起的时候,每一次努力都有了形状,每一份期待都有了回应。二在浙大,数学使人严谨,哲学令人深邃,化学教人探索,物理予人坚韧,历史使人明志……你我的每一个选择,都能被看见、被发现、被肯定。因为浙大有特色。每年,竺可桢学院都会选拔学生实施个性化培养,通过构建“一生一案”的长周期本博贯通培养方案,为拔尖学生提供更加包容的成长通道。优化“高考招生”“新生选拔”和“二次选拔”等工作体系,根据学科特点和平台特色,分类建立科学规范的甄选机制,为愿意坐“冷板凳”、勇于闯“无人区”的优秀学生提供更多机会。因为浙大有平台。“启真问学”“青青计划”“教授学术小组”等育人平台,充分发挥高水平师资队伍参与本科教学的积极性,建立师生之间教学相长、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汇聚包括院士、文科资深教授在内的1800余位导师,面向本科生提供各类科研训练项目和实践通道,建立起赋能型、引领型的本科科研训练支持系统。因为浙大有交叉。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和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相继成立,通过有组织交叉研究,汇聚大学科、大合作、大平台、大交叉,加快构建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和人才培养体系。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还突出强调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尊重学生自身特色长处的多元化评价,营造拔尖开拓的最优学术生态,促进优秀学生及个性化人才跨越成长为杰出科学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学校启动实施创新2030计划,前瞻布局11个会聚型学科领域,引领未来发展科技力量。从学会知识到学会学习,从适应变化到引领发展,浙大让精确之美与思辨之光交相辉映,为发现自我与实现自我构筑缤纷多彩的桥梁。三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每一位为梦想奋斗的年轻人,他们的专注和坚持,恰恰与浙大人求是创新的奋斗精神遥相呼应。心怀深情,他们以学报国。数学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包刚潜心治学问、勇闯无人区,长期从事数学物理反问题研究,身虽俯首,助力的却是面向深海深地深空的探测科学。物理学院教授袁辉球团队,成功观测镍氧化物超导体高温下的零电阻现象,为发展相应理论模型提供重要实验数据,拉开了超导体与“昂贵且稀缺”制冷剂的距离。志存高远,他们实干兴邦。化学系教授唐睿康、研究员刘昭明合作团队发明新物质“弹性陶瓷塑料”,不仅引起了材料科学界关注,更引起了整个科学界的兴趣,打开了相关领域的无限新可能。文学院教授龚延明,与邱进春合作编著《明代登科总录》,不计辛苦颠沛,大量收集明代第一手科举文献资料,“既有学术视野上的典范性,又能建立在踏实的基础上”,有力推动了科举制度的研究。甘为人梯,他们无私奉献。周黎明、苏德矿、傅春玲……他们躬身教学一线,既严谨务实,又关怀备至,不仅以专业回答“知识之惑”,更以智慧解答“人生之惑”;童雯雯、王礼平、段治文……他们循循善诱打通课堂内外,一束束芬芳的鲜花、一张张手写的贺卡,见证了师生间温暖的双向奔赴。以学为基,何困不可破?以身许国,何事不能成?他们选择浙大,奋进之路从此便有了星辰的指引;浙大选择他们,璀璨星河从此便多了历久弥新的光辉。脚踏实地,向光而行加油为梦想拼搏的少年们!闪闪发光的明天一定会在前方等着你们!文案:周亦颖|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6月15日 下午 7:16
其他

新增王牌专业、随时随地学AI……2024年浙大本科招生亮点速览!

浙江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校之一。在127年的办学历程中,浙江大学始终秉承以“求是创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努力在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中“走在前列”,培养出了大批著名科学家、文化大师和行业翘楚,包括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4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位“八一勋章”获得者、1位全军挂像英模、5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6位“最美奋斗者”和230余位两院院士等。学校坚持把一流本科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着力构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人才支撑。一图速览2024年招生亮点详情介绍浙江大学努力满足人民享有更多优质高等教育的迫切需求,2024年本科招生规模总体扩大,各省份招生计划均有增加。同时,聚焦自主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在打造图灵班、机器人工程、数字法治卓越班、智能财务班、数字金融、商务大数据分析以及竺可桢学院基础拔尖班、混合拔尖班等特色班级基础上,新增了系列交叉复合招生专业。人工智能荣誉项目班新设人工智能荣誉项目班,浙江大学设有全国高校首个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建立脑机智能、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系统三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及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该项目围绕人工智能核心、计算智能、智能系统三大课程群,着力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软硬件技术链开发能力、工程计算思维能力和实践系统搭建能力,培养立志探索人工智能研究前沿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未来有望成为兼具时代敏感性与前瞻性、富有社会责任感与伦理道德意识的人工智能领域引领者和战略科学家。数字公共治理荣誉项目班新设数字公共治理荣誉项目班,由原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英才班优化升级而成,依托公共管理学院雄厚的学科实力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数字时代公共治理与公共政策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技术+数据+管理”的复合型治理人才,培养兼具数字思维与数字技能的现代国家治理者、引领数字变革与智能化发展潮流的未来领导者。新农科实验班新设新农科实验班,由原竺可桢学院神农班优化升级而成,依托竺可桢学院面向全校新生组织选拔,实施本博长周期培养,开展探究式小班化教学、全程高水平科研训练、深度海外研习,聚焦农业大数据、生物育种、农业生物安全、动植物绿色高效生产、生态文明等关键领域,培养致力于引领全球农业发展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顶尖科学家。生物育种科学专业新设生物育种科学专业,纳入强基计划招生,设置植物育种、动物育种方向,依托竺可桢学院实施特别培养,实施“3+1+X”学制模式,开展全周期评价、多元出口的本博衔接培养,由院士等名师大家领衔制定培养方案,采取小班化、一对一导师制,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国际交流或联合培养的机会,致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生物育种拔尖创新人才和领导者。工科试验班(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迭代升级工科试验班(智慧城市与建筑工程),依托建筑工程学院多学科优势,聚焦智慧城市、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促进学科专业的智能化转型,通过“宽口径、厚基础”“土水交”融通培养、建筑学“全面养成”培养,践行工程基础与信息、智能科学知识的融合强化,探索实施全员深度国际化,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工科试验班(海洋,含智慧海洋卓越班)迭代升级工科试验班(海洋,含智慧海洋卓越班),以海洋科学为引领、海洋精准感知为重点,首创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和智慧海洋本博长周期培养项目,强化海洋-信息-智能交叉培养,致力于培养心怀“国之大者”、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海洋领域卓越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者。涉外法治(英语-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新设涉外法治(英语-法学)双学士学位项目,通过英语与法学两个专业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实践多方向、跨专业、宽口径专业发展路径,培养英语专业基础过硬,掌握法学的理论知识和实务技能,能够胜任涉外法治领域及政府部门、国际组织工作,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和全球竞争力,德法兼修、具有宽厚根基、宽阔视野、宽博技艺、宽广胸怀的复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人才。德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新设德语-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双学士学位项目,纳入外语类保送生招生,通过德语和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两个专业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实践多领域、跨专业、宽口径发展路径,培养具有扎实的德语基本功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精通德语国家文化、掌握光电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全球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及治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德语科技人才。法语-电子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新设法语-电子科学与技术双学士学位项目,纳入外语类保送生招生,通过法语、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专业的交叉融合,积极探索实践多方向、跨专业、宽口径专业发展路径,培养具有扎实的法语基本功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精通法语国家文化、掌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能够胜任全球电子科学与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及治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法语科技人才。1978年,浙江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人工智能硕士研究生。2019年成为首批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并设立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一级交叉学科,构建了从本科生到研究生的“人工智能”及“智能+”人才培养完整体系,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建成系列人工智能类课程、教材体系,由浙江大学牵头,建设教育部战略性新兴领域“十四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材体系、教育部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101计划”)核心课程《人工智能引论》;面向所有学生开设了人工智能通识必修课程群,面向各学科专业开设了分层次的AI+X学科交叉课程群,已建成超过100门AI+X课程,打造了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工智能高水平教材。构建了大批人工智能实践支撑平台,打造国家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人工智能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制“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升级迭代“学在浙大”“教在浙大”“智云课堂”等智慧教学平台等,支撑全过程、全覆盖、全场景人工智能教育教学。打造人工智能赋能的全新教育生态,成立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了解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使用人工智能进行创新”三个层次系统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相关工作,推进建设智能教师、智能学伴等新型教育装备应用,帮助学生构建适应未来发展的人工智能素养。1984年,浙江大学在全国率先创办了以培养工科拔尖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混合班。2000年成立竺可桢学院,成为对优秀本科生实施“特别培养”的荣誉学院,也是学校拔尖人才自主培养的重要基地和教育教学改革的试验田,享有最优的培养路径,可选择最适合的专业、加入最顶尖的教授团队、接受最具挑战的科研训练……聚焦基础拔尖和大类混合培养,目前主修平台共有7类班级,各类班级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涵盖7个学部、12个学科门类。通过“宽口径、厚基础”的通识教育、高质量的荣誉课程体系、全方位的国际化培养、全覆盖的专业导师制等举措实施拔尖创新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实现国际化交流率100%,实施100%导师制,2023届学生深造率近90%。注:具体参照学校有关政策执行。浙江大学构建了“荣誉学院”+“荣誉项目”的本科生荣誉教育体系。荣誉项目也是浙江大学荣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设置有机器人工程班、智能财务班、数字公共治理班、智慧能源班、人工智能班等五个班级,由各专业院系负责培养,充分发挥院系的专业特色及功能,旨在培养各领域的创新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学科涵盖13个门类,是全国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校之一。2022年,浙江大学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1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学校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可喜进步。学校强化学科专业一体化发展,共有9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居全国高校前列,充分体现了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成效。成立浙江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和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通过有组织交叉研究,汇聚大学科、大合作、大平台、大交叉,加快构建更加卓越的创新生态系统和人才培养体系。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前瞻布局11个会聚型学科领域,建设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卓越中心,在脑科学、脑机智能、新物质创制、精准医学、交叉力学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了系列重大原创成果。浙江大学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系统布局多元特色人才培养项目,全面提高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强化“通专跨”融合培养,培养学生多学科、跨专业交叉的知识和能力。强化个性化培养,针对部分有创新思想和明确学术志趣,且常规培养方案无法满足其发展目标的优秀学生,在名师和学院(系)指导下,可突破传统培养路径设计“一生一案”。强化多元出口培养,按学生未来发展方向设置本专业进阶、跨专业学习、学生自主修读等3个模块,积极开设辅修学位、辅修专业(项目)、微辅修,筹建特色(微)辅修项目,开设工程教育高级班、公共管理强化班、国际组织精英人才培养班等特色辅修班,成建制建设“商务大数据分析”“数字金融”等双学士学位项目,提高学生应对大科学、大工程、大人文等情境的综合能力。强化本研衔接贯通培养,除了强基计划外,持续建设智慧海洋班、新农科实验班、巴德年班、临床医学(5+3)、数字法治卓越班等项目,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成长路径。创设浙江大学学生独有的专业节、学生节、生涯规划节等节日,帮助学生增强专业认知,明晰发展方向,零距离深入了解学科、专业,学生在充分认识发展志趣的基础上,按照学校主修专业确认的相关规定,自主申请确认适合自己修读的专业。除少量特殊类型招生项目外,每位大类招生的学生均有多次申请转专业机会,学校在资源许可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选择需求,专业扩容率、转专业成功率位列全国同类高校前列。浙江大学利用高水平研究支撑高水平教学,实现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的高度互动耦合。构建“国家-省-校-院”四级科研训练体系,实施启真问学、青青计划、未来学术新星项目、全国重点实验室领航人才培养计划等专项,鼓励学生早进实验室、早融入科研团队,15个本科生项目入围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者项目资助名单,数量位列全国高校前列。打造“浙大学子一站式科研导航平台”,为本科生构建了多通道的科研训练平台和赋能型、引领型的科研支持系统。目前,平台汇聚了1800余位可指导本科生科研的导师,包括12位院士和文科资深教授,集合了120余个实验室(含全部17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学科竞赛项目等。实施基于创新的创业教育,建立“课程-竞赛-实训-孵化-实践”全链条工作机制,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在国际基因工程机器大赛、日内瓦国际发明展、“互联网+”等国际国内各大赛事中屡次问鼎,先后2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总冠军,金奖总数居全国高校第一。“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浙江大学一直以包容开放的姿态链接世界。持续推进全球开放发展战略,制定《全球开放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实施世界顶尖大学学科合作计划等国际合作专项,已与六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浙大,世界“触手可及”,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同学们足不出户也能融入世界的怀抱,可以在“云端”听国际名校专家的课程,也可以近距离与国际学校互动。2022年起,浙江大学举办全球暑期学校,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所高校的学生共上一门课。2024年6月,浙江大学等举办首届国际名校生态赛舟会,来自海内外的25所世界知名高校学霸以水为桥,以赛会友。全面构建“浙江大学本科生全球学习体系”,院系全覆盖建成“联合培养”“长周期科研实践”“长周期课程”“假期学术交流”“研学项目”“线上交流”等项目,为每一位本科生提供至少一次国际化学习交流的机会,高品质锻造学生全球素养和竞争力。浙江大学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进高质量出口导向的就业育人体系建设,积极向国防科技领域、国企央企、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公共服务部门、国际组织、国家战略区域等重点板块持续输送优秀毕业生,促进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2022QS全球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全球第35位。为科学研究选育拔尖创新人才,年均约4000名本科毕业生选择赴海内外顶尖高校高质量深造,其中,境内升学赴双一流A类高校的人数占比近96%,境外深造赴世界排名前50位高校的人数占比近70%。浙大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逐步成长为各重要领域的佼佼者。“如果世界上有天堂,那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在浙大,有堪称“颜值天花板”“最聪明的图书馆”的浙大主图书馆,多元空间配以齐全设施,优雅环境配以丰富资源,智慧赋能伴你上下求索。“学生文化长廊”中,健身房、咖啡吧、文创小铺……已成为浙大师生喜爱的校园打卡点。浙江大学现有学生社团200余家,包括了广受学生喜爱的机器人协会、模拟联合国协会、黑白剧社、灵韵音乐剧社等。年终岁末的浙江大学学生节,包含新年狂欢夜、欢乐大巡游等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是同学们非常期待的节日盛典。浙江大学的校园日常生活便捷智能、氛围温馨。全校拥有20余个风格多样的食堂与餐厅,可充分满足世界各地不同口味学生的饮食需要。食堂环境优美,设施先进,在这里可以体验刷脸吃饭、智能结算、自动计算卡路里等系列科技应用。学生公寓配有完备的日常生活设施,最有特色的是多功能自助服务体验室和全国首创的厨艺分享吧——毕至居。学校寝室文化活动多姿多彩,每年都有寝室吉尼斯、跳蚤市场、寝室驿站等活动,让你的大学生活更加有趣、有品、有料。亲爱的同学们青春的列车已经启航未来的邀请函正在路上你们即将奔赴下一场山海选择浙大你将收获适应和引领未来的无限发展潜能塑造未来领军人才之形选择浙大你将实现创新品格与创新能力相长成就创新创造之路选择浙大你将获得更加强劲的全球竞争力开启融通世界之门欢迎报考浙江大学和历史上众多灿若星辰的人一起共享“浙大人”这个无上光荣的称号我们在浙大等你素材来源:本科生招生办公室图片设计:沈剑烽封面摄影:瞿心昱、苏开颜部分图片来源于竺可桢学院、求是学院、国际联合学院、就业与指导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后勤集团和浙大官微往期推文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6月14日 上午 11:31
其他

你身边的他们,入围!

一、投票时间2024年6月13日00:00~6月19日13:30二、投票方式关注“浙江大学”官方微信输入“三育人”,即可获取投票链接三、投票规则1.
6月13日 上午 11:03
其他

浙大重磅科研成果,又双叒叕上新了!

强化基础研究,夯实创新之基浙大科研团队钻研学术、潜心探索催生出一个个令人瞩目的创新突破近日,科学家们又在国际顶级刊物发表了多篇有趣又重磅的科研成果让我们一起来看!要点速览↓01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林世贤研究员团队在《科学》发文,探究了一条让生物体能够自主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全新路径,为在实验室创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人造生命体的可能性研究按下了启动键。02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蒋明凯研究员在《自然》发文,在全面构建了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磷循环核算的基础上,揭示了生态系统磷循环限制森林碳汇响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键机制。03浙江大学物理学院/关联物质研究中心袁辉球团队在《自然-物理》发文,利用自己发展的金刚石对顶砧准静水压技术,成功观测到了超导体的零电阻,确认了镍氧化物的高温超导;揭示了超导与奇异金属行为之间的联系,发现载流子浓度在进入超导相区时大幅增加。04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沈星星课题组、黄健华课题组等在《自然-衰老》发文,精准识别出一个在动物中全新的长寿基因,该基因不仅能够显著延长昆虫和线虫的寿命,还对人细胞具有显著的抗衰老能力。研究详情↓下拉阅读四篇科研全文人造生命体是否能在实验室创造?女娲造人,关于自然万物的无限可能,在神话故事中都有着奇妙的遐思。而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承担着生命活动功能的蛋白质,基本都是由20种天然氨基酸组合构成的。然而,氨基酸的种类远不止这20种,近年来通过各种研究手段科学家们得到了各种人工合成的非天然氨基酸。于是科学家们就开始遐想:能否让生物体自主编码这些非天然氨基酸,从而让生物蛋白的设计和功能拥有更多的可能?这一研究设想的真实难度远超想象!北京时间6月7日,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林世贤研究员团队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文,探究了一条让生物体能够自主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全新路径。这为在实验室创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的人造生命体的可能性研究按下了启动键。论文第一作者为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前博士后丁文龙、博士生于微和浙江大学绍兴研究院的博士后陈宇霖,论文的通讯作者为林世贤。找到盲区里的“软肋”已有研究表明,自然生命体的翻译系统通过识别通用的64个三联遗传“密码子”,按照基因编码的信息,将20种天然氨基酸聚合成蛋白质,进而不断演化成为复杂的生命体。自从发现了生命体的翻译规律,科学家们就一直在探索,能否通过改写遗传密码表,从而使得生命体能够编码20种氨基酸以外的非天然氨基酸?在64种原有的密码子中,61种有义密码子肩负着合成氨基酸的任务,3种终止密码子用于合成进程的终止。61种的有义密码子理论上不能用于编码非天然氨基酸,过去的科研团队一直处于“灯下黑”,在3种终止密码子中寻找突破,是领域内的共识,但这一研究思路始终存在着关键瓶颈……部分科学家尝试采用四联密码子、非天然碱基等新型无义密码子实现遗传密码的拓展,但在工作效率、通用领域和便捷性等方面存在着更大的挑战。浙大科研团队通过化学设计合成,合成生物学重构、大数据模型预测等交叉学科的研究手段,在61种有义密码子中发现在哺乳动物细胞中使用频率最低的TCG密码子是整个翻译系统的“软肋”——一个新的突破口。稀有密码子重编码体系的原理示意图这个突破口为高效和特异的遗传编码非天然氨基酸开辟了新方向。用“特洛伊木马”创造新的蛋白质氨基酸的合成需要tRNA和合成酶作为催化中介。要想引入非天然氨基酸,只找到翻译系统的新突破口是不够的,必须“挟天子以令诸侯”,挟持这个TCG稀有密码子进行突破。“我们团队首次发现,密码子周围的序列对于挟持它很重要。所以我们对其进行了特异性的改造,来更好地挟持它。”林世贤说。浙大科研团队针对这个突破口,设计了一套“特洛伊木马”,将非天然氨基酸装载在自主设计的重编码tRNA上,并利用翻译系统的“软肋”植入到目标蛋白质上。于是,这个装载着非天然氨基酸的“特洛伊木马”,就成功“混进”了翻译系统的合成车间当中,用于在翻译工厂的几乎任意蛋白质上插入对应的非天然氨基酸。林世贤说,团队通过大量的实验和模拟数据推测,以提高非天然氨基酸的编码选择性,使之既能够高效地合成非天然氨基酸,又不影响天然序列正常的合成进程。“我们管这个技术叫稀有密码子重编码技术,这与所有基于无义密码子的遗传密码拓展技术有本质上的不同!”其中一位匿名审稿人提到“这项工作是分子生物学和化学生物学的一次伟大创举,为非天然氨基酸工具包增添了新的内容。此外,该方法既目标明确又设计巧妙,实验过程扎实全面,数据和结果引人入胜。”未来有望构建出全新的生命体?人与小鼠,都是由同样的20种天然氨基酸构成的。但是,为什么人与小鼠有这么大的差别?“人体的蛋白质在由氨基酸单体聚合后,会经历乙酰化、磷酸化、泛素化等近千种翻译后修饰,使之比小鼠、真菌、细菌等其他生物复杂得多。”林世贤解释道,非天然氨基酸的引入,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蛋白质修饰是如何发挥其生物学功能,为理解复杂的生命过程提供了便捷的研究手段。除此之外,利用非天然氨基酸材料实现新型蛋白质药物的智造,将增强药物的功能甚至设计出全新功能的蛋白质药物,用于加强药物和靶点的结合、延长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增强药物的活体可视性等。林世贤畅想,在未来能基于这一突破设计一种由21种氨基酸、甚至30种氨基酸构成的细胞,并基于此构建出一个全新功能的人造生命体,“我们这个技术为做这件‘不可能的’事情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是大家以前不敢想象的。”浙大学者《自然》发文揭示谁是森林碳汇增长的“拦路虎”森林是大气二氧化碳的吸收器、贮存库。那么当未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时,陆地森林生态系统是否会产生额外碳汇?人类能否通过植树造林持续增加碳汇?以往的主流答案是“YES”。但基于6年的田间监测,科学家们用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反驳了这一主流观点。在全面构建第一个森林生态系统磷循环核算的基础上,研究揭示了生态系统磷循环限制森林碳汇响应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关键机制。并指出,应对未来气候变化,植物需要更加积极的磷获取策略,来提升土壤中磷元素的植物可利用率。这项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6月5日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题目为“Microbial
6月12日 上午 9:43
其他

重要提醒!浙大强基选拔测试14日开考!

我校2024年强基计划招生选拔测试于2024年6月14日至18日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行,测试包括笔试、面试和体质测试。初审通过的考生须参加笔试,根据笔试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面试名单(二类考生破格申请审核通过者直接入围面试)。入围面试考生须参加面试和体质测试,未入围面试考生不参与后续选拔环节及综合成绩排序。现将测试相关事宜通知如下:一、初审结果查询及准考证打印考生可进入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查询初审结果。通过初审的考生可进入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系统打印准考证。预计打印时间:6月7日至6月18日。强基计划报名系统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二、测试考生务必携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笔试考试用品参加笔试、体质测试和面试。(一)笔试考生务必从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2门(紫荆花北路与申花路口交叉口),凭纸质准考证、有效身份证原件(或户口本原件)进校参加笔试。6月13日下午13:00后考生可提前熟悉考场(凭准考证进校,车辆不进校)。1.笔试考点: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区和西区教学楼(具体详见准考证)。2.笔试进校时间:6月14日下午13:15-14:30进校,15:15后不得进校。3.笔试时间:6月14日下午15:00-17:30。(二)体质测试体质测试于6月17日在紫金港校区田径场举行。体质测试分上午场和下午场(每场二个批次,共四个批次)分场分批次进行测试。考生严格按照公布的场次和批次,从紫金港校区东2门(紫荆花北路与申花路口交叉口)分批进入校区,乘接送车到达田径场参加体质测试,测试完毕后乘车返回至东2门口。具体测试场次和批次安排详见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预计6月16日下午公布)。1.体质测试具体安排2.体测项目: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3.关于体质测试免测申请:考生因身体残疾、运动能力缺失等特殊情况无法参加测试的,须在体测现场提交体质测试免测申请,并附三级甲等医院证明,经现场医务人员审核,通过者可予以免测。4.关于购买保险:凡参加体质测试的考生,必须在当地保险公司购买测试期间的个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在体质测试现场签订相关承诺书。(三)面试面试分上午场和下午场。考生严格按照公布的场次从紫金港校区东2门(紫荆花北路与申花路口交叉口)进校,乘接送车到达面试候考点,考生在候考点等候检录后,由志愿者引导到达面试考点参加面试,面试完毕后乘车返回至东2门口。具体候考点安排详见浙江大学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预计6月17日上午公布)。1.面试进校时间:上午场:6月18日上午6:30至7:00,8:15以后不得进校。下午场:6月18日中午12:00至12:30,13:45以后不得进校。2.面试检录时间及地点:检录时间:上午场,6月18日上午7:15开始;下午场,6月18日下午12:45开始。检录地点:紫金港校区段永平教学楼1号楼、2号楼各候考点。3.面试时间及地点:面试时间:上午场,6月18日上午8:00开始;下午场,6月18日下午13:30开始。面试地点:紫金港校区段永平教学楼1号楼、2号楼各考点。三、其他1.我校强基计划测试相关通知将发布在我校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栏内,考生请密切关注测试相关信息。本科招生网:https://zdzsc.zju.edu.cn/2.请考生根据自身情况提前预订酒店,合理安排交通出行,安全赴考。3.测试期间家长及车辆不得进校。送考车辆即停即走,请自觉听从现场工作人员交通指挥。
6月11日 上午 9:39
其他

你是真的真的真的很不错!

还记得吗?五月初,小浙发起了“浙大想和你说早安!”特别策划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来自五湖四海的师长、学长、家人、同学、网友……将对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汇聚成一句暖心的“早安”送上他们诚挚温暖的祝福感谢他们一路的陪伴和关心一次又一次与你们分享喜悦
6月10日 上午 9:33
其他

浙大祝你一举高“粽”!

谭帅精彩推荐神了!浙大这门课“押”中高考作文题!又被这座城市暖到!浙大用特别的爱,等你上岸!点开,浙大送你好运!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6月9日 上午 9:18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神了!浙大这门课“押”中高考作文题!

每年高考高考作文都长期占据热搜榜今年,新课标1卷的作文题紧跟热点获得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浙大哲学学院副教授王礼平开设的专业基础课程《哲学问题》正回应了这一令人深思的话题这门课引导同学们在互联网AI时代“不只学会简单地解答question而是深入思考problem”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品质浙大哲学老师破解作文题:在AI时代更要坚守发问的初心小浙问:作为一名哲学教师,请问您对这次的高考作文题有什么看法?未来问题真的会越来越少吗?王礼平答:我个人更倾向于认为:问题不仅不会越来越少,而会越来越多。问题限制了我们发展的边界,当人工智能来临,各种各样的问题似乎都有了一套既定的解答方案。但其实,打破旧的藩篱以后,新的边界又会出现;在你解决了一个问题之后,新的问题又会迎面而来。而这些全新的问题恰恰是以前没有人碰到过、也没有人能够解决的。在哲学的维度上,人工智能仅仅是把难题的边界往外推了,往外推的距离越远,活动的空间越多,更多的视角和可能性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也会对人类提出新的挑战。所以哲学问题是生成性的,在人类社会中,那些真正重大的问题永远不会少。在“算力代替智力”的AI时代人类的思考能力仍然至关重要《哲学问题》这门课就致力于培养同学们的相关能力让学生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开始真正理解哲学的特质设课缘起:“哲学源于惊讶”柏拉图曾说:“哲学起源于惊讶。”在王礼平看来,“惊讶感”这一基本情绪,正是启动人类进行哲学探索与思考的原初动力,这也成了他执教《哲学问题》课程以来坚信的教学关键。正如《哲学问题》的课程名称所表明的,这门课要培育的不仅是同学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更要培养同学们敢于发问的勇气、勇于求索的精神。近日,该课程入选浙江大学2023—2024年本科课程课堂教学质量“优师优课免评”名单,师生广泛“高赞”,好评如潮。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是王礼平引领同学们踏入哲学之门的重要路径。第一节课,王礼平总会精心设计。和大部分的导论课不同,王礼平不会一上来就和大家讲理论,而是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从生动有趣的现实生活事例和立意深刻的经典影视作品入手,引出大家深切关注的重大人生课题和永恒人类主题。他常为同学们播放世界末日主题的电影,启发大家思考极端条件下人类的命运、使命和责任。继而引导大家从贴近生活的问题视域出发,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打破砂锅问到底”,王礼平始终认为:“哲学的历史正是万古长新的问题史,只有敢于发问,才能真正走近哲学。”《哲学问题》同其他哲学专业课程一样,一分为二地设置了“理论课+讨论课”的授课模式。在理论课上,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同学们则紧跟老师的思路,动脑思考。王礼平在理论课上会通俗易懂地介绍哲学思想家们的核心理论,每一个哲学家在他的讲解下,都变得鲜活、有朝气。讨论课上,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同学们研读专业文献。此时,王礼平坚持“少即是多”的阅读原则——与其贪多嚼不烂,不如少而精地每周选取一篇来精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及时思考、大胆发问、积极互动的能力。王礼平与同学们讨论在课上,哲学发展史中最基础、最核心、最为经久不衰的基本问题都得以呈现,虽然它们往往并不存在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正如苏格拉底所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惊异、困惑、疑问……这些人类的本能情感,是最质朴的也是最可贵的。大胆发问、踊跃讨论在快乐学习中超越哲学的边界“意识与无意识”“欲望”“知识”“自我”“存在”“生命”……这些深奥的哲学命题在王礼平的课上都会得到充分的讨论。同学们一旦被有趣的话题吸引,便讨论得热火朝天,思想的火花在相互争辩中激发碰撞,几乎每年,讨论课都有不止一次令人难忘的时刻。很多小组会陷入忘我讨论的状态,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爆发出掌声与欢笑声。笛卡尔小组合影助教老师正引导大家讨论“提出好的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还要难。因此,每次课我都要求同学结合文本提出10个问题,讨论时,大家一起分享、解答与争辩。”在王礼平看来,阅读能力、提问能力、洞察能力相辅相成,有时灵感往往是从大量各种提问中获得的,甚至那些幼稚、奇怪的问题恰恰是打破边界、引人深思的关键。经由简单的讨论课,在快乐学习当中抵达甚至超越哲学的边界,是王礼平在教学过程中一直寻求的旨趣。在讨论时,他常常鼓励同学们要形成发散式的思维习惯:一方面,要紧扣文本;另一方面,又不拘泥于文本的束缚,自由提问、追问、反问,层层推进,直到哑口无言或得出奇怪结论,天马行空又有何不可。讨论课结束后同学们还围着助教老师继续讨论这一理念延续到了课后,王礼平每次都会给同学们布置一份特殊的作业:与室友进行睡前问答,主题不限,要求是“一直发问一直回答”,直到“哑口无言”为止。“奇怪的结论常常引人发笑,但这也常常是哲学的边界。”正是在对这一个个问题的主动打破与重新提出当中,同学们才触摸到了哲学那模糊而真实的独特视域。看似精准押题背后,实则是浙大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全心投入教学、潜心培育人才的教育情怀。王礼平始终深耕教学,寄寓哲学课堂“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使命与殷切希望。被问及希望《哲学问题》在课堂内外能为同学们带来些什么时,王礼平真诚地回答道:“第一,学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第二,希望同学们能确立对真善美的成熟立场;第三,希望同学们将来无论是否以哲学为志业,都能在哲思中奠基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6月8日 上午 9:40
其他

又被这座城市暖到!浙大用特别的爱,等你上岸!

征途千里,行稳致远十年磨剑,一朝试锋通向未来的列车即将进站让我们一起收拾行囊准备启程!上岸站尊敬的各位旅客前方到站——上岸高考前夕一句祝福悄然出现在北京地铁上岸站托举考生青云直上乘风破浪,逐梦寰宇我在浙大等你上岸浙大紫金港站在距离北京1270公里外127周岁的浙江大学在浙大紫金港站静候你的佳音葵花向阳而生大讲堂古朴庄严南大门昂然矗立祝你此去上岸,今后灿若星辰杭港地铁携手浙江大学助力高考加油公益宣传祝你金榜题名,直取苍龙祝你前程似锦,未来可期寒窗十年,一朝折桂在踏上驶向梦想的列车之前请各位考生检查自己的随身物品收拾心情点击图片抽取专属祝福·愿你在实力与心态的双重加持下一举夺魁!持将五色笔,夺取锦标名抛却担忧,扔开顾虑去闯,去做以手中笔,绘脚下路成功走向自己的梦中情校期待今秋在求是园与你相遇策划统筹:周伊晨
6月6日 上午 8:26
其他

点开,浙大送你好运!

十年寒窗终迎大展身手的时刻曙光已然初现,硕果正待采撷人生关键时刻你是紧张、激动还是翘首以盼?不用担心你的心路历程浙大学长学姐也曾经历今天,他们在浙大为你送上最真挚的祝福祝你带着少年的热血与炽热大胆探寻山之高、海之深!浙江大学愿意陪你继续探索青春的无限可能让我们在金秋的求是园相遇!来自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的刘安民同学说:“功不唐捐,玉汝于成。相信你在高中的付出,会在高考时收获相应的回报。”来自天津市第一中学的孟令祎同学说:“横有千古,纵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祝学弟学妹们折桂六月,金榜题名。浙大等你,灿若星辰!”来自河北省河北衡水中学的王浩雄同学说:“在高考的舞台上,最终脱颖而出者,往往是那些面对挑战时能够平心静气、无所畏惧的勇者。”来自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校的张皓珉同学说:“来自山西的同学们你们好,生命里无疑会有许多夏天,但肯定没有一个夏天会如今夏。虽韶华有尽,但行者无疆。让我们心系山西,相约浙大,我在浙江大学等你!”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的韩怿康同学说:“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学弟学妹们,离最后的胜利只差临门一脚,希望你们以披荆斩棘的姿态,迎接属于你们的成功。我们在浙大等你!”来自辽宁省本溪市高级中学的张华义同学说:
6月5日 下午 12:09
其他

“我不只是论文标题下的一个名字!”

余佳欣责任编辑:周亦颖精彩推荐祝贺!全国首次,浙大首位!一想到给浙大过生日,我就哈哈哈哈哈!又发现最美书签,这次浙大准备送给你!点分享点收藏点在看点点赞
5月31日 上午 10:22
其他

权威!浙江大学2024年本科招生章程发布

浙江大学学生公寓(除海宁国际校区外)住宿费:不超过1600元/人∙学年。海宁国际校区公寓依据房型收取住宿费,收费标准分别为:8000元/人∙学年、9000元/人∙学年、10000元/人∙学年。第六章
5月29日 上午 9:01
其他

我说爱浙大,不只爱……

是璀璨的梦想,在这里卓然启航是灿烂的青春,在这里斐然成章风雨相伴百廿七载薪火相传再谱华章亲爱的浙江大学,我爱你祝你127周岁生日快乐我说爱浙大不只爱她“绿野堂开占物华”的大先生们还爱她“雏凤清于老凤声”的代代英才爱她教之有道训之有德的春风化雨和融青春于家国的桃李芬芳一言一行
5月21日 上午 11:26
其他

一想到给浙大过生日,我就哈哈哈哈哈

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如图文未加载,请刷新后重试出镜:党委安全保卫部、哲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艺术与考古学院、光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地球科学学院、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机械工程学院、海洋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医学院、药学院、公共体育与艺术部、竺可桢学院、求是学院、国际联合学院、工程师学院、后勤集团、农业试验站等单位师生特别鸣谢浙大文创提供校庆福利统筹:周亦颖
5月20日 下午 5:30
其他

大学入学试题解答中夹着一张节目单,什么来头?

最后一件等你来揭秘》图片来源于浙大记忆——浙江大学校史资源信息库、浙江大学图书馆馆藏、《风雨龙吟楼诗词集》内容整合: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5月19日 上午 9:45
其他

浙大满绩男孩:试试看→努把力→一生爱

本科四年包揽13项奖学金、23门课程满绩获得国际基因工程大赛最佳建模奖国际工程力学竞赛(亚洲赛区)金奖他是浙江大学首届强基计划学生竺可桢学院2020级工程力学本科生陈李子晨四年的时光,他实现了兴趣与专业融合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让他完成工程力学本科基础学习到力学博士专业研究的深耕探索并为之奋斗,一生所爱立志成为对国家有益的科研工作者今天让我们跟随陈李子晨一起走进他的浙大强基生活专业导师,将热爱化为人生方向“力学分为三个方向: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生物力学,每一个方向又细分了理论、实验、计算三类,这合起来就是9种组合,要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可能要逐一进行尝试。”刚进入大学的陈李子晨对自己的专业“工程力学”还较为陌生,但出于对数学物理的热爱和信心,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决定沉下心来“试试看”找到自己的道路。理论方向和计算方向相较于实验方向而言对硬件的要求较低,更重视基础知识体系的构建,也更需要在课堂内外大量汲取知识。“我很幸运,强基计划提供了这样的环境:小班化的教学让我们和老师的距离更近,老师的讲解会更深入和细致,让我们对于理论的掌握更加牢固扎实;同时老师能更好地进行互动,课堂反馈会得到很及时的回答。”在经过多种的探索与尝试后,陈李子晨将个人理想与专业方向选择结合,最终选择了固体力学方向进行研究。“固体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基础学科,而且也和很多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卡脖子’问题联系紧密。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个方向深耕成长,在关键固体力学问题上实现研究突破,为祖国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强基计划的培养旨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陈李子晨随着对固体力学认识的逐渐深入,对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也愈发感兴趣,喜欢自己动手尝试解决。“在专业选择上,我的导师对我的影响是最深的。”回忆起他的导师——航空航天学院院长陈伟球教授对自己的教导,陈李子晨说道,“陈老师不仅带我尽早走入科研的领域,还从学习的细节中教会我做研究要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着眼大局又关注细节,这是陈伟球交给陈李子晨的科研方法之一。得益于强基计划特有的导师制,在大一时对固体力学产生兴趣的陈李子晨在班级统一联系导师时,选择了陈伟球成为自己的学业导师。大三轮转时,陈李子晨也选择他作为自己的直博导师。陈老师鼓励他进行宽领域多层次的思考与研究,“他就像是一位船长,为我指引航向。”因为陈老师的指导,陈李子晨少走了很多弯路,和班内科研兴趣一致的伙伴一起进行科研项目的训练,在科研中更深刻认识并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交叉融合,敢于思维碰撞出火花在学习科研之外,陈李子晨还参加了很多交叉学科的竞赛,拓展经验。“参加不同的竞赛,在团队中与不同专业的同学进行思维碰撞,会赋予我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在2023年参加国际基因工程机器竞赛时,陈李子晨和队友需要定量地对许多生物过程进行建模,他发现这部分知识恰恰可以结合数学中的动力系统理论来解决。“这种能接触不同专业,以解决问题为主要目标导向的比赛极大地锻炼了我活用多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陈李子晨说。陈李子晨(右四)参加国际基因工程大赛与同学的合照这种思维的碰撞在陈李子晨的日常学习中非常常见,这得益于强基计划专业班级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样一个问题我可以用数学的推导来解决,其他同学也可以等效到电学去解决。”班内良好的学术竞争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求知热情,真理在争辩中愈辩愈明,知识在讨论中越论越清。陈李子晨与强基班级同学合照(一排右)工程力学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不仅仅需要灵活的思维,更需要学生能静得下来。理论的学习不像实验需要多动手多设置对照,在陷入困境时,陈李子晨会站起来散散步,在脑袋里一遍遍演示未推导成功的公式,“一支笔,一张纸的理论推导固然枯燥,很容易碰壁,但耐得住性子,想的多了,灵感有时候会突然在做梦或走路时闯进我的脑海。”他笑着说。
5月18日 上午 10:34
其他

大声说:可以通过浙大官微预约进校了!

亲爱的浙江大学官微读者你们好!在浙江大学127周年校庆到来之际我们满怀热情与期待为广大读者带来了一份特别的惊喜!浙江大学官微焕新升级功能上新更全面服务扩展更周到内容策划更暖心今天让我们一起见证官微的华丽转身一路走来且行且歌2013年9月22日浙江大学微信公众号正式和大家见面“你好,我是小浙”是故事的开始十年来我们朝夕相伴一起见证彼此的成长上下滑动,回顾分享为浙大庆生的喜悦一路走来感谢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我们始终充满灵感、富有创意感谢师生们的积极参与让我们始终热情澎湃、动力十足感谢各部门的通力协作让我们始终备受鼓舞、信心如磐感谢广大读者的关注支持让我们始终乐此不倦、甘之如饴在大家的支持下浙大官微各项指标在全国高校官微中位居前列阅读量、传播度、影响力不断走高去年,我们更是成功入选2023年度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百个成绩突出账号和大家相伴相知的日子里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度探索互联网+新闻宣传+思政育人+校园服务模式不断提升高校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新的官微新的故事为了献礼校庆、服务读者浙江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升级改版新增“访客服务”“重点推荐”“浙大等你”三个自定义菜单栏拉近浙大与你的距离助你更便捷、更全面地了解浙大一访客服务——一站式预约新途径公众预约仔细阅读预约须知、认真填写个人信息提前一天预约入校预约完成后凭身份证或“支付宝-浙大通”码在预约时段通过人行闸机【温馨提醒】每个微信号每次仅可预约单个校区的一个时间段未成年人和60岁以上老人可由家属代约校友入校点击“校友卡”认证校友身份、申领校友卡持校友卡蓝码通过人行闸机入校。如驾乘车辆,需经校内单位提前预约。【温馨提醒】校友认证咨询电话0571-88981897更多服务同时,在“访客服务”一栏下还能提前进行“展馆预约”了解“餐厅导航”“校内交通”让你的浙大之旅更高效、更有序二重点推荐——浙大风采速览想要浏览浙大官微最精彩的内容?点击“重点推荐”多个精品栏目等你品鉴!(点击推文中的栏目图,可以提前解锁专题精品内容)“强国担当”聚焦浙大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和积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中交出的亮眼答卷为科教强国战略提供浙大经验“科研求索”聚焦浙大打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基地为基础理论创新、科学前沿探索、先进技术突破、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注入浙大动能“浙大先生”聚焦信念坚定、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凝练名师大家教育教学的独到心得为师资为基、人才强校贡献浙大方案“最牛青春”分享浙大学子们逐梦而行的奋斗故事点亮你我身边的平凡微光展现灿若星辰的浙大人风采“活力浙大”记录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校园生活留住师生们在浙大的每一帧精彩瞬间介绍鲜活灵动的浙大文化点击你感兴趣的话题即可直达推文合集各色精彩内容等你阅读记得点个赞和“在看”哦三浙大等你——招生报考信息大合集升级版官微让你无需再费力搜集浙大招考信息点击“浙大等你”本招政策、研招政策官方主页一键直达高考录取第一时间分享“上岸”喜悦继教查询记录你的学习生涯人才招聘为你网罗最新招聘信息最便捷的信息桥梁就在浙大官微携手前进感谢有你为了庆祝官微改版升级同时向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官微的读者们表示感谢小浙特地为大家准备了很多很多很多礼物求是大讲堂积木紫金印象系列文创今天大放送,不容错过!动动手指点击文末“点赞”“在看”同时在评论区写下你与官微的故事或你对官微的期待与祝福截至2024年5月24日12:00我们将选取点赞数最多的前30条评论随机送出一份精彩好礼!特别鸣谢党委安全保卫部、信息技术中心、发展联络办公室、总务处、后勤集团、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档案馆、本科生招生处、研究生招生处、继续教育学院、人才工作办公室、浙大文创等单位的支持统筹策划:周伊晨
5月17日 上午 11:11
其他

这一周,很亚洲!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立足中国、辐射亚洲、放眼世界浙江大学全面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打造互鉴互信的“文明之路”响应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国家战略为促进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提供浙大方案、贡献浙大智慧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成功举办五周年之际又恰逢建校127周年浙江大学举办首届亚洲文明周围绕“亚洲文明:文明互鉴和文化交融”主题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回望璀璨绚烂的亚洲文明谱写文化交融新乐章01一眼千年,邂逅文明宝藏
5月16日 下午 12:08
其他

浙大老师教书29年成偶像,学生排队要签名

一门课程结束了同学们却未直接离开教室而是排起了长队——排队做什么?等签名!等谁的签名?授课老师的!这究竟是什么课?学生们评价该课程说:“选到就是赚到”“听了这门课,入了法学坑”“满足我对通识课的一切美好想象”“更适合浙大学生体质的法律通识课”你猜到了吗?这就是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周黎明开设的通识课程《经济法理论与实务》01一门好课,何以被称道?提及《经济法理论与实务》,上过这门课的同学总会笑着描述上课时的“神奇”感觉:“像是在听故事会,但又学到了不少知识干货。”这是因为周黎明善于拆解律师工作中遇见的真实事件,再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其中的关键部分,在营造轻松欢乐的课堂氛围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加深同学们对相应法律理论的理解。“我从来不看那些电视剧,因为我打的官司远远比剧情来得离奇曲折。”——这是周黎明的名言。在近两个半小时的课堂上,通过周黎明的精彩讲述,同学们不仅能感受到法律的魅力,更能窥见人生之明暗——当现实生活的多个切面都在法律的视角里得到解读,大家或捧腹、或喝彩、或叹息。希望与温暖、泪水与彷徨都浓缩在鲜活的案例中,逐一呈现。这不再只是一堂法律通识课,更是一门人生体悟课。同时,周黎明在取舍法律理论部分时,着力于传授就业创业、消费维权等与社会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为学生们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抹上法律底色。同时,他把起草一份合同或民事起诉状作为课程作业,“希望学生们能从这门课里真正学到东西,能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和周围人的合法权益,也能给自己创造机会。”课后,师生们的联系依旧紧密。遇见法律难题时,学生们会寻求周黎明的帮助:当网购遇上权益侵害,同学们主动联系消费者保护协会和工商管理部门成功解决;租房时遇上存在纠纷的二房东,同学们也懂得报警追回押金,切实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一学期的课程时间很短,但周黎明与同学们结下的师生情谊却很长。结课时,周黎明向所有同学深深鞠躬,一句“希望能永远做大家的朋友”激起大家深深的不舍,有同学在校内论坛发帖表达感慨,引起同学们的热烈反应:“泪目了,顶级好老师!”“老师真的巨好,讲的案例特别有意思”……02一门好课,何以开端?有趣的授课教师、生动的上课形式、实用的课堂内容和新颖的课后作业,都是《经济法理论与实务》这门课备受好评的重要原因。周黎明上课从不点名,却有学生提前几个小时去占前排位置;这是一门全校通识课,却有学生因此走上法学道路;已毕业的学生们回校举办集体婚礼,周黎明常作为新人们“最想见的老师”出席……这些都是好课程、好老师和学以致用的学生们相遇后的“奇妙反应”。1995年起,周黎明接手了由卢建平开设的选修课程《经济法》。“我备课了一个暑假,第一次上课的时候还是特别紧张。”周黎明回忆道,“当时我就有一个念头,枯燥的法条是不能吸引同学们的”,因此,周黎明格外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以此激发学生们对经济法的兴趣,也大大提升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实际接受度。29年前的初相遇,早已为好课与好老师的故事写下了动人的序章。后来,周黎明成为了兼职律师,将律师实践中遇到的更多真实案例灵活运用到课堂中:夫妻房产产权的归属纠纷、家庭中遗产分配的争论、企业间的真实博弈……这门实用又有趣的课程越来越受欢迎。为了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在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和经济学院的大力支持下,这门课程的选课容量逐步扩大,授课教室也多次调整更换。目前,《经济法理论与实务》课程在每个短学期都容纳了近五百位同学,已经固定在大型演讲厅授课。虽然开课已有二十九年,周黎明却用“常听常新”来描述实际授课内容——在这些年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以“经济法”为主题的教学内容不断扩容,课上讲解的“案例库”也对应更新。“我的课,每一学年都不一样。”周黎明说。考虑到课程实际内容对实务的重视,2017年,周黎明将课程名称更改为《经济法理论与实务》。同名的线上课程于2019年9月第一次在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树分别开课,至今已开课六次,选课人数超过8万人,课程被全国一百多所高校采用。2023年,该课程顺利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03一门好课的隐性面要打造一门好课,老师不仅要在显性的课堂上与学生们实现良好互动,而且要在隐性方面做好育人工作。身兼律师、工作繁多,但是周黎明在开课29年时间里,从未缺席任何一次课。他始终把“老师”这一身份“置顶”:“这门课可以说是我的‘生命课’,我不想错过任何一堂课。而且,教书育人才是我的本职工作。无论再忙,我都应该去给同学们上课,这是对大家基本的尊重。有些同学非常期待每周的课,我也不能让他们失望。”课堂上,周黎明总能举出与理论相关的案例,既来自律师实践中遇见的典例,也源于他在生活中广泛收集的信息:他有剪报的习惯,会将报纸上适合用于教学的案例逐一剪裁、收集和整理,不断更新课上的“经济法小故事”。海量的案例都是为了让原本枯燥的法条更加鲜活生动,让专业性强的理论更加易于理解,也印证着周黎明“把热爱做到极致”的决心。《经济法理论与实务》课程紧紧围绕着“经济法”这一关键词,是经济学与法学的有机融合体。而本科法学、硕士经济学,博士为法经济学方向的周黎明正好对此颇有心得:“这样的学科交叉正好能够开阔同学们的视野。以经济的角度考虑法律问题,就会发现其实法律也是需要成本的。”除了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拓展思维,周黎明还时常鼓励同学们追寻自己的心之所向,享受学习和成长的快乐,正如他在给大家签名时总会留的那一句:“求学是最大的乐趣”。以法律为底用经济描线理论与实务两种色彩碰撞绘出一颗师者的丹心溢出求知求学的乐趣这幅名为《经济法理论与实务》的画作上还将增添新的图案这张已绘制了29年的长卷还将一直延展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5月15日 上午 9:20
其他

今年,我们这样为浙大庆生!

浙大巍巍,立于钱塘之畔智慧之光,照亮百年征途2024年5月21日我们将喜迎浙江大学127载华诞回望往昔,风雨兼程铸辉煌展望未来,创新引领谱新章浙江大学纪念建校127周年系列活动一览表等你接收!校史文化类学术文化类校园文化类校友文化类院系文化类岁月如歌,智慧之火恒燃烧昂扬向上,笃行致远创辉煌今朝浙大,正当盛世韶华时怀揣希冀,勇立潮头展宏图让我们秉承先贤之志,心怀家国天下矢志不渝,担当作为启新程让我们并肩前行,追梦星辰大海携手奋进,开创未来新篇章共同镌刻无愧历史、无愧时代的壮丽诗行一同祝愿亲爱的浙江大学127周岁生日快乐!内容来源:浙江大学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文案: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5月14日 上午 11:47
其他

95后女生→《自然》一作→享教授待遇

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95后姑娘引发社会关注她作为最年轻的特聘研究员被引进到浙大二院眼科中心以期让智能变形高分子材料给眼科带来跨越式的发展和突破她还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尖杂志《自然》发表博士毕业论文介绍变形高分子材料的应用展望她是倪楚君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2023届博士毕业生从化工到医学领域跨界女孩如何成长为科研新星?又是如何推动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今天,一起来揭秘!跨界少女浙大起航广阔平台激发科研志趣“我不是一个特别聪慧的人,我只是一个比较努力的人。”聊起自己的求学生涯,倪楚君谦逊地笑着。从杭州文澜中学、学军中学到浙江大学化工学院,她的选择理性而坚定。来到浙大后,多元的课程设计、系统的学科训练和“通专跨、国际化融合,四课堂融通”的培养模式,都让她如鱼得水。她可以选择修读不同专业方向的各类通识课程,扎实专业基础;也可以选择参加各类创新科研项目和国际化交流,不断拓宽学术视野。“大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她是一群优秀的人的聚集体,这样也能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和想法。”2017年暑假,倪楚君赴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参加为期一个多月的暑期科研项目。在实验室导师Michael
5月13日 上午 9:15
其他

上海、广东,今日起报名!

近日,浙江大学2024年上海市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和浙江大学2024年广东省综合评价招生简章陆续公布。浙江大学2024年上海市综合评价招生简章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精神,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基于与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合作开展“一对多”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新模式的多元化人才选拔机制,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浙江大学2024年继续在上海市开展综合评价招生改革试点工作。选拔对象和报名条件选拔诚实守信、志存高远、综合素质优秀、身心健康、专业意向明确、学科特长突出的上海市优秀高中毕业生。申请考生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符合上海市2024年秋季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2.各科目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均合格。招生专业和招生计划我校2024年在上海市综合评价招生计划10人,具体招生专业、招生计划及选考科目要求如下:注1:浙江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联合学院招生的4个专业为一个院校专业组,共用7个招生计划,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招生的2个专业为一个院校专业组,共用3个招生计划。注2:学生入学后进入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学习(四年),在规定学习期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学位)要求者,将获得浙江大学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学士学位证书或英国爱丁堡大学学士学位证书。学费标准:16万元/人•学年。报名程序1.网上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必须登录教育部阳光高考特殊类型招生信息服务平台(网址:http://bm.chsi.com.cn/),完成网上注册后登录报名,按要求准确完整地填写、提交信息并打印申请表。考生专业组志愿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后续正式组织的综合评价批次志愿填报为准,填报的专业志愿必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报名时间:2024年5月12日-5月30日。2.申请材料:考生不需要邮寄任何纸质申请材料。所有申请材料按下列要求在线提交,并确保上传的各项材料清晰可读,上传的申请表应为原件。若报名材料不符合要求,我校不予受理。(1)《申请表》要求在线填写、提交并打印。申请表中“成绩信息”必须经所在中学教务处审核认定、加盖中学公章,考生本人签名后扫描上传。(2)《个人陈述》主要阐述高中阶段考生的学科特长表现(获省级(含)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情况),参与科学研究、创新实践情况,参与社会服务、社团活动情况,获省级(含)以上个人荣誉情况,报考浙江大学理由,对报考专业认识度和个人未来发展规划等内容。字数不超过800字。(3)在“综合信息”栏内如实填写获省级(含)以上学科竞赛获奖、省级(含)以上个人荣誉情况并上传获奖证书原件的扫描件。论文和专利不作为报名和审核材料。选拔程序1.初审:我校组织专家对符合要求的报名材料进行审核,初审结果分为通过、不通过两档。考生可于6月3日后通过报名系统查询初审结果。2.高考志愿填报:初审通过且高考投档成绩达到2024年上海市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必须于高考后填报我校综合评价志愿,具体填报时间和方式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规定为准,未填报者视为放弃我校综合评价招生的考核和录取。填报的专业志愿必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3.考核名单确定:依据考生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按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的1.5倍确定入围考核名单(同专业组末位高考同分考生都予以投档),并在我校本科招生网公示。预计公示时间:7月4日左右。4.综合面试:综合面试按院校专业组分别实施,主要考察学生的科学精神、专业意向、跨文化交流、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考生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将在面试时作为重要参考。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将统一向我校提供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综合面试时间:7月6日左右。综合面试具体要求将在我校本科招生网公告,请考生密切关注我校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录取办法1.根据院校专业组招生计划,按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不参加综合面试的考生,其综合面试成绩以零分计入综合成绩参加排序)录取,录取专业为第一专业志愿(以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填报的第一专业志愿为准)。综合成绩=考生高考投档成绩(按满分100分折算)×85%(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学校综合面试成绩(满分100分)×15%(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2.若考生综合成绩相同时,再依次以学校综合面试成绩、高考语文成绩、高考数学成绩、高考外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3.拟录取公示名单由我校本科招生工作小组审定,并经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审核后,我校将予以录取。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其他高校及后续批次的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上海市后续各批次录取。其他1.我校2024年上海市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招生工作小组的领导下实施,工作方案、实施办法、资格认定等报学校本科招生工作小组审定。2.考核名单、录取名单在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及学校本科招生网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对综合评价招生工作全过程监督,确保招生工作公平、公正。3.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非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之间不能互转专业。不同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学院之间不能互转专业。4.考生应本着诚信的原则提供真实准确的报名申请材料,若存在虚假内容或者隐匿可能对考生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实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其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推荐材料或者盖章认可的申请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5.我校综合评价招生报名及测试不收取任何费用。6.
5月12日 上午 9:23
其他

两篇,同期上线!

5月10日,浙江大学徐远锋研究员团队和莫一鸣研究员团队的两项科研进展同期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浙江大学关联物质研究中心、物理学院徐远锋课题组系统研究了声子体系中存在的拓扑“准粒子”,采用拓扑量子化学理论结合高通量方法,对一万多种晶体材料的声子谱进行了解析,通过计算得到了声子谱的对称性特征和拓扑性质,包括丰富的拓扑简并点或简并线、“脆拓扑”声子以及可类比电子共价键的“阻塞型拓扑”声子,同时,还对所有材料的拓扑声子表面态进行了计算,并建立了拓扑声子材料数据库。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莫一鸣团队提出了阴离子屏蔽抑制传质的方法,逆转了热力学上的优先氧化顺序,采用光电催化技术实现了对三氟乙酸根的优先氧化并获得具有高附加价值的三氟甲基化产品。这一创新方法不仅可以将部分极易被氧化的分子转化为三氟甲基化产品,还可实现高附加值三氟甲基化产物的百克级合成。让元素周期表舞动起来浙大新突破让“发现”更容易什么是拓扑?它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个数学分支。简单地说,拓扑就是研究有形的物体在连续变形下维持不变的整体性质。想象一下,有一个用橡皮泥做的甜甜圈,将它连续变形拉伸成带把手的咖啡杯。这两个形状在拓扑结构上,拥有共通属性,因为它们都有且只有一个“洞”。同理,从拓扑学来看,立方体和球体也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从拓扑学到拓扑物态再到拓扑材料,近几十年来,拓扑学“跨界”到物理等多个学科,成为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近日,浙江大学关联物质研究中心、物理学院研究员徐远锋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多个国际团队合作,系统研究了晶体材料声子谱中的拓扑物态分类。通过理论分析和高通量计算,研究团队得到了一万多种晶体中声子谱的对称性特征和拓扑性质,并建立了拓扑声子材料数据库,为拓扑元素周期表增添了原子振动的信息。相关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2024年5月10日在国际顶级期刊《科学》上发表。发现拓扑声子材料只能“撞大运”?拓扑绝缘体材料具有奇异的边缘导电通道性质,也就是说它不像常规绝缘体那样完全不导电,而是在材料内部不导电的同时又在表面能够导电,具有特定自由度的电子在材料表面单向“奔跑”。在对称性的保护下,反向运动的电子之间不会互相干扰,因此有望被应用于低功耗电子器件的设计和量子计算元器件的开发,并为新型能源材料和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徐远锋长期从事拓扑物态理论和材料计算研究,近几年通过发展普适的理论方法主导完成了磁性拓扑电子材料和拓扑平带电子材料的分类和计算工作。“随着拓扑能带理论的快速发展,由晶体对称性保护的拓扑电子态得到了系统研究。在电子体系之外发现新型拓扑物态或‘准粒子’,探索拓扑物态与其它量子物态的内在联系已成为凝聚态物理领域的前沿热点之一。”徐远锋说。拓扑声子是拓扑材料领域近年来的后起之秀。与电子一样,固体材料中原子的振动模式(声子)也可以定义拓扑性质,拓扑声子材料的研究领域涵盖物理学、材料学、声学等多个领域,其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然而,在真实的三维晶体材料中发现拓扑声子还存在很大的偶然性,寻找过程异常艰难,至今新型的拓扑声子物态以及理想的拓扑声子材料依然十分匮乏。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更加快速高效地找到理想的拓扑声子材料呢?“由于对晶体材料中声子谱的探测非常耗时耗力,如果没有成熟的理论和数值模拟作为支撑,光靠做实验来发现拓扑声子材料无异于大海捞针,我们希望能够借鉴拓扑电子态的相关理论方法来快速寻找拓扑声子体系。”徐远锋说。高通量计算拓扑声子材料流程图与数据统计一键穷尽所有拓扑声子类型声子是晶体材料中原子集体振动激发的能量准粒子。跟电子等费米子相比,声子不具有自旋自由度,如果要构建它的拓扑分类理论,可以参考无自旋-轨道耦合的电子系统。顺着这个思路,徐远锋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B.
5月11日 上午 9:55
其他

浙江大学2024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简章发布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坚持立德树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结合浙江大学办学特色和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我校依据《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要求,2024年在浙江省继续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一、招生对象符合2024年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各科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均合格,成绩优异,学科特长突出,综合素质优秀,身心健康,专业意向明确的优秀普通高中毕业生。二、招生计划及专业我校2024年浙江省“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总计划980名。按专业招生,各专业招生计划、高考选考科目要求详见下表。注:1.录取到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土木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入学后进入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学习(四年),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学位)要求者,将获得浙江大学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校区学士学位证书;录取到生物医学(中外合作办学)、生物信息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入学后进入浙江大学海宁国际校区学习(四年),在规定年限内达到所学专业毕业(学位)要求者,将获得浙江大学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的学士学位证书。学费标准:16万元/人·学年。2.医学试验班(竺可桢学院巴德年医学班)为竺可桢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本博连读专业;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临床医学(儿科方向,“5+3”一体化培养)、口腔医学(“5+3”一体化培养)实施“5+3”一体化培养即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标注*专业学制为5年,其余专业学制为4年。3.人工智能(荣誉项目班)、机器人工程(荣誉项目班)、会计学(智能财务荣誉项目班)属于荣誉项目,荣誉项目是浙江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是浙江大学荣誉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录取到荣誉项目的学生,不再参与首轮竺可桢学院和其他荣誉项目的选拔。三、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符合报名条件的考生须登录浙江大学本科招生报名系统(报名网址:http://bgpt.zdzsc.zju.edu.cn/zsxt/web/xsLogin/login.zf)进行网上注册,获取报名序号。凭报名序号和身份证号码登录报名。请考生认真阅读报名系统提示,按要求完整准确地填写各项信息完成报名。填报的专业志愿必须符合选考科目要求,否则视为无效志愿。
5月10日 上午 9:16
其他

来了!浙大文化新地标

读书不觉已夏初一寸光阴一寸金坐落于紫金港校区的中西书屋·大众书局浙江大学校园书店今天正式启幕坐拥书城寻路书山墨香四溢处处皆可读好书风景这边独好中西书屋占地500平方米,在架图书3万册,由大众书局负责运营,坐落在紫金港校区成均苑三幢,毗邻校园南门。这个位置,为文科组团增添一抹书卷气,是交流的新载体、文化的新坐标。这个位置,联通校内外,突显以书会友、以文聚心、以阅增识的独特意义。进入中西书屋,满眼都是书籍。直抵屋顶的书架,主要摆放着人文社会科学高知识密度的学术专著。漫步其间,仿佛沉浸书海,颇有庄重典雅的氛围感。“中西书屋是以学术为导向的专业书店,能让大家感受到人类知识的广阔维度。”浙江大学中西书院院长、敦和讲席教授刘东说,特别希望同学们在知识的融通中得到淬炼和提升,犹如“金之在熔”。书架之间,悬挂着版画作品,不时有人驻足欣赏。艺术作品的展示正是中西书屋有别其他书店的独特设计,这不仅提升了书屋的整体环境,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培养着读者们的艺术品味,从美中获得情感共鸣,从美中汲取创新灵感。“校园里还得有一个好书店。”
5月9日 上午 8:40
其他

浙大想和你说早安!

去年此时我们携手启动了一场特别的旅程“每天的第一句早安,由你来说!”点击图片,回顾去年温暖短信五湖四海的声音汇聚成海每一句“早安”如同初升的阳光温暖了无数高考学子的心房那些风雨兼程的日子里我们见证了彼此的鼓励与支持一同走过黎明前的黑暗迎接光明的未来而今晨光依旧,梦想再次起航2024年高考季我们再度发出全网征集令“早安”的接力棒,交予你手让温情与激励继续传递无论你是曾经的追梦人还是正身处求学路上的旅者亦或是社会各界的温暖使者你的每一句话语、每一份心意都将化作照亮前方的光点如果你也想成为这份特殊礼物的创造者就在浙江大学的微信对话框中发送“早安”及你想对2024年高考生说的话无论是文字的鼓舞、方言的亲切还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传递的人生智慧都是对考生们最好的祝福你的早安,将在每一个早晨乘着晨曦的翅膀抵达每一位奋斗者的掌心与他们的自律、坚持、誓言交织共同绘制青春画卷中最亮丽的一笔希望收到“早安”短信的你即刻扫描下方二维码报名从6月1日到6月10日你都会收到唤醒希望的声音让我们一起用最真诚的早安陪伴2024届高考学子从春末走到夏初从黎明走向辉煌策划:周亦颖文案: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5月8日 上午 8:31
其他

浙大文科学霸,不一样!

她是同学们眼中不一样的文科学霸就读于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综合测评位列年级第一她是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得主曾拔得科技作品竞赛头筹入选2022—2023学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她深入多学科交叉研究洞悉听众心理需求只为讲好马克思主义故事从志存高远的青马学徒成长为敢想敢为的多元先锋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浙江大学第十四届十佳大学生程凌洲01专业是她的“青春修炼手册”程凌洲对马克思主义的热爱始于高中课堂。“思政课启迪我如何认识世界和人生价值,思考风云变幻、人间正道。”因为这份喜爱,高考填报志愿时,程凌洲果断选择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如今,随着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深入,程凌洲更加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价值和魅力。在她看来,复杂的学习研究就像是游戏晋级,她将那些本应是压力源的经典训练解构为“青春修炼手册”,将艰难的理论研究变得充满趣味,并保持“随时学习”的心态。研一阶段,程凌洲已发表一级期刊等论文4篇,其中第一作者文章选入高水平期刊封面获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而这背后是她对几十本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的用心研读,与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展开比较分析后的成果。程凌洲热爱在写作中与自己、他人和时代对话。她从观点评论性公众号、各大官媒中汲取灵感,学习行文技巧,每天抽半小时看政治新闻报道,并珍视每一次锻炼文笔、宣传时评的机会,数易其稿、推敲细节。在看到“浙大橘”火了之后,她便结合当时的社会热点,不断深挖对“橘子”的认识,创作相关评论文章发表在浙大启真新论公众号上。02在全球各地“讲故事”从理论学习到敢于发声,从院校讲台走向全国舞台,程凌洲一直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宣讲活动。她在南湖红船等地开展理论宣讲,微党课播放量超3.5万人次。在程凌洲看来,理论阐释不能“自说自话”,宣讲面向的是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要讲好每一个“为什么能”,说清楚“为什么好”,才能明白“为什么行”。谈及如何做好一场微宣讲,她表示让思想在听众心中落地生根最好的方式就是要“讲故事”,“因为故事里有人、有理、有精神,能让观众有‘沉浸感’的体验。”程凌洲在赴中核秦山核电“凌云”实践基地落成仪式作主题宣讲时,“台下听众年龄各异,但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核工业人’。”面对受众殊异情况,程凌洲聚焦我国核工业发展中铸就的“核工业精神”,从几代秦山人强核之路讲起,到传承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落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担负国之重任。这样使命驱动的宣讲脉络既不生硬,又达到了感召引领的效果,引发广泛的共鸣,点燃了大家心中强烈的认同和滚烫的激情。03文科女孩的不断创新在宣讲过程中,程凌洲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如何能让宣讲“声入人心”?遇到技术难题怎么解决?怎样才能让自己宣讲的内容更科学准确?交叉融合是她破题的“关键”,从跨学科跨领域跨方法汲取灵感。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她学习辅修专业、啃大部头书、翻译外文文献,琢磨陌生的代码,穿梭于比赛现场、实验室、讲座沙龙,不断给自己出题、接受专业人士连环追问……程凌洲敢于跳出舒适圈,并不断完善自我。正是这样的跨学科研究基础,反哺了她的宣讲能力。2023年的挑战杯全国大赛中,她牵头的“理响青年”团队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最具人气作品奖。“理响青年”团队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语文、神经生物学等多个不同专业的研究小组,通过认知心理学、比较社会学、脑科学与智能技术等交叉视野,大胆引入EEG脑电实验,分析话语表达方式对理论阐释效果的影响。“我们会从直觉上认为生动活泼的话语更吸引人,但通过分析脑电波段才能发现那些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找到更易接受、共鸣、记忆的理论话语表达具体形式。”程凌洲回忆说。通过比较分析,他们将结果数据更积极的表达方式运用在实际理论宣讲中进行检验反馈,从而提升宣讲对象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度和认同度。最终凭借小切口深挖掘、多学科巧融合、正理论新方法的突出优势取得了成功。程凌洲(右二)团队参加”挑战杯”大赛在潜学致远、笃行明志的道路上,她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相信在未来,文科姑娘也将继续以梦为马、踔厉奋发!
5月7日 上午 9:14
其他

今天上课“吃什么”🤩🤩🤩

“叮叮叮……”浙大校园的上课铃响起“咕咕咕——”还没来得及吃饭?没事儿,上课也能吃好!老师都为你准备好啦既投喂美食又投喂知识你准备好了吗——能“吃席”?这门课不简单!“为什么选这门课?”被问及此,选上《多彩的菌菇世界》的同学们总会笑着说同一条原因:“因为有‘菌菇宴’!”《多彩的菌菇世界》是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开设的全校通识课程。自2016年开课以来,每学期这门课的同学们都可以免费品尝一次菌菇宴。“我国大型食药用菌资源非常丰富,这门课上会学很多种菌菇,如果只是纸上谈兵,不让他们真的见一见、尝一尝,怎么能真的记住呢?”授课老师霍颖异说道。本学期的菌菇宴上,同学们共品尝了19道菌菇类佳肴:土鸡菌菇汤、腊肠白玉菇、红烧肉茶树菇、凉拌虫草花……除了常见的黑木耳、银耳和香菇,还有金耳、秀珍菇、蟹味菇和黑皮鸡枞等多种特别的菌菇,总共涵盖二十余种品类。菌菇宴菜单这场舌尖盛宴的菌菇食材,均由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林文飞老师提供,再委托给实践基地的食堂加工。众多食材或由林文飞亲自采集于五湖四海,或由其在种植基地精心培育。菌菇宴菜品图“这是羊肚菌吗?”“不不不,这个应该是猴头菇!”席间,每有一道菜上桌,同学们都会不自觉地运用课堂上的知识,开始辨认菜品中的菌菇品种。大家遇见难题时,桌上往往会有热烈的讨论。这时,林文飞和霍颖异就会给出正确答案,再加以补充,引导大家探讨相应菌菇的形态特征、加工方法和营养价值。除此之外,林文飞还会讲述自己采集和加工菌菇中的各种趣事:那盅鸡汤中的草原黄蘑采自甘肃,鸡枞菌是“紫金港特产”……满是菌菇美食的餐桌瞬间化身为鲜活的第二课堂。这趟菌菇之旅中,同学们不仅品尝了丰富美味的菌菇宴,还前往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亲自制作了菌包,去黄公望森林公园考察了林下菌菇栽培技术——同学们的眼睛、双手和味蕾都沉浸到了“多彩的菌菇世界”中。课程师生合影没选上?这些课也美食多多!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开设的通识课程《新农科实践——茶叶品鉴》也是体验感十足——在讲解红茶时,授课教师郭昊蔚组织同学们动手制作奶茶:以锡兰红茶为原料,煮沸沥汤,加入纯净水、糖浆和冰块,搅匀后倒入杯中,再刮去泡沫,加入奶霜,便可以品尝这杯带奶盖的自制奶茶啦!同学们在制作奶茶除了制作奶茶,郭昊蔚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环节:品鉴绿茶时就体验“茶爽”等茶产品,学习白茶时则测定茶叶中茶多酚的含量……以兴趣为导向,借实践为抓手,同学们在沉浸式的课堂中感受到茶文化的诸多魅力。不仅如此,在浙大,同学们还能在课堂上体验到异域美食文化!在《韩语I》的课堂上,历史学院老师安成浩给同学们带来了地道的韩国美食——紫菜包饭。这些包饭由安成浩老师的爱人制作。这种分享最开始源于一次偶然的晚饭,安成浩想把爱人做的紫菜包饭打包给同学们尝尝,结果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反响。他希望通过直接的文化接触帮助学生了解更多元的文化。韩语课上的紫菜包饭在历史学院的另一门通识核心课程《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中,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助教古丽展示了撒马尔罕的文化。课后,有同学向她请教如何制作撒马尔罕抓饭,古丽意识到中国学生对异国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就自制了这道乌兹别克斯坦的传统美食,在课上请同学们品尝。古丽制作的撒马尔罕手抓饭光吃不行?更要懂科学!对于通识课程而言,品尝美食是加深印象、感受文化的趣味形式;但对于专业课而言,课程中出现的美食往往“富有深意”。在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课《果蔬产品工艺学》中,同学们要亲自体验制作果酱、泡菜、罐头等食品,还需要掌握果蔬制汁、果蔬糖制、果蔬腌制、罐头加工及果酒酿制等专业知识。制汁时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微生物发酵与腌制蔬菜感官品质的关系……众多食品科学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每一步都有所体现。在轻松的实验氛围中,同学们既掌握了果蔬加工的重点常识,也学会了果蔬加工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方法。同学们在制作菠萝罐头异曲同工的还有动物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动物产品加工实验》。这门课程围绕乳品科学、肉品科学和蛋品科学三方面,以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复合形式开展。实验课涉及酸奶、奶酪、乳饮料、东坡肉、腊肠、烤鸡翅、卤鸡爪、松花蛋、咸蛋等食品的制作。与学习烹饪不同,同学们需要掌握食品加工背后的原理,还需要学会使用制作过程中的各种设备,如冰淇淋机、灌肠机和奶酪匀质机等等。授课教师任大喜还常引导学生们从色、香、味等多角度建立食品评价标准体系,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食品加工的科学性。实验课上制作的东坡肉提及食品评价,自然要提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食品感官评定》了。课上,任课教师李莉把众多优质美味的食品带进了课堂,与同学们一起感受各种食品的色、香、味、形,引导同学们了解食品组分的来源、性质和作用,帮助同学们培养健康的饮食观念和科学的生活方式。《食品感官评定》的课堂吃就够了?好课程不仅于此!在课程中,美食体验仅是其中的一个维度。实际上,制作、品尝、与评价美食都是实践的一环。统观浙大的众多课程,“实践”早已占据重要地位。在动物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畜牧微生物学》中,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影响青贮品质的因素、学习青贮饲料的制作工艺,王佳堃、洪奇华两位老师带领大家以白菜为原料开展青贮。最终,同学们在实验课上把自制青贮白菜做成酸菜肉馅、包成饺子。大家品尝了自己的劳动成果,对青贮工艺也有了更多体悟。左右滑动查看更多一起来沉浸式体验青贮白菜饺子的制作过程吧!同样由动物科学学院开设的专业课程《蚕业资源学》聚焦蚕、桑、丝,任课老师王华兵不仅会讲授分离纯化各种蚕业资源生活活性物质的理论和方法,拓展开发利用蚕业资源高附加值产物的理论和技术,让学生们了解到蚕丝的多元化产品,还组织同学们提取植物果胶、制作蚕丝手工皂,在应用课堂理论、增强动手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为蚕桑产业赋能的科研热情。同学们在提取果胶同学们制作的手工皂丰富多样的课程琳琅满目的美食趣味多多的实践或亲手体验或细致品味舌尖盛宴、亲自“动手”的背后是知识的活化、理论的运用是兴趣的绽放、文化的碰撞在浙大更多宝藏课程等你发现!愿你吃得好、学得好!特别鸣谢历史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学院等单位的支持文字记者: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5月6日 上午 11:45
其他

沉痛悼念!中国科学院院士、原浙江大学校长韩祯祥同志逝世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家,原浙江大学校长、电气工程学院教授韩祯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5月4日8时52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4岁。
5月5日 下午 8:11
其他

这就是浙大青年!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今天我们从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出发百年前的求是青年们用呐喊与热血为民族的觉醒而奋斗而新时代的浙大青年们在追光逐梦的奋斗中“热辣滚烫”风雨飘摇的岁月里求是热忱点燃星火爱国将领冯玉祥曾称赞邵飘萍“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他创办《汉民日报》和《京报》对共产主义运动作了大量的报道错把墨水当红糖水吃掉但陈望道却浑然不觉翻译出版《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中文全译本“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曾任浙江大学学生自治会主席的于子三带领浙大同学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牺牲后在12个城市的10万余名学生掀起了一场“于子三运动”功绩存青史,风范励后人1936年,29岁的王淦昌来到浙大物理系任教此后更是扎根罗布泊长达17年为国家填补空白王淦昌为祖国核事业隐姓埋名“我愿以身许国!”一生为国铸盾的“核司令”程开甲在青年浙大求学时就立志“科学救国”先后主持了30多次各种类型的核武器试验更是无惧危险与“魔鬼”较量用青春和智慧铸造了共和国的核盾牌17岁的他“打着赤脚”考上了浙大参加过我国所有的核试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林俊德仍心系工作“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是他一生的写照背后的马兰精神代代相传化育桃李,科研创新青年人才实干报国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李铁风致力于研究智能机器人勇闯无人区研制的自供电软体机器鱼成功“打卡”马里亚纳海沟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吴丹带领团队在前沿磁共振成像技术研发领域不断突破创新用日复一日的热爱和求索的专业精神书写磁共振技术前沿的科技创新故事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余倩在传统结构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从微观角度解码世界不断攀登在科学研究的前沿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徐文渊结合国内外教学体系培养网络安全领域的国际化优秀人才并不断挖掘、思考着更多的可能性探寻未来物联网安全世界的新领域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程鹏长期从事网络系统优化与安全控制研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成果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坚持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政组一等奖获得者赵坤让“高大上”的思政课“接地气”帮助同学们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和思想图景启迪思维、塑造价值、筑牢信仰言传身教助力学生成长成才青年有为,热爱有光广大学子与新时代同心同向浙江大学研究生支教团20多年来选派300多名志愿者前往西部青春接力改善了多地教育教学环境用实际行动为那里的学生带去知识、理想与希望成为浙江大学志愿服务的一张“金名片”浙江大学青马向上宣讲团将“学问”用于群众最需要的地方组织青年师生循迹溯源以现场教育、朋辈教育提升育人实效在学思践悟和服务基层中实现自我提升浙江大学“小青荷”志愿者在各种盛事中展现青春风采亚运会、亚残运会期间,近2000名“小青荷”用专业和热忱服务各国来宾收到各国友人的感谢信与祝福200余篇浙江大学学生绿之源协会荣获2022年联合国PRME学生表彰以“亲近自然,践行环保”为宗旨成立25多年来一直对外普及自然知识用实践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5月4日 上午 11:22
其他

最近总是睡不醒?原因竟然是……

俗语常说“春困秋乏”“夏夜难眠”“睡不醒的冬三月”。为什么不同的季节,睡眠状态会有区别呢?普遍认为这与温度的变化有关。那么,温度是如何影响动物睡眠活动的节律机制的呢?浙江大学医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郭方团队发现,动物体内的生物钟能够和接收整合外界的温度信息,在特定的时间会发出相应的信号,进而影响他们的生命活动规律。看清果蝇的睡眠果蝇是研究昼夜节律和睡眠活动的模式生物之一。对果蝇生物钟的研究获得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Michael
5月3日 上午 9:26
其他

向劳动者致敬,向劳模学习!

在跨世纪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浙大人始终保持与伟大祖国共命运与人民群众同呼吸与时代发展齐进步自1952年以来学校涌现出了百余位省级以上劳动模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浙江大学举办“礼赞劳动
5月1日 上午 8:35
其他

狂“刷”高考卷,浙大老师是为啥?

浙大的课堂里总是会有来自各个专业的“旁听生”不久前数学科学学院陈锦辉老师的《数学分析甲Ⅱ(H)》课堂上就出现了这样有趣又有爱的一幕老师正在黑板上讲解深奥的大学数学一只鸽子从窗外飞进教室在讲台上驻足似乎也对深奥的数学颇感兴趣
4月30日 上午 8:46
其他

致敬!两位浙大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2024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罗尧治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坤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他们扎根一线,笃行不怠在各自科研领域接续奋斗也奋楫扬帆,教书育人为学生提灯引路,躬耕筑梦罗尧治:用科技为重大工程建设保驾护航作为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浙江省空间结构重点实验室主任,罗尧治始终致力于深耕空间结构技术研究和空间结构领域科技创新,攻克了一系列关键科学技术难题,创新发展分析理论和设计方法。为了解决“大体量、手算难”的问题,他化身“程序员”,研发了国内最早的集分析、设计及加工制造于一体的空间网格结构专业设计软件,不仅解放了劳动力,而且更可靠安全。面向现代空间结构“更大跨度、更大空间”的重大工程建设需求,他带领团队研发了刚性、柔性与刚柔性系列空间结构新形式,建立了张力结构、网格结构与可展结构分析理论,研发了先进试验与监测装备、制造工艺与施工工法,取得了系统性、引领性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外空白。这些创新成果被应用于奥运会国家体育场、冬奥会国家速滑馆、杭州亚运场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上百项大型工程,为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行提供支撑保障,推动我国空间结构的技术进步与行业发展。以此为基础,罗尧治出版了《空间结构形态学》等多部重要著作,创办并主编了《基础设施智慧与韧性(JIIR)》国际期刊。“浙大人要立志成为科技创新的引领者和推动者。”在这样的信念引领下,罗尧治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奖励10余项,詹天佑大奖2项及其他奖项多项。主持国家863高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浙江省特级专家、中国钢结构协会三十年杰出贡献人物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荣誉。罗尧治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坚守在高校教学第一线。他主讲的国家一流课程《大跨空间结构》深受学生喜爱,迄今已培养研究生100余名。罗尧治非常注重新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曾获国家级和省级教学成果奖。作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和学科负责人,带领土木工程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土木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目录。育人育心,守望成长。三十年,他和团队一起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我国空间结构的再发展砥砺深耕。赵坤:启智润心,筑牢信仰与学生共同成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赵坤躬耕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推动思政课教学质量提升,取得标志性教学成果。他认真研究如何使思政课在保持“高大上”品质的同时更“接地气”,用鲜活的事例和幽默的语言让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学生心目中活起来。赵坤一直奋斗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最前沿,坚持言传身教,不断探索创新,与学生一起成长。他帮助同学们建构起一套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图景,在此基础上去理解世界、认识社会、体悟生活,助力大学生“小我”融入“大我”,做好人生规划,实现成长成才。他以工匠精神磨炼教学技能,在备课中把教学内容转化成一个个问题驱动的逻辑体系,通过设置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来引导同学思考,在剥茧抽丝、答疑解惑的认知路径把课程讲深、讲透、讲活,提升同学们的课堂参与感和学习获得感。他积极从事以课堂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创新研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思政课教学研究统一于德育实践,在工作中注重学术支撑与科研反哺、注重现实关照与理论活化、注重情感浸润与言传身教,形成了“直面直观现实问题、讲深讲透学理事理、融贯融通情感浸润”的鲜明教学特色,主讲课程广受大学生喜爱与好评。“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启迪思维、塑造价值、筑牢信仰,教师的价值感和幸福感在于使学生学有所获、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正是在这种铸魂育人、追求卓越的信念指引下,赵坤的教学业绩突出,获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思想政治课专项组一等奖第一名等荣誉。其教学画面被选入央视大型专题电视片《领航》中,教学事迹被《中国教工》、《中国教师报》等媒体专题报道。他用高度的教学热情和浓厚的育人情怀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助力大学生实现精神成长。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继续赓续前行、奋楫争先在高远使命引领下扎根中国大地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贡献浙大力量文案整理:谭帅
4月29日 上午 8:39
其他

校党委书记任少波率团访问香港

4月22日至26日,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率团访问香港,进一步深化与香港各界的交流,推动务实合作。访问期间,任少波一行拜会了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与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郑雁雄进行座谈交流,看望在港校友代表,并出席香港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浙江大学香港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换届典礼暨答谢会。副校长黄先海以及学校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参加上述活动。4月24日上午,任少波一行拜访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向郑雁雄主任、卢新宁副主任等介绍了浙江大学近年来发展情况,并就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积极推动与香港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各领域的合作,以及加强人员交流等深入交换意见。当天下午,任少波一行在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办公室拜会行政长官李家超。任少波介绍了浙江大学近年来建设发展的重要成果和香港各界大力支持浙大发展等相关情况,他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香港在国际化和人才引育方面优势,不断创新合作内容和载体,持续推动浙港两地合作交流取得更高成效。李家超充分肯定浙江大学近年来对港交流方面取得的成果,并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共同致力于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当晚,香港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第四届理事会、浙江大学香港校友会第七届理事会换届典礼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任少波讲话,并为新一届基金会理事会和校友会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黄先海主持,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励建书等出席。任少波向上一届理事会的倾力付出表示感谢,向新一届理事会的产生表示祝贺。他说,香港各界与浙江大学结缘已久,情谊深厚,各界贤达对学校的持续关爱,以及重教兴学的奉献情怀、怀质抱真的公益精神,是激励浙大人坚定前行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全体浙大人始终以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为目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卓越教育品牌在国内外形成良好声誉,一流人才引领的优秀学科建设走向全球前列,科研重大成果和国家级科研平台接连取得突破,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全球开放发展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各项事业保持蓬勃发展态势。多年来,香港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浙江大学香港校友会和社会各界,为浙江大学的基础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发展、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深化内地与香港的友好交流合作搭建了广阔平台。他对各界的支持表示了诚挚的感谢。任少波表示,浙江大学不会辜负各界贤达、校友对浙大的期待与厚爱,学校将始终围绕走在前列的目标,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大学。期待新一届理事会团结凝聚香港各界力量,助力形成畅叙情谊、规范运行、服务发展的一流平台;充分发挥香港区位优势,支持学校教育科研走向前列,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传承以校训为内核的浙大精神文化,让求是创新的火种生生不息、广播环宇;关心支持祖国发展,携手共促香港繁荣,把更多的智慧、力量和资源汇聚到造福大众、服务人民的伟大进程中。典礼上,香港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名誉理事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前行政长官林郑月娥致辞。她表示,浙江大学作为我国顶尖学府,也是国际一流大学,在127年的办学历史中,为国家发展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为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希望浙江大学继续加强与香港各界的交流合作,为服务浙港、服务国家和服务社会作出积极贡献。香港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理事长、香港董氏集团董事长董建成,浙江大学香港校友会会长、环球数码创意控股有限公司董事会副主席陈征分别致辞。在港期间,代表团拜访了浙江大学名誉校董曹其镛、郭婉仪和校董张添珞,拜访了黄乾亨基金会并签订浙江大学黄乾亨讲席教授基金设立意向书,拜访了国际棉业有限公司并与周氏家族签署收藏品捐赠协议书。此外,代表团还拜访了部分长期支持浙大发展的合作企业与社会组织,进一步促进浙江大学与香港社会各界友好交往,拓展深度交流合作。邱建林校董参加了部分活动。文字记者:陆兴华摄影记者:周亦颖部分照片来源于发展联络办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4月28日 下午 2:18
其他

今晚19时,高招会客厅直播见!

生机盎然亦是梦想生根发芽的时节为帮助广大高考生学业规划有目标
4月27日 上午 9:59
其他

浙大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签订新一轮合作备忘录

4月21日至22日,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率代表团访问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深化两校伙伴关系,并在两国教育部部长见证下,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签署第三期合作备忘录。22日下午,在中新两国教育部部长见证下,任少波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校长张道昌签署校际合作备忘录,标志着两校合作正式进入第三阶段。双方将在设计、创业等领域继续拓展新的合作增长点,并积极探索人才联合培养的新模式。22日上午,任少波一行到访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与校长张道昌、候任校长及教务长方国光等座谈。任少波表示,两校友谊源远流长,十余年的紧密合作为师生提供了宝贵的合作交流机会,希望三期合作能巩固以往合作优势,挖掘新的增长点,携手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张道昌对代表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期待双方继续探索利用设计、人工智能和相关技术的创新方式,为可持续发展寻找解决方案。会谈结束后,任少波一行参观了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下一代设计中心DesignZ和空中机器人、无人机项目基地AerialArena@SUTD,详细了解该校在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探索。访问期间,代表团还与新加坡校友会举行座谈交流。任少波向在新校友表达诚挚的问候和关怀。他表示,学校近年来全球声誉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校友们在世界各地做出了贡献。他希望新加坡校友会进一步传承求是文脉,服务校友发展,作好母校联结国际的桥梁纽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访问。新闻+2010年,在中新两国政府支持下,浙江大学与新加坡科技设计大学(SUTD)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开展了师生交流、课程开发、教师培训、联合科研等多维度合作。截至目前,已互派学生近900人,培养了20余名初创企业家。两校还于2019年联合发起国内首个国际科技设计大会(ICTD),会聚全球科技与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和行业领袖,探讨前沿科技和设计学科的交叉赋能,目前已成功举办五届会议。内容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今日编辑:浙江大学融媒体中心学生记者团
4月26日 上午 10:49
其他

浙大团队首创白血病治疗“加强版”方案

容易复发、感染,长期生存率低,这是白血病治疗中长久以来面临的难题。虽然随着医学的进步,白血病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CAR-T细胞治疗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不少难治复发白血病患者带来生的希望,但问题还没有被彻底解决。临床治疗中,部分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依旧出现了复发,同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的并发症会导致死亡率升高。如何将命悬一线的病人拉回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良渚实验室的黄河教授团队设计了一种全新的CAR-T细胞治疗序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一体化方案,将两种治疗手段进行了强强联合,成功解决了传统治疗方案遗留的多项难题。北京时间4月25日,这项研究成果以“原创性论文”(Original
4月25日 上午 7:03
其他

你好,浙大AI少年!

他是浙大AI少年字节跳动奖学金获得者(全球10人)专注在人工智能跨模态计算等国内核心技术在CCF-A类会议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十余篇文章并长期担任此类顶刊审稿人本研就读期间共获得4次国家奖学金……是怎样的内在驱动力又是怎样的校园成长环境让少年一路凯歌成长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后起之秀?今天让我们走进2022-2023年度浙江大学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软件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黄融杰的成长成才之路“尝试本身即是价值浙大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许多人吃惊的是,黄融杰本科专业并非和计算机、软件相关,而是海洋工程与技术。进入求是园,他和绝大多数同学一样,还不明晰来到浙大要做什么,也不确定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鲜衣怒马少年时,尽管迷茫,开放包容的校园文化让这位有着强烈探索欲的大学生,在不断尝试中找到自己的热爱。浙江大学“通专跨融合”+“四课堂融通”的培养体系为他提供了机会。“大一我在蓝田学园,寝室同学的专业并非完全一样,我们一起上了很多通识课”。浙江大学一直致力于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在全校共开设了500余门通识课。尝试本身即是价值,黄融杰和室友们精诚合作、勇敢体验,程序设计、力学、作图、机械装置……在这些课程中他们的兴趣不断得到开发,能力不断得到提升。“我印象最深的是程序设计课,我们自己决定能做什么”,在这门课上,黄融杰第一次开始用代码实现自己的想法,跑出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小程序。这是汲取知识的过程,也是走向热爱之路,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编程。黄融杰参与人工智能交流会讨论一次偶然的机会,黄融杰加入了学校学生人工智能协会。在社团氛围的感染下,他开始尝试机器人开发,并对AI有了更深的了解。“AI当时虽然没有很火,但是它已经能帮我们完成目标检测,并且越来越流行”,人工智能学术研究开始在黄融杰心里埋下了种子。黄融杰还与朋友们一起参加了“浙江大学中控杯机器人竞赛”。同学们分工明确,团结作战,黄融杰再次在软件开发上展现出了极大天赋,这也是他通往人工智能研究道路上的重要节点。“就是要做没做过的事浙大帮我实现挑战”真正让黄融杰实现蜕变,踏上学术之路的是他在大二时期参加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当时学校很鼓励学生参加,而且这样的比赛我从来都没参加过,它需要很强的逻辑能力,还需要极高的团队配合契合度,我觉得很有趣。”又是一次从零开始的全新尝试,黄融杰和在学生组织中认识的同学一起投身于比赛,拿下国赛省一等奖,并在随后的“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一举拿下一等奖的佳绩。黄融杰(左二)与同学在一起AI少年,在找寻到自己的道路后,便开始褪去稚嫩的外壳,迸发出一往无前的魄力和耀眼的光芒。定力,深潜,是黄融杰茁壮成长的营养剂,他将注意力收束,课堂上更加聚焦代码学习,课外专注于人工智能科研训练。在进行“基于雷达的手势识别”项目中,黄融杰可以为了一个功能从早到晚进行调试,反复一个月经历失败后仍不放弃,甚至会为了一个细节改动来到之江实验室寻求课题组博士生学长指导。大三结束时,他的成绩从大一大二的不甚突出上升到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双料第一。进入大四,黄融杰凭借优异的成绩跨学科保研至软件学院,加入浙江大学人工智能研究所赵洲老师团队,该团队长期深耕于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和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有着丰硕的成果。“坚持自己的想法浙大有片团结合作的热土”不断尝试总会走出属于自己的路。在浙大全链条培养的土壤上,黄融杰得以早早进入了实验室,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天赋得到充分引导和发展。黄融杰(左四)和课题组一起参加学术交流会议进入实验室后,研究方向是什么?人工智能研究领域重要分支——语音/音频生成。这是新兴领域,国内研究的人并不多;也是重要领域,国内的研究还落后于国外。这激发了黄融杰的斗志,又开始了一场从零开始的探索。以歌声合成为研究方向,在实验室师兄的指导下,黄融杰在大四就顺利发表第一篇CCF-A类会议论文。此后,他不局限于眼前收获,而是开始认真思考自己应当专攻的具体研究领域。深思熟虑后,他敏锐地将目光锁定在语音音乐生成模型,多模态语言处理等,这些技术在当下十分火爆的GPT-4、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将研究做得专精深,也意味着更多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在撰写第二篇论文时其实是不太顺利的,当时心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黄融杰没有在阻碍面前退缩,他积极调整心态,不断改善开发效果,对论文进行修改,并不断投稿。这条路上,黄融杰并不孤单,“我们的导师会给我们做表率。他会在实验室待到很晚,同时也会指导同学们做研究。”
4月24日 上午 9:29
其他

浙大人年度读书报告,16.9万次与书相遇!

本科生组国际联合学院唐同学,借阅287册次文学院夏同学,借阅221册次竺可桢学院李同学,借阅178册次研究生组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何同学,借阅586册次公共管理学院邱同学,借阅356册次
4月23日 上午 10:07
其他

交叉“变变变”,让“力”更有力!

提到力学,也许很多人首先会想到砸在牛顿头上的那个苹果。从重力、摩擦力到万有引力,从宇宙之大到粒子之小,力无处不在。回首人类近代史,以牛顿力学、固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为代表的力学理论构成了前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内在驱动。但随着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力学高等教育日渐需要催生新局。如何培养走向世界科技前沿、能够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力学人才?让我们以“力学3.0”为蓝本,探索浙大答案。守住力学的根,打开创新的门近代力学发端于伽利略的运动学实验,以力学为基础的工程科学缘起于1947年钱学森在浙大首次国内讲演“工程和工程科学”,浙江大学“‘力学3.0’导向的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的形成则经历了16年的思考。“习近平同志2007年来校调研时指出,要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充分发挥浙大多学科优势,促进学科汇聚和交叉融合。我们在新工科思想指导下提出‘力学3.0’理念,就是为了解答‘新科技革命时代力学能做什么’的问题,”教学改革负责人杨卫院士说,“力学3.0”主要指的就是学科的融通,也就是交叉力学,“只要有相互作用,就有力。我们可以研究实体之间的力,也可以研究虚拟物体之间的力,比如数据迭代的力、生产资料流动的力等等。我们希望把力学和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联系起来,在这方面给学生充分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力学3.0”为力学高等教育指出了一个破局的方案——守正创新,一方面守住力学的根,夯实它的基础学科特性;另一方面拥抱新技术,与工程应用进行更广阔的交叉。有了这一理念,教学改革的方向也逐渐清晰:以力学为桥梁和主线,对工程科学进行多学科交叉融合,以工程科学家和研究型工程师为目标,构建“知行纵横交互、师生多维谐振”的本科人才培养体系。理念创新下,力学人才培养的“变变变”由此开始。破壁重组,“变”出新课程体系上百吨重的大飞机怎么克服重力腾空而起?比易拉罐更加细长中空的火箭为什么没有被压扁?……2018年9月,杨卫院士为初入象牙塔的新生讲授了第一堂“力学导论”通识课程。2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他从墨子的“力,刑(通‘形’)之所以奋也”开始,讲述了力学的缘起和它工科属性的形成过程,深深吸引了在座的200多名学生。将力学的专业教育提前,这是“力学3.0”的一大创新,在普及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希望能够提升学生在大类招生下对力学专业的兴趣。“刚进入大学,很多同学觉得力学就是物理学的一部分,也不知道力学能做什么。上了这门课大家眼中‘有了光’,有同学课后就向老师询问专业选择问题。”航空航天学院教授赵沛说,这门课开设至今,以其全景式、新脉络、人文型的特点深受学生好评,教学团队也出版了相应教材、上线了慕课,打造了“名师、名课、名教材”三位一体的新型课程范式。以“力学导论”为基础,工程力学专业和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能源等专业合作,打破了专业壁垒,构建了面向工程科学的“通识植根、力学强基、专业交融”三并重课程体系。比如,弹性力学与飞行器总体设计结合,应用到新型飞行器的设计中;流体力学和传热学结合来助力节能减排……同学们通过课程学习,既了解了科学原理是什么,也知道了怎么将其与各类工程相结合。“力学在辐射其他工程科学的同时,也汲取了新的能量,通过双方互动得以共同发展。”杨卫院士说。模式创新下,力学就像是粘合剂和催化剂,为工程科学课程体系注入新的活力。知行合一,“变”出新实践路径抓、握、打个响指,当一位学生在电脑前做出这些动作时,旁边的机械手也像模像样地跟着做了起来。如何完善机器人遥操作实验?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生郑浩然一头扎进去就是几个月。从本科一路走来,他在力学研究与实践中获得了全方位成长,获得了竺可桢奖学金等多项荣誉。博士生阶段,他瞄准触觉传感器这项“卡脖子”技术继续深耕,“‘力学3.0’教会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寻找解决良方。”另一边的实验室里,他的学弟学妹们正在做石墨烯柔性复合材料的力热综合性能实验。“我们在大三就开始实验室轮转,提前探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自己动手做实验,将课堂所学与实际科研联系起来,积极参与学术交流也让我收获了许多经验,为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基础。”工程力学强基班学生吴舒悦说。研创结合、实践创新,教学团队为本科生打造了结构化的“力学3.0”创新实践平台,开设了“工程科学与创新”新生实践课、“魔术力学”第二课堂和基础力学探究性实验,设计了本科生提前接受长期科研训练的“实验室轮转”制度,举办了教育部机器人暑期学校等竞赛活动……实践创新下,学生可以更加有组织、有目标地把课堂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变被动式学习为主动式学习,为更好地接触世界科技前沿和直面国家重大需求做好充足准备。四大导师,“变”出师生新组合一个学生四个导师。这样的师资配置是不是很“给力”?工程力学专业设置了德育、专业、工程、国际“四大导师组”,邀请一流科学家和工程领军者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指导:德育导师组将思政元素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与育人融合,专业导师组全面而高效地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工程导师组负责启蒙学生的工程素养,国际导师组为学生开辟成为国际化人才的各种路径。在这里,学生有机会参观航天航空基地、聆听重大项目顶尖科学家讲述家国情怀、在大型工程现场澎湃民族自豪感;参加“未来总师训练营”、开展实打实的“双创”活动;赴国外进行毕业设计、近距离接触世界前沿科技……生态创新下,“专业内外、国内外、工程科学上下游”三谐振的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十几年间,工程力学专业以课程孕育交叉、以实践强化交叉、以师资保障交叉,育人体系覆盖至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人数和应届生深造率大幅度提升,就业者绝大多数服务于工程类企业;成果多次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推广,并得到了专家组高度评价:“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以力学为基础、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科学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了一条新路径,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就在去年,“‘力学3.0’导向的工程科学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实践”荣获了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4月22日 上午 11:21
其他

重磅!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成立

加强基础研究,推进前沿交叉,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高校承担着义不容辞的使命。4月20日,浙江大学基础交叉研究院(筹)揭牌成立。
4月21日 下午 4:38
其他

课间休息时间,学生却在教室里排起了长队……

正值晚课课间休息时间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教学楼一教室里学生们却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个个翘首以盼这是在做什么?这是由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胡福良教授开设的《蜜蜂、生态与人类》通识课现场每次课上胡福良老师都会发放惊喜福利——请同学们品尝至少两种蜂产品!其中不乏稀有蜂蜜和昂贵的蜂王浆自带勺子、排队品尝、拍照打卡这成了同学们每周最期待的环节更有人在校内论坛晒出课上品尝的巢蜜引得评论区的同学惊叹不已作为通识课程《蜜蜂、生态与人类》面向全校开放将理论阐述、案例介绍和产品体验结合提升学生观察、思考、应用等多方面能力引领各专业的同学们走进探索生命的大门除了吃蜂蜜该课程还有一项独家福利——发论文!自2019年以来胡福良老师与《蜜蜂杂志》合作在杂志上开设《课程论文园地》版块专门用以选登课程优秀论文五年来已累计发表论文近百篇学生们将课程与自己的专业融合:蜜蜂与数学、法学、光学、医学、材料学、历史学、传播学、管理学、教育学……不同的学科交叉碰撞不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已发表的学生论文(部分)“谁对蜜蜂感兴趣,我就对谁感兴趣”是胡福良老师的名言为了更好地传授自己毕生研究的蜜蜂学他常把理论与实例融合用多样的手势、风趣的语言将神秘的蜜蜂世界娓娓道来:原来蜜蜂是红色盲?蜜蜂竟然会做简单算术?听说蜂巢的六边形结构未必是蜜蜂建造的?……
4月18日 上午 9:32
其他

今天,你是第几个为浙大点赞的人?

叮咚~你的朋友圈已更新快来看看求是园里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吧!2023年4月16日,浙江大学第十五次党代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大学作出重要指示,希望浙大再接再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优秀学科,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积极贡献。党代会召开一年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指引下,浙大人勇探新路、勇立潮头,努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中实现跨越发展。且看今朝,浙大师生们的奋斗强音绕梁回响!一起为浙大人的朋友圈,点赞!
4月17日 下午 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