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

其他

今天吃什么?看!兰大美食又上新!

芝兰苑二楼01S级酥皮牛肉层层酥脆,肉香四溢同学们轻轻一咬,咔嚓作响02金椒飞燕黄鱼配虾球黄鱼切块,形如飞燕轻裹金椒的香辣与微麻虾球饱满弹牙
7月22日 下午 5:27
其他

“勒个兰大的风景安逸得很”

亲爱的兰大官微读者:大家好,我是2021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梁尤军,也是今年的毕业生。求职期间,斩获华为等多个offer。很庆幸这辈子来到过西北这片土地,三年研究生生活,见识了诸多别样的风情地貌。金城兰州,给予我这个四川小伙无限美好的遐想。三年时间转瞬而过,作为一名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在兰大和西北这片土壤,记录了太多太多绝美风景和风物人情。这里不仅有塞外广袤无垠的雄浑土地,也有江南的柔情似水,更有独特壮丽的人文风貌,我想我的血脉里已经永远镌刻下兰大和西北的印记。今年毕业啦,回看照片,感触颇多,请大家跟随我的镜头,一起去发现更美的兰大,更美的西北吧。01.城关美景初来兰州是秋天兰大城关的秋景让人沉醉刚来兰州那会儿经常会去逛城关校区秋日的阳光穿梭过积石堂暖阳洒在地上,树影交错古朴的校史馆在蓝天映衬下更为典雅毓秀湖畔的秋荷让校园内的黄昏充满诗意02.榆中风光在安静的榆中在萃英山下度过了充实的研究生三年榆中学子或多或少应该都去爬过萃英山这里的日月流转,晨昏日暮花开花落,都印刻在我的相机内每到春天我都会忍不住拿起相机去四处穿梭去热情记录在我看来榆中的硬件设施很好自然风光也很独特一到春天,这里春花烂漫美丽胜似江南榆中有太多浪漫的景色我喜欢一个人拿着相机闲逛榆中的春天虽然来的晚一些但是依然非常浪漫生机盎然榆中研究生宿舍楼下的春景繁花盛开,灿似云锦很多学生在楼下驻足拍照,赏花这里是新开设的一处景地今年花一直开到了5月这里也是校车停放点下车后就能看到盛灿的樱花开满映入眼帘是火红的春色忍不住拿起手机就要记录榆中的一些小角落隐藏着许多复古的景色带着一种古老与神秘下午的阳光斑驳洒在墙上和共享单车上仿佛时光在此刻静止兰大的一些角落是让摄影者痴迷的不像太多地方过于现代化自带复古的色调她们不急躁安静等待一届又一届兰大人给她拍照记录03.西北的美西北的美是一种粗犷而深邃辽阔而壮丽的自然之美融合了雄浑的山川广袤的草原、无垠的沙漠展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与魅力从兰州到乌鲁木齐喜欢穷游的小伙伴坐上绿皮火车睡一觉就可以直达新疆新疆的风光是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既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有人类文明的璀璨光辉你会被这里的景色深深震撼相机完全无法复刻新疆的壮阔美丽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雄浑壮美(琼库石台风光)(恰西草原风光)(独库公路高处的雪山)(那拉提草原)(新疆薰衣草庄园)(那拉提草原一角)(赛里木湖)梁尤军
7月16日 下午 5:17
其他

兰大高大强老师的课,听过请举手!

高大强教授从一个对物理兴趣不大的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位在科研和教学上都卓有成就的学者。研究生时期,他在导师的开放式教育下培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留校任教后,他始终坚守“有良心”的信念,认真备课,严格要求学生,同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他不仅在科研上取得了显著成果,还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PART.01“我可能不是天赋型选手,但我坚信勤能补拙”“我在研究生期间,导师薛德胜教授因材施教,对我们采取了‘开放式’的教育,为我们提供了轻松自由的科研环境。”然而,这种“开放式”的培养模式对研究生本身的主动性学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也培养了高大强在科学研究领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大强来说,研究生阶段的时光是幸福且难忘的,他常常独自早起,前往物理楼的实验室。一旦进入实验室,高大强便“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做实验。“当时实验条件有限,我喜欢早来或者是晚上大家不用仪器的时候来做自己的实验”,薛徳胜老师则是扮演起了每晚提醒高大强回寝室休息的“守门人”角色。初入大学的高大强认为自己对物理的兴趣并不浓厚,对专业课的学习也无法做到全神贯注,直到高大强听了钱伯初教授的《量子力学》课程。这门课程引领他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学术领域。高大强回忆说,“钱先生的课真的是座无虚席,我是另一个班的学生,但钱先生的课也是一节不落,没有座位,我们就从隔壁教室搬板凳,人更多的时候,我们就坐在过道里听。”自此,他开始给自己增加心理暗示,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始于行动,随着高大强对物理学科的不断投入与深入学习,他对物理的热情日益增加,物理成绩也明显提升。高大强在学习之初认为“勤可抵万物”,但当实验的难度不断攀升时,困难和迷茫也随之而来。在导师的悉心指导和自身爱好的有力加持下,高大强最终选定了当时比较火热的稀磁半导体作为研究方向。稀磁半导体是指非磁性半导体中的部分原子被过渡金属元素取代后形成的磁性半导体,由于稀磁半导体兼具半导体和磁性材料的性质,被认为是在自旋电子学领域具有潜在应用的材料之一。当时多数研究者将氧化物作为母体材料研究。高大强经过调研后打破常规,致力于硫化物稀磁半导体的磁特性研究。实验初期,受限于传统的制备方法和专业知识,高大强选择采用水热法来进行材料的制备,经过多次实验尝试,结果并不理想,高大强开始从实验源头上寻找解决方法,不断更换各种溶剂进行实验。在经历了数次失败后,他一次次调节实验参数,并将溶剂由水更换成水和酒精混合物,最终取得了对硫化物缺陷浓度调控并改变其磁特性的满意成果。“求学路上的困难数不胜数,对于我们物理实验学科来说,实验失败是再小不过的了,不要害怕失败,害怕永远不会成功。”高大强在指导学生继续做着硫化物实验的同时也没有让自己闲下来,而是不断调研新的研究方向,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拓展到原子级厚度二维材料的铁磁性研究中,为未来自旋电子器件微型化、低功耗及超薄自旋电子器件的构建提供了材料。在新加坡访问学习期间,他更是每日“缠着”同组中国成员,请教自己感兴趣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向,并将计算应用到实验现象机制的解释方面,加深对物理机理的认识。PART.02“教学、聊天、改革,让教学生涯充实起来”毕业留校任教后,高大强始终坚守着“有良心”的信念与追求,“良心者,本然之善心。即所谓仁义之心也。”对教书育人而言,良心最直接地体现在备课与上课方面。高大强非常重视自己的课前备课,他先后任教本科生的《普通物理》、《电磁学》和《光学》等课程。尽管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他仍然坚持每次上课提前一天精心准备,理清逻辑语言、总结经验,确保每一次授课都以最佳状态面对学生。高大强反复强调要有良心的教书,“做什么都不能糊弄学生,如果不认真准备,或者自己哪一节课讲得不太好,感觉对不起那么多渴望知识的眼睛。”工作之初,高大强常感紧张不安,会担忧学生提出的问题自己不能解答,故授课时多侧重于传授专业知识,但随着阅历的增加,他开始深刻反思教学内容与方法,逐渐将物理思想渗透到日常课程中,培养学生物理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他亦将与学生的交流视为提升自我的宝贵机会。在晚上长达三个小时的实验课程中,在指导学生实验的间隙,他总会特意抽出一段时间与学生“聊天”,聊学习、聊生活、聊未来。自担任强基班班主任后,高大强更是将培养学生的物理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地位,做实验闲暇之余就会主动与学生交流答疑,“每周我都会让班长叫几个同学来办公室,在与他们聊天交流的过程中分享我的经验。”高大强直言道:“我的教学理念就是严格,毕竟严师出高徒。”高大强的严格不仅体现在严管到课率、重视课堂纪律,更体现在学生的作业与论文方面。他认为,“很多本科生的专业素质尚存不足,尤其在文字表达方面,多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对专业语言运用不熟练,对格式规范的认知和要求也不够严谨。”今年他带了6位本科生,每一个人的毕业论文他都改了好几遍,逐个批复,直至无误。除此之外,高大强还十分重视学生的科研诚信,要求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必须保存原始数据,并在每周的组会上汇报相关的数据分析情况,以此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与研究能力。在科研指导中,高大强也坚持鼓励式教育,针对学生的一些问题及时给出改进意见,并鼓励学生,这让团队中的学生科研工作更加自信,也更加努力。严师也有柔软时。高大强在上课时非常重视学生的实时反馈与互动参与,当看到台下学生对所讲解知识露出渴望的眼神时,高大强内心会感到莫大的喜悦感与满足感。每节课后,他会悉心倾听学生们的意见与建议,主动问询学生在学业上的困惑,并据此不断反思、改善教学方式,细化讲课内容,以此来适应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在高大强看来,“讲课是一种人际交流的过程,课堂是相互成就的,常教常新,每次讲课都会有新的感悟与体会,”多年的教学生涯不仅锤炼了他的表达能力,更使他在自我反思中不断进步,成为一名深受学生爱戴的教育工作者。2018年,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启动了全面的教学综合改革,对物理课程体系进行全新的规划与划分,以“分类培养、分级教学”为改革核心,将物理学的学习层次明确划分为不同等级,从而满足不同需求学生的选择。在前两个学年,学生将按照教学质量标准完成必修课程的系统学习;而在后两个学年,针对在物理学科知识上稍显薄弱或兴趣欠佳的学生,将为其提供选择其他喜爱专业课程的机会。改革初期,新的本科生培养方案中的课程选择与衔接使得好多学生一头雾水。高大强作为物理学教研室主任,很长一段时间都在解答学生疑惑、推动新的培养方案落地的道路上前行。他组织并主持开展年级大会、专业分流会、录制讲解视频,收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与反馈。通过这些举措,他努力消除学生的选课疑惑,确保教学综合改革的顺利推进。除此之外,作为物理学专业教研室主任,他更是作为主要人员组织申报且获批了物理学全国一流专业建设点,组织申报并顺利入选全国第一批物理学强基计划,组织申报且成功入选了物理学拔尖计划2.0。高大强还承担了2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并作为负责人成功获批首届甘肃省基层教学组织《物理学教研室》。高大强认为,改革是教育的必经之路,是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焕发生机、更上层楼的最好契机,因此,当有机会进行全面改革时,老师们应该义不容辞的主动承担教学改革重任,推动学院的本科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PART.03“一个个项目认真地做,成果也就落地了”高大强深知,唯有将实验室研究与企业实际应用深度结合,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其内在价值。无铅压电陶瓷的科研项目对当时面临项目窘境的高大强来说是一个偶然的机会,“2018年,我的上一个面上项目结项,但是手头并没有其他的项目,又带了很多学生,这个处境其实很尴尬”。令高大强没想到的是适时而至的项目已经近在咫尺,“在学院领导访企拓岗的过程中,我们的校友企业(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物理学院达成了建立联合研究院的想法,其中的科研课题主要是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研发。”目前市场上主要使用的还是铅基压电陶瓷材料,但是铅无论是对人体的神经还是环境而言都是有污染的,所以无铅压电陶瓷材料的科研项目应运而生。“当时学院里好像也没有老师做过这个方向,我是听过无铅压电陶瓷这个概念,但也仅限于此,硬着头皮我就冲了。”高大强笑着说,“我和学生从调研文献一步步一块块慢慢做起,开展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好在当时的廖忠新同学干活特别认真。由于陶瓷的制备工艺繁琐,时间周期长,他基本每天都泡在实验室。”高大强笑着说仿佛从学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上学时埋头研究,刻苦用功的模样。虽然高大强和他的团队在无铅压电陶瓷方向只做了不到5年的时间,但是看到它从实验室制备走到市场应用时,内心的喜悦感与成就感是非常充盈与持续的,正如“勤耕不辍花已开”,困难总会克服,未来前景一片光明。截至目前,高大强已在知名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论文被引用次数超过7000次,H因子高达55。此外,他还获得了8项国内授权专利,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科技部重点研发课题1项、甘肃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和甘肃省重点研发项目等。获甘肃省飞天学者和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二层次)称号,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4),连续多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2023“年度科学影响力榜”与“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前2%。在教育教学领域,高大强老师凭借出色的指导成果,荣获了甘肃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等称号,他还主持甘肃省就业创业能力提升重点项目1项,并指导本科生获得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西北赛区竞赛获一等奖、特等奖,首届西北四省区就业创业大赛兰州大学选拔赛一、二等奖;首届甘肃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一等奖,首届西北四省区大学生就业创业大赛一等奖、三等奖等。这些奖项在高大强眼中不仅是对过去的激励与总结,更多的是督导自身不断前行,在物理之田继续深耕。“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博士毕业并留校任教13年的高大强,就像是山间徐徐而来的清风,将稍显枯燥的物理知识化为滋润心田的甘霖。他是知识的传递者、是前行的引路人,更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其位,如古松扎根,坚韧地守护职责的土壤;谋其职,似流泉潺潺,在岁月的长河中悄然雕琢出职业的深邃与韵味。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文字丨校报记者团
7月14日 下午 2:25
其他

这一学院,请AI和______一起上课!

何嘉瑜校对|白怡欣责编|李晖审核|法伊莎兰大这个班,全员上岸!
7月8日 下午 4:08
其他

37年讲课经历的他,计划让AI当助教!

由受访者提供编辑|白怡欣主编|李晖有一种好老师,在兰大特受欢迎!他是萃英好老师张帆宇!
7月2日 下午 5:35
其他

有一种好老师,在兰大特受欢迎!

✦•✦和同学们自由探讨发现同学们的主动性和兴趣点成为学生项目的最大支持者和“天使投资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的平等对话相互浸染,教学相长教育者非为已往
6月30日 下午 1:13
其他

放弃清北offer → 他选择……

从大一夯实学业到大二投身竞赛再到大三转向科研…用数学解释AI成功直博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方向是大语言模型的安全与可信2020级数学萃英班的仲海天将热爱转化为持续的行动学业、竞赛、科研,样样不落四年里始终没有停下探索知识的脚步以赛促学,以学促研不断向新事物发起挑战各个方面均衡发展、相互借力人生的“脚踏车”就这样在生活的原野上平稳前进着1海阔天高,兴趣为伴仲海天从小就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看来,数学并不是枯燥乏味的。“为什么欧几里得平面上的周界长度相等的封闭几何形状中,圆是面积最大的?”谈到“数学之美”的时候,仲海天的语气中难掩兴奋,他会用“引人入胜”来形容数学史上很多经典的证明。“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数学能给出非常严谨、非常优雅的答案。”高考出分后,仲海天只有一个目标——数学。在了解了兰州大学的数学专业和转专业政策后,他把兰大填入了自己的志愿表中,最终被英语专业录取。自知分数排名难以被数学专业录取,他早早地就开始为转专业作准备。“不论被什么专业录取,我知道我最后我都会去学数学的。”大一军训结束后,仲海天顺利通过了特长类转专业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转入数学与统计学院。因为中学阶段就有过数学竞赛的经验,仲海天对于大学数学专业的学习内容并不陌生。但第一节专业课上,他还是被老师严谨认真的态度深深触动。他记得第一节专业课是程锡友老师的《数学分析(一)》。即使面对初学者,程老师也没有降低课程难度和要求,坚持用通俗又不失严谨的讲课方式帮助学生们更快地理解知识。数学工作者严谨治学的形象俨然屹立在眼前,仲海天感觉自己对这个学科愈发地崇敬了。谈及独特的学习方法时,仲海天热情地分享他“自学”的故事。在他的记忆里,这种自学的习惯可以追溯到十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个浩瀚的数学宇宙带到他的面前。那时候仲海天读初一,恰巧在书店里读到了爱因斯坦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这本较为通俗的物理学经典著作一下就抓住了他的眼球。不满足于“浅尝辄止”,仲海天开始和物理班的老师讨论钟慢尺缩效应的推导,查阅物理学的各种教材,甚至是爱因斯坦的原始论文《论动体的电动力学》等。回忆起当年的自学过程,仲海天仍记忆犹新。他说,狭义相对论的基本结论可以简单地通过推导洛伦兹变换来理解,但是广义相对论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就没那么容易了,一本科普类书籍中也不可能给出详细介绍。于是他开始自学微积分,但是当他接触到《微分几何入门与广义相对论》时,再一次被难住了,书中几何问题的复杂程度已经不是微积分能解决的。到最后,他发现,相对论乃至很多领域的核心难题都绕不开“数学”。“虽然后来我很少再看相对论这方面的书了,那本书里的内容也并不能说是全都读懂了,但它确实是一个很重要的契机,让我开始自学一些课外数学类书籍。”仲海天说,“那之后我也发现自学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慢慢就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二开学时,他已经基本把高中数学的教材和一些微积分内容自学完了。如今,仲海天还是喜欢在课后找老师们探讨问题。在参考老师的推荐意见后,他会选取一些较为深刻的书籍作为课外自学教材。他认为,同样的数学概念,简单的讲解方式可能有助于快速理解,但在深刻性上就会有所欠缺。如果把一些较难的书籍琢磨明白,收获会大很多。不同的教材通常遵循不同的行文思路,这也给仲海天带来不少的启发和帮助。在学习杨四辈老师的课程《实变函数论》前,仲海天提前自学了普林斯顿大学经典教材。他介绍说,这套教材会把抽象测度和具体的勒贝格测度联系得非常紧密,先讨论具体的例子,再将其推广到一般的抽象中。有了前期的铺垫,之后定理出现得就很自然了。“学习数学的时候,如果能发掘到这样潜在的联系,感觉是非常好的。”他总结道。2心向高山,矢志登攀2021年9月,仲海天如愿考入萃英学院数学萃英班继续学习。大二学年是仲海天参加数学竞赛高度频繁的一年。在大一和同学的交流中,仲海天就了解到了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比赛。平时除了完成学业任务,仲海天也在为参加竞赛作准备,仲海天认为,竞赛的内容可以覆盖课内的知识点,准备竞赛时摸索出的学习方法也适用于平时的学习。“竞赛培养了我知识整合和运用的能力,督促我在大一大二打下了良好的数学基础。”大学前两年,因为准备竞赛,仲海天已经学习完本科阶段数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备考是一场厚积薄发的“持久战”。虽然最后阶段的冲刺至关重要,但在仲海天看来,平时扎实的基本功才是根本。他习惯先通读一遍考纲书目,认真完成每一步——理解正文内容,然后在草稿纸上证明推演,最后做题目。临近考试时,他会转换策略,作更有针对性的准备。重要的定理、高频的考点、记忆模糊的知识,都是他重点“扫盲”的地方。光是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一年的时间,仲海天就获得了2022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计算与应用数学赛道笔试阶段优胜(兰州大学首位)、2022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分析与微分方程赛道笔试阶段优胜(兰州大学首位)、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高年级组国家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省级一等奖……沉甸甸的荣誉背后都是继日的耕耘。久经沙场,仲海天印象最深的还是2022年的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以下简称“丘赛”)。丘赛作为国内大学生数学学习领域的顶尖赛事,一直以来几乎是清华、北大、中科大等学生三方“垄断”的角斗场,而上一次兰大有人获得优胜奖已经是2018年了。“当时感觉丘赛像一座很高的山,攀登的过程孤独又漫长,之前获奖的同学在我心目中就是一个传奇的存在,难以企及。”最后,仲海天用事实证明,他也可以成为那个被人仰望的登顶者。2022年夏天,丘赛因为疫情推迟了一个月,这也是让仲海天无比煎熬的一个月。面对疫情形势的不确定性和丘赛的高难度性,他多次产生了放弃比赛的想法。离校返家调整考点会失败吗?留下考试会封校吗?留与不留的抉择,近乎一场激烈的赌局上心灵的较量。最终,在老师和朋友的支持下,仲海天还是选择留下认真备考,完成最后的冲刺。他也是唯一一个留下考试的同学。为了保障考试顺利开展,所有人都在努力着。数学院教秘张静雅老师尽力争取考点的考试资格,萃英学院辅导员尽力为比赛协调场地,让仲海天更意外的是,学院领导也十分重视这次比赛。他还记得当时萃英学院党委副书记尚胜来宿舍为自己加油打气的情景。“很感谢周围的人的支持,也感谢自己坚持了下来。最终的成绩很振奋人心,当时也第一时间收到了教秘老师的祝贺。”仲海天感慨道。而当被问及是什么支持他一直坚持竞赛时,他坦言:“为了赢,喜欢竞争的感觉。”仲海天并不会将竞争视作一种压力或负担,他反而觉得这是锻炼心态的好机会。经历了一次次比赛,他明显地感觉到自己能更快更好地调整心态。“好的心态会带来正反馈,让你事半功倍,一生受益。”3步履不停,守得云开“跳出竞赛去做科研,跳出理科去做工科,跳出学生身份去做实习,不断跳出舒适圈、尝试新事物的过程,也是我丰富人生经历,明确自己定位的过程。”仲海天说道。他也鼓励学弟学妹可以在本科阶段多做出些尝试,“越早试错就越少沉没成本”。随着仲海天进入大三,当他回看过去两年在竞赛领域的累累战果,他开始思考接下来是否该尝试新的领域。他主动联系了数学院邓伟华老师,表达想做科研的想法。入到邓老师的科研讨论班后,每到周五下课仲海天都会坐校车去城关校区参加讨论,这是仲海天大三学年的常态。在讨论班里,同学们针对同一数学难题各抒己见,思想的激烈碰撞考验着思维敏锐度。仲海天发现那些自己原以为理解的知识点,却很难向别人表达清楚。他开始反思自己对问题的切入点是否有误、细节是否遗漏,这大大帮助他查漏补缺自己的专业知识。仲海天现在还记得,一次他上台讲论文中出现的三角剖分格式中的单纯形重心表达式时,讲台下的同学都没什么反应。他以为自己说的方法出了差错,正慌乱时,一位师兄突然站起来,肯定了他的思路,并加入讨论。两人一起补充观点,很快将原本看起来棘手的问题顺利解决了。讨论班的经历让仲海天对数学的严谨性有了新认识,他感到更加敬畏数学学科。得益于前两年竞赛打下的良好基础,仲海天很快适应了竞赛向科研的转变。在仲海天看来,竞赛是不断积累旧题以破解新题,重在创新;科研则是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之上,寻找新的突破点做研究,重在洞察。竞赛题总有一个标准答案,但科研更像是是摸着石头过河,该怎么找答案、到底有没有答案,都得靠自己一步一步探索。“我认为不论是学习、竞赛,还是科研,都是不进则退的。如果只待在原地不动,就相当于是退步,去做是最关键的。”凡事尽早开始行动,一点点培养自己的行动力,这是仲海天“多线作战”的心得,也是他对抗焦虑的方法。仲海天明白在本科期间做成数学科研是难度极大的,所以他早已做好心理准备,无论结果如何,他觉得能有一段科研学习的经历本身就是非常值得的了。大三下学期,参加完北京大学的夏令营后,他更加坚定了要突破自己的想法。“参加完夏令营,我意识到自己在竞赛方面的优势,但科研确实很薄弱,我得把这个短板补起来。”于是仲海天又加入了好友徐子扬发起的科研项目。有了讨论班科研训练的基础,他和徐子扬一起合作的科研项目“Identification
6月29日 下午 2:03
其他

他是萃英好老师张帆宇!

2000年来到位于黄河之滨的兰州求学张帆宇与兰州大学的命运之轮便悄然转动他的课堂不囿于三尺讲台科学平台、观测基地、实习资源均被他充分利用他说:“我没有技巧,我的技巧就是不断吸取不足中的教训,完善课程体系。”对教学热情十足的他坚持“课堂进现场、实践进课堂、试验进课堂、思政进课堂”科教融合教学理念一坚持便是十二年“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上过张帆宇《普通地质学》的同学,大都会对这门课程印象深刻。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2022级马世明轩同学回忆起张帆宇的课堂,最大的感受是“张老师讲课很细致,很耐心,不仅会给同学分享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研究热点,还会带来亲自收集的岩石标本供同学们观察。”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堂是张帆宇精益求精的结果。从2012年在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任教开始,他就一直在思考怎么上好一门课,不断摸索怎样把课程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让学生有收获。2014年,在讲授《普通地质学》之初,他请来妻子旁听课程,并针对妻子没听明白的部分进行分析、总结、改进。“因为你自己懂,和你给别人讲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张帆宇很快地将《普通地质学》这门课程“讲熟”了。但他没有满足于“讲熟”。2016年,课程教学改革中最大的变化之一是课堂更多地从教室搬到了现场。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依托榆中校区的地理环境和观测站展开现场教学。从学校一路走到萃英山上,他带领学生观察沿途的各类地貌地质和地质灾害现象,并加以讲解:“讲黄土是怎样沉积的,顺便又将重力运动过程和地层剖面绘制结合起来,讲完了安排学生自行取样,回到课堂做做实验。”让学生的脑和手都动起来。他还将科研中的高密度电法、无人机Lidar、地震仪等运用到教学,让学生们在萃英山进行实践操作,将“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带进课堂,让学生的眼界开阔起来。与学生一起开展第四纪地层剖面的现场测量2000年,张帆宇还与刘平、张彤炜等老师组建《普通地质学》教学团队,在梁收运教授带领下开展“老中青、传帮带”的教学模式改革;张帆宇与刘平合作优化精选了基础地质认知实习的内容与践路;张彤炜则将《普通地质学》教学改革中的理念、经验、方法运用到了《土力学》的教学中,助力了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的获评。在不断努力”下,张帆宇主讲的《普通地质学》获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次,还获全国大学青年教师地质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甘肃省高等学校省级线下一流课程,并在学生中广受好评。但在被问及目前的教学模式是否达到了理想状态时,他依然表示课程还需要进一步打磨:“你每年上一次你就会调整一次,就是会思考一下”。他准备了一个本子,将每次上课时觉得自己讲得不够好、不够深、不够透的地方都记录下来,以便下次授课进行改进和完善。张帆宇坦言:“我没有技巧,我的技巧就是不断吸取不足中的教训,完善课程体系。”“教好书,做好科研反哺课堂”张帆宇对科研的热爱自本科阶段就埋下了种子:“我从大三开始接触滑坡地质灾害,就再也没有改变过研究方向,我特别喜欢我的工作。”带着这份执着,他一口气在兰州大学读完了本科、硕士与博士学位。在谈到究竟是什么支撑他走了这么多年的科研之路时,张帆宇目光炯炯:“科研对我来讲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是很享受的,我有时候做梦都在喊滑坡。”也正是这份对研究的热忱让他觉得“即便这个工作很苦很累,我也是很快乐的。”成为老师的他将自己热爱科研带到了课堂上。对于他来说,讲课和科研是相互促进的。《普通地质学》是地球科学中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具有“知识多、概念多、理论多”的特点,地质对象的宏观性和抽象性,让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张帆宇不拘泥于课本和板书,而是按照自己的逻辑一步一步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在相对自由的课堂中,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他在授课中也获得提升:“通过上课会提升我对科学研究的理解,反过来我对科学研究理解了,讲课又讲得会更有深度。”“地质学课程中蕴含着很多辩证法与矛盾论的哲学与智慧。”萃英山现场讲授罗盘测量原理与技巧基础地质认知实习中与学生交流岩石特征的识别方法张帆宇在授课的过程中,总结了普通地质学“三基五到”课堂与现场结合的教学模式。即在课堂上完成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讲解,然后带领学生进行现场实践,结合授课内容进行互动探讨,完成野外实践中的走到、看到、摸到、问到、想到的环节。他在教学中对于基础理论和野外实践重视的同时,配合萃英山上的黄土滑坡科学观测站,现场向学生讲解各种设备的主要功能,还会进一步讲解研究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将科研融入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丰富学生的科研知识,为学生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课程团队成员张彤炜老师也谈到了科教融合的具体途径:“通过教学引起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进入实验室和研究生一起做实验,进一步申请创新项目,并结合研究方向发布一些成果。”“学知识,学责任,有担当”除了科研兴趣的培养,张帆宇还十分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塑造。“其实我现在上课的要求和我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地质思维、地质兴趣、地质情怀。”张帆宇理解学生未来不一定会从事本专业,但他认为对地球科学的学习会改变人的价值观,增进对世界、生命和人生的理解。因此,在授课过程中张帆宇十分注重课程思政的建设。岩石手标本物理性质识别的课堂教学在普通地质学这门课程中,张帆宇传递的思政内容主要包括地质哲学、地质美学、地质精神和地质知识。“要对这个自然界有一种敬畏。从哲学的角度,我们在看这个山,你怎么知道这个山没有看你呢?要用辩证思维去理解,做研究也要这样,要有辩证的思维,不断努力去探索。”张帆宇以简明生动的方式将地球科学中包含的哲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汲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对地质学产生更加深刻的感悟。此外,张帆宇在课程体系里十分重视思维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增加见识。课程团队成员刘平老师也同样强调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在讲课过程中,向学生讲述老一辈地质学家不懈探索的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带领学生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在向学生展示地质精神和地质美学。2024年,是张帆宇执教的第十二个年头,借着他的“光”,他将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去感受地球科学的无穷魅力与科学研究的无限乐趣。张帆宇说,“我要做一个有责任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这正如他追求的那样,他在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收获知识,还要让学生收获知识化成力量的责任,成为国家和社会有担当的人。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兰州大学报》第1103期
6月27日 下午 6:08
其他

兰大高教授的“典型”成长之路!

兰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高存绪的人生轨迹,就像一趟出发与再回归的旅程,从1996年那个偶然的选择开始,他就与兰州大学结下了不解之缘。2011年求学归来的他回到兰大任教。如今,高存绪已将自己的教学与科研事业深深扎根在兰州大学这片沃土,也不断激励着新一代兰大学子勇往直前,探索未知,就像他最初到兰大求学的那段日子一样,充满挑战、希望和梦想。坐了三天两夜的绿皮火车高存绪在办公室1996年夏,天气异常炎热,离高考还有一个多月的高存绪,正在翻阅一张班级内反复传阅而毛糙掉色的志愿填报指南报纸。只是因为喜欢物理并觉着兰州大学的物理专业不错,他便毅然填报了兰州大学理论物理专业,自此开启了与兰州大学的不解之缘。他并不知道兰州有多远,只知道兰州在大西北,并从在甘肃天水打工的发小口中听闻,“早上喝奶茶,中午吃手抓羊肉,周围都是大山”,也没有想到未来几十年他将会为这个选择“买单”。离家前,令高存绪难过的是,受经济条件所限,父亲说:“我是不会去送你的,兰州得你自己去。”从山东省临沂市到甘肃省兰州市,全程近1600公里,乘坐当时仅有的绿皮火车需要三天两夜,二十出头的高存绪怀揣着录取通知书和那一沓厚厚的学费,在火车的无数次停靠站中颠簸难眠。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山和隧道,他的心情是复杂的,比起身体上的苦头,心理上的失落已经远远超过上大学的兴奋。高存绪本科时期入学报到后,学校的一些做法让他感觉很温暖,让他在遥远的大西北体会到家一般的氛围,他清楚记得辅导员周莉箴老师对同学们的关怀,“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她‘像大姐一样’为物理系刚入学的同学们悉心答疑解惑”,天南海北的同学像兄弟姐妹一样一起打饭、一起上课、一起自习。因为喜欢参加学生活动,高存绪担任了物理学基地班班长、物理系学生会副主席和兰州大学校学生会副主席,他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组织各种活动拉近大家的距离,积极凝聚班级力量服务周围同学,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本科毕业后,高存绪留在兰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薛德胜教授。当时薛德胜教授课题组在金属纳米线的研究上取得了系列研究进展,但氧化物纳米线的制作进展较为缓慢,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高存绪毅然接下了这项任务。当时科研条件比较受限,互联网尚未普及,网络资料难以搜寻,想要查找文献资料只能在物理院资料室以及图书馆等纸质资料库进行借阅。新颖的研究方向与陈旧的文献资料的冲突并没有阻碍高存绪的科研之路,非化学专业出身的他东奔西走,借阅了很多无机化学书籍,一摞摞资料成为了高存绪的“左膀右臂”。“每天早上7点拿着饭缸先去实验室预置实验条件,趁着实验器械预热的空隙赶紧去食堂吃饭,一直到晚上11点多,一天最多可以做出10种样品”高存绪回忆到。经过半年的沉淀,实验取得成功,成果以SCI论文的形式发表在《Journal
6月24日 上午 12:02
其他

文科硕士工科就业,offer拿到手软!

兰大社会工作硕士爆改成为光伏科技“理工男”?他就是2024届社会工作硕士毕业生范凌翔从通信工程学士至社会工作硕士理工科基础加持人文社科知识蔚来汽车、创维光伏深圳市龙岗区至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多次实习实践经历求职期间他先后斩获字节跳动、特斯拉有限公司等多个offer他说:“你想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就去做什么样的准备吧!”遵从内心、打造全能这是他的答案!自强不息,兰大是“心选”平台范凌翔本科学习通讯工程专业,在考研时却选择跨考到兰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从工科类到社会学类,似乎是换到了一个起点为零的新赛道,于是他经常收到疑问:“你是如何考虑其中得失的呢?”面对这个问题,范凌翔首先表示:“社会工作这种助人自助的理念是非常以人文主义为特色的,这一点非常吸引我,然后我就选择了社会工作作为考研方向”。他也表示研究生的学历意味着可以去更大的平台、去更好的公司,这对他来说是有很大价值的。了解到兰大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多个领域有深厚的学术积淀,范凌翔十分向往在兰大求学,本着向上求知的态度,范凌翔选择来到兰大读研。来到兰大之后,他更是深切感受到了这所大学的学术底蕴和人文关怀:“兰大这个平台吸引了力量雄厚的师资,汇聚了许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学术造诣都是比较深厚的”。范凌翔还分享到学院老师认真负责,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比较关心,这些对自己的就业都有不可或缺的帮助。回忆起求职过程范凌翔说:“兰大的教育背景给企业、给人资集团留下的印象非常好,可以说是自强不息、勤恳务实的代名词”。无论求学还是求职,范凌翔都目光长远、勇于抉择。双管齐下,“软硬实力”共铺求职路作为三年制的专业硕士,第二学年下半学期有一定的空闲时间,范凌翔便争取到了去蔚来汽车的实习机会,在任职期间的四个月,他作为区域运营收集有效销售线索
6月10日 下午 3:01
其他

听说,这个兰大学院已经用AI上课了!

你是否期待过这样的学习方法?像跟着地图导航漫游解锁一个个新的知识点拥有专属学习报告、重难点一目了然知识图谱、AI助教赋能一流重点学科!激活“学霸属性”兰大基础医学专业教学迎来新变化!向上滑动先行了解!听说基础医学院迎来数字化教学模式,每个学生收到的作业不同?21基础刘须仲:哈哈,是的!我们院的教学结合了知识图谱,这种数字化的教学模式可以根据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自动推送个性化的教学资源,摒弃了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我们都很期待知识图谱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收获!你们会怎么用知识图谱学习呢?21基础王珂:知识图谱是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在预习时通过它可以帮助我了解某节课的重点,能够主次分明的学习,并且在复习的时候可以利用它帮我把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有助于我更高效地学习。21基础刘嘉裕:我会先大致浏览一下知识图谱的架构,看看哪些是重点,再通过书本或者视频学习。知识图谱会在重点知识处附上相关的讲解视频链接、文献以及实际运用的例子,我很期待能使用这些功能提升我的学习效率!听起来好酷!基于知识图谱的医学数智课堂如何养成你也迫不及待想了解了吧!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知识网络框架地图导航模式?学习像寻宝!打破传统的学科边界,知识不再以课程章节形式呈现!想象一个个闪闪发光小露珠缀在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上,这些小露珠就是各种知识点,而蜘蛛网就是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关系。把整个学科知识体系拆分成一个一个的知识点,再把各个知识点细分并建立关系和联系,这种由节点和边组成的关系网络就是知识图谱。基础医学院整合课程系统架构知识图谱是这几年数字智慧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依托学校超星学习通平台知识图谱模块,基于基础医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教、学、管、评、测”一体化平台,以实现教师“精准教”和学生“个性学”这一目标,从2023年10月开展了知识图谱与专业整合课程的建设工作。“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知识图谱形式呈现把基础医学的整个课程呈现给学生,基于知识图谱构建数字教学新生态”基于知识图谱的数字化教学建设团队主要负责人、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副院长景玉宏说道。景玉宏在做汇报基础医学院教学团队发现,传统章节式教学模式将知识点分散于不同的课程之中,这种以学科为界限的教学方法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不利于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和全面学习,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比如学习肝脏的时候,系统解剖学可能仅讲肝脏的形态,生理上可能会讲肝脏的功能,病理上会再去讲肝脏的疾病病理。但如果我们通过知识图谱,就可以把分散在不同学科课程里的肝脏相关知识点汇总,把整个课程贯穿打散,然后围绕着肝脏这样一个大的知识点,从宏观到微观,从正常到疾病进行整合,最终以地图导航模式呈现。”景玉宏以肝脏这一知识点为例生动形象地解释了知识图谱的优点。学生利用知识图谱学习,如同拿着寻宝地图,能够按图索骥,最终收获一个个知识点。搜索“肝脏”知识点课程思政图谱页面展示知识图谱建设包括知识图谱、问题图谱、目标图谱和课程思政图谱。其中知识图谱又分为大纲模式、思维导图模式和知识树图谱模式。其中最具特色的是知识树,以每一节课的主题作为树枝,课程的知识点作为树叶,使同学们能够通过知识树快速进行课程知识的预习或复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为了更好地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勾画学生学习画像,帮助教师改进优化教学,基础医学院知识图谱建设团队还引入了AI助教。学生通过移动端学习通平台,点进课程,进入知识图谱页面,就会看到右下角有一个萌萌的AI小助教在亲切招手。学习通AI助教指引AI助教智能问答同样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可以通过AI助教寻求一对一解答,同时在教师端,AI助教会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反馈,也可以帮老师收集学生的问题,进行学情分析。“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训练阶段,为了提高解答的准确性,其提供的问题解答会在教师端进一步审核。”景玉宏相信通过团队的不断优化,它的解答会越来越智能准确。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知识图谱结合AI助教无疑给传统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知识点不再迷失在茫茫书海,疑难问答也能实现24小时随时随地,学习开启寻宝模式,课堂之外亦有别样风景。✦•✦✦AI助教优势✦AI助力,系好医学第一粒扣子!“基础医学课程是医学的第一粒扣子”,兰州大学每年大概要招收1200个医学生,几乎全部都要上基础医学的课程,作为医学发展的基石,基础医学课程既是实现医学创新发展的前沿,也是医学和其他学科交叉的主阵地,是解决“卡脖子”关键问题的核心。在“新医科”理念引领下,基础医学拔尖人才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也必须紧跟学科前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景玉宏表示“当前的基础医学教育教学过程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但普遍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个性化发展及评价的路径指引和评价指标”。《泌尿系统》课程学生个性化学习路径医学是科学性与人文性的有机融合,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庞大、课程内容复杂、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等各个医学专业不同的学生学习的进度、专业目标、对自我的要求都不一样。知识图谱不仅要在“学会”课程内容上更好地帮助学生,更要成就学生“会学”的能力。景玉宏提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个性化教育,帮助学生适应医学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从医学“小白”到“入门”医学,就像给学生系好第一粒扣子,这都是我们建设团队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基础医学院知识图谱建设团队利用知识图谱,给每一个课程知识点搭载了视频资源、文本资源、案例研究,以及各种形式的练习评测,不仅考虑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更注重了知识的层次性和个性化需求。《消化系统》课程学习路径负责建设甘肃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消化系统》课程知识图谱的基础医学院副教授王晨昱提到:“我们将课程学习内容中的需学习和应用的实体(概念、理论、案例、搭载的课程思政元素等)抽取出来,可视化、结构化学习内容,以地图导航方式呈现课程内容之间的联系;同时在学习实践中搭载了多元评价,对应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及时反馈学习效果,进行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目标达成度评价。”“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课程知识点到课程目标然后到专业目标支撑整个专业人才培养”基础医学院教学秘书石学睿如是说道。学生通过知识图谱对知识点完成学习,再进一步完成相应知识点的达成度练习,如果完成度低于一定百分比没有达标,系统会自动分析并进一步推送学生所欠缺那部分学习资源,学生再通过反复练习达成学习目标。智能错题推送?听起来像在刷“驾考宝典”一样,刷题上瘾也不是不可能!✦•✦✦左右滑动,浏览绝美课程知识图谱✦融合创新,启航智慧医学未来基础医学院整个知识图谱建设分为知识体系拆分与架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资源挂载三个部分。目前,几乎全部基础医学课程系统架构,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分子医学、感染与免疫等课程都已完成系统架构。挂载资源要进行精挑细选,每个知识点下要有充足的试题库才能更好发挥知识图谱的个性化推送作用,基础医学院知识图谱建设团队每一位教师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景玉宏表示目前团队正在利用知识图谱进行多学科连接,学习资源挂载也在不断完善,希望今年九月份正式投入使用专业知识图谱。以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为核心,率先在国内建立基础医学专业知识图谱,基础医学院基于知识图谱的数字化教学建设团队已取得诸多成就:构建了以器官系统整合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包括分子医学、器官系统和感染与免疫、实验课程等。并于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建设经验推广到麻醉学、医学影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基础医学整合课程教学模式得到了教育部基础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关注,学院专家学者通过教学研讨会、学校会议多次向参会人员分享建设经验。✦•✦医学课程整合与医学健康人文学术研讨会合照从左到右依次为石学睿、尹洁、苏刚、景玉宏、李敏、王晶宇✦✦
6月4日 上午 11:40
其他

整箱免费送!兰大玫瑰、百合……粽子上新!

李永刚、白泉采访、编辑、校对|郭梨鑫责编|李晖审核|法伊莎上新了兰大!不止免费健身房!
6月3日 下午 4:51
其他

他说对兰大是纯爱,上百张图为证!

受访者提供编辑|邢嘉懿责编|李晖审核|法伊莎他是兰大“蚁人”
5月24日 下午 6:07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这课超火!他是兰大好老师!

《大学生的性与“艾”》课程教师首届“萃英好老师”罗小峰已近午夜,杏林楼的一盏灯悄然熄灭。在杏林楼616号这间“秘密花园”里,一位学生刚刚解开了自己的心结。616号,是罗小峰的办公室,这样的谈心活动,早已成为罗小峰教学生涯中的家常便饭。2017年,是罗小峰与兰州大学结缘的第十八年,他得偿所愿扎根在了“萃英山下”,正式成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名老师。如今,罗小峰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门下现有研究生7名;同时,他还担任公共卫生学院2021级预防医学1班班主任,所带班级也在2021年获评兰州大学“十佳班级”称号。“做调查研究,我向来是‘实践派’”因为想留在讲台上,罗小峰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取得硕士学位后,又于2010年前往复旦大学继续深造。2012年,在导师何纳教授的牵线下,罗小峰来到了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广宋村,完成他的博士课题——“德宏州饮酒与艾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广宋村毗邻毒源地“金三角”,曾是毒品和艾滋病的重灾区。初来乍到之时,面对艾滋病人,即便明确知道传播途径,罗小峰还是难逃发怵的心理。“我和感染者第一次一起吃饭时,只吃了一碗白米饭。”在与感染者共进餐的过程中,罗小峰的视线从未离开过感染者的筷子。然而,他反常的举动为其后续的调查招致了阻碍。意识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罗小峰开始努力做心理建设。同时,被罗小峰称为“第二导师”的广宋村村医尹祖鸾与感染者相处时落落大方的态度,以及她对于公共卫生事业的热爱和执着,也引导着罗小峰逐渐摆脱了畏惧心理。“在调查过程中遇到抵触是难免的,有拎起铁锨冲我们来的,也有放狗出来咬我们的。”回忆起这些日子,罗小峰说靠的就是“坚持”。直到和艾滋病感染者吃在一起、喝在一起,真正融入艾滋病人的生活之后,罗小峰才看见了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可能大家以为,沾染毒品的人要么是好奇要么是不学好,但在这个村里,有些村民是很淳朴的。”据罗小峰介绍,这些村民对毒品认知不够,只因毒品价格高昂,就将其当作是“好东西”,有人来家里做客时便拿出来招待客人。曾有小学老师因为在调解邻里矛盾后接受了主人家的“招待”而沾染上了毒品。“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这段经历,让罗小峰意识到流行病学研究中“现场”的重要性,他也因此成为了坚定的“实践派”。“我能够以平和的心态与他们相处”2022年,时隔十年,罗小峰再次回到了广宋村。想起此前未能和一位调查对象合影留念,他便向村医尹祖鸾提出了自己的诉求,希望她以“线人”的身份与该调查对象进行沟通。果如所料,调查对象拒绝了罗小峰的合影请求。“这一下就激起了我的斗志。”罗小峰并没有因为调查对象的拒绝就放弃,“我们做艾滋病研究的,脸皮都很厚的!”罗小峰直接冲到了调查对象面前,“你还认不认识我?你为啥不跟我照相?你给我说个合理的理由。”趁对方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罗小峰就用机关枪一般的一串提问将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调查对象还呆愣在原地时,罗小峰又再次提出了合照请求:“现在你必须站起来跟我照相,马上照。”对方见罗小峰毫不见外的样子,最终笑着同意了罗小峰合照的理由。不同于一般人对待艾滋病感染者小心翼翼的态度,罗小峰选择了这样一种更为“简单粗暴”的方式。“和感染者打成一片之后,他才不会感觉到被区别对待。”罗小峰解释道。与不同类型的调查对象相处得多了,罗小峰的心态愈加平和,也更懂得如何正确地、客观地看待那些不被常人所接受的人与事。他慢慢将目光聚焦在了性少数群体上,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关注他们的同伴压力,因为互相信任,把罗小峰作为“知心朋友”前来倾诉的学生越来越多。倾诉的“信箱”打开了,自然有递进来的“信”。在做LGB(同性恋)人群中非吸烟大学生的二手烟暴露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时,即便同性恋者并不愿意表露自己的身份,但罗小峰及其研究生依旧靠滚雪球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收获了1800余份问卷。“我可能戳中了他们内心中柔软的地方,他们会觉得我是站在他们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的,所以配合度还都比较高。”罗小峰笑着说。“认真听课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曾经与艾滋病感染者的朝夕相处,使得罗小峰对他们的习惯特点了如指掌。这成为了《大学生的性与“艾”》课程设计的主要体系。罗小峰的公共课程《大学生的性与“艾”》起初并不如现在这样热门,即便有口碑做支撑,选课人数也相对有限。回忆起课程的建设,罗小峰感慨地说:“是学生,给了我很多的灵感。”转折点,是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句话:“老师,你这个课程的名称极具欺骗性,《大学生健康教育》一听就是个养生课程。”学生们认为,“大学生健康教育”这个课程名称并没有充分地体现他课程中的内容。当机立断,罗小峰与学生们探讨起了课程的新名称。征求了学生们的意见后,罗小峰灵机一动,将课程名称确定为《大学生的性与“艾”》,“艾”即艾滋病的“艾”。这一名称,能让学生在选课时就对的课程内容一目了然。自课程名称修改以来,选课量变得供不应求:容纳量为120人的课程,选课人数曾一度超过700人。《大学生的性与“艾”》前来蹭课的学生占满过道罗小峰将与学生沟通过程中的新发现与新感悟不断地补充进课程内容,使得课程体系变得更加完善。在罗小峰看来,艾滋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学的问题,更是社会学中的社会行为问题。因此在设计课程时,他抛弃了常规的内容,如发病原因、感染途径、临床表现等,转而以专题的形式去授课,如毒品与艾滋病、性少数群体与艾滋病等等。罗小峰这样设计课程的目的,是尽量能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这门课程,重要的是过程,所以选了这门课就一定要来听。”罗小峰十分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一旦课堂上有学生低头玩手机,他便会敲桌子以示警告。“听了我的课后能掌握一项技能,远比答张试卷更为重要。”注重实践的罗小峰,对学生也抱有同样的期待。“我们要有正确的三观与防范意识”“性骚扰的本质,是对一个人的侵犯。”课堂上,当学生们选择了错误的选项时,罗小峰总是能对某一行为背后的逻辑进行深入剖析,从而及时矫正学生的错误观念。“我经常跟学生说,我们的三观要正确。”在他看来,随着社会观念的开放,大学生群体中“谈性色变”的情况已少有出现,取而代之的则是“性庸俗化”,这导致很多大学生在面对“性”时缺乏足够的敬畏心。防范意识,同样也是罗小峰在课堂上反复强调的点。“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做好保护措施,这为的是自己而非他人。”他反对学生因好奇心和一时的冲动而给自己带来难以承担的后果,“性由心生,更为重要的是它的社会属性和心理感受,而非动物属性。”若有人真的因为发生高危行为而感染了艾滋病,罗小峰则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做好转介工作。“我会先把学生安抚下来,然后告诉他们去哪里,去找谁,挂什么号。”在罗小峰的引导下,曾有一位不幸感染了艾滋病毒的学生在十二个小时之内就吃到了阻断药。每份课件的第一页右下角,都放着罗小峰的工作微信号与电话号码,“如果学生有需求,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联系到专业人士,接受专业服务。”这是罗小峰的一点巧思。一传十十传百,来找罗小峰寻求帮助的学生渐渐不再仅仅局限于校内,也有省内其他高校的学生“闻名而来”。无论是否是本校的学生,罗小峰都一视同仁,一次又一次无偿伸出援手,“动力来源于我对学生的喜爱和对专业的忠诚吧,帮助学生能让我的内心变得更加踏实和富足。”“和学生以心换心,这种方式比较好”罗小峰既是本科生班主任,也是研究生导师,身兼数职并没有让他分身乏术。不管教导哪个阶段的学生,罗小峰的教导方法都离不开“真实”与“努力”,即想什么就说什么,努力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罗小峰十分注重诚实与信任。比起隔着手机屏幕,他更喜欢与学生线下“面对面”交谈。“我可以通过去观察对方的神情来看他有没有跟我讲实话。”这是罗小峰在长年累月的调查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他习惯从学生感兴趣的点切入,找到共同话题后方可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和学生们以心换心的沟通比较好”罗小峰认为,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再辅以一些玩笑话,这种沟通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交流多了,对学生的了解也就深入了,抓主要矛盾时就会抓得更加准确。面对不讲实情的学生,罗小峰总是能够一眼看穿,“如果你跟我不讲实话的话,就没必要彼此耽误时间了。”他希望,来找他谈心的学生能够信任他,愿意敞开心扉去讲自己遇到的困境,这样他也能够以更高的效率提供指引和帮助。罗小峰课后与本科生探讨学术问题而在带领学生做科研时,罗小峰继承了其导师何纳教授的教学理念,“何老师就像如来佛祖一样,我们逃不出他的手掌心,但也有足够的施展空间。”他笑着回忆道。“我不喜欢‘框’学生。”如何纳教授带他时一样,他也习惯只给学生提供一个大方向,更细节的东西则由学生自己思考得出。除公共卫生学院的学生,罗小峰也很欢迎其他学院的同学来找他做指导老师。“如果学生对我的方向感兴趣,我愿意出谋划策。”2021年,外国语学院的刘宗豪在上完《大学生的性与“艾”》这门课程后,被罗小峰的幽默风趣所吸引,便请求罗小峰作为他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指导老师。在罗小峰的指导下,刘宗豪负责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兰州大学赴天津市河东区以环境共治视角对垃圾分类宣传现状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拿下了2021年兰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优秀宣传团队等多个荣誉称号,并被评为“2021年甘肃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而罗小峰本人也获得了“优秀指导教师”的称号。“我自认为我已经做到了‘天花板’的水平。”罗小峰骄傲地说。至于学生走出校园后的人生规划,罗小峰并不会过多干涉:“我更多是与学生商量,给他们一些建议,毕竟很多路都是未知的。”他更想学生们在自己做出选择的同时,能承担起这一选择带来的结果。“看到学生们困惑的问题被一一解答后脸上绽放的笃定和自信,就觉得自己的价值有所体现。”罗小峰正式成为老师的七年来,将从学术研究到健康生活所需的各项技能悉数传授给学生。他仍站在三尺讲台,学生们则在他的指引下,立足生根于更广阔的世界。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文字|马澜芯图片|受访者提供编辑|于洋责编|李晖审核|法伊莎这门课,绝对松弛!让学生拒绝“摸鱼”的思政课长啥样?
5月21日 下午 9:29
其他

兰大这个班,全员上岸!

杨易铮图片丨受访者提供编辑|吕佳灵校对|董郅坤责编|李晖审核|法伊莎兰大这个师门,为何连续多年100%就业?战胜“魔鬼课”,她是兰大好老师!
5月20日 下午 5:09
其他

他是兰大“蚁人”

在兰州大学的一间宿舍里,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张堆满书本和实验器材的桌子上。这里的主人——兰大“蚁人”廖竞康,正在进行一项独特而又充满挑战的实验——养蚂蚁。这些小小的生物在他的眼中不仅仅是昆虫,更是科研道路上的伙伴。他相信,通过对蚂蚁生活习性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出自然界的更多奥秘。在这个宿舍里,蚂蚁们构建起自己的王国,而他也在这个微小的世界里,探寻着科学的无穷魅力。沿着弯弯曲曲的公路延伸向西北深处,在辽阔国土的西侧,绿色的海洋泛起独特的粼粼波光,牛羊连成片,自然无声照拂着这里所有的生灵,这里是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身处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之中,身边随风闪烁的星点斑斓,那是青藏土地上的格桑梅朵。举目远眺,目光所及之处,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被冰川装点得晶莹剔透,雪峰或没入成团的云雾中,或岿然耸立,直达天宫。海北八月美景海北九月雪山龙胆科
5月19日 下午 5:24
其他

上新了兰大!不止免费健身房!

青春烂漫生机现时光和煦万物芳兰大的许多新变化你是否留意到了呢?快快跟随小兰的脚步看看校园里发生了哪些变化吧~1研究生公寓研究生1、2号公寓健身房上新啦!足不出户就可以锻炼身体快叫上你的健身搭子一起在健身房挥洒汗水我们一起“热辣滚烫”!研究生楼还有一个爱心屋!里面有针线盒、熨烫机缝纫机和全身镜让大家的穿搭细节更加分!2致远楼致远楼也有上新!崭新的嵌入式电脑桌已经陆续安装合起来是平整的课桌打开是电脑设备有这样的电脑桌同学们可以享受“减负”前进不再需要背着沉甸甸的电脑上课啦!楼内有各式沙发区和自习区时而远眺窗外俯瞰整个校区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此外还有研讨室便于师生沟通和同学间相互交流目前部分学院已经开始使用最新的教室授课啦3宏远楼外国语学院、文学院、新闻院、经济院都已经搬进宏远楼啦宏远楼设置了很多自习区还有很多为交流准备的研讨室可以跟学院提前预约哦~在走廊的一旁还有很多阅览架上面为大家准备了多种最新的报刊和期刊一旁还配备了座椅方便同学们阅读这也太贴心了吧!在露台上还有乒乓球台让你在学习之余还能和好朋友一起打乒乓球露台上眺望远方和放空自己也是缓解压力和疲惫的好方法LZU在文学院一楼大厅处还有摄影展和画展在风和日丽的下午很适合叫上朋友一起去欣赏佳作~兰大的五月不只有花红柳绿还有新的面貌和惊喜我们都是兰大越来越好的见证者你发现的兰大新面貌可以在下方给小兰留言噢!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策划、文字丨郭梨鑫、吕佳灵图片丨李有凯、谢璐瑶、郭梨鑫、吕佳灵编辑、校对|郭梨鑫责编|李晖审核|法伊莎春日兰大食堂,上新!
5月17日 下午 4:11
其他

这门课,绝对松弛!

五月的兰大花开满园,如诗如画在这缤纷的花海中每一朵花都有着独特的芬芳每一株植物都蕴含着生命的奥秘而在《植物生物学实验》的课堂上能深入了解植物的结构与生长过程这门课程不仅会带领同学们走进实验室观察植物的细微之处还会带领大家穿梭于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探索校园的植物世界赏花、品果、逛校园竟然发生在实验课上这门课松弛感满满同样也是是干货满满课程介绍自1946年兰州大学设立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起,植物学就是一门核心基础课。在70多年的学科发展历程中,植物学系列课程经历了从一个“植物学系”到“生物系”中“植物学”专业的多门系列课程,到生命科学学院时期的一门课——植物生物学。该课程以植物的进化为主线,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类群、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揭示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分类、分布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生命活动规律,是进一步学习普通生态学、细胞生物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物技术、植物分子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团队成员冯虎元、徐世健、陈书燕、盛红梅、纳小凡、胡冲、潘建斌。建设成果本课程2009年入选甘肃省精品课程,2018年入选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植物学实验课入选2021年甘肃省一流课程建设课程。团队成员编辑出版了《植物学》(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植物学实验指导》(兰州大学出版社,2021)。课程团队入选兰州大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兰州大学课程思政建设课程、兰州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以及兰州大学双语课程等。植物世界的奇妙与魅力老师在为同学们讲解实验内容同学在进行实验整个课程包含8次实验和1次自选实验,前8次实验分别是①植物细胞和组织的结构观察,②种子植物营养器官的显微结构观察,③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和花序类型观察,④被子植物胚的发育与果实的形态结构观察,⑤藻类菌类实验,⑥苔藓蕨类实验,⑦检索表的编制与使用,⑧校园植物识别及调查。这8次实验会深入探究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以及藻类、菌类、苔藓和蕨类的形态结构。同时利用这些形态结构特征去编制和使用检索表,识别调查校园植物。这8次实验能进一步夯实植物生物学理论知识学习,无论实验结果是否和预期一致,实验结束后都要求同学们从实验材料、步骤、方法中寻找原因进行反思,反思也因此成为每次实验后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8次实验中,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数校园植物的识别及调查、被子植物花和果实的形态结构观察这3次实验。同学们在对校园植物识别和调查“在校园植物的识别和调查这次实验,老师带我们到萃英山,我们观察到了很多植物。在教室里观察植物,远没有直接在校园、在野外观察来得更加震撼。”楼文礼同学这样评价道。用作实验材料的鲜花同学制作的花图式老师正在为同学进行答疑在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结构观察实验中,老师会给大家准备不同种类的鲜花,例如马蹄莲是通过佛焰苞观察佛焰花序,百合花由于花结构较大被用来辨识花的完整结构、解剖以及制作花的“身份证”——花图式。这天同学们的朋友圈大概率都会是各种美丽的鲜花。用作实验材料的不同果实这门实验不仅可以“赏花”,还可以“品果”,我们身边常见的番茄(浆果)、橘(柑果)、苹果(梨果)、桃(核果)、西瓜(瓠果)、花生(荚果)……都属于果实,这些实验材料都是可以品尝的,做实验时可不要光顾着吃哦,记得去观察每种果实的结构,否则实验结束写实验报告时就要头疼了。自选实验的挑战与成长自选实验:食用真菌培养这门实验课的另一个特色是自选实验,这部分在2009年加入植物学实验课程内容。由课程团队教师设计,每年持续改进。老师们提供5-6个选题,同学们自行组队选择感兴趣的实验,在自选实验中,同学们要自己选择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法,在实验完成后分析实验结果,完成成果汇报,是对同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和考查。完成自选实验的何铮同学说“自选实验给了我一个机会和同学合作进行团队实验,实验结束后,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同学们沟通和协作。”同学在进行自选实验汇报自选实验内容不一样,是如何来考核的呢,陈书燕说:“可能有些同学做出来的结果不尽如人意,没关系,毕竟实验时间比较短,失误是在所难免的,最重要的是同学们在实验中有所获得。这个实验怎么去设计,哪些步骤是关键的?如果出错能够怎么去纠正?所得结果如何分析?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训练学生们的科研思路。”课程内容的演变与评价多元化从植物学实验课程开展至今,课程内容一直在进行调整,“每个学校的实验课都有自己的特色,会因地制宜开展。在设计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会综合考虑到硬件和软件条件。”,以前由于实验条件受限,实验内容以观察已经制作好的切片为主,同学们亲自动手的机会较少。像是花、果实、种子这些辨认植物关键的结构,仅靠观察很难形成深刻的记忆。显微镜下观察同学制作的榆叶梅花粉萌发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同学制作的紫苜蓿幼茎徒手横切片经过不断的改进后,同学们动手的机会大大提高,如何切片、染色、透明,制作出一张漂亮的切片,每一个步骤都需要同学们去体验探究;通过细微结构的观察使用检索表检索植物,改进后的实验内容对提升同学动手能力有很大帮助。实验安排也更加注重同理论课相结合,陈书燕老师说“理论课的教学是从第一周开始的,我们实验一般会在第四周或第五周开始,配合着理论课的进度来安排内容。没有理论基础直接进行实验,实验效果会比较差。”同学使用显微互动系统上传结果并由老师进行评价相比于以前以实验报告为主的单一性评价,现在课程评价更加多元化、过程化。在实验前,同学们需要观看微课视频了解实验内容。实验当天通过线上测试检查预习效果,老师简单讲解实验内容。在动手操作时,同学们需要对得到的结果进行拍照,上传到显微互动系统,老师通过评价系统,给予每张结果不同星级评价,同学根据评价,能够当堂对不理想的结果重新进行实验,像是闯关游戏一样的评价模式提高了同学们的兴趣和动力。在实验结束后,通过完成实验报告来对实验整体进行总结反思。这种多维度过程性评价为主的方式可以更有效地考察教学完成度。对于生命科学学院的同学来说,植物学实验中所学到的样方调查,根据植物结构来识别植物,通过检索表检索植物具体的科属种等技能,对于即将到来的暑期野外实习是很有帮助的。除此之外,在该实验中所有受到的训练,对于后续其他实验课程如细胞学实验、分子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等以及之后的科研过程都是很重要的。校园植物百宝书唤醒兰大人的共同记忆同学在课上收到《萃英百草图》左图为《萃英草木》,右图为《萃英百草图》在实验课上,每位同学都获得了一本由潘建斌老师赠送的《萃英百草图》,随着兰州大学的不断发展,校园内引进了不少异地植物,大大提高了校园植物的多样性,很多植物例如城关校区门口的三棵雪松,仲景路上的二球悬铃木已经成为了很多兰大人心中共有的记忆。为了了解校园植物的习性、特点,同时也为了全校同学能更好地认识校园植物,冯虎元、潘建斌等人在2016年编纂了《萃英草木》,得到了广大校友的肯定。在兰州大学建校百十周年之际,《萃英百草图》编著发布,共收录了兰州大学校园常见植物260种,是《萃英草木》的精华本,使用折页形式,更加方便携带。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采访、文字丨杨易铮
5月16日 下午 5:56
其他

兰大建校115周年,文创上新!

文创市集出摊啦!不一样的新品体验115周年主题活动“至公之路,百十五载”等待时光轻酿要悄悄要悸动在兰大相逢LZULZU115周年校庆沙漏灯静享时光流转将美好的意境注入沙漏灯与你相伴春暖花开~创意椭圆鼠标垫简洁的校门和积石堂图案陪你度过每一个专注瞬间心意礼盒四件套LZULZU膳魔师保温杯+书灯+复古音箱+金属签字笔满满心意一盒容纳其实…想赠你的更多创意旋转解压笔一款可以旋转解压的高颜值礼品笔开启新玩法只需一只星聿旋转笔校车U盘是开往四季的校车是承载回忆的U盘文创小风扇——兰大文创迎接夏天的方式115周年校庆U盘礼盒最美的事不是留住时光而是留住记忆~兰大文创餐具借由木头与金属通过一副小小的勺筷去触碰生活的本质商务笔记本伴手礼空白的开局靠一笔一画填满人生文创香薰—桂落满枝生活的疲惫在香味里揉碎积石堂马克杯一只杯子装四季烟火装风花雪月装喜怒哀乐积石堂橡皮擦擦除也是一种创造环保购物袋环保双面印花设计结合多种兰大元素触感柔软环保pu皮手提袋环保&时尚是对环境的尊重是对生活的态度牛仔布鸭舌帽简约时尚的穿搭利器签章本—兰大通关文牒签章打卡开启你的校园之旅官微粉丝福利环节PART
5月14日 下午 2:53
其他

兰大这个师门,为何连续多年100%就业?

百分百就业哪家强?且看兰大师门!你是否也会好奇超高就业率背后的“秘籍”是什么?刘兴荣老师认为,“导师,既是学术的导师,也是人生的导师,我们是师生命运共同体”大到联系求职单位、介绍实习机会,小到给学生修改简历、提出建议刘老师都亲力亲为接下来,就跟着小兰一起听老师和学长学姐们讲讲背后的故事吧刘兴荣导师团队于校史馆前合影留念Part
4月27日 下午 12:37
其他

让学生拒绝“摸鱼”的思政课长啥样?

在兰州大学,有这样两门思政课,同学们在课堂上拒绝“摸鱼”,时而向老师提问,时而现场做道选择题,时而与老师讨论时事热点……课堂上不时传来讨论声、鼓掌声、音乐声和笑声。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宫长瑞教授负责的学校本科生《思想道德与法治》和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堂上的真实场景。讲“师生对话式”的思政课2006年,刚上硕士研究生的宫长瑞就在当时的甘肃省卫校和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实习讲课,早早地参与到了教学中。实习期间有时一周要上10多节课,“实习讲课的经历对我帮助特别大,得益于此,工作之后我基本没有过很大的讲课压力。”宫长瑞说。然而,当前思政课堂始终面临一个难题:如何讲同学们才愿意听、爱听?如何调动同学们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如何跟同学们沟通交流才能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对此,宫长瑞有自己的一套方案。“‘新时代’的命题是什么时候提出的?新时代提出的依据是什么?新时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新时代有哪些变化?……”在宫长瑞的思政课堂上,一般都是由问题引入新内容,课堂提问辅助“学习通”上同学们2分钟可以完成的选择题,再根据大家回答问题的情况补充提问和延伸讲解,中间穿插数据、案例和故事,层层递进把理论讲通、讲透,充分带动同学们课堂上的参与积极性。“在我看来,课堂不存在学生参与难的问题。学生肯定是愿意参与、积极参与的。”宫长瑞认为思政课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高高在上、言必称经,课堂氛围不要那么拘谨,要跟学生建立一种朋友式的、平等式的、亲密型的关系。“我一定会把课堂氛围调试到同学们很轻松的状态,同学们能够把耳朵竖起来听课,有问题的时候提问,这样师生才能更好地对话”。站上三尺讲台以来,宫长瑞就牢记导师王学俭“一定要站稳课堂”的教诲,同时王老师也鼓励他,“老师的风格应该是多元化的,适合自己的”,让宫长瑞坚定走出自己独特的讲课风格:抛出问题——列数据——举案例——讲故事——引出理论,期间穿插播放典型音视频、与同学们开展互动与交流,每堂课都扎实而生动。“虽然思政课以讲理论为主,但宫老师的课堂上没有照本宣科、没有索然无味,宫老师会在课堂上增加贴近生活的、丰富的现实实例,同学们就会结合自身经历踊跃回答,课堂氛围就被调动起来了!”2022级马克思主义学院本科生许之桐说到。教育完成闭环
4月22日 下午 4:28
其他

全国首个!祝贺兰州大学!

历时十五年兰州大学联合多家单位培育出我国首个适应高寒气候的肉用细毛羊新品种满足了高寒地区保毛增肉的需求让我们听听科学家讲述这得来珍贵的新品种的育成记我国首个适应高寒气候的肉羊新品种育成记近日,农业农村部颁布第762部令,发布了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鉴定通过的21个畜禽、蚕新品种配套系和新发现的17个畜禽、蜂遗传资源。由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李发弟教授和乐祥鹏教授团队联合天祝藏族自治县畜牧技术推广站、天祝藏族自治县种畜繁育研究院、甘肃润牧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农业大学等单位培育的天华肉羊名列新品种之列,成为我国首个适应高寒气候的肉羊新品种。2009年至2023年,育种团队共历时15年,在海拔2800
4月12日 下午 4:26
其他

45分钟的兰大仪式感!不说再见!

从2021年9月开始兰州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推出“荣光时课”活动为即将离开本科讲台的老师留下珍贵的45分钟课堂实录并颁发纪念牌参加活动的老师这样说:”我的教学生涯就浓缩在这个精美的纪念牌里了。”“感谢学校在这个特殊时候的特殊关怀”……让我们走进体育教研部毕研洁的最后一堂本科课与他共度这一“荣光时课”四月初,刚下过小雨,我们在兰州大学城关校区的网球场见到了体育教研部毕研洁老师,他与伙伴们结束了网球晨练,正在长椅上休息。三月中旬,毕老师在这里上完了他教学生涯中的最后一节体育课,随后在体育教研部为他举行的荣休仪式中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退休生活。毕研洁老师是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教授。1982年7月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现北京体育大学)。1982年9月至今在兰州大学体育教研部任教。2005年10月至今任兰州大学西北民族体育文化研究所主任。2006年被教育部办公厅推荐为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评估专家委员。2000年2月迄今担任甘肃省学校体育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主要负责健美操专项工作。2013年担任甘肃省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传递这份热爱从教四十余载,毕老师一直是学校体育课上的“风云人物”。他不仅教授学生们网球技能,更传授给他们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他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深受学生喜爱。即将退休的毕老师,并没有因为岁月的流逝而放慢脚步。他依然坚持来到网球场,与学生们一起挥汗如雨,享受网球带来的快乐。他说:“运动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希望在退休前,能够继续为学生们传递这份热爱。”教学科研不分家毕老师在兰州大学开设了民族传统体育舞蹈与网球两门课程。这两门课是兰大体育课中的“顶流”,在选课时往往被学生“秒杀”。这与毕老师执着探索的科研精神与因地制宜的教学态度分不开联系。“我在本科阶段的专业是竞技体操,所以我第一门体育课是体操课。”毕老师说道,“但是我一直在思考,有没有一种体育项目既能保证学生的安全,又能起到健身的作用?”毕老师年少时随外公生活在北京,在中央民族歌舞团里长大,与中央民族大学只有一墙之隔,因此,民族舞给毕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的眼中,民族舞不光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还是可以培养学生体育习惯与体育情操的好方式。“民族舞蹈包含了太多的体育文化元素,同样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毕老师说道。由此,他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之路。2004年,毕老师做起了背包族,常常利用寒暑假的时间与同在兰大工作、同样对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妻子前往新疆考察。从北疆到南疆,坐火车、搭汽车、乘毛驴车、驾车、徒步,他们走遍了新疆的很多地方,走进多个民族的生活,深入了解民族乐舞。自2005年开始,在学校政策与资金的大力支持下,毕老师牵头组成团队,越来越多对民族乐舞感兴趣的老师加入其中,大家一起走过了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和甘肃的多个地方,学习了解民族乐舞的文化及特点,力图将其融入体育教学与科研中。“在传统的民族舞教学中,我们习惯于将民族舞理论知识与体育教学实践分开。”毕老师说道。在教学初期,他发现同学们对民族舞缺乏认同感,认为民族舞只是简单动作的集合,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毕老师认为,兰州大学的民族舞教学,要利用兰州大学独特的地缘优势,利用西北地区的民族特色,打造出有兰州大学特色的民族舞体育课。因此,他将民族舞背后的文化元素加入到了课程教学之中。“对于民族舞蹈进体育课堂而言,最重要的是需要让学生能够真正地走进民族舞蹈,了解民族舞蹈,融入民族舞蹈之中,使之不仅成为民族舞蹈的传递者,更重要的是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成为民族舞蹈的创造者,这也是对文化的传承。”“体育教学是点亮一盏灯”“我不是网球专业的,但是学校有开设网球课的需求,所以只能跟着老师傅慢慢学。”作为一名体育老师,毕老师认为首先应该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它来自刻苦训练与理论钻研。对于本科学生,要深入浅出,从教法上下功夫。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与身体特征制定运动处方,让同学们在短期内掌握体育技能,提高自身素质。“就拿网球来说,不能光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什么高难度动作,也不是教什么高难度的发球技术。我的愿望是激发起学生们对网球的兴趣,让这个项目伴随同学们的人生。”毕老师网球课的学生主要是医学生,繁重的课业是同学们压力的主要来源。“体育是最好的解压方式。”毕老师说道,“为什么体育人才看起来都是很阳光,没有抑郁?是因为体育是最好的心理疗法。”毕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们的体育意识,让体育成为伴随学生终生的习惯。西北地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较南方地区相对较弱。“客观条件如此,作为体育教师,我们应该负起责任来。”毕老师说道,“兰州大学的体育教师都是认认真真教孩子的,让孩子爱上体育。”毕老师认为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点亮一盏灯。“大学教育不是点燃一把火,而是点亮一盏灯,在学生们心中点亮一盏体育的灯。”在采访的最后,毕老师回顾了自己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最骄傲的,是在这四十余年的时间里,一直坚持教学的理想,将体育课上到了退休的最后一刻。他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给同学们带来的不仅是专业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思想品德培养。“我们一直考虑的就是体育课思政元素的融入,”毕老师眼神坚定,“强身健体,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就是我对同学们最大的期望。”活动掠影截至目前已为17家教学单位的53位教师举办了“荣光时课”活动其中有27位教师完成了课堂实录的拍摄45分钟的仪式感
4月11日 下午 3:52
其他

1000多天,我们给中国湖泊做了专项体检!

三年时间团队成员穿越行驶近3000公里翻越密林划行皮筏艇进入大湖完成采样使用相关研究数据近95个G近400多天完成湖泊沉积物年代与营养含量实验分析……借此研究揭示我国湖泊营养演变历史并预测各湖区水质环境状况至2100年我国湖泊氮浓度呈现逐步下降趋势但磷浓度仍可能持续增加该成果近期发表在《自然•通讯》期刊为保护祖国绿水青山再添兰大力量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陈建徽教授团队于近日在《自然•通讯》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中国湖泊沉积物氮磷演变趋势将出现分化”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系统整合了中国湖泊短钻沉积物氮、磷营养元素记录数据,重建了自1850年以来中国各湖区湖泊营养水平演变历史;识别了各湖泊发生营养水平结构性转变的时间节点,获取了控制中国湖泊营养演变轨迹的核心因子组合;并使用该因子组合和相应数据集,完成了对各湖区湖泊营养演变过程的建模与未来趋势预测。论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姬盼盼,通讯作者为陈建徽教授,合作者还包括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海南大学的科学家。为什么用湖泊沉积物来研究水质?中国湖泊水体营养状况的系统监测大多始于本世纪初,其覆盖时长较短,一般不超过30年,无法提供长期数据,特别是自然因素主导湖泊环境变化阶段的相关数据。幸运的是,湖泊沉积物营养元素浓度能够忠实反映湖泊水体营养水平,成为重建其历史演变的可靠代用指标。该研究通过系统收集现有湖泊钻孔资料和补充关键空白区钻孔记录(图1),获得了六个湖区69个湖泊的沉积物氮、磷浓度变化序列,构建了中国湖泊营养水平历史数据集,时间跨度为1850年至今。图1
4月8日 下午 3:49
其他

战胜“魔鬼课”,她是兰大好老师!

从教35年同学们对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杨凌的称呼从杨姐姐到杨妈妈她通过推陈出新
4月7日 下午 5:09
其他

春日兰大食堂,上新!

香脆可口只需配上解压放松的快乐水榆中校区·玉树苑佳肴美味香飘四溢色香味俱全诱人食欲玉树苑新美味来袭除了最近爆火的甘肃麻辣烫还有酥嫩香浓的铁锅烧鸡和滋味丰富的盖浇饭新品纷呈,邀君共赏
4月2日 下午 5:15
其他

少年感的他,成长为兰大教授!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王雄飞的办公室满是鲜活的气息:摄影、书法、来自世界各地的小摆件......“兰大青年研究员制度让我觉得很自由”王雄飞说在舒适安心的科研环境中王雄飞仅用四年时间就完成了青年研究员制度合同五年的任务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能物理的他2021年在物理学顶刊Physical
3月30日 下午 4:22
其他

兰大预测:甘肃不再干!

祁连山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气候变化及其机制的典型区域气候变化的历史相似型可以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途径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育教授团队用过去的气候变化预测到未来未来全球变暖会导致我国西北地区暖湿化气候变化的历史相似型可以为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提供途径。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曾经历过多次不同时间尺度的暖期,例如:中全新世暖期、中世纪暖期等。祁连山处于亚洲夏季风和中纬度西风环流交汇区,区域气候变化具有季风-西风过渡带特有的复杂性,对气候变化响应敏感,是研究气候变化及其机制的典型区域。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李育教授团队基于古环境记录、古气候模拟和现代观测,对比了祁连山及周边地区中全新世暖期、中世纪暖期、现代暖期和未来百年暖期的干湿变化,探讨了该区域的气候变化规律及其机制,并基于古气候相似型评估了未来全球变暖情景下青藏高原北缘的干湿变化格局[1]。相关论文“Transformation
3月29日 下午 4:56
其他

勿错过!兰大复试指南!

你是否为复试准备什么而焦虑?来兰大复试需要准备些什么?这里我们为你提供一份复试指南预祝你成功上岸!通用必备材料(一)身份证明材料:同学们要准备好包括初试准考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如果你是应届生还需提供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若学生证遗失,可提供学信网的《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以证明个人在学身份。而往届生则需提供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或复印件。这些都是必要携带的重要证明,千万不要忘记携带哦。(二)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表:我校《复试考生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情况表》的下载地址如下:打开“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标题栏“文档下载”的第一个文件即是。特别提醒: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写内容即可,表格内容手写或打印均可。(三)大学期间成绩单:所有成绩单都需加盖本科院校公章或档案单位公章,根据学院复试要求,在复试前或者复试报到时交至各学院。一般可以在各位同学本校教务系统查询并打印,千万记得看准学年和学期,不要少印错印。(四)学院要求的其他材料:截至目前,我校招生学院均已陆续发布复试安排及复试录取实施细则,请详细关注报考学院官网哦~请及时关注报考意向学院的官网并及时查看学院已经发布的复试细则中的附件内容。不同类型考生的其他必备材料(一)应届生:如果你是刚刚毕业的同学,主要需要提供就读学校完整注册后的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可以多准备几张以备不时之需),同时留存手机彩色照片或者PDF文件更保险。(二)往届生:如果你是已获本科毕业证书的考生,记得准备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有时还需要我们携带学历学位复印件等材料,需要进一步关注院校官网发布的信息。(三)同等学力考生:除了基本的身份证明材料外,还需准备学历证书、同等学力证明材料等,以及根据所报考专业和院系的具体要求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如发表的文章复印件等,最好提前询问打探,千万带好自己的能力证明材料,建议备份。(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请查看兰州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加分项材料(非必要)还有一些材料可以帮助大家在面试中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录取机会,例如:(一)四六级等相关外语能力证书或其他技能证书(例如计算机等级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等)。(二)个人简历、自我介绍信以及给导师的信件等撰写材料。(三)各种获奖证明,比如参赛证书、奖学金证书等。(四)科研成果鉴定书或者主持/参加研究项目的证明等科研经历相关的材料。注意事项:1.
3月27日 下午 4:31
其他

刚刚!2024年兰大研考复试线公布

兰州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学术学位)兰州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基本分数线(专业学位)专项计划初试成绩基本分数要求1.学校确定的复试分数线为考生进入复试的最低要求,我校各招生学院可根据生源情况向上调整复试分数线。考生能否进入复试以各招生学院最终公布的复试分数线为准。2.享受少数民族照顾政策的考生是指:报考我校且毕业后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定向就业的少数民族普通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或者工作单位和户籍在国务院公布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且定向就业单位为原单位的少数民族在职人员考生。3.优惠政策与加分项目不累计,同时满足两项以上条件的考生按最大优惠计。4.我校复试工作将陆续开展,请考生及时关注相关学院的网站。学校复试工作信息以“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或者“兰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为准。内容来源
3月19日 下午 7:31
其他

这五年,兰大上好这门“大课”!

兰州大学:打造铸魂育人“大思政课”2023年7月,在延安炮兵学校旧址和南泥湾大生产旧址,一群来自兰州大学的暑期实践团成员正实地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南泥湾精神。拓展多元思政育人资源,在大学生信仰信念上筑基铸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兰州大学深化思政课堂内涵建设的重要举措。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推进思政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5年来,兰州大学紧紧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兰大特色的“大思政课”育人模式。校党委书记马小洁为本科生讲授专题思政课校长严纯华为师生讲授“两会”专题思政课“通过‘大思政课’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责任,自觉成长为合格的时代新人,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关键。”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说。“
3月18日 下午 7:42
其他

兰大医学生VS艺术生!

曾因被称为“灵魂画手”登上热搜的兰大医学生又来啦医学与艺术碰撞擦出的是怎样的火花?是艺术给医学赋予浪漫与激情?还是医学给艺术给予思维和理性?来看兰大医学生、艺术生还有其它专业的同学妙笔生花描摹医学与艺术的浪漫邂逅!—01—巩欣怡
3月17日 下午 5:02
其他

Windows壁纸的诗意,被这位兰大博士生拍出来了!

你可以永远相信兰大人的摄影水准,这期我们走进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23级博士研究生贺聪的摄影世界。或许是因为西北人骨子里的豪迈;也或许是因为一场梦,梦见自己在草原上策马扬鞭,不对,应该是好多次;又或许是因为家里以前养过牛羊养过马,觉得它们不够自由,农区的家畜总是被拴着的。最后一条是凑数的,姑且听之。总之,就想到草原去。2020年7月底,他终于第一次来到了他魂牵梦萦的草原,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海北站”)。“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是这种感觉。之后每年的暑期贺聪就都在海北了,手机里的几千张照片记录着海北的四时之景,雪山、草地、花海、云彩、星空……跟随它们,他的思绪总是翱翔在广阔天地间,亦成为真正自然的一部分。林语堂先生在《吾国与吾民》中讲到:越接近自然,越能保持体格上与道德上之健康状态。至此,这句话成为我的座右铭。初识“海北”海北站,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隅,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的风匣口,位于祁连山山脉北支东段冷龙岭南麓,大通河河谷西北部,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山间滩地为主。海北站地处内陆腹地,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中无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冷季和暖季之分,暖季凉爽湿润而短暂,冷季寒冷干燥而漫长。青海海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风吹草低见牛羊七月,在草原深处,在高山,在云端,在璀璨星空下,在追日的步履中。七月,是自然的、是充实的、是幸福的。世间的美好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眼前,使你从上一秒的忧愁中立刻走出来。生活还在继续,回忆不只在夏季。门源油菜花海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嶙峋万仞终年雪岗什卡雪峰疾雷破山云暗天突遇雷雨,就在一间小房子躲起雨来。不久,雨歇罢,双彩虹、乳状云、火烧云纷纷上演。长庚星升起,最后的蓝调时刻让世界重新回归平静。这一天,我们看着太阳东升西落,看着云彩变幻无常,看着繁星满天,然后缓缓睡去。阳光总在风雨后落日余晖映晚霞目送残阳迎月来银河耿耿夜迢迢每年八月中旬,英仙座流星雨都会如期而至。海北纯净的天空是观看流星雨的理想之地,我会躺在草地上好久好久。这也让我想起了童年时光,躺在麦草垛上学着数星星的孩子,在不知数到多少的时候已然睡去;当流星划过,我渴望拥有它,幻想着哪一天能够一睹真容;我曾误把参宿当作北斗,也把繁星组合排列,规划属于自己的星空。当我看着星星永恒的时候,童年在不经意间就此逝去,我来到了成年的世界。而童年,在无数次的回忆中,变得愈加完美。2023年英仙座流星雨极大前夕2021年6月初,在海拔3400m处的金露梅灌丛里,一朵鲜艳的花儿,格外显眼。我环顾四周,心里想,谁插朵假花在那儿?但还是忍不住走近看了一眼。顿时,我欣喜不已。或立、或坐、或蹲、或趴,各种角度拍了个遍,它就是全缘叶绿绒蒿。这次经历带给我以前从未有过的感觉,也正是从这时开始,我渐渐喜欢上了这些高原精灵,开始观察并记录它们。在野外,每遇见一种新的植物,都带给我精神上的愉悦。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花儿吧!罂粟科
3月12日 下午 3:00
其他

速查!兰大出分!

兰州大学关于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的通知根据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有关工作安排,我校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拟于2024年2月26日9时开通查询,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初试成绩查询查询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月23日 下午 3:21
其他

从清华到兰大,他成长为张教授!

五年,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师张景平经历了在兰州大学从青年研究员成为教授“一个教授的诞生”的全过程2019年到2023年也是在兰大这五年里让他“刚刚好”实现自己的期望研究中国水利史的他获得了
2月22日 下午 4:04
其他

护理小姐姐,是“兰大官方”摄影师!

亲爱的兰大官微读者:你们好!我是兰州大学护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郭莹莹。故事的开始大概是初中第一次透过哥哥相机的取景器看到别样的世界,自此摄影的种子便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从小到大,我对艺术类的课程都很感兴趣,高中加入了学校的国画社团,无心插柳柳成荫,老师发掘了我的摄影潜能,摄影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大学伊始,我加入了心仪的学院宣传部,正式接触媒体宣传工作,满怀着对摄影的热爱,我用攒的零花钱下单了属于自己的第一部相机,开启了在兰大用镜头记录美好时光的日子……(小编ps:兰大官微很多人像图都出于小姐姐之手哦)作者照片从接触摄影到如今成为我的一技之长,它带给我的不只有记录美好瞬间的治愈,还有透入我眼中的远胜于镜头下无声对白的鲜活生命力。“拍照的意义是为了让青春有迹可循”,这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在差不多的人生中,时而也有闪闪发光的事情,记录让我们记得,记得自己摘过的星星,记得眼里的光亮,等以后累了烦了,拿出这些相片,便能重新找回那个昂扬的、热烈的、浪漫的自己。
2月2日 上午 11:10
其他

会“读心术”的张教授,太酷了!

他的课,是一种接地气的美学体验……LZU何为大气科学?知乎答:大气科学是研究对象为大气的一门科学,常被人称作“气象学”。大气科学学什么?百度答:大气科学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概论、大气探测学、大气物理学等专业学科,进行野外实习和室内科学实验训练,掌握研究大气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方法。在兰大,大气科学学院有哪些精彩的课?学生答:张健恺老师的课就是其中之一!他能带你探测的,可不止只有大气!张老师课上可会“读心术”,一眼就能通过微表情看破我是不是听得懂。为了更加贴近于本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张健恺老师编写了兰大大气学子的课程教材,删繁就简,直击干货,在一次次教学实践中找到了裹着萃英山气息的兰大教学模式、兰大教学方法。张健恺
1月30日 上午 9:09
其他

这位兰大老师把全班学生带去了清华园?

“在比赛的时候,我想象的是你们随我一同到了清华园的决赛现场,学生是我授课的信心来源!”这是历史文化学院丁树芳老师在清华大学参加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之后回到课堂对2021级历史学基地班学生说的。正是这种将学生装在心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帮助丁老师获得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老师介绍丁树芳,女,主要从事魏晋南北朝史、政治制度史的研究。2008年在兰州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1年于山东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16年在清华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本科生讲授《历史文选》《中国古代史》《〈世说新语〉研读》等课程。获兰州大学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获第六届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一等奖,获第六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文科组三等奖。在《中国史研究》《中华文史论丛》《敦煌学辑刊》《青海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札记数篇。01改革《历史文选》课程丁老师的《历史文选》课程在全国教学比赛中荣获三等奖。在日复一日的备课过程中,对于丁老师来说,最重要的是对课程内容的重构。她打破教材篇章顺序重构课程体系,并运用项目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自主分析运用文献史料。这些创新、尝试、努力并不服务于比赛,而是致力于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为学生迈向史学研究之路提供帮助。打破常规,推倒重建,这是勇敢的尝试、成功的创新,但其中更多的是老师希望学生学到真本事的务实精神。当谈到比赛准备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时,丁老师认为最难的就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其次便是教学内容的设计。她谈到,自己过去思考较少的是如何通过创新课程内容让学生真正获取知识、掌握能力、具备素质,这也是教学比赛中需要考察的内容。
1月26日 下午 12:33
其他

啥课?兰大老师给我拍“vlog”

彭倩编辑|田轶凡责任编辑|董郅坤主编|李晖在兰大,“就业”比毕业更早?认识一下,兰大班主任!
1月22日 下午 3:19
其他

@全球英才:兰州大学诚邀您申报海外优青!

兰州大学人才办高层次人才发展办公室邮编:730000电话:0931-8915759邮箱:rcb@lzu.edu.cn1.Schools/Colleges2.
1月19日 下午 3:06
其他

在兰大,“就业”比毕业更早?

罗小芳编辑|卢一鸣责任编辑|付瑜主编|李晖“想学‘火焰掌’怎么办?”找他们!爱笑的女孩儿,运气主要靠实力!、、
1月17日 下午 5:20
其他

“想学‘火焰掌’怎么办?”找他们!

提到化学,首先你会想到什么?课本、知识、实验室,或是某位奇妙的代课老师?在兰大有这样一支团队25年来致力于把化学带到人们身边他们的团队就以“身边化学”为名让我们紧跟这支队伍的脚步一起探寻科学的魅力吧~“身边化学”志愿服务队合影”2023年10月9日,第六届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决赛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身边化学”知识科普志愿服务项目斩获银奖。决赛当天,“身边化学”团队选派了2名成员参与路演,他们是团队的核心代表,肩负着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走上答辩讲台。两个人,四只手,捧回了全省银奖。荣誉背后,是团队成员无数次的讨论、尝试和修正,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倾注了整个团队的心血与智慧,凝聚了化学化工学院25年来的深厚积淀……传承——“身边化学”从未远离1998年,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开展了第一次“身边化学”知识竞赛活动,25年来,“身边化学”经过不断传承与创新,已发展为包括“印象化学”“趣味化学”“化学对抗”“化学沙龙”和“颁奖及交流大会”五个基本模块在内的、兰州大学最富有影响力的大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之一。据学院官网介绍,“身边化学”系列活动主要目的在于普及生活中的实用化学知识、激发广大同学对身边化学知识的兴趣。“身边化学”系列活动之优秀高中生进兰大活动现场从一场面向化学化工学院学子的知识竞赛,“身边化学”逐渐发展为面向兰州大学,乃至辐射全社会的品牌活动。“对于系列性活动而言,即使前几年办得比较出彩,到了后期如果缺乏创新和延伸,活动就会失去原有的色彩。”为了让“身边化学”能持续绽放光芒,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副书记王鹏举决定推出“身边化学”知识科普志愿服务项目,和学生一起将化学知识带到大众身边。2023年3月5日,化学化工学院“身边化学”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王鹏举和化学化工学院高级技术人员兰景凤分别担任服务队行政指导老师和学术指导老师,化学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陈明富担任队长并带队参加了此次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身边化学’项目主要构建了化学科普进校园、化学科普进社区、云端化学科普以及小小化学家研学营四大板块。”陈明富介绍道。化学科普进校园主要是让服务队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科普;化学科普进社区主要是让服务队走进榆中县儿童服务站、青年之家等社区为儿童和居民科普化学知识;云端化学科普则是以网络直播等形式进行线上化学知识分享与传播,该板块正在筹备中;小小化学家研习营主要是通过与一些中小学校达成合作,将中小学生带进学院实验室,面对面为他们进行科普讲解。“目前我们已经为兰大附校、榆中县恩玲中学以及天水市中滩中心学校等多所中小学校的学生开展了5场活动。”陈明富说。2023年暑假,化学化工学院举办了2023年全国高校科学营兰州大学分营之“魅力化学,精彩人生趣味实验活动”,这场活动汇聚了来自甘肃、云南两省180余名优秀高中生。活动中,“身边化学”志愿服务队为营员们准备了“碘钟反应”和“BZ振荡反应”两个典型的趣味化学实验。实验过程中,兰州大学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老师先为营员们进行实验原理讲解,以便同学们对实验产生初步认识和了解。随后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为营员提供指导,帮助他们合理配取实验所需试剂,亲自滴加反应试剂,观察实验现象。“他们特别喜欢‘BZ振荡反应’的漂亮螺纹,对‘碘钟反应’的准时感到非常震惊。”陈明富在和几位营员的交流得知。王鹏举表示“身边化学”的成功离不开学院的支持与帮助,“学院老师都很支持我们开展这种科普活动,其中兰景凤老师给了我们很大支持与帮助,我们每个实验的设计和开发兰老师都会做好事前把关,确保安全性。学院领导和团委的老师们也都很关注活动,而且不遗余力地给予支持。”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老师为兰大附小的学生进行实验讲解责任——志愿服务回馈社会在王鹏举看来,此前“身边化学”系列活动虽然有一定意义,但受益群体主要是本校及周边学校的学生,受益群体十分有限。“作为理工科学院,我们应该利用本院特色去为社会做一些事情。”王鹏举希望“身边化学”志愿服务队能够走出校门,让更多人了解化学的趣味;同时,他也希望通过活动为学生们搭建一个能够锻炼和提升自我的平台。“我们项目负责人陈明富的个人经历也对我们开展这一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王鹏举说。2002年,陈明富出生在云南大山里的一个小村庄。“从小我就很喜欢动手实践,小学的科学课让我开始对科学感兴趣。”在陈明富的记忆里,初次接触化学并对化学产生兴趣是在初中化学课上。“初三的时候,我遇到了第一位化学良师,计丕梅老师。计老师十分和善,而且喜欢将实验带入课堂。”初中第一堂化学课,计老师为同学们演示了“火焰掌”。熊熊火焰在老师手掌中燃烧,老师却没有表现出被灼伤的痛苦,这让陈明富感到惊奇。他积极为自己争取到了亲身体验实验的机会,“当火焰在我手掌中燃烧的那一刻,我感觉电视上的魔术也不过如此。”小朋友正在亲身体验“火焰掌”实验神奇的实验反应让陈明富对化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与化学的结缘也决定了他后来的人生走向。“我是云南大山里的孩子,我明白山里知识贫乏以及山里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我希望通过利用我身边的资源,把科学的魅力传递下去,让更多孩子能够对科学感兴趣。”在开展化学科普进社区、进校园等活动中,陈明富也喜欢给小朋友们展示火焰掌、银镜反应、火山喷发、滴水生烟、黄金雨等一系列能够产生酷炫现象的趣味化学实验,他希望自己也能像计老师一样将化学的魅力传递给更多孩子。开展“身边化学”知识科普志愿服务对项目另一位主要学生负责人明岩来说是一件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事,“我们的项目不仅仅在甘肃省内开展,未来也会向周边省份推广,比如我的家乡陕西。”明岩有个对科学很感兴趣的弟弟,在明岩看来,自己家乡教育质量并不是很高,她想通过化学知识科普志愿服务,帮助到更多和自己弟弟一样的小孩。另一名学生负责人李沁昱希望通过知识科普,让更多人了解化学真正的意义,为化学专业“正名”,同时也是对自己热爱专业的回馈。“现在社会上总有人将化学称为‘天坑专业’,大家都不太了解化学。”李沁昱说。“身边化学”志愿服务队走进天水市渭南中心学校坚持——迎难而上终获回报在开展“身边化学”知识科普志愿服务以及参加本次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过程中,“身边化学”团队也面临着重重挑战。对王鹏举而言,“身边化学”活动开展最大的困难是学生们忙碌的学业和项目开展所需的时间投入之间难以协调的矛盾。“项目需要深入各个学校、社区做科普,在榆中县附近还好,志愿者们抽出半天时间就能完成。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就比较有难度,而这些地方恰恰最需要知识科普。”王鹏举很理解学生们的辛苦,“理工科学生不仅要上课,还要做大量实验,能投入志愿服务的时间十分有限。”除了时间限制,化学知识科普所用实验材料包的安全问题也让“身边化学”团队走了不少弯路。2022年5月,“身边化学”团队与兰州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下简称“研支团”)合作为陇南市两当县西坡学校开展线上知识科普志愿服务活动。为了将科普所用的实验材料包寄到西坡学校,“身边化学”团队和研支团成员们费了不少劲儿。“我们先是选择邮政快递寄送材料包,但由于材料包中有油,邮政快递无法运送,我们只好改用能寄送的京东快递。”当时寄送实验材料包的艰难给陈明富留下了深刻印象。京东快递只能寄送到两当县城,“身边化学”团队和研支团的同学们经过协商,最终决定由研支团的同学们驾驶三轮车到县城将实验材料包运回学校。“骑三轮车到县城要花一个多小时,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陈明富十分感谢研支团同学们的付出。这次活动的开展虽然周折,但看到研支团线上发来的学生们完成实验的图片,陈明富感到十分地喜悦与自豪,“这一次活动是由我线上主讲,我看到小朋友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容,就觉得所有付出非常值得。”志愿者指导小学生们进行实验操作得失——收获与遗憾并存的旅程对于此次甘肃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的结果,陈明富感到有些惋惜:“其实我们的目标是金奖。”陈明富介绍,“身边化学”项目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复赛,他和队员们都对项目抱有很高期望。“这是我们第一次参赛,对于赛道选择不太了解,导致我们在决赛时被分到了与项目相关性较弱的赛道,这可能也影响了最终成绩。”赛后,陈明富进行了复盘和总结。对于明岩而言,比赛路演时的小插曲是她最大的遗憾。“路演时间只有3分钟,由于开始时PPT翻页笔设置出现了问题,导致后面做的特别好的、有很多丰富数据的PPT都没有机会展示。”明岩惋惜道。在路演过程中,王鹏举也有一些遗憾。在他看来,PPT还有可以完善的空间,原本准备的短视频也未能如愿展示。“所有的这些遗憾都来自于我们本来可以做的更好。”王鹏举总结道。这次获奖给王鹏举带来了很大的信心,他表示“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公益科普活动,争取明年再创佳绩。”在比赛过程中,团队也获得了一些意外之喜。“有评委老师对我们的项目很感兴趣,并表示愿意为我们提供资金,帮助我们把项目进行下去。”大赛评委对项目的兴趣给陈明富带来了很大启发。他将继续带领“身边化学”团队积极寻求与社会面机构合作,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将化学知识科普的品牌做大做强。同时,团队还将进一步关注新媒体领域,以线上直播的形式消解时空对化学知识科普的限制,让更多人了解化学知识,实现化学知识科普的最大化受益。目前,“身边化学”志愿服务队不仅斩获了甘肃省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还获得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职院服务项目立项和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立项,共获得6.95万元项目资金。接下来,团队将与甘肃科技馆展开合作,通过到甘肃科技馆进行科学知识宣讲,进一步提升志愿者们的志愿服务能力。“未来我们将不仅仅局限于化学知识科普,也会将科学家精神作为科普的重要内容,借助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专业优势推动我们项目向高、精、尖方向发展。”王鹏举说。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兰州大学报》第1085期记者丨于璐
1月15日 下午 4:29
其他

爱笑的女孩儿,运气主要靠实力!

经济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李炜本科期间两周掌握一本书三年获得四项国家级奖励专业保持前5%……自己“折腾”还不够研究生期间兼职辅导员的她带的学生直博清华她也是“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快和小兰一起认识这个明朗的女孩儿吧!“‘炜’字的意思是光明,我希望自己的每一天都能更加崭新和明亮。”谈到自己的名字,爱笑的李炜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炜,本义火光明亮,这个叫做李炜的女孩也正如她的名字那样,直率而爽朗,用自己的“火光”照亮着身边的一切。社区、乡村、田野……到处都有她热心实践的身影;学院合唱团负责人、学联驻会执行主席、兼职辅导员……她出色地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如今,李炜仍旧“火”力满满,一往无前,在学习和实践中散发自己的光。1.
1月14日 上午 9:21
其他

认识一下,兰大班主任!

风雨岁月润桃李,霜雪春秋育新人在漫漫求学路上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尽职尽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班集体的每一项工作他们将自己化为明灯照亮同学们的前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班主任期末考试季期间,采访了几位班主任,发现了一个个暖心的故事,承载着大学生成长的点点滴滴。一张张看似普通,却定格着美好时光和难忘记忆的照片,触动着同学们的心田。
1月13日 下午 4:03
其他

他们,两破世界纪录!

一群对化学化工有深厚兴趣和独到见解的学生组成的“青立光伏”团队已经连续两次打破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致力于西部地区发展一条钙钛矿光伏产业线为推进中国的绿色能源革命积极贡献力量
1月11日 下午 3:23
其他

2024,沾沾兰大人的喜气!

2023年的十二个月有四种色调。一种是万物可爱的春色、一种是姹紫嫣红的夏色、一种是叠翠流金的秋色、一种是朔风凛冽的冬色。这四种色调是大自然馈赠的季节更迭,而兰大学子在2023年的色调可能更会选择定格在一件酷的事情,一张“画”意深远的照片,一个复杂但温暖的故事……四季更替,终有所获,让我们一起来沾沾兰大人的喜气吧!姜姚乐:不忘初心再起航姜姚乐在化学化工学院2023级本科生迎新大会上发言“继往开来”是姜姚乐2023年的关键词,他被成功保研至浙江大学化学系。从年初参加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创新设计大赛到暑期在各大高校的夏令营展现风采,到最后成功加入浙江大学史炳锋教授的课题组,姜姚乐实现了由本科生向研究生阶段的过渡。“以前在本科期间,老师经常能为你指引方向,但进入研究生阶段,自己的独立探索能力就显得更重要了。”姜姚乐说道,“这是我大学期间一个最关键的转折点。”在2022年,姜姚乐独立主持了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培养了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而2023年,姜姚乐又主持了“自制开放式荧光光谱仪的搭建、性能测试与实际应用”项目,在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设计大赛中斩获特等奖。但在参与到史炳锋教授的课题组研究之后,姜姚乐再次审视自己本科期间的科研项目,他直言“主要是为了一种科研训练的目的,还尚未达到严谨的学术研究的高度。”目前已经在实验室完成了一些手性环蕃构建相关工作的他,在2024年将以“基于Co-Salox催化体系探索更多的不对称合成策略”为目标继续自己的科研道路,去从事相对独立的课题研究。谈到对未来的展望,姜姚乐希望以“不忘初心再起航”为主题,“我希望能不放弃对生活的热爱,又能够更好地去适应研究生的生活”。谈到未来的目标,姜姚乐有自己的“最高纲领”“最低纲领”。“最高纲领是希望能够研究出一个自己的催化体系,去指导工业生产,最低目标是希望即便自己不能够在学术上有特别大的成就,也能为学界其他人探明一些正确或错误的路子。”姜姚乐笑称,“这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嘛。”周贺馨:弦歌不辍,一路前行周贺馨在2023年“榜样的力量”优秀师生颁奖盛典上发言主持校创一项、被推免至厦门大学、作为管理学院学生代表参加AACSB国际认证、2023年度校级“五四评优”中被评为十佳共青团员和十佳优秀社团负责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获得者、第八届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源创新实践大赛(HRU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团队奖项及个人特等奖……今年,对于管理学院2020级学生、兰州大学“青马”宣讲团第四任团长周贺馨而言,是丰富充实的一年。而提到今年印象最深刻的事,她说:“其实还是和宣讲团有关。3月份的时候我们完成了前期调研,5月就顺利带领青马宣讲团的成员走进了社区和中学去开展宣讲。”今年五月,在校团委的指导与支持下,时任青马宣讲团团长的周贺馨与兰州团市委、榆中团县委积极联系,带领兰州大学青马宣讲团成员进行实地调研,走进榆中县的社区、街道、学校等地开展宣讲。“今年终于把这项活动落实了,因此大家也有了更多锻炼和实践的机会。”她感慨道,“这是对前面工作的延续和呼应,也是把兰大故事讲出去,让红色理论走进基层的好途径。”对于2023年,周贺馨笑言:“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或许有一两点遗憾,但我不会去苛责2023年的自己,剩下的事儿,就交给2024年的自己吧。”而在访谈的最后,她提到了对2024年的期许:“我想把本科四年的拼图补完,少留遗憾;我想找到自己喜欢的研究方向,准备研究生阶段答卷的作答。”弦歌不辍,青声相传。在青马宣讲团传播青年故事、传承青年之声的成长经历是周贺馨的青春里浓墨重彩的一笔。在2024年,她也会怀揣着真挚的理想一路前行,在奋斗有为中书写新的篇章。杨扬:实力是抓住机会的诀窍杨扬生活照“有实力”是杨扬最常接受到的评价,大一大二,他一直保持着专业排名2/35,GPA:4.29/5的成绩,更是在今年七月被推免至北京大学天文系继续进行学习,可他却选择用“抓住机会”一词来作为2023年的关键词。“它有着优美的运行轨迹,同时又极具物理美感”,谈到今年主持的莙政基金项目:致密双星系统的后牛顿计算与引力波波形,杨扬脸上展露出笑意。今年一月,他开始着手为科研项目做准备,搜集资料、查找文献,敲代码。他坚持将“做科研”日常化,把科学研究贯穿日常学习的全部,用一个长期连续的学习过程来支撑项目观点。正是前期充分的准备工作,让他的项目脱颖而出,在最终答辩时荣获一等奖。谈到获奖感受,他表示很激动,“当看到自己的成果受到老师欣赏时,我感到了莫大的荣幸和满满的收获感。”面对繁重的课业和晦涩的文献,将书“读薄”成了杨扬攻坚克难的最好方法,“物理学的学科彼此联系非常密切,最主要的是将书本中给出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逻辑语言。”七月,杨扬参加了北京大学夏令营,面对前期学习中天体物理知识的缺乏,他选择扬长避短,用自己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另一块“敲门砖”,敲开了未来前行之门。“机遇是很奇妙的,怎样创造并抓住机会以达到想要的结果是很重要的。”他并不把机会作为原因,而是利用机会,让机会成为成功的保障。谈到对未来的展望,杨扬以脚踏实地,积极乐观来勉励自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未来的杨扬希望自己能继续坚持昂扬向上、自强不息的态度,在漫漫人生路上,书写下青春最璀璨的奋斗篇章。杨维鹏:一程长跑,一路成长杨维鹏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兰州大学校赛答辩现场当谈及2023年印象最深的一张照片时,杨维鹏笑谈道:“是我在职业规划大赛校赛答辩时的照片。”杨维鹏,外国语学院2021级英语专业本科生,获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兰州大学校赛成长赛道金奖。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旨在帮助大学生养成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以赛促才”“以赛促学”地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在此次比赛中,随着对不同职业更深入认知和了解,杨维鹏经历了三次更换职业目标的过程,“其实这个过程很让人崩溃的。”一个职业不适合就再换另一个职业,但反复的职业目标更换也让他产生了“真的有点不想干”的想法。可越到比赛后期,这种念头冒出的次数就越少。职业规划大赛就像一场他精神上的长跑,从一开始的信心百倍到疲惫不堪再到最后的决心坚定。而这样的长跑不仅停留在了精神上,更实践在了行动上。职业规划大赛结束后,他开始每天去操场跑步。对他来说,跑步是一种减肥方式,更是一种对意志的锻炼。两个月的时间,是他从一公里到四公里的见证。“这种厚积薄发,积少成多的‘长跑精神’越来越让我成长起来。”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杨维鹏会把“长跑的重心”放到增加自身能力上。为了积攒口头表达的经验,他选择参加兰州市新东方的助教工作。即使2月5号才能回家,他也毫无怨言,“从基层干起,一步步来嘛。我相信,经验这东西有总比没有强。”王国栋:6月毕业照里的祝福王国栋2023年6月毕业照片5月4日,《人民日报》公布2021-2022学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这天恰逢王国栋的用人单位到兰州大学进行政审。对登上名录这一荣誉,他的师兄祝贺说,“这可能是你几年内最高光的时刻,但未来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着你”,而王国栋则用“欣喜”“不安”来形容当时的心情,“一心一意做事终会得到回报,恍惚之间也会担心没有办法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不是独享的荣誉,而是离不开的传承”。王国栋认为之所以能进入这一层级,离不开师门给予的温暖和真情。对于王国栋来说,2023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自己的毕业照,“离开兰大虽然心怀不舍,但是我离开后,又加入了新的力量,这张照片让我有了归属感。”王国栋在大气科学学院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后,师门同伴给予的陪伴并没有随之止步。在四川省气象局工作近半年的王国栋经常和师兄师姐联系,依然能收到师弟师妹的家乡特产,有陕西的擀面皮、有宁夏的红枣……“虽然我已经离开兰大了,但我们的关系变成了‘校友’维系着。”王国栋说。家带给王国栋的不止有温暖,还有朴实的品性。“这也正是兰大学子的品质,在工作中我的同事对兰大学生的印象都特别好,用‘勤奋’‘认真’来形容兰大学生。”2023年已到尾声,“过去的一年大家都挺不容易的。”而谈到对2024年的祝福,王国栋衷心祝愿:“希望兰大越来越好,兰大学子光彩闪耀。”苏丹:多元身份的平衡者苏丹参加中南大学校友企业家联谊会“祝你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这句话是苏丹一直用来自勉或者送给别人的寄语。2023年是苏丹的科研丰收年,发表两篇一区论文,所主持的项目《基于新型神经网络的消化系肿瘤影像检测方法》被评为甘肃省优秀博士项目,并且获评甘肃省陇原青年英才。“她对科研的态度非常积极认真,在实验室中的角色不可或缺,基本上一直能高效地安排时间,确保我们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苏丹的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金龙教授评价道。苏丹不仅是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还是甘肃远瞻信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被甘肃省教育厅、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聘为创新创业导师。对于苏丹来讲,2023年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作为校友企业代表,参观学习了人工智能在自动化生产线的应用,以及探讨了如何将新一代的人工智能应用到自动化生产线中。当被问及到获得这些荣誉的秘诀是什么时,苏丹直言:“坚持可抵万难,并会助力走向成功”。“不轻易放弃”是苏丹2023年的关键词。读博和创业是苏丹回国后双线并行发展的事业,苏丹笑着说:“今年是从单纯的求知向知行合一转变的,而2024年会是未来职业的拓展年,计划继续在高校做产学研相结合的项目。”同时苏丹也希望公司能够在目前所涉及行业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应用研发,成为该行业的瞪羚企业。刘悦行: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刘悦行(右二)参加新闻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纳新合影国家级奖学金、校级志愿服务之星、兰州大学优秀志愿者个人、支教协会“优秀志愿者”、三星级志愿者……今年对于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0级本科生刘悦行,依旧是“凡所过往,皆为序章”。对于她来说,结果的呈现或许在平常的事务中都是有迹可循的,但是认真、真诚、热爱都可抵岁月漫长。2023年3月,她的作品《遗体器官捐赠志愿登记:与其化成灰,不如成为一颗种子》和《方舟救援志愿服务队队长曲波:以军人的标准,托起生命之舟》分别获得铁塔记者节非虚构类一等奖、通讯类二等奖。她献血、参与支教活动、陪伴特殊儿童,用实际行动实践着对志愿的热爱,将新闻与志愿活动相结合,不忘初心,热衷于投身志愿服务之中。提起2023年最让刘悦行自豪的事情时,她笑着说:“依然是我们院的青协,今年6月作了工作总结之后,我就算正式‘退休’了。看着青协从它比较特色的流浪动物救助站活动逐渐拓展了很多个活动,还是比较欣慰。”从大一部员的懵懂到大二部长承受的压力,再到大三理事长的感怀,“我和青协有202X的约定”是刘悦行与青协发生故事的承诺,“倾诉都被温暖包裹,爱心皆被灯火照亮”是她对青协的愿景。“成长”是刘悦行2023年的关键词,第一次线下实习、第一次自己租房子、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去参加会议等诸多的第一次汇聚起来共同勾勒了她的成长。“最近我和记者老师一起完成了一篇调查稿件,这篇调查稿件的调查工作基本都是由我独立完成的,稿件顺利发稿对我来说很有意义。”谈及对2024年的期待时她说,“希望大家最终都能找到适合和满意的未来。凡是过往,皆为序章。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许国昊:沉淀自己,然后向前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甘肃省决赛现场,许国昊(左一)2023对于许国昊来说是特别充实和忙碌的一年。被问及23年的成长,许国昊最感慨的就是在学生工作和竞赛方面。23年的许国昊将自己沉淀下来,确定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内容,忙碌着、收获着。许国昊加入了众多学生组织,经过换届后,他选择留任新闻院学生会的主席团成员、校团委基层团建的主要负责人和暖流计划的负责人。“暖流计划的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陶冶情操的过程。”许国昊笑着说,“12月20号左右,我带队和团队的五个小伙伴们一起去临潭县第四中学实地考察了四天。这四天里我们团队在学校里进行了很多的走访调研。”在这个过程中,许国昊和团队成员们采访了临潭县第四中学的校长,产出了大量的文字稿件和视频稿件,真真切切地了解到西部山区学校和同学们的真实情况。“可能更多的时候我还是希望学生工作能够结合专业基础,去做一些我喜欢的事情的同时能够提升能力。这个是我现在在做学生工作时希望去达成的目标。”学生竞赛方面,许国昊参与或组织的2023年“暖流计划”兰州大学志愿服务队两个项目获第六届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我是今年才踏进学生竞赛领域的,能取得一些成果我感到非常开心。”成功的背后是不懈的努力。“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们面对各自不同的学习压力,大家都很辛苦。”无论是在学生工作还是竞赛过程中,许国昊都收获了真挚的友情。“朋友的帮助是我不断开拓舒适圈的原动力”。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许国昊没有太宏大的目标,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部署:完成手头的国创项目、进行学生工作的换届和任务交接、参加夏令营活动……正如许国昊反复强调的:“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沉淀,然后向前。”多兰:种下希望的种子多兰生活照2023年,对于草地农业科技学院2020级本科生多兰来说是充满汗水与收获的一年。三月到五月,多兰成为甘肃省高校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师生巡讲第一巡讲团三名成员之一,和两位资深的老师在十余所高校展开巡回宣讲,覆盖受众6000余人。这场宣讲,多兰不同于以往的理论知识讲解,而是以青年人的视角展开设计,从“如果青春有颜色,应该是什么颜色”为始,引发现场师生思考互动,以“红绿白橙”四种颜色展现“热血、梦想、志愿、活力”为核心的不同青春故事,紧扣思政背景,结合身边优秀青年的故事和自身成长经历,传播青春力量;以花瓣的层层展开讲述青春的不同释义,最终以“青春应该是不被定义的颜色,是我们将之汇入时代的洪流,便有了五彩斑斓的光芒”,由此激起现场的师生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奋斗观热潮。六月之后,多兰潜心投入到川藏铁路沿线的生态修复旅程当中。她来到铁路沿线四川甘孜新都桥段进行实验,看到海拔、土壤等因素严重制约破坏后的植被恢复,多兰切实感受到生态修复的迫切。在野外学习过程中,多兰开展样方实验、测定物种性状,逐步积累经验。她说:“这几段实验让我感触特别深刻,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实验技能,还让我坚定了跟着老师以及师兄师姐们不断学习,在生态修复领域持续深耕的愿望。”多兰清晰地认识到,2023年是她不断超越自我,走出学校这座象牙塔、迈入社会以及面对更多未知挑战的关键之年。对于即将到来的2024年,多兰希望给生活按下加速键,不断学习和尝试未知领域,同时也按下减速键,及时复盘和调整前进方向,开启新的征程。陆钇桦:寻觅顿悟的契机陆钇桦正在研究架构设计方案2023年,对陆钇桦来说,这一年的关键词是“渐进”。已经正式成为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的他加入了何平安老师的Asyncsys实验室,参与“一生一芯”项目三期研究,继续攻克异步处理器芯片研究的难题。陆钇桦所在团队2023年正在研发一款“基于异步电路的超标量乱序多发射处理器”。异步电路作为一项小众技术,设计难度较大,采用异步电路的芯片相较于采用同步电路的芯片可以大幅降低芯片功耗作用,但这需要研究人员在设计时考虑诸多电路细节。“研究芯片有点像拼装积木人,你把不同的模块拼到一起,就可能发现之前从未发现的问题,一点一点解决它。”陆钇桦介绍道。从一开始的进入团队只是完成简单的模块设计任务,到目前研究生阶段相对独立地参与超标量处理器关键部分的设计,谈到其间差别,陆钇桦感慨“有点像你刚学完‘1+1’,就开始做微积分,挺多时候是茫然无措的”。于是陆钇桦开始大量去阅读关于“超标量处理器”的国内经典著作与国外前沿理论。“刚开始读论文的时候,一篇十九页的论文,两个礼拜看不完”,陆钇桦笑着说,“就算翻译成中文,这篇文献我也看不懂”,但是知识的积累会慢慢显现出效果,“当你沉下心去阅读论文,有一个瞬间你会突然就顿悟了,那时候你再看以前看过的理论就会有全新的体会。”陆钇桦说,“很多时候做研究可能就是,在众多的反复琐碎的日常工作中,等那一个顿悟的时刻吧。”谈及对未来的期待,陆钇桦希望在2024年能够更好地投入到“一生一芯”项目的三期研发中去,“希望明年能够在更广泛的文献阅读中,细化自己的研究方向,提升研究能力,期待我们的芯片成功生产测试大规模使用的那一天。”阚文萱:带着不甘心,继续走下去阚文萱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中摘金11月8日,在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中,代表甘肃代表团出战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阚文萱以9.680的高分夺得大学组女子剑术冠军,为甘肃代表团在本届学青会上夺得了首枚金牌。提起这段经历时,阚文萱笑着说:“这枚金牌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阶段性的奖励。我们体育人有这样一句话,走上领奖台,一切成为过去,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阚文萱五岁习武,今年已经是她与武术结缘的第十四个年头了。武术于她而言,已经成为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像是已经融入了我的身体。”2023年,对于阚文萱来说是重要的一年,这是她开启大学生活的第一年。在诸多因素的考量下,家人和教练仍然希望她继续职业运动员生涯,但是阚文萱还是选择了退役并步入大学生活。“大学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看到了更多同龄人不一样的状态,也开启了我不一样的生活。”在今年之前,武术占据了阚文萱的大部分生活。“不甘心”是阚文萱2023年的关键词,她不甘心放下武术,步入大学后也从未停止训练;她不甘心自己变得庸庸碌碌,所以不会放弃努力;她不甘心自己止步于此,所以会拼搏进取去获得更好的成绩。也正如她喜欢的格言一般——“努力到无能为力,拼搏到感动自己。”谈到对明年的期许,阚文萱的眼睛里闪着憧憬的光:“对明年的期许吗?明年会有锦标赛,希望我能在女子长拳、女子剑术、女子枪术项目中都站上领奖台。还有明年的亚洲比赛以及世界性比赛,希望我可以全力以赴地争取到名额。”在即将到来的2024年,无论是体育还是学业的道路上,她都会带着这份“不甘心”,一直走下去。朱舒阳:学会沉淀,做更好的自己朱舒阳生活照“沉淀”是朱舒阳自评的关键词,2023年10月他参加了第六届甘肃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荣获银奖。作为团队中的开发人员,他需要统筹美术、音乐、文案的各个部分,将庞杂的思路融汇。团队协作,不仅是技能上的提升,更是一个自我沉淀和拓宽视野的好机会。相比于实践中的积累,学习上的成就更是朱舒阳坚持努力的最好体现。他连续两年保持专业绩点第一,于2023年12月参加日语N2考试与托福考试,对于前期的准备工作,朱舒阳直言道“过程是很艰辛的,我从年初开始准备日语和托福的考试,先钻研课本,吃透基本内容,后又将近五年的真题做了三遍。”面对平衡学习、科研、竞赛的时间问题,朱舒阳选择将时间分为早、中、晚三段,不同时期做不同的工作。工作模式和内容的转换,既能完成不同任务,又是对思维与身心的放松,在他看来,转换思维更能产生意想不到的舒适感,能让自己时刻保持“energetic”。谈到对未来的期许,朱舒阳希望自己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正如2023年所做的工作一样,需要做足准备,从积累专业知识与技能开始,或许前期的准备枯燥无味且庞多冗杂,但回馈一定是丰厚的。流光容易把人抛,不知不觉间,已至新的一年。2023年,我们在忙碌中认真生活,在平淡里精心度日。我们做了许多件很酷的事情,征途漫漫从头越,奋楫扬帆向未来。律回春渐,新元肇启,烟火照夜白。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兰州大学报》第1087期文字丨徐娜
1月10日 下午 3:57
其他

兰大这件大事,够international!

1月5—6日,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会议在城关校区举行。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在西北办好一流大学”的重要指示精神,系统总结了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分析研判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发展的思路和举措,讨论了《兰州大学关于深化开放式办学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实施意见》,围绕全面提升我校开放办学能力和水平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为推动学校开放办学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提供有力支撑。甘肃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朱莉莉,甘肃省科学技术厅二级巡视员吴志强,南开大学原校长龚克,兰州大学全体在兰校领导、党委常委、校长助理出席会议。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各职能部门和直属单位、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外事秘书,师生代表共计650余人参加会议。开幕式、大会报告、专题报告由兰州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吴国生主持,闭幕式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主持。兰州大学党委书记马小洁做题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办学水平以实际行动助力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发展》的讲话。他表示,召开“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会议”,是为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全方位深化国际合作交流,提升开放办学水平,拓展兰大国际影响力,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他要求,新时代新征程上,全面提升学校国际合作交流的质量和水平,一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决把牢国际合作交流的正确方向。二要胸怀“国之大者”,深化国际科研合作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三要引育全球卓越人才,着力打造国际一流教育高地。四要强化系统思维,推进国际合作交流机制改革创新。他号召全校上下,要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多层次、宽领域、主动作为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以更高水平的教育、科技、人才以及文化交流合作,广泛汇聚全球最优质资源,加速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努力为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努力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兰大力量。严纯华做题为《奋力开创兰州大学国际化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他表示,要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关于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多次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要准确把握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基本形势,深刻认识当今全球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明确努力的方向。严纯华系统回顾了兰州大学114年办学历史,总结了近年来学校国际化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国际化办学面临的困难挑战,指出了兰州大学国际化的路径和办法,描绘了奋力开创学校国际化事业新局面的蓝图。下一步,兰州大学要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理念,统筹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文章,实施好“全球伙伴提升行动”“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行动”“国际化师资进阶行动”“科研国际化培优行动”“中外合作办学引领行动”“孔子学院赋能行动”“‘一带一路’倡议繁荣行动”七项行动。要完善国际化办学体制机制,强化国际化支撑条件,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奋进的姿态,不断开创兰州大学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新局面,努力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注入强劲动力。朱莉莉在致辞时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兰州大学在高水平全球合作、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中文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兰大的外事工作和交流工作有三个特点:一是为破解涉外安全问题建言献策;二是为配合国家总体外交、促进甘肃省国际交流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三是为甘肃省兄弟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树立了典范。希望兰州大学以此会议为契机,利用学科特色和优势,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开创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新局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甘肃教育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吴志强表示,兰州大学始终坚持开放办学的理念,在开放合作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完善科技国际合作布局,取得丰硕的成果。希望兰州大学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甘肃最大机遇在于‘一带一路’”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秉承丝路精神和开放合作理念,加强统筹谋划,服务外交大局,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务实的举措,努力开创全方位开放的国际合作新格局。副校长勾晓华解读《兰州大学关于深化开放式办学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从指导思想、基本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组织保障五个方面对《实施意见》做了介绍。《实施意见》从开放合作新格局构建、师资和管理队伍国际化水平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国际科研合作拓展、中外合作办学提质增效、孔子学院建设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学校国际合作重点任务。龚克以《关于中国大学国际化的再思考》为题作报告。基于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国际科技教育合作、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深入考察,他从中国大学是否需要国际化、能否实现国际化与如何实现国际化三个方面,对中国大学的国际化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再定位。龚克表示,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大学必须坚定实施国际化战略,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更宽阔的国际视野、更坚毅的战略定力,聚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这一全球共同利益契合点,秉持全人类共同价值观,将高度灵活性与原则性相结合,逆势而上,奋力开拓新时代更高水平教育开放合作的新局面。期待兰州大学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中顶天立地、独树一帜,迈出国际化的大步伐。专题报告阶段,文学院郭茂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阎石、生态学院龙瑞军、资源环境学院李育、生态学院熊友才、管理学院赵雁海分别就国际中文教育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组织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留学生培养、专业国际认证议题做了汇报交流。会议还以分组形式就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讨论。分组代表围绕国际化工作报告和《实施意见》,结合国际合作交流平台建设、学科建设如何与国际接轨、教师干部队伍国际化能力如何提升、如何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如何为国际化工作提供保障等议题,畅谈对学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的意见建议。闭幕式上,崔明、杨林坤、王志成、陈文波、宋焱峰、刘斌分别代表讨论组汇报了分组讨论结果,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共识,着力形成推动学校国际化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学校办公室主任李永春说,信息化和国际化是加强现代“双一流”高校建设的“两翼”。现在正是疫情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增强国际间的往来交流,扎实走好兰大国际化道路。党委人才办主任李鹏飞说,经过五年时间打磨和准备,我们召开国际化工作会议恰逢其时。要紧紧抓住中外合作办学、“一带一路”高校联盟、孔子学院三大平台,推进国际化进程。要把行动落到实处,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国际合作交流工作。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党委书记韩伟说,国际化工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具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需要学校各方面的支持配合以及全体教职工的努力。必须具备强大的学科基础,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拓展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源,开展频繁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有效利用引智基地的资源和优势。“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朱永彪教授就国际交流工作提出建议。一是整合资源,在现有的各学院国际交流的特色基础上,破除学院间、部门间的壁垒,鼓励体制机制创新,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广泛化、纵深化。二是集中展示,以丰富多彩的实体形式如走廊、展厅等,展示兰大现有的国际化工作成果,讲好兰大故事。三是营造氛围,加强国外名校宣传,建立传帮带机制,增强师生对留学的认识和了解。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陈彪结合本专业情况,建议将推进“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提上日程,并提出以本校外籍老师和学生为桥梁纽带,深入发掘身边有拓展优势的国际合作交流机会。内容来源|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文字丨王文平
1月8日 下午 4:28
其他

2024,一定要来萃英山下看看!

董郅坤责任编辑|董郅坤主编|李晖新年快乐!今天,兰大人人有份!回望2023,兰大人的名场面!
1月7日 上午 9:29
其他

兰大六兄弟!

他们来自于黄河之滨、萃英山下他们都奔赴向长江两岸、戎装青春从祖国西北群山走向中国战略支援他们都有两个共同的名字“兰大学子”和“人民子弟兵”点击图片
1月5日 下午 2:41
其他

52%兰大人的选择……

为方便学生校园出行2023年11月我校榆中校区投放了100辆兰大定制版共享助力车转眼间两个月过去了同学们跟“小蓝电动车”相处得还愉快吗?兰州大学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微信工作室
1月3日 下午 2:59